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除黄皓可以理解,不制姜维是何道理?

重舟难过千重山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 在面对邓艾偷渡阴平之后,率领蜀汉朝廷的3万大军前往抵抗,但是在军事策略方面诸葛瞻能力太差,没能及时占据有利地形,而让邓艾有机会进入成都平原决战,并最终被邓艾打败。在坚守绵竹的时候诸葛瞻战败,诸葛瞻对儿子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说完就冲入阵内战死。

诸葛瞻的能力一般,但是他说的“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是何意思呢?

黄皓是蜀汉皇宫内的一名太监,在公元246年,侍中董允去世之后,黄浩就开始专权,到公元258年,太监黄皓开始专秉朝政。而诸葛瞻在公元261年开始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但是诸葛瞻并没有能遏制黄皓专权,致使蜀汉朝堂一片混乱,这就是诸葛瞻所谓的“内不除黄皓”。

姜维是蜀汉后期著名的大将军,在费祎被刺杀身亡后,姜维被刘禅任命执掌军事,而姜维最喜欢干的事情就北伐。从公园247年到公园262年,15年的时间内姜维进行了9次北伐,分别如下:

  1. 公元元247年,姜维率军“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国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这次战争中“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

  2. 公元249年,姜维遣部将廖化进取洮城,结果是魏将邓艾“先自据城,得以不败”,姜维等不克而还。

  3. 公元250年,姜维“复出西平”,诱羌胡以为羽翼,又与郭准战于洮西结果是“不克而还”。

  4. 公元253年,这年费祎已死;姜维获得了更大的兵权,他亲率蜀军“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最后是“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5. 公元254年。姜维复出陇西狄道,结果是魏“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6. 公元255年。姜维出狄道,结果是“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

  7. 公元256年。姜维与魏将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镇西大将军胡济失期不至,结果姜维大败,蜀军“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姜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

  8. 公元257年。姜维乘魏将诸葛诞反于准南,亲率数万蜀军出骆谷。魏将邓艾、司马望合兵相拒,结果是“细数下挑战,望、艾不应”,后诸葛诞兵败,姜维引兵还成都。

  9. 公元262年,姜维率兵“出侯和”与邓艾相拒,后“为邓艾所破,还住杳中”。

姜维九次北伐,胜三次,败二次,不克而还四次,可以说是劳而无功,由于姜维频繁的进行北伐,而国内又没有得到诸葛亮时期的那种治理,所以形成了产出与输出不成比例的情况,加剧了蜀国经济困境。

姜维北伐虽然志气很高,但是从战略上将正好落入魏国的圈套,蜀国相对魏国是弱国,以弱攻强,而又不能有所得,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当年袁绍与曹操争夺北伐的时候,袁绍的谋士提出了疲曹之策,既依靠袁绍强大的国力,时不时的派遣一支军队骚扰曹操,逼迫曹操派遣军队设防,最终使曹操疲惫。而现在姜维进攻魏国,从魏国的角度看,正是“疲曹”之策的翻版,所以说姜维北伐,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最终只能是消耗蜀国的实力。

姜维的多次北伐效果不显著,而姜维前任费祎,就非常聪明,在自知才能不及诸葛亮的情况下,专心养民,得意保全蜀汉政权内部的稳定。所以诸葛瞻说“外不制姜维”,说的就是不能制止姜维穷兵黩武。


帝国烽火


诸葛瞻并不是什么优秀的人物,刘备的儿子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大概也没有强多少。

诸葛亮娶妻多年,四十好几还没有儿子,眼看着后继无人,诸葛亮只好给远在东都的大诸葛瑾写信:大哥,你儿子多,不如过继一个给我吧。诸葛瞻请示了一下孙权,决定把次子过继给诸葛亮,可没想到,过了几年,诸葛亮的老妻竟生出了个儿子来。

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当然喜不自禁,对幼子给予了厚望,给他取名“诸葛瞻”,字“思远”,希望儿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闻名千古的《诫子书》就是诸葛亮专门为儿子量身定制的,诸葛亮希望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然而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时候,诸葛瞻才8岁,他无法在培养自己的儿子,只能把小诸葛瞻托付给了刘禅。诸葛瞻虽然老爸死得早,但他却也算是喊着金钥匙出生,17岁时,刘禅把女儿嫁给了他,18岁任命为羽林中郎将,没多久,又高升侍中。

诸葛瞻如此火箭式的上升,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绩,实际上他也没啥政绩可言,这完全是靠了死去老爹诸葛亮的荫泽。

诸葛瞻大概也是有野望的,他也希望像他爹一样成为总领蜀国大政的人物,可惜他的才能并不能支撑起他的野心。
蜀汉景耀四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可以说,这时候的诸葛瞻已经是执掌中枢的人物了。但他面对弄权的黄皓是什么表现呢?

