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在婚姻這個問題上,有些人認為:婚姻要門當戶對,再怎麼愛也避不過這一點。也有人反駁:愛就是奮不顧身,心心相惜即可,無需講究門當戶對。可若真說起門當戶對,它其實並不僅僅指家庭條件,還包括著思想三觀的對等。如果三觀不一致,怎能一同走完一生?如果思想大相徑庭,那麼該如何同舟共濟?

在民國這個時代,便有許多人講究著門當戶對,婚姻包辦,其中便包括世人皆知的國父孫中山。

孫中山是何人也?是人人都知曉的偉人,民國的開創者,也是接受包辦婚姻眾人中的一份子。可他並非普通人,他一生的理想,一生的事業,一生的志向便註定了他不凡的命運。而身為他的包辦妻子——盧慕貞,便註定了難以擁有一個平穩的家。

在孫中山未成名前,他們二人的婚姻是門當戶對的,可他們的三觀並不對等。一個是舊時代的傳統婦女,一個是新時代的進步青年,他們註定難以走到最後。

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圖 | 孫中山與宋慶齡

流水無心戀落花

男主外,女主內,他們二人的結合是傳統婚姻的寫照,可只有她是活在傳統裡,活在舊時代中。

1884年,孫中山在家人的安排下,與同鄉人盧慕貞結婚。

盧慕貞出生在一個商人之家,自幼就生活優渥。在父親逝世後,她一個人扛起整個家,與母親相依為命。小小年紀就懂事的她,做事特別勤快,極擅長女紅,她的孝順能幹可是聞名鄉里的。

然而,在孫中山眼裡,盧慕貞只是一個相貌普通的小腳女子。若是問他想不想娶,他的答案肯定是否。可生在那個年代,他怎能說不就不?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盧慕貞確實是一個優秀的賢內助。孝敬公婆,操持家務,照顧丈夫,她樣樣精通。太陽還沒出來之時,盧慕貞便已起床幹活;待太陽下山後,她依舊在忙活家裡大小事。在孫家人看來,這媳婦可是實打實的好。

據說,在盧慕貞剛進門時,孫中山的大哥孫眉送了她一條金項鍊和兩個鑲有藍寶石的金戒指作為結婚禮物。就此貴重之禮,便足以看出盧慕貞在孫家的分量有多重,但在孫中山心裡,她只是家裡人給安排的妻子而已,自己對她的情感僅有敬重,別無其他了。

1891年10月20日,盧慕貞和孫中山的兒子孫科出生,可孫中山並未在她身邊守候著。就連後來與他是同月同日出生的三女孫婉快生時,孫中山依舊身在異國,讓正臨盤生產的盧慕貞牽腸掛肚地擔憂著。

1888年,孫中山父親病重在床,盧慕貞日日起早貪黑,為老人家煎湯熬藥,直至他去世。對此,孫家兄弟們都很感謝盧慕貞。可惜,任憑盧慕貞再怎麼賢惠,怎麼孝順,也還是綁不住孫中山的心。

孫中山的世界,盧慕貞走不進去,她只能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夫妻別離。

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圖 | 盧慕貞——賢惠端莊

奈何是情深

1895年,孫中山在廣州發動了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由於行動計劃安排不妥,準備不周,起義失敗,他被清政府通緝,還連累了一家人。為了避難,盧慕貞不得不帶著4歲的孫科、1歲的女兒孫娫以及婆母和嬸母一起逃往別處。

沒有孫中山在身邊,盧慕貞只能一個人為家庭生計而努力。她一個弱女子,又要照顧孩子,又要侍奉婆婆和照顧嬸母,她的生活著實不易。可即便如此,盧慕貞也從未怨過孫中山,相反,她不僅信任著孫中山,還很擔心他。於盧慕貞而言,孫中山之所以逃難是因為他在做偉大的事情,而待他使命一完成,兩人就可以過安定生活了。

然而,這不過是她一人的想法,而非事實。她所擔心的孫中山,在那時仍在為革命事業而奔波,他的生活雖也艱難,可卻並不孤單。除了有共同志向的同伴們,他還有紅顏知己陳粹芬的陪伴。

