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宴席為什麼先上菜,不上碗筷子?

老艾葉


真不知道你說的這個現象是哪裡的 ,我們老家山東曹縣,我們這裡坐席都是先上一塊桌布,杯子,筷子、勺子一起上,然後開始上菜,這是正常的流程,目前沒有發現一家先上菜在上筷子的,估計是忘了,後來又想起來了。

農村坐席一般比較亂,小孩居多,都是連抓帶撓的,有時候一桌几個小孩,上一盤菜直接就搶了,特別是大蝦和金蟬,還有芝麻球大人根本撈不著,我一般不喜歡和小孩坐一桌,看見我就發愁,有時候搶不到就開始哭鬧,還有的直接開打,反正整個宴席下來叫你懷疑人生。

有人說不上筷子是為了等等其他客人,這也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老家一般開席的時間是中午12點左右,喪事稍微晚一點,喜宴一般都是12點前開席,大多數客人一般這個點都能來,幾個別的如果有事會提前通知事主,還有的沒有等你開吃就來了,所以稍微晚那麼一點就能人員到齊,所以晚一點上筷子絕對也是很有道理的,就是為了照顧一下晚一點的客人。

我們老家這邊沒有你說的先上菜在上筷子,現在大多數人都很忙,大家都是速戰速決的方式,吃完抓緊走人,即使有人沒有到,大家也是一邊吃一邊等,等客人來了罰一杯子酒,你來晚了自罰一杯,一般都能接受,畢竟大家都熟悉,都能開開心心的接受。

這幾年農村的酒席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家主要還是吃,喝的酊酩大醉的沒有了,主要是喝的開心,喝的舒服,大家都能自我約束,通過很多事例大家都明白了,千萬不要亂勸酒 ,誰想喝多少喝多少,現在一個勸酒的沒有,這一點非常好。

農村是一個比較雜亂的地方,至於先上筷子在上菜的現象肯定有,這應該是主人想的比較周全一點,為了照顧一下其他客人,農村人還是比較厚道的,什麼事情都能想到,所以農民是最厚道和最實在的。


大海傳媒


農村宴席為什麼先上菜,不上碗筷子?

不知道你所說的這種農村宴席的方式,是哪個地方的?在我的印象當中還沒有遇到過這種農村習俗。在我老家當地的農村,不管是哪一種宴席都是先上筷子,酒杯,有時候也會上煙和酒。


農村結婚的宴席都是會先上瓜子、花生和糖,再倒上些茶水,這些都是吃飯前期的準備,吃飯的時候會把這些零食收掉,再上來筷子、酒杯等。在我老家當地農村喝酒的時候不叫吃飯,只管上菜喝酒,等酒喝的差不多了,客人說準備飯吧,其意思也就是不再喝酒了,這個時候主家會端上主食,像我老家這邊主要是饅頭,還要端上一些肉碗之類的。


農村對於結婚女兒回門,宴請時還要有更多的講究,前期喝完酒,吃完飯之後。撤掉所有的飯菜,就開始上點心,每上一盤點心,還要把這個點心介紹給新女婿說這是某某某的,新女婿起身表示感謝,品嚐一下就會被撤掉,接著再上,一直要把所有的人都介紹一遍,宴請才算結束。

至於說上菜不給上筷子和碗的這種情況,一般是開玩笑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在農村有些關係是可以開玩笑的,比如說遠門的叔嬸嫂子等,這些人喜歡開玩笑,在一些不怎麼正規的場合吃飯的時候,上了菜不給上筷子,故意拿人逗開心的。但正規的場所,這種玩笑是開不得的。


農大知事


這是各方的習俗吧,我吃過,有的先放碗筷的,有的先上菜的,先上菜還是先放碗筷應該各有各的好處吧,我也見過有的菜沒上齊就已經開吃了,後放碗筷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吧應該是!

我就喜歡農村的喜宴,我也是農村的,但現在人在外面,很難吃一回了,那個味道不是一般飯店有的,還有人氣別提多旺,尤其是哪木柴鐵鍋做出來的燉菜和米飯,那叫一個香!