《诸葛亮传附董厥传》中称“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年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权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不与皓和好往来。”

瞻、厥也就是诸葛瞻跟董厥,两人士蜀国末年的执政者,建指的是樊建。樊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也间接说明诸葛瞻、董厥与黄皓之间有所往来,并且对黄皓“咸共将护。”

是故,所谓“吾内不除黄皓”,其实也就是诸葛瞻临死之前的口嗨。虽然黄皓是刘禅制衡下刻意提拔上来的小人,但作为诸葛亮之后,诸葛瞻做不到除“小人”,差不多还与这个小人“同流合污”,其人的政治品格看起来也高尚不到哪里去。

至于“外不制姜维”,诸葛瞻跟姜维算是玩不在一块。在诸葛瞻之前,蒋琬、费祎的时代,姜维尚能独镇汉中,主持北伐,跟中枢的步调也算合拍。但等这两人死后,姜维的处境就开始尴尬起来。

黄皓专权后的蜀汉,朝政已经崩坏,唯一敢站出来指责黄皓的只有姜维,景耀五年,姜维就曾启奏刘禅要求将其处死,只是刘禅不同意,自此,姜维就跟黄皓结怨,姜维怕黄皓对自己不利,因此请求沓中屯田,再不敢回成都。

而同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就与董厥一起上书认为姜维好战无功,导致国内疲敝,要求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削夺了他的兵权。这个事情里面有没有黄皓的影子,也就不好说了。

这里不能制姜维,大抵指的是姜维跟朝廷步调不一致,不听话的意思吧。实际上姜维又有什么错,满朝文武包括诸葛瞻都跟黄皓步调一致了,他能站出来要求制裁黄皓,这算是为了蜀汉好吧。

总而言之,诸葛瞻的“遗言”只是一种临死之前的无奈,在政治上,他与小人站在了一起,而不能肃清朝政,在外事上,他也不能认清姜维的忠心,反而处处防备。看不清形势,能力又有限,最终战死绵竹也是意料中事。

“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也算是诸葛瞻最后的呐喊,一种无可奈何的自以为是吧。


江畔初见月


别把诸葛瞻想得那么高尚,事实上诸葛瞻顶着诸葛亮儿子的光环,照着蜀汉朝廷给诸葛瞻设定的路径,沿着其父诸葛亮的光辉路径,却越走越难行。

诸葛瞻是诸葛亮46岁才得的儿子,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却在儿子出生的半年后,开始历经6年的5次北伐,终因操劳过度而死在战场,临死前诸葛亮特意修书一封,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内容是这样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归结为八个字就是:淡泊名利,修身养德。

正因为诸葛亮的杰出贡献,使得蜀汉朝廷将诸葛亮没有完成的任务无情的加在诸葛瞻的身上,诸葛瞻的人生基本上是一路顺风,平步青云,17岁娶了公主为妻,拜骑都尉,18岁任羽林中郎将,不久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



34岁的诸葛瞻担任他父亲诸葛亮同样的职务军师将军,而且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的年龄也是34岁。

35岁的诸葛瞻,升任卫将军,录尚书事。这个升迁速度,要不是诸葛亮的儿子,也没有其它原因了,蜀汉朝廷把对诸葛亮的期望,基本上原封不动的加在了诸葛瞻的身上。

不过好在诸葛瞻聪慧可受、才思敏捷、为人忠诚、道德高尚,但诸葛瞻为什么会在临死前说出那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事实上诸葛瞻主要针对的是姜维,对于黄皓,诸葛瞻并不排斥。

陈祗死后,蜀汉尚书台执政的主要有三个人:尚书令樊建、辅国大将军董厥、卫将军诸葛瞻,陈祗生前执政时,是朝廷中唯一力挺姜维北伐的人,陈祗死后,尚书台执政都反对姜维北伐,而且诸葛瞻和董厥还上表皇帝,削姜维兵权,将姜维调职。

同样希望姜维倒台的人还有宦官黄皓,而且有理由怀疑诸葛瞻与黄皓合谋拉姜维下马,尚书台中只有樊建不与黄皓来往,而诸葛瞻面对黄皓的弄权并没有制止和纠正。



黄皓为什么之前不敢弄权?

