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是對還是錯?歷史的案例說明,人才是謊言的裁判


歷來人們聽到“欺騙”這個詞,首先就會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詞,因為欺騙這個詞本身就是貶義的。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它的好壞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謀事之人。如果是正直之人所用,那麼所反映出來的肯定是積極的一面,反之,則是消極的一面。所以最終的效果是由人所決定的,而不是事物本身所產生的,欺騙這個事物也是如此。

謊言是對還是錯?歷史的案例說明,人才是謊言的裁判

歷史上也曾有許多名人,巧妙地運用欺騙的手段,為自己和國家謀取利益。 《孫子列傳》中記載:“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孫臏就曾經與龐涓在馬陵之戰中,巧妙的運動欺騙的手段,利用灶的數量減少來誤導龐涓的判斷。最後龐涓上當且自刎,孫臏這一仗贏得很漂亮,齊國也因此稱霸東方,這便是正直之人運用欺騙手段所反映出來的積極意義。所以說,巧妙的運用欺騙這個事物,它所帶來的價值是無窮大的。

謊言是對還是錯?歷史的案例說明,人才是謊言的裁判

除此之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也學會了運用欺詐來謀取雙方各自的利益。藺相如和秦王就是很好的例子,《史記》中記載:“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秦昭襄王原本就不願意將城池給趙國,說要用城池來交換和氏璧,不過是一個謊言。

而藺相如自然也看出了秦王的別有用心,他帶著和氏璧來到秦國,肯定也不會將和氏璧給秦王的。就這樣,二人相互欺騙,各自都將自己的智商運用到極致,最終誰也沒佔到便宜。藺相如完璧歸趙這件事,完美的說明了,要想將欺騙手段發揮到極致,是肯定離不開一個擁有高智商頭腦的人。所以說欺騙這個事物,其實它本身也不具好壞之分,倘若能將它的積極作用發揮到最大,他還能保護雙方各自的權益。

謊言是對還是錯?歷史的案例說明,人才是謊言的裁判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亂是永無休止的,各國都想盡了辦法去削弱其他國家的國力,以此來達到強大自己國家的目的。張儀就是齊國所選中的用於達到這個目的的棋子之一,《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中記載:“張儀既出,未去,聞蘇秦死,乃說楚王……於是楚王已得張儀而重出黔中地與秦,欲許之。許儀而得黔中,美利也。後而倍之,不可。”故卒許張儀,與秦親。”張儀就到楚國,口頭承諾秦王願意將女兒許配給楚懷王並且還會劃分城池給楚國。

但這一切都只是張儀的口頭承諾罷了,說白了就是一個騙局,就是為了讓楚懷王信任他,從而退出合縱攻秦的盟約。而楚懷王竟然輕而易舉的就上當受騙了,張儀真的是將“兵不厭詐”這一計謀,在楚懷王身上施展得非常完美。所以欺騙用在作戰用兵方面,那就是叫兵不厭詐,而能將這一作戰策略巧妙地用在國家紛爭上,也能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謊言是對還是錯?歷史的案例說明,人才是謊言的裁判


欺騙手段不僅廣泛運用於軍事領域,在同樣存在於政治方面。《韓非子·說林上》中記載:“魯季孫新弒其君......及其土也,無可為者矣。今季孫乃始血,其毋乃未可知也。”吳起因去之晉。”吳起真的是很不得志,拼死拼活的為魏國奮戰沙場。但每到論功行賞之時,卻總是輪不到他, 所以他鬱郁不得志,怒氣很盛。

公叔因為擔心自己的位置被吳起奪去,因為吳起想要相位的表現實在是太明顯了,所以想要將他除去。於是就對吳起施展了欺騙之術,將吳起騙的團團轉,愚昧的吳起最終一步步地走入公孫為他設好的陷阱中,最後真的被迫逃離了魏國。所以說有的時候,在政事方面,陰險狡詐的小人也善於利用欺騙之術來陷害有能之人。這便是欺騙被不懷好意之人加以利用,用來陷害忠良之人,最後所產生的的消極意義。

謊言是對還是錯?歷史的案例說明,人才是謊言的裁判


總之,欺騙這個事物,它本身是不帶有鮮明的褒貶色彩的。就像上文中所提及的各類人和事物,它既可以用在作戰用兵上,用於維護各個國家自身的利益,也可以用來強大國家的利益。欺騙被用在積極的事物上面,若出發點是為了國家和百姓,那麼這個出發點自然是好的,它所起的作用自然也是積極的。

另一面,倘若把它用在消極的事物上面,比如為了一己私利而去損害他人的利益,那麼這個出發點自然是不好的,它所起的作用自然也是消極的。所以說,如果人們能夠巧妙的來運用欺騙這一事物,用來謀取國家或是百姓,亦或者是用在美好的事物方面,那它就不再是貶義的了。因此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事物,都應從它的正反兩個方面去評判,不能一概而論,那樣是不全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