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下:人世间最大的就是死生契阔

上次写的《都挺好》的剧评,有一些朋友喜欢追番,我就把剧评写成了连载,这次整合一起发出来,方便大家看。没看过上一篇的,可以直接点击

《都挺好》下:人世间最大的就是死生契阔

5、工作:我和这个城市唯一的联系,只是一份工作。

《都挺好》故事背景设置在苏州,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1名,新一线城市。这样的背景有意无意的缓冲了这部家庭剧中的职场元素,避免了第一女主明玉过于强大的职场背景冲淡家庭的主题。

但即便基于这样的设置下,苏家三子,每个人还都是中产以上的水准,却依然能看到每个人的工作焦虑。

明哲,清华毕业,斯坦福留学,海外定居,可谓是别人家孩子中的精英阶层。可这样一个精英,裁员时的沉默自责,妻子的再三催促,让他差一点混到了端盘子的地步。尽管有些过度的自尊心,让他不肯屈尊降贵,看到回家的妻子,那种愧疚延伸出的小谄媚,都能让我知道,这样一个男人对工作的焦虑。没法子呀,普通人一旦有了孩子,就不能一天停止赚钱。

明成,在苏州好地段买得起房和车,夫妻二人看起来也混到了一般公司的中层。收入稳定,看家居就知道生活品质不低。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啃老的结果,可扪心自问,即便是在父母给首付的情况下,能够在新一线城市自己还房贷立足,也不是低收入群体能够做到的。

丽丽被辞退时的委屈难过,绝不仅仅是被小姑子伤害的失望,更多还有对自我否定与怀疑,是失去自我实现的无助和落差。丽丽躲在洗手间哭都不敢发出声响,坐在街边恍惚的发呆,回到家面对父母也一言不吭。与之相似的男女,你在岁末年初的北京深夜的街边,一个街角就可以碰上两三个。谁若是没在这座都市的深夜里无声痛哭,那就算不得漂过北京。

明玉,对待工作,三人中看似最洒脱的一位。位高权重,生活富足,城外别墅,城内有房。

开好车,出手阔绰,潇洒的表示失业了就去国外读书,工作似乎没让她有任何顾虑,可真的是这样吗?

在10年奋斗的前史中,明显可以看出明玉才是对工作最焦虑的一位。命也不要似得工作赚钱,也曾因为急功近利被骗,险些自杀。成功后的现在,为了一笔订单卑躬屈膝的求人喝酒,一边吃饭一边工作就是放松,职场勾心斗角的战争一刻不停,其实工作的焦虑从未在她身上消失,只是她与焦虑学会了和平共处。

在大都市,人们为什么那么拼命工作?

为钱?为了自我实现?为了梦想?

这些都不是全部。

真相是,某一天你加班后走出地铁,看着这片夜空被楼宇遮蔽的连星光都看不到半分。你才知道,我和这个城市唯一的联系,只是一份工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都挺好》下:人世间最大的就是死生契阔

6、宽容:也许你不必原谅他

第21集,发生了剧集前半部分最大的冲突——明玉被明成打伤。回看了一下剧集列表共46集,我还在想如此大手笔,为何不放在中点部分,提前岂不是有浪费。慢慢再看下去,才逐渐了解了其中深意。

前半部分,最大的矛盾冲突,最痛苦的部分,并不来自于明玉被自己亲哥哥施以毒手,甚至险些丧命。真正的痛苦来自于被伤害之后……

第一层痛苦:道德绑架与本末倒置

明明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当自己拥有维权力量的时候,反而被定义成了施暴者。维护权利变成了残忍,冷漠,父亲,二嫂,大哥,几乎所有人都在求明玉高抬贵手放过明成。却没有人丝毫关心她的伤势,似乎受到“更大伤害”的一方值得同情,而谁是恶意为之,谁是无须之祸全然没人在乎。唯一真正关心和支持她维权的,竟然是毫无关系的石冬天(餐馆老板)。