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袆、董允这样的名相来制止,来约束,从陈祗开始,不再约束制止黄皓,包括诸葛瞻,这才让黄皓有机会弄权,换句话说,蜀汉朝廷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讲真话,或者没有正直之士来制止黄皓小人的行为,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姜维一生最执着的事,就是北伐,这同样是诸葛亮当年的理想,身为诸葛亮儿子的诸葛瞻,理应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何以诸葛瞻要排斥姜维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要求这样做的。

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袆,没有姜维。而蒋琬和费袆的政策,都不是北伐,而是治理国内,休养生息。诸葛亮明白,自已去世后,如果再进行北伐,蜀汉国力就会严重透支,提前走向灭亡 。



而蒋琬和费袆的能力,治理内政绰绰有余,对外战争则心力不足,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而姜维却是另一个有理想的极端主义人物,执着北伐,毫不放弃,哪怕刘禅投降后,姜维都没有放弃复国的理想。

而诸葛瞻呢?显然继承了父亲诸葛亮的遗属,不再北伐,而安心治理国家,与姜维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对于诸葛瞻来说,姜维是战略分歧,黄皓是内部问题,因此诸葛瞻没有制止黄皓,反而一力针对姜维。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与关羽的儿子关兴、张飞的儿子张苞一道,都是蜀汉政权的顶级官二代,论辈分可以跟后主刘禅平起平坐。

关兴、张苞继承了父辈的勇猛善战,只可惜寿命太短,以至于蜀军中高级将领出现青黄不接,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姜维的九伐中原只能拿廖化这样的老将充数撑场面。

相对于关兴、张苞在战场上的表现,蜀汉政权上下寻思着以诸葛亮的声望和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儿子诸葛瞻自然也是虎父无犬子,在内政管理上应当有特别的长处,于是蜀汉政权后期上上下下对诸葛瞻,都有极高的期待。

由于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仕途起点很高,17岁就娶了公主为妻,官拜骑都尉。之后就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一级级地顺利升迁,直至35岁时做到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尚书令樊建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诸葛亮的学生刘禅当蜀汉皇帝,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主掌蜀汉军政,这对深深地带着诸葛亮光环的CP组合,到头来被证明完全不能守住蜀汉那点基业。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刘禅便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尚书台机构管理国内所有军政事务。

诸葛瞻进入尚书台,表明刘禅实际上已经把蜀汉的军政大权,很大部分委托给了他,他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蜀汉政权未来的生死走向。

内政方面,到了诸葛瞻手里,蜀汉逐渐呈现出宦官干政的势头。不同于他的父亲诸葛亮,诸葛瞻并没有实际的一把手地位和威望,对蜀汉政权内部各条线的掌控和管理没办法大刀阔斧,自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说实话在黄皓问题上,也不能完全怪诸葛瞻理政无能。再怎么说他上头还压着一个皇帝刘禅,人家刘禅宠幸维护黄皓,当宦官的保护伞,能让臣子身份的诸葛瞻怎么办?

但蜀汉官场人心涣散、乌烟瘴气,连东吴使者来访都看出“入其朝,不闻其言”,大家都习惯不讲真话成普遍现象,这口黑锅诸葛瞻不背谁背?至少屁股坐在那个位置上,也要负个领导责任吧。

再看军队事务,诸葛瞻照样没什么威信,根本指挥调动不了大将军姜维。

诸葛亮死后,蒋琬、杨仪、姜维等人联合杀死魏延,在内斗中胜出掌握蜀汉上层权力,说起来有点来路不正。

为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姜维一直以继承武侯北伐遗志自居,效仿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搞出了长年累月的九伐中原军事行动。损耗蜀汉大量的国力,闹腾出的动静不小,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止步于魏国的秦岭防线。