肯定會有人說不衛生,我就呵呵了,那都是在鄉親們眼皮子地下做的飯,而且這種宴都是鄉里鄉親互相幫忙的喜事,不圖錢,不為利,比你看不到的一些大酒店後廚不知道乾淨多少呢,記得我爸爸誰家娶媳婦嫁女兒死人都叫他去主廚,我們自然也是跟著去了,記得那時候禮金才二十,後來五十,現在一百了,生我弟弟時我家辦滿月酒,禮溥上都是五到二十的!

記得小時候那家結婚了,不是八大碗,而是十六,青菜上不了,只有肉,其實不是裝,只為喜慶而去熱鬧,結婚前一天叫水桌,真的不是吹!

農村弄的東西雖然不精緻,但是粗豪大氣,材料上乘,手藝也經常讓人驚喜的,酒店的宴席出品吃的的是精美與搭配 , 村宴的出品要求的,是根據當地人平時的 飲食習慣 ,味道好菜品份量足 ,總之酒店有酒店的豪華 ,村宴有村宴的豪氣!

以前小的時候農村還是比較窮,辦酒席一般素菜比較多,肉食就是以豬肉為主的多,一桌十二碗菜,有海帶熬豬腳,胡蘿蔔炒肉絲,扣肉,肉圓子,其他就是素菜,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扣肉了,肥而不膩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

記得小時候農村人一年到頭都吃不幾回肉的,只要誰家辦酒席了,那是小孩子最高興的事,不但熱鬧還可以吃好吃的,那要是一桌子坐上幾個孩子那是沒辦法吃飯的,那時的小孩就跟土匪似的,簡直是用搶的,只要菜一上桌就光盤了,那打仗似的吃飯至今難忘!








王妃點亮生活


農村宴席為什麼先上菜,不上碗筷子?

這問題提到火候上了。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吃席的機會並不多,但從來都是先擺好了酒水,碗筷和涼菜,然後再請客人上桌,再慢慢地一邊吃一邊再上熱菜。

記不清從什麼時候起,農村宴席多起來了!而且都是客人們自己搶座坐下,然後上涼菜和酒水,然後再統一發放筷子。有的小孩子們等不及了,就用手抓著那些能抓的小點心開吃了!人們口裡唸叨著怎麼還不上筷子呀?!



但人們都明白,也成為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等人坐齊了,等涼菜上齊了再上筷子,這是為了避免先上筷子的話上一個菜吃一個菜,一個桌子上總是光光的,顯得非常尷尬。然後人們為了搶吃,會不關注主人家一些重要的儀式,失去了來祝福的意義。

個人對這樣的習慣是極為反感的。可是現實中不止在農村,在城裡的大型宴席上也多見這樣的事兒。只有那些專門兒請幾個人的小聚,請重重要客人到場的才是例外,那肯定是先上筷子後上菜的!



這種先上涼菜後上筷子的做法總讓客人感覺到是主人在防著一手!怕客人多吃似的!客人是隨了份子錢來給你捧場的,這樣做總有點不地道。可是家家如此,人們也就見怪不怪了。

前一段時間,在村裡面發生了一些特殊的事兒,讓我充分理解了人們的這種做法。就是有一家做生日的時候,根據紅白理事會的安排,採取一碗端的待客法,就是所有的客人只吃一碗大雜燴菜,各種葷素裡邊也搭齊了。結果,有鄰居們端著自家的盆出來就開始舀了!一會兒就搶空了!

主人家非常尷尬!制止不得,剩下沒吃到的客人趕緊拉到村邊的飯店裡吃了一頓。

看來這種先上涼菜後上筷子的做法,是先小人後君子的思維!對於這種搶菜的苗頭,是不得已而為之!

您的身邊也是這樣的嗎?