第二层痛苦:进退维谷

如果我们真的处在明玉的位置上,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双面的死结,永远没有最优答案。让明成坐牢,明成的小家,苏家的大家庭,就会彻底分崩离析,明成的一生也会因为案底而走向灰暗。如果就此放过,明成绝不会有任何悔意,这样的惨案一定会重演,下一次可能就是危及生命。

第三层痛苦:心灰意冷

尽管明玉手段凌厉,让明成录制了道歉视频。可最终她还是放过了明成,但可以预料的是,苏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对明玉的心慈手软抱有感激,反而认为应当如此,这一切似乎都不会变好。这才是让人感到绝望的地方。

很多人并没有边界意识,认为情感基础稳固就可以挥霍无度。其实你的情感关系,远比我们想的更脆弱。亲情的链条一旦被割裂,就再也无法恢复如初,并不是这刀子多么锋利,而是这链条本身就很脆弱。

每个人都有对不同伤害承受的阈值,一旦打破无论日后用多少倍的努力都难以弥补。这种程度的痛苦,已然超过边界,并不能“理所应当”的被原谅。

有些伤害是错误,终归能找到一点谅解的成分。但太过巨大的伤害,已经是“罪”。错误可以原谅,但罪责只能被惩治。

对错误谅解,可能会带来愧疚的自我惩罚与悔改的希望。但罪就是罪,没有原谅,只有偿还与惩治,让它害怕,才能够杜绝。

看着明玉一遍遍的回看视频,期待从中能够自我开解与战胜恐惧。我知道,这不是原谅,这是放过,是一种莫大牺牲下委曲求全的忍耐,是将施暴者本该有的自责转移到受害者身上的不公。

《都挺好》下:人世间最大的就是死生契阔

7、老年之哀:特权,逃避,养老难。

中国家庭产生最多积怨,难以沟通的原因就在于——家长特权。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顺者为孝”这些话,我想是很多人从小听到大的,似乎父母所有的一切都是完全正确的。苏家父母,也是用这种理念一以贯之。

苏母虽然去世,但对明玉的压迫与道德绑架,在明成与明哲身上延续……

苏大强也是不赖,含糊其辞的几句话,就将儿女们的生活搅动得不得安生。在苏父/苏母的逻辑中,世界上发生所有的坏事只有两种可能,其一、跟他完全没关系。其二、一定是因为不听他的话才导致如此。

诚然父母生养教育我们具有天大的恩情,但在人权面前,所有人都是相等的。没人应该因为年龄,血缘,或是其他的原因而享有人权上的特权。

这世界一切的对话与沟通,都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苏母(之后是苏父)为自己建立了绝对的特权,一切都需要听从她的统筹。在强权之下,绝不会考虑任何人的安危利益,只在乎掌权者希望获得的反馈。因此苏家三子,面对强权展示了三种生存选择。

明哲——明哲保身。

明成——归顺朝廷。

明玉——落草为寇。

明哲是面子,个性又惯于依赖他人,对他的掌控并不难,所以可以供其出国留学。

明成是里子,是趋利避害的小人物,也是最会嘴炮,最可能给自己养老的,所以给他的恩惠也是最多的。明成这个人物的立体性要高于明哲,因为他将独立的人格换取了顺从的利益,以至于成为了一个妈宝男。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悲剧,所以他常常用愤怒来隐藏自卑。就像他说的“你们都出去各自发展,而我留在身边照顾父母,现在我成废物了,被人看不起。”(台词大意,懒得去回看了。)

明玉是弃子,个性独立反叛性强,是完全对冲的价值观。她的成功,就是苏母判断与权利的丧失,所以对她极尽打压是必然的。讽刺的是,如果明玉当年听话,无论成功与否。苏母都会把这一切归功于,幸亏当初没让她读清华,否则一定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拥有特权的一方,绝对无法拥有同理心,对错误的反思,反而会用特权不断地压制矛盾,让积怨愈演愈烈之后更大的爆发。

明哲为什么总是失望?