蜀汉在魏蜀吴三家中,本来就人口、国力最弱,再加上几十年不断用兵,名利早已趋向于枯竭,呈现出“经其野,民皆菜色”的亡国景象。

对此,诸葛瞻也是毫无作为,因为手中握有蜀汉绝大多数兵权的姜维,根本不搭理他。姜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汉中地区屯田积蓄粮食,手中有兵又有粮,诸葛瞻也是奈何他不得。

有皇帝罩着的黄皓,不敢搞;有兵马护身的姜维,又搞不动。诸葛瞻管理的,就是这样一个权力松散的国家。

等到魏国伐蜀,邓艾的部队深入蜀国腹地,逼近成都门户绵竹时,诸葛瞻只能带着蜀汉最后的禁卫军,硬着头皮去迎战邓艾。

可这场仗打下来,又暴露了诸葛瞻行军布阵的不在行。

当时,部下建议诸葛瞻凭借涪县一带的有利地形,采用据险而守的战术,将邓艾的人马阻挡在成都平原外头。等到这股魏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发挥主场作战优势,以逸待劳地扑灭敌军。

这个方案切中敌我双方要害,其实很可行。

蜀汉最精锐的兵马都在姜维手里,正在剑阁一线跟魏国邓艾的军队对峙。而诸葛瞻率领的阻击部队,名头响亮是刘禅的禁卫军,但他们大多是成都附近的二流守城兵马,战斗力较弱,并不适宜在开阔地形的野战格斗厮杀。

而邓艾避开姜维的防线,由狭窄的阴平小路偷渡至益州腹地,沿途山高水险根本带不了任何攻城器械,城池险关对他们来说是难啃的硬骨头,正千方百计寻求与蜀军的野外作战呢。

偏偏此时的诸葛瞻,在进攻还是固守的战法上犹豫不决,白白让邓艾进军到了绵竹的开阔地带。

双方一开打,蜀军毫无悬念地兵败。眼看大势已去,诸葛瞻留下一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遗言后,便冲入魏军阵中战死。


剧透历史


邓艾带着两万军队偷渡进蜀国境内,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前往抵抗。

从《三国志》记下来的情况来看,诸葛瞻打这场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

(诸葛瞻剧照)

一是当诸葛瞻带着军队来到涪县时,他就呆在那里,不做任何战前准备。当时黄崇让他分兵把守险要的地方,但是他竟然什么也不做。

二是邓艾虽然有两万人,但军队翻山越岭,士兵疲倦,粮草匮乏。对付这样的军队,只需要以逸待劳,固守不出,可能就把他拖死了。但是诸葛瞻却一定要出去和邓艾硬拼。

三是仗还没开打,诸葛瞻就说丧气话,说自己有三罪: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国土。这话既不团结人,又灭自己威风。

就算是一个平常人也不会这样做,何况是大家都认为是聪明人的诸葛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的?

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是我们不解,历史上也有人表示过怀疑。比如写《华阳国志》的西晋末年的史学家常璩曾说,他曾向当地一些年老的人考证过,当年陈寿与诸葛瞻有很深的矛盾,陈寿在诸葛瞻手下当官的时候,曾受过侮辱。因此,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故意黑诸葛瞻。

不过,就算陈寿故意黑诸葛瞻,他毕竟是个史官。中国古代的史官,其基本品质是能够保证的。也就是说,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他不可能乱写;别人没说过的话,他不可能乱说。只不过史官在写在说的时候,是想表达一种“微言大义”而已。

(邓艾剧照)

那么,陈寿写诸葛瞻说的那“三罪”,是想表达什么“微言大义”呢?

我认为,陈寿是想说,诸葛瞻打仗不行,却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他说“三罪”,其实就是说,灭国的责任,首先是黄皓,其次是姜维,接着才是自己。

为什么说诸葛瞻把责任推在黄皓身上,是“微言大义”呢?

照理说,黄皓讨好刘禅,让刘禅耽于享乐。诸葛瞻把责任推到他身上,不管他是不是真该负责,在道义上,倒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毕竟黄皓是宦官,在古代,宦官几乎就没有好形象。国家有什么问题,都会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但是,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其实是个借口,是因为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因此才说宦官。也就是说,陈寿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诸葛瞻是想把责任推在刘禅身上。

为什么又说把责任推在姜维身上,也是“微言大义”呢?

