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最近,李小璐因為發表了一段超勁爆的跳舞視頻再度被上熱搜。有嘲笑她從明星淪落為網紅的,有支持她追求自己的興趣,有cue她不用自己帶孩子,可以裝少女……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尤其是因為她和Pgone跳舞的勁爆視頻爆出後,她更是被千夫所指。是非曲直我不清楚,也不是當事人,也理解不了明星的生活。可是,如果我們細看《爸爸回來了》初播時,甜馨對待賈乃亮的態度:““爸爸,你歇會兒吧”,還有賈乃亮想親女兒被甜馨躲開的表現。而他在節目中也不知道尿不溼的正反面,不知道如何衝奶,從而可以推斷在甜馨兩歲前,賈乃亮是很少參與照顧孩子的。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而且李小璐也曾在節目中暴露自己孕晚期後,賈乃亮就不在身邊,為了掙錢養家進劇組了。尤其是生娃後一個人照顧新生嬰兒,操心家務,覺得自己被忽視。很多人說李小璐矯情,有保姆……可是,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懷孕後本身內分泌失調,生娃後身體的突然失衡,就會加重新媽媽的情緒。這時候最希望的就是老公的呵護和理解,可是一個忙於事業的老公,兩人的婚姻自然岌岌可危。

今天,我只想從李小璐成長的童年,來談談孩子的童年的重要性。

缺失的童年,一生都在尋找童年

而李小璐3歲出道,從1984年《孔子青少年時代》、1985年《小島》、1986年《我只流三次淚》,《牛郎尋織女》,1987《柏油馬路上的戰爭》……17歲就憑藉出色的演技和明亮的少女特色斬獲金馬獎影后。因超高的人氣,備受矚目的前途,她還一舉奪下最可愛的“金鷹女神”的桂冠。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可謂星途坦蕩,片約不斷,可是光耀的背後是缺失的童年。一年一部的片約,對於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來說,只能說是高強度的奔波和努力。在三四歲的孩子自由自在玩耍的時候,她卻在按照導演的要求表演;在同齡的孩子哭泣時候,她卻在表演哭泣和傷心……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作為大紅影星張偉欣和導演李丹寧的女兒,從小就錦衣玉食,但常年累月的拍戲對於大人來說,都是拼命,何況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而她也在微博上訴苦時講道:自己9歲時拍電影,長途跋涉進村取景,深一腳淺一腳地踏在泥濘的路上……拍戲的辛酸可想而知。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反觀李小璐的媽媽張偉欣的演藝生涯,也是一輩子奔波在個人事業上。

在李小璐1歲時,她拍了 《飛來的仙鶴》並獲得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1983年也就是李小璐2歲時,出演電影《鄉音》並榮獲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1985年也就是李小璐4歲時,憑藉主演的影片《良家婦女》獲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漂亮的女明星獎……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而在80年代後期,她更是把年幼的女兒安置在爺爺奶奶家,放棄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以33歲高齡出國留學,學習文學。如果從個人追求上說,她的媽媽是一個勇敢、有個人志向的人,從隻身闖國外到打下自己的商業帝國,成為跨國公司成為CEO。她的一生都很勵志!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可是父母勵志榮耀的背後,是李小璐缺失的童年。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而李小璐的前半生都在缺失的童年中度過,自然體會不到童年的任性和自由。她把童年用於嘻嘻哈哈的時間用於拍戲,把童年任性撒嬌的時間用在演戲……童年原本是和父母單純地玩耍、嬉鬧,原本是無憂無慮的最快樂的時光,原本是肆意撒歡的時光……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可是李小璐的時間都留給了拍戲,留給了舞臺,失去的只能是自己的未來和真我。

愛孩子,就把童年還給孩子

為人父母者,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環境。所以,不斷會有人打著“我為了孩子”的旗號去掙錢養家,卻唯獨忽視了孩子。

當然,我不是提倡大家都辭職陪伴孩子,不要有自己的事業,畢竟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我只是希望我們做父母的,不論工作多忙,都記得關心關心孩子。哪怕出差在外,給孩子打電話關懷孩子。在回家後,擁抱擁抱孩子,心無旁騖地陪孩子玩耍幾分鐘,給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孩子的童年有且僅有幾年的光陰,而童年也是他們建立自己的內在秩序,發展自我的關鍵階段。他們從不會說話、不會坐、不會爬到會走路、有自我意識,有夥伴需求,他們在不斷髮展著自己的內在需求來滿足自己的精神成長。

如果我們為了自己的期望讓孩子懂事、聽話地做超於童年的事情,孩子們就會在成長中迷失自己。因為他們沒有在童年的時間建構自己的內我,只是活成了父母的期望。他們就會在長大後尋尋覓覓地尋找自己的興趣。

我想起了2008年奧運會上的女孩林妙可,原本清新可人的外表,大氣的表現,在奧運會後成為炙手可熱的童星,迅速成為大眾的焦點。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而且開幕式音樂總監陳其鋼在採訪中講道:林妙可在在形象、內心感覺、表情等各個方面都是要無可指摘的出境形象。

可是,林妙可的媽媽卻讓孩子放棄了學業,並且成為女兒的經紀人,帶著9歲的她奔波在演藝道路上。

李小璐:愛孩子,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儘管濮存昕曾在節目中告誡林妙可:說話要自然點,不要搖頭晃腦的,要演戲也是長大後的事,不要太早踏入演藝圈。濮存昕覺得她是一個孩子,但是她太多太多的拍攝,太多太多的老師教她,我害怕這孩子不是孩子了。我就告訴她,說話自自然然的說話。這個孩子應該聽一聽,應該把原來自己的,已經會的那一套忘掉。然後她真的像個孩子一樣,去上學去成長,你要再幹表演,應該是高中以後的事。


可是林妙可和父母仍然堅持活躍在演藝圈內,結果是快20歲的大學生仍然還在搖頭晃腦地裝孩子。

孩子隨我們而來,卻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的渴望和想法。愛孩子就把孩子的童年還給孩子,讓他們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發展自己 ,建構自我。

寫在最後

童星固然是榮耀,可是傷仲永的故事是前車之鑑。如果沒有底蘊和內涵,再美好的煙花都只能閃耀一時。由於他們的童年缺少玩伴,加上不同的生長環境,長大後困惱他們最大的障礙就是認同感,很難向成人一樣融入成人的世界。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經在書中講道:從成年期開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長任務,其實還肩負著另一個巨大使命:去補完童年缺失的品質,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而童年的遭遇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會用盡一生去彌補童年的缺失。

所以,對於李小璐的嘻哈風追求,希望我們多一些理解和諒解,她有她的自由和選擇。如果能在自己嘻哈風舞蹈的追求上能彌補缺失的童年,找回童年遺失的真我,也算是人生一大樂事。你說呢?歡迎談談你對李小璐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