你用二倍速看的话,会发现明哲有一段贯穿始终的高频词台词,甚至到了魔性洗脑的地步。这句台词就是,“我对你太失望了。”

父亲住院,失踪他对明成失望。要接父亲来美国,给父亲买房未果,他对妻子失望。明玉不肯原谅家庭对她的伤害,他对明玉失望。总之明哲似乎从头到尾都在失望,这是为什么?

其实明哲一直都在逃避,不同于明玉想要彻底逃脱家庭。明哲的逃避,是对自己无能的逃避,他意图承担所有责任,却无力负担这一切。他大包大揽,但是却把实际行动交由他人,远程遥控看似负责,其实他与父亲一样,虚荣又无能,不断地在逃避,这一点我在前面性格继承部分有所提及。

关于养老难!

抛开情理原因,《都挺好》本质上就是一个老人难养的故事?只是他们不聚焦在表层的物质问题,而是更深层的情感因素。

养老难!难养老!老难养!

这个话题离我们一点也不远。2017年的数据,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而60周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就已经是老龄化社会了。

不只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自身的养老都会是难题。高涨的就业压力,房价,育儿成本,绝不是现在的二胎政策能够抵挡的(事实也是如此)。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和父母的认知差距已经越来越大,我相信90%的90后与00后,成婚后都不会选择与父母同住。传统观念与新生观念的碰撞,会让双方都很痛苦。

这种国家层面的难题,我个人也无良策,只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都挺好》下:人世间最大的就是死生契阔

8、生死契阔,恩怨两清。

我十分不希望《都挺好》会成为大团圆结局,就像剧中明成和丽丽离婚时说的,两人已经伤到根上了,没法挽回。伤害超过了边界,心灵永远不会愈合。明玉遭受了太多痛苦,她性格中的强硬,咄咄逼人,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改变。

既然我的伤害无法痊愈,为何还要求我去原谅他人呢?

剧中我一直觉得苏大强非常可怕,这不是一般老人的作,而是在作之中有一丝狠毒。在苏大强去医院看望明玉的时候,自己被侮辱时的反应,之后一边狠辣一边笑着说“你真像你妈。”那表现出的阴毒,让人不寒而栗。这个人有着极强的报复心,而且太能看透他人的软肋。这几点联系在一起,你会觉得苏母的死,家庭纷争都有着阴谋感。

可是,苏大强要洗白了。

43-44集,苏大强开始关心明玉,并且因为自己的健忘,开始立遗嘱,虽然遗嘱中依然是“偏心”的将全部遗产留给了明成,但他宣读遗嘱时,对自己的反思,对三儿女的心疼,还是看哭了无数的人(我没有,可能太冷漠了)

可这样就该原谅他吗?原谅他之前的种种自私,残忍……

不,我依然不想原谅这一切。但,也只能算了。

我们有权利不跟过去的自己和解,但不该为这痛苦或是报复欲而毁了自己,不要成为自己厌恶的人。

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里面提到了一点,如果要和给你伤害的家庭和解,就要与其对峙,将痛苦“还给”(不是报复)施与你的人,这过程可以写信,也可以见面。

这一幕与苏大强宣读遗嘱无比相似,他真正的承认了自己的偏心,软弱,自私,无能,尽管他并没有改正(我也不相信他会改正),但这是他真正第一次的自省。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他承认的那一刻,他的身影,不再是那么猥琐。

也许我们早知道,面对真正的伤害,我们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真正的弥补,至多也就是这样的认罪。仅到此而已,我们便只能说算了。

亲人间最难得就是恩怨两清,但人世间最大的就是死生契阔。到了这里,原谅与否都不在重要了。

但回头想想,既然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父母不也都是从实习生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