有人说“养母比生母更值得尊重与感恩”,对此你怎么看?

老孙遁世无闷


生而不养之,非常人之伦理。养而育其人,责任大焉。养母比生母更加值得尊重!汝从幼而生母弃也,乃心狠之角色。养大成人养母得操多少心,受多少罪,含辛茹苦将你拉扯成人,我们应该感恩他们才对,反哺父母才是!




用户天马行空


接收她的养父养母(也就是我第二个外公外婆),是因为结婚多年自己没有生育小孩。每个子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那为什么要抱养出去呢?实属无奈,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条件差,在农村种田种菜没有什么时候入,加上外公外婆生育了八个子女,那么多嘴巴要吃饭,可想而知也是非常非常艰难的。所以多次犹豫后才下了决心把我母亲给送去抱养了。

那时候我母亲大概四五岁,刚略微懂一点事,凭着记忆,顺着原路多次跑回生父生母家,每次都是哭爹喊娘,一路泪奔,因为离得也不是很远,就是隔壁的村庄。后来养父养母对我母亲说,你不要再跑了,我会对你像亲生的一样。你跑回自己的那个家,很可能就会饿死掉。母亲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既惦念着自己的亲生父母,又懂得一旦回到那个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也揭不开锅。后来就慢慢的劝自己,随着时间一长,就慢慢的适应在养父养母家生活了。

养父养母对她不错,送她上了小学,要知道在50年代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尤其是女孩子去上学,那可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也就是因为小学读了几年,多少有一点文化基础,才使得我母亲在后来的工作中,能够去做一些有技术性,需要知识的工作。

至于在生活上的种种照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跟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一样。母亲小时候要有个头疼脑热,养父养母就会去寻医问药,跑前跑后。略大一点,十多岁就要去当地的水库挑沙搬石,出工出力。但是养父母都是让她尽量做轻一点的活,生怕她稚嫩的肩膀挑不起生活的重担。

再后来我母亲结婚成家参加工作后,养父养母也渐渐的容颜老去,记忆衰退。母亲隔三差五的从县城骑自行车回乡下老家,每次都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截取一部分,买水果糕点,衣服裤袜,以及老人家所需要的药物。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反哺了。

在多年把养父养母养老送终的同时,也不忘对生父生母的关心帮助,也是每次回去看养父养母时,也买了一些东西回去看生父生母,在生父生母病重住院时,也会忙前忙后,跑去照顾。小时候我常问母亲,你恨外公外婆吗?他们把你抱养出去了。母亲常对我说,做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所以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养父养母比生父生母付出的时间精力多,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感恩。但在母亲的世界里,生父生母和养父养母没有什么区别,送去抱养是时代环境造就的,并不是生父生母舍弃骨肉,丢之不要。作为小时候可以那样想,有时会怨恨生父生母,但自己长大了以后,认识就会发生改变。

感恩生父生母,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里来,才能看到五彩斑斓,阳光明媚,充满爱心的世界。同时也感恩养父养母,含辛茹苦,精心照顾,送自己上学获得了知识,丰富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母亲的观点也同时也影响着我,今天借悟空问答这个机会,我把这个观点看法说出来,希望对广大网友也有一些深层次的启发,谢谢大家!今天刚好是3月8日妇女节,在这里祝愿全天下的女同胞们,节日快乐!祝愿每个母亲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死去活来的猫头鹰


那要看养母对孩子怎么样?我就是被收养的,小时候吃饭用筷子多夹好吃的菜,眼睛就盯着你看,摔倒了嗑破了头,并在医院里缝了针还被骂,14岁卖菜烧饭洗衣服、买煤饼、劈柴,冬天手冻疮都㳕了肿的像馒头还刷被单,最多四床棉被单,亲生母亲不要我,把我送人了。我现在虽然有两个母亲,但是没有一个值得我尊重和感恩。现在我对养母只有责任,对亲生母亲像客人。[害羞]


苏堤慢步


我亲妈让我跟她还回去,因为当时还我亲奶奶因为重男轻女就把我狠下心扔了,后面我养父养母是在福利院领养的我,从小一把血汗把我带大,现在有钱又来认我,要我跟她还回去,这个咋办啊?我妈含辛茹苦把我养大,这可咋办啊?[流泪][流泪][流泪]那我亲妈说了呀,会把抚养权夺回来,到时候我归那女的带,让我们家以后终生不要见面来往,真不要脸,走之前给我说让我和她老死不相往来,不认她这个养母,😭😭😭真的,我觉得太心寒了,这不没办法,才来这商量的我问你个问题,如果你收养的孩子养了十几年,突然有一天孩子的亲生父母拿钱来认你的女儿,你会把孩子还给亲生父母吗,会不后悔吗?