因为姜维持续不断地发动北伐,这是诸葛瞻他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制定的国策,姜维只不过是执行而已。而诸葛瞻却说“外不制姜维”,意思就是姜维持续不断地北伐这件事,是不对的。

(黄皓剧照)

连姜维北伐这一项基本国策都要否定,诸葛瞻心里的阴暗面积有多大?

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陈寿虽然在这里表达“微言大义”,其实,或许实际情况并不是陈寿想的那样。诸葛瞻的话中,其实表达着当时真实的现状和他的困惑,诸葛瞻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堪。

当时的蜀国,已经和刘备时期的蜀国,以及和诸葛亮时期的蜀国都很不一样了。刘备时期的蜀国,是蜀国最强盛的时候。若不是夷陵大战失败,刘备又病死,蜀国肯定会一直强盛下去。诸葛亮时期的蜀国,虽然修好了与东吴的关系,不用分精力对抗东吴。但是,诸葛亮发动的连年不断的战争,已经让蜀国呈现一种衰败之势。到姜维时期的蜀国,国内更是被战争拖得一穷二白,已经打不起仗了。所以,当时包括谯周等很多人都反对姜维北伐。

对于诸葛瞻来说,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也觉得姜维北伐不对,另一方面,姜维又是执行他爹诸葛亮的政策,他不好说。不过,诸葛瞻权衡利弊,还是反对了姜维继续北伐。而姜维不听,一意孤行地北伐。所以诸葛瞻才说了那样的话,表达了那样的忧虑和困惑。

当然了,诸葛瞻心中虽然并没有那么阴暗,但他确实能力不足,又是一个失败者,他被史官贬低,也是很正常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身份特殊不说,地位在蜀汉内部也并不算低。他临死前曾经感慨到“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意思是空留遗憾于世上。这是为何?

历史上诸葛瞻是很壮烈的一个人物,他对蜀汉帝国的忠诚和劳苦并不比其父诸葛亮更少,只是诸葛亮的光芒太耀眼而被掩盖了而已。在邓艾伐蜀时,诸葛瞻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一起防御绵竹,后来他不听黄崇死守的建议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后主时代,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同时期姜维被升迁为大将军。一为统领国事,一为统领军事,可见诸葛瞻地位并不低,至少是帝国中央实力派人物,话语权很重!加之又是诸葛亮之后,身份光环庇护,可想他在蜀汉集团内部的影响力之巨大!

同时,诸葛瞻又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我们无需主观评论,引用几个名人的评价即可望其大概。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诸葛亮评价: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干宝评价: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可见诸葛瞻是一个顶着光环出身,先天有约,但后天成就平平的人物,但他对帝国的忠诚对团队的劳苦还是为人们所铭记。

相比较于姜维,诸葛瞻不那么耀眼,但就是从这个不耀眼但身份却很特殊的遗言中,我们可以品评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诸葛瞻的遗言其实揭示了帝国内部的尴尬。什么尴尬?治国理念的博弈,亦既国家何去何从的博弈!

我们都十分清楚,姜维是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对于姜维诸侯亮这样评价: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诸葛亮给予姜维至高的评价,甚至把兵权也直接交给了他,所以后者才自然而然成为蜀汉的大将军。否则,作为一个外来者,想要这样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姜维为何能得到诸葛亮的如此器重,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与诸葛亮的治国理念一致。认为北伐才是蜀国的出路。诸葛亮六次北伐,为的是巩固蜀汉政权同时争取生存空间。姜维也是这个理念,并将其推向极端,终其一生,尽然北伐了十一次。当然,这只是他们师徒两个的理念。其他人是否也是这样认为的呢?答案是否!