陳粹芬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也是紅顏伴侶,兩人無所不言。對此,盧慕貞也是知情的,在孫中山有無情人這件事上,她看得很開,也不計較,甚至還很鼓勵孫中山納妾。在盧慕貞心中,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她一箇舊式女子,是很支持丈夫納妾的。

只不過,由於陳粹芬得了肺結核,她怕傳染到孫中山而選擇了離開。可等到陳粹芬病癒後,盧慕貞和孫家都承認她是孫家的妾,儘管陳粹芬並未再和孫中山一同生活,盧慕貞依舊認她為妾,當作自己的妹妹,並讓她在孫家生活。

或許,在盧慕貞想來,孫中山愛不愛她,納不納妾都沒關係,只要她愛他即可。

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圖 | 陳粹芬(左)與盧慕貞合影

淚痕紅浥鮫綃透

他始終不是池中之物,而她也非有志之士。“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盧慕貞可以說是那“燕雀”,但也不算完全是。畢竟,盧慕貞知曉孫中山的壯舉,知道他的志向,只是她沒有同樣的遠大抱負而已。她不願意出風頭,也不奢望成為耀眼的人物,她只想有個安穩的家。

可這一世,嫁給孫中山的盧慕貞是不可能實現這一願望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隨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盧慕貞則被稱為中華民國國母。在帶著孩子們前往南京的路上,盧慕貞被各路各組織人員推崇,同盟會的成員也都在熱烈地歡迎她,場面可以說是很壯觀了。

然而,對名利不感興趣的盧慕貞並不覺得這是多有面子的事,比起被人恭敬地捧著,她更想要的是孫中山的迎接。

1913年,孫中山遠赴日本考察鐵路狀況,盧慕貞身為妻子也得一同前往。在日本,孫中山可是風雲人物,無人不曉,身為“第一夫人”的盧慕貞也在光環籠罩下。據說,當時日本的《大阪每日新聞》還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介紹盧慕貞到達日本後的盛況。

於常人看,盧慕貞有一個非凡的丈夫,因為孫中山,她無疑是活在至高榮譽中的,這可是許多人都羨慕不來的。可偏偏盧慕貞並不這樣認為,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有這樣風光的一天。看著丈夫的事業越發壯大,身份越發高貴後,她發現自己已無能為力跟在他身旁了。她既不是進步的知識分子,也不是激進的革命者,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婦女,跟不上孫中山的步伐,也幫不了他任何事業上的忙。

於是,盧慕貞在與孫中山共同生活了20多天後,將兩個女兒都留在了他身邊,自己獨自回鄉了。她放手了,放孫中山一個自由,不是人身上的自由,而是感情婚姻上的。盧慕貞一直都同意孫中山再找個伴,找一個對自己事業有幫助的優秀女子,她從頭到尾都是允許孫中山納妾的。

可偏偏,孫中山是堅決反對納妾的,他明白盧慕貞的用意,但他不能接受。如果說以後真的遇上了自己看對眼的並且對自己很有幫助的人,孫中山會和盧慕貞離婚,而不是納妾,因為他主張男女平等,一夫一妻。

剛好,孫中山就遇上了這麼一個人。

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圖 | 宋慶齡

一字千斤重

1915年,孫中山在日本邂逅了一生摯愛宋慶齡,兩人有著共同的革命目標,共同的思想眼界,三觀特別合得來。也正是因為愛上宋慶齡,孫中山有了離婚的念頭,且不說宋慶齡要名分,就他本人也不允許一夫多妻。

因此,孫中山給遠在澳門的盧慕貞寫了信要求離婚,信中還解釋了自己非要離婚的原因:

其一,他和宋慶齡都是基督徒,奉行一夫一妻;其二,宋慶齡是很好的革命伴侶,能幫到自己。

就這兩條理由,也足夠充分了。盧慕貞看到離婚信後,難過得不知該怎麼辦,她是舊時代女子,封建意識早已烙在骨子裡了。在她看來,被丈夫休了是一件奇恥大辱的事情,且不說她舍不捨得,就以後走到大街上,她都會落人話柄。