咽下泪


我没有这个想法。我母亲是个不聪明的母亲只生了我,我一直是外婆,姑妈,姨娘,舅妈这些亲人轮流养大的。但是我还是爱母亲,对她们只是一般般。外婆和姑妈最心疼我,我还是养不熟,吃饱了就回家,有好处就第一想到母亲并不是别人。母亲打骂不心疼我,我还是不怨不恨,始终是放第一位。而养育我的人哪怕某时的一个脸色一句不中听的话我就会暗记心头一辈子。亲生父母再不好,我会替他们圆场。可能我是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吧。自己的父母再不好我替他们扛,别人对我再好,等我有能力会在某个时机还给他们的,情是一点也没有。要别人养并非我愿。爱父母并非他们为我做了什么,什么也不做,我也比外人看的重。


麦知南


我印像最深的一件事:在我十二岁那年,有一天我和继母走在去百货商店的路上,碰到继母下乡战友的母亲问我是谁?我继母说我是她的女儿。对方很不相信反复的寻问(根据继母的年龄根本不可能有我这么大的女儿)。继母就反复的回答她:我就是她的女儿。从此我就认定了继母就是我的亲妈,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的孝敬她。


浮生若梦4422


只有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十月怀胎虽然辛苦,但和养孩子比,那就是在度蜜月,孩子太懂事的不算啊。

尤其是刚生下来的孩子,很闹腾,前一年你是不可能睡得好觉。

孩子会走路了,你又要小心翼翼的,怕她摔了碰到了。

孩子上学了,你操的心更多。

最辛苦的是,要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给他加衣减衣,怕她生病,一个喷嚏,都能让你紧张半天。

养母的恩情生母的十倍,这是毋庸置疑的。

无亲无故,她把你拉扯大,多么伟大。



小手暖心


常言道:养育之恩就这个道理,生母十月怀胎和临产都很累,但是比起养母的付出那差得太远了!最小时,洗屎洗尿,喂奶喂饭,感冒发烧,花钱弄药还糟罪!冷了怕凉了,热了怕热了。无时不是息心照顾,从上学读书第一天起天天接送,又怕在学校被人欺负或吃不饱,午睡睡不好,衣服要买最漂亮的,书包也要买好看的,这些都需要钱和精力去付出!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生活费和学杂都不是一个小数目!父母再苦再累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诉苦,自己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还要教孩子怎样做人,做事,这些都是养父母用心血换来的。你们说孩子应不应该孝敬养父母?他(她)们付出的心血和人格培养是无法用钱来恒量的!所以希望天下孩子一定要有一颗慈善的心灵和敬老的责任心!才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



真诚待人冉家林


很赞同这句话。生母只是十月怀胎,给了生命,而养母却是将幼小的生命养大成人,其中的付出只有自已有了孩子,生为人母人父才能理解。

从每次哭声中的半夜喂奶或奶粉,换尿布,到孩子有病而只会哭的心急如焚,此时的母亲真恨不能让自已生病而代之,孩子从不会吃饭到母亲跟前跑后的哄着喂饭,从上幼儿园的接送到上小学,那一个母亲不是操碎了心,那一个母亲睡过正常觉!

上中学,上高中又为孩子的吃喝穿衣,学习成绩,健康成长而担惊受怕,这其中的一切,那一样能“离开”母亲呢?

而这一切,却是真正实实的,是日夜不变,年月不变的“陪伴”和付出!此时的生母又在何方呢?给了我们生命,应该心存感恩,但一个幼小生命的成长,真的是三春晖岂能报得?这世间的情和恩,都可还,都可以报,唯独母亲的爱,和“养育”之恩是孩子一生都还不清,报不完的!

当你长大成人而有了自已的孩子时,你才可理解含在嘴里怕化,掌在手中怕摔!什么叫恨不能将心都掏出来!

在你的孩子不听话或有小情绪时,你才可以理解,家中的母亲才是这世间最该孝敬!最该尊敬的活菩萨!才是我们最善良,最慈悲的佛!

如果“伟大”,“无私”,“陪伴”,“付出”……!这些美好的词语是赞美母亲的话,那真的是当之无愧,受之有余!


渭水一粒砂


我完全赞同。养母的爱心更崇高伟大。养母与收养者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必须的抚养义务和责任,她抚养完全是出于人性的善良,心灵的圣洁,对生命的敬畏,对爱的奉献。养母的付出更朴实无华。养一个孩子,额外增加了养母的生活压力,劳动的重担,但他不怕苦不怕累,克服重重困难把收养者养大成人,那份艰辛那份苦累是可想而知的。养母的教诲更催人奋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养母不但要含辛茹苦的养,还要倾其心血的育。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同时,不能一劳永逸。要反反复复,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静待花开。因而,可想养母在教诲上的辛劳程度。养母以心换心,谆谆教诲,使收养者在阳光雨露下成长进步成才。由此观之,养母更应值得尊重和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