在蜀汉内部,其实存在相当一股力量反对北伐,其实质是认为应该修身养息。其中最核心的力量是后主刘禅!费祎执政时期,姜维被授予录尚书事,同时担任将军的职位。姜维一直想大规模北伐,每次都遭到费祎的限制,费祎给他的人不超过万人。这样小规模的北伐,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绩。后主刘禅默许了费祎的安排。费祎去世后,姜维执政,随后则展开了连年的北伐,将蜀汉国力掏空了。这样的局面,后主当然不愿意继续,反战派应运而生,而其中的著名实力派人物就是诸葛瞻。《三国志.蜀书》记载,景耀五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可见,诸葛瞻是蜀汉内部反北伐派中的代表力量!而且,因为他是诸葛亮之子的特殊身份,有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诸葛孔明这一个最大北伐派的儿子都站出来反对北伐,你姜伯约又有什么理由继续北伐呢?!后期姜维不得不在沓中种麦,既是北伐不力的结果也是诸葛瞻为代表反北伐派力争的结果。

综上不难看出,蜀汉帝国到了后期,尤其是刘备、诸葛亮等开创型巨头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后,事实上存在了权力分化、集权弱化的情况,刘禅又是一个放手不管的主,所以在帝国何去何从这样本身就很有争议的问题面前,权力层出现高度的分化甚至斗争!题主所议诸葛瞻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感慨,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写照!权力分化,内部斗争,国力积弱……种种不利因素堆叠,蜀汉帝国的衰亡也就不难理解了。



周周说古今


当诸葛亮死后,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便成为众人眼中兴复汉室的希望。在诸葛瞻34岁时,与他的父亲诸葛亮一样成为蜀汉的军师大将军,掌握蜀汉的朝政大权。但是诸葛瞻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上却远远不及诸葛亮,这便造成了诸葛瞻试图改变蜀国军政方向时却无能为力的状况。


我们说到蜀国在诸葛亮死后大致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诸葛亮的学生姜维为首的少数北伐派,另一派便是有大多数人的休战派,其中主要人物便是诸葛瞻。

虽然说在早期,姜维受制于费祎等休战派的制约,难以控制蜀国大量的军权,同理难以调动大量的军队。但是到了后期费祎等人身亡以后,诸葛瞻失去了强有力的帮手,再也难以限制姜维的行动。于是执掌蜀国军权的姜维数次发动北伐,除去几次胜利外,其余的战争皆没有战果,只是徒伤蜀国国力。


虽然诸葛瞻试图劝阻姜维的北伐行动,但是由于权力不够,根本无力限制姜维的挥霍之举。原本蜀国便是三国之中国力较弱的那位,虽然经过诸葛亮的数年调整,蜀国国力得以恢复发展。但是经过姜维这些年的北伐,蜀国经济已经非常脆弱,就像再次回到了刚成立蜀国的那会儿。

诸葛瞻清楚明白地知道蜀国的现状,也深深的知道不间断的战争对蜀国将会带来何种打击。只是苦于能力有限,权力不够,既没有能力限制姜维的行动,也没有能力在北伐时促进蜀国的经济增长。

于是诸葛瞻才会在遗言中留下不制姜维的这句话,以表示自己的遗憾。

虽然说诸葛瞻能力的确不及诸葛亮,但是其忠于蜀国的心依旧值得称赞。虽说没有什么伟大的建树,但对于维持蜀国的政治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研究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从说出这句话的人——诸葛瞻来入手分析。

▲诸葛瞻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独生子,自幼聪慧、才思敏捷,与曹冲颇有几分相像,可诸葛亮评论他: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意思说怕他过早地成熟,很难成为大才,没想到一语成谶。后世戏说这段故事的时候,常常与刘备在长坂坡摔阿斗来相比,一个是把孩子摔傻了,一个是把孩子咒傻了。

当然了,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相比于后主刘禅,诸葛瞻在蜀国后期,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在蜀国后期,黄皓、诸葛瞻、姜维、陈袛、董厥可以说位极人臣,共同撑起了整个蜀国的一片天。

而这几个人中,黄皓属于宦官专权,把朝堂之上弄得乌烟瘴气,更令后主刘禅不思政事,是蜀国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黄皓属于人人得而诛之。

▲蜀后主刘禅与宦官黄皓

除了黄皓以外,只有陈袛和姜维是坚定的北伐派。因此,在陈袛死后,蜀国的权利核心圈只剩下姜维一人苦苦支撑着诸葛亮未竟的北伐大业

一、姜维连年北伐导致蜀国国力空虚

▲蜀国势力图和地貌图

诸葛亮死时留下的“良臣”费祎被刺杀身亡之后,姜维就成为了蜀国的军事统帅,而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北伐中原,完成诸葛亮留下的事业,恢复蜀汉的荣光。从公元247年一直到公元262年,这15年时间,姜维总共进行了九次北伐。其中胜利三次战败两次,不胜不败四次。