可就算盧慕貞再怎麼心痛,再怎麼不能理解為何宋慶齡一定要求離婚,為何孫中山不接受納妾,她也不能不同意。

她作為一個富有美德的傳統女子,她心裡嘗試說服自己:“我總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就如她時常抱怨自己的不足一樣,

“我常識不夠又不懂英語”

“纏腳行動又不便”

“幫不上先生什麼忙”

最後,她決定了——“願先生與我各尋良人”。

於是,一個“可”字,便是盧慕貞的答覆。

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圖 | 孫中山與盧慕貞(前排左二)全家福

31年夫妻情誼,就這麼到盡頭了。盧慕貞那一個“可”字,是忍下了偌大的心疼才寫下的,為了孫中山的理想,她願意做出讓步。在面對世人質疑孫中山離婚的緣由時,她還特意出面發聲:

“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為之交瘁,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

直到兩人離婚三年後,孫中山才對離婚一事做出瞭解釋:

“我原來的妻子不喜歡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裡,她沒有在國外陪伴過我。她需要和我的老母親定居在一起,並老是勸說我按照中國舊風俗再娶一個側室。但我所愛的女子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地位,而我自己又離不開她。這樣一來,除了同我的前妻協議離婚之外,再沒有別的任何辦法了。”

1915年9月,盧慕貞再一次前往日本,與孫中山商談離婚事宜。

其實,孫中山對盧慕貞還是很有情義的,他自覺自己傷害到了盧慕貞,畢竟從她一進孫家門開始,一直都很好地當著孫家媳婦。因此,懷著內疚之心的孫中山給予了盧慕貞三項條件:

一、你永遠是孫家的人;

二、孫科永遠是你的兒子;

三、回鄉後皈依基督教。

就這樣,孫中山得了自由之身,而盧慕貞只能回鄉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思念孫中山。這樣的生活其實和沒離婚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便是她不能再插手孫中山的生活了,不能再以妻之名和他寄書信,只能幹看著報紙尋找他的消息。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和宋慶齡舉行婚禮。自此,盧慕貞再也不是孫中山的妻。

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圖 | 盧慕貞

離婚不離家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法律層面上,孫中山和盧慕貞已無關係,可道德情感上,他們二人並不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離婚後,孫中山依舊很關心盧慕貞的生活,畢竟三十多年情分擺在那兒,真的分道揚鑣那是不可能的,他時不時也會給盧慕貞送些錢財,以解生活之憂。而盧慕貞因為在鄉里參加了多項善舉,有時沒錢了也會寫信和孫中山說一下。而兩人離婚後書信上的稱呼也不見外,她是“科母”,而他是“科父”,他們依舊是一家人。

至於宋慶齡,早已和盧慕貞是姐妹之稱了,兩人關係很和睦。在孫中山看望盧慕貞時,她們二人還會一同住,並且一起合照。除此之外,盧慕貞還告誡了孫科要尊重宋慶齡。由此可看,盧慕貞是真真實實把宋慶齡看做親人的。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盧慕貞聽聞此噩耗後悲痛不已,託人發表悼念文章,並讚揚孫中山具有“偉大的精神,偉大的人格”。

她終究還是敬仰這位昔日丈夫。

1949年新中國成立,盧慕貞在孫科的照顧下,終於過上了自己夢想的生活,安穩,平淡,卻很幸福。後來,盧慕貞還把孫中山的四姐孫茜也接到了身邊,兩人一起生活,共度晚年。

她依舊是念著孫家人,而孫家也一直尊她為兒媳。

1952年,盧慕貞逝世,享年85歲。

結婚31年,她屢次勸丈夫納妾,甘心解除婚姻,離婚後獨自活到85歲

圖 | 孫中山去世後盧慕貞與兒子孫科、女兒孫婉及孫輩等在澳門合影

綜觀盧慕貞這一生,雖說沒有過大風大浪,可也不平凡。她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身為舊時代的人,她並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她的後半生終究還是孤獨的。可她又是幸福的,不管是和孫中山離婚沒離婚,在這世上,她依舊有一處港灣,有一個家,有親人念著她。

文 | 千拾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