表裡鄉村


  我們這裡還真是這樣,原來也不是。

  說一下我的真實經歷,觀點不見得正確,僅供參考。

  我小的時候不是這樣的,改革開放初期,那時我上初中,參加婚禮、滿月、葬禮等宴席時,不是這樣,筷子也是先上的。但,因為那時候,物資匱乏,肚子裡沒啥油水,人也都能吃。真的,有人一頓能吃一籠子蒸紅薯,饅頭吃個七八個,都是正常情況。有宴席的時候,也的確是打牙祭的好機會,不是說笑話,明天參加婚禮,今晚上家裡就不吃飯了,就為了明天能多吃點。這點不用笑話,那時真實存在。那時的老人還都惦記孩子,就怕孩子吃不飽。所以,廚師傅,稍微手慢點,是上一盤菜,光一盤,到最後,不夠吃了,菜飯沒有了,客人沒吃飽,主家必定是臉紅面赤,不好意思。因此上,有的廚師組就開始採用先不發筷子,這個方法,等幾個菜上來,桌桌人坐滿了,再發筷子,主人講話後開席。這樣的好處:1個是避免遲到點的客人,吃大家的剩菜。2是桌上有幾個菜了,再接著上菜,大家都會吃好。之後,就延續下來了,我們這裡農村,有大事,擺宴席,還是這樣,不開席,不發筷子。

  還有一種,飯桌上的禮儀,有規距。涼菜不算,熱菜上三個,主人舉杯致詞,才能飲酒開席。所以,有些講究禮儀的家庭還保持著這種風俗。


北方邵氏1


說到了農村的宴席,昨天跑了幾十裡地吃宴席,十幾年沒有吃宴席的我,對於昨天的宴席又有新的感受,十幾年前的宴席真的是不能相比。下面我來說一說我吃宴席的感受,也順便回答一下提出的問題。

上菜順序

農村的宴席基本上都是先上筷子,然後再配合一些水碟,或許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特點,在我們這裡基本上都是先上筷子,調羹然後就是上菜,沒有說先上菜再上筷子的,或許是在其他的一些地方風俗是這樣的,但是我在南北方都吃過,基本上都是先上筷子。有可能是考慮到禮讓的關係,畢竟如果菜上不齊有些孩子就開始動筷子了,這並不禮貌,而如今謙讓,尊老愛幼等優秀的傳統也越來越模糊了。


傳統和現在對比

①目前宴席:目前來說宴席都是包桌,我們那裡有一個統一的公司,他們統一做菜,統一安排有上菜的人員,有服務人員,包括酒水的發放,也都是包含在內的。目前宴席也基本上傳承了一些傳統宴席的部分特點,前幾道菜基本上都是涼菜,例如涼拌木耳,涼拌牛肉,涼拌雞肉然後中間就是上一些甜點。後面就是各種菜的出現,整隻蒸雞變小了,糖醋魚也沒有味道了。火腿也變得少了,完全是沒有章法,看不出究竟有多少道菜。

而且部分農村地區,這邊還沒有吃完,那邊已經開始倒菜了,昨天吃的時候也確實遇到了這樣的現象,不過一般都是一些老年人,年輕人很少出現。

②傳統宴席:傳統宴席一般都是先上六個涼菜,中間是兩個甜品。隨後就是熱菜慢慢的供應,陸陸續續的至少十幾個,然後就是我們所說的幾大件,包括整隻蒸雞,整個火腿,整條魚,而且還有紅薯蒸肉皮,最後就是一些甜湯和一些鹹湯。在開始上饅頭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宴席快要結束了,最後是紫菜蛋花湯,大家也都知道意味著是什麼。


無論是整個婚禮的進行,還是整個宴席的過程都已經失去了傳統意義上的熱鬧和習俗,目前看來也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整個節奏看起來就是一個字“快”,這也符合了我們目前快節奏的生活。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我們這裡也是先上菜,不過碗和酒杯小碟子等整套餐具已先放桌上,最聰明的是筷子最後放,也就是快開吃了才發筷子,至於先放的菜指十二冷盆,冷盆包括,白斬雞,豬白肚,紅膏鹹蟹,白切羊肉,油窄腰果,糖燉大紅棗,糖醋炸魚,生鮮海子,白切牛健筋肉等等。




在農村辦酒席後放筷子是有講究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尊重客人,你想二三十桌酒席幾佰號人來吃,不可能一下子到齊,路近的鄰居和本族的近親很快會到場,而路遠的親戚和朋友肯定會遲一點到場,那麼為了尊重遠方的客人來喝酒,等人到齊了再發筷子,等人頭齊了一起開席既不高興,還有一個原因是預防嘴饞的人拿著筷子先吃一點,所以後上筷子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等到十二冷菜吃上十分鐘左右就開始上熱菜,熱菜一般為十八盆至二十二盆之間,當然包括一盆水果拼盤和一盆甜點,在我們沿海地區熱菜一般以海鮮為主,包括進口澳龍蝦,進口珍寶蟹或帝皇蟹,一盆進口象鼻棒魚加三文魚,基尾蝦,石板魚,大黃魚,大目魚,還有一盆熱帶魚,一盆炸鰻魚,一盆鮑魚,每人一條海參,一隻斬好的自烤鴨,一盆紅燒肉等等,熱菜開頭第一盆為肉圓湯,最後一盆為紅膏鹹蟹,整桌酒席紅膏鹹蟹為二盆,酒席快結束時還有一盆鹹白菜湯,其間還有水果加甜點。