我们从两张图中可以明显得知,蜀国不仅是三国中地盘最小的,而且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具有很多劣势:

  1. 可耕种产粮的地域极小;
  2. 对外贸易交通不便,百姓生活来源单一;
  3. 出兵北伐战线须拉的很长,不利于后勤补给。

因此姜维后期连年的征战可以说是耗尽了蜀国的国力,致使难以为继。

二、姜维穷兵黩武导致蜀国民怨沸腾

且此时的蜀国,朝堂之上忠臣能臣多受黄皓排挤,虽不至于奸臣当道,但治理国家的能力也远不及刘备初入川之时。

这也是姜维北伐与诸葛亮北伐在客观条件上最大的区别。

▲姜维

据史料统计,当时蜀国总人口不过百万,数万人的军队常年要拉出去北伐,其供养难度可想而知。此外,连年的征战导致经济衰退、男丁多有死伤,更加招致了百姓的不满。

这些原因也致使姜维虽然兵权在握,可以在蜀国朝廷的地位并不高,而且多有与他意见相左之人。诸葛瞻甚至还曾经上表要求革除姜维兵权,将他调离重要岗位。

姜维在与黄皓的争斗中失败后,便带领主力部队屯田沓中,从此便再也没有回过成都。

三、诸葛瞻想要制衡姜维的原因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根源性原因以外,诸葛瞻想要制衡姜维,是早就在心底存在的想法。他和姜维之间的矛盾不是利益之争,而是关于蜀汉发展方向的意见相左。

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对于姜维这个父亲的关门大弟子,诸葛瞻打内心里反感,原因有以下几个:

  • 诸葛瞻对于姜维连年用兵的做法很反对,他对于蜀国的家底还是很清楚的,连他父亲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六出祁山也只不过是打了一个平手,姜维在才干上,远远不及诸葛亮,竟然频繁发动战争。
  • 诸葛亮虽然没做到凡事说了算,可是基本朝堂之上无敢反对者,唯一一个叫板的李严还被他贬为庶民,而姜维空有兵权,在朝堂之上话语权很小,所以招致了诸葛瞻等人的不满。
  • 后主时代,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同时期姜维被升迁为大将军。他们二人一个统领国事,一个统领军事,可见诸葛瞻地位很高,话语权很重!加之又有父亲诸葛丞相的光环加持,可想他在蜀汉集团内部的影响力之巨大。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综上所述,也就不难理解诸葛瞻为何一直想着要制在外统军的姜维了。

后记:邓艾伐蜀时,诸葛瞻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一起防御绵竹,后来他仗着兵力人数优势,不听黄崇死守的建议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笔者『戰國君』认为:

纵观诸葛瞻之一生,初聪慧,凭父之功,政路通畅;及长成,才渐疏,泯然众人;位重而才疏,野心难填,终致兵败身死,咎由自取。


关注 ,带你畅游历史的星河,品读历史人物,汲取文化的滋养~

随手转发是美德,

欢迎在下方留下宝贵评论,和我一起交流三国那些事儿~


戰國君


诸葛瞻无疑是不喜欢姜维的,他和他的父亲诸葛亮不同,姜维在他心中不是堪当大用的人才,反而是兵权在握的一位危险人物。不过可惜的是,诸葛瞻对于自己的判断太多自信,原以为可以制住姜维,想不到最后能够抗衡姜维的费祎死后,他却再无制衡姜维的办法。

蜀汉名将姜伯约

姜维最开始的时候属于曹魏阵营,后来在北伐时期,被同僚排挤猜忌,不得已只能投奔了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很器重姜维,可是由于他是曹魏降臣的身份,所以在蜀汉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姜维不会狼子野心。

尽管诸葛亮认为姜维可以作为自己死后北伐的一枚利器,可是他死后,姜维失去了助力,所以在蜀汉的地位十分尴尬,并不能顺利完成诸葛亮的遗志。

虽然姜维的地位尴尬,也一直得不到诸葛瞻等人的