村夫\n


參加婚禮,最重要的是參加婚禮儀式,可現實中,常常是臺上婚禮儀式正進行到關健時刻,臺下上菜了,如果有了碗筷,很多飢腸轆轆的客人就會不顧儀式的進行,開始大塊朵碩。

先上菜後上碗筷,是為了防止主席臺上婚禮儀式還沒有結束,臺下酒桌上一開始上菜,並已吆五喝六開始喝酒,影響婚禮進行,也不雅觀的現象發生。這是當前新的形勢下的一種新現象,也是無奈之舉。農村酒席上先上菜,後上碗筷,是這幾年才開始的,主要出現在舉行結婚儀式的酒席上,目的是為了配合舉行完結婚儀式一起開席。

現在,結婚的宴席動不動就幾十桌,有時候,結婚儀式還沒進行完,臺上興致正濃,臺下飯店就開始上菜,如果先在桌子上放了餐具,很多人就會開始吃菜喝酒,主席臺上還在進行著婚禮儀式,下面就開始吆五喝六喝酒吃肉,與正在進行的婚禮很不協調。

為了避免這尷尬的現象出現,飯店就只上菜,不上餐具,由於沒有餐具,大家就耐心等待,婚禮舉行完後一起用餐。


南極冰火


在我們這裡,一般是城裡的結婚宴,有的餐廳有這種講究。就是先把菜上上來,不擺筷子,這時可以剝花生、磕瓜子、喝茶。主要目的就是讓賓客們觀看婚禮儀式,如果一上來就擺好筷子,都去埋頭吃飯去了,哪還有興趣觀看婚禮儀式,有這層考慮,所以只上菜,不擺筷子。也有的壽宴不先擺筷子的,目的是一樣。

但是像作者說的,農村的婚宴也不先擺筷子的現相,我們這邊卻是很少見。只能說你們那個地方很先進,提前沿襲了這個習俗。不知他這樣做的目的在哪?難道農村辦婚宴,也要在宴席開始前來一臺表演?這個原因,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正心微言


農村宴席為什麼先上菜,不上碗筷子?

各地農村的宴席都不一樣,可能有些地方農村會有這風俗的,在我們農村,沒有這個規矩的,我也去過其他鄉村喝喜酒,暫時還沒有發現這個現象,都是先上好碗筷子,然後再上菜的。

在我們農村,擺酒席全部都是出九大碗菜的,我們開酒席之前,先在桌面放一包東西,裡面有花生、紅瓜子、農眼乾、糖果、餅乾、還有一包紅雙喜香菸,這些都是等親戚來吃飯之前給他們吃的,等將要上菜吃飯的時候,就把桌面的零食收好,然後放碗筷子,還有飲料,這時候就可以開始上菜啦,我們的風俗就是這樣的。我覺得這樣做的方法還是不錯的,如果上菜後才上碗筷就讓人有點太小兒氣了。



對於有些農村宴席先上菜,再上碗筷子的,我覺得應該是防止某些人不講究不衛生,菜還沒上完就已經開吃了,如果這時候親戚還沒坐滿人的,只有你兩三人就開吃了,給人感覺印象不好。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去過一次都怕了,那年去鄰村喝喜酒,他們也是先上碗筷子,再上菜的,記得是吃晚餐,上菜的時候,菜還沒放到桌面,那些人拼命的搶夾菜了,結果當碗放到桌面時,菜已經被夾完了,上第二碗的時候,由於多人搶,菜直接倒在地上了,大家都吃不著,這是我見過農村酒席最狼狽的一次。所以我覺得先上菜再上碗筷對付這些人是最好的方式了。



大家吃農村宴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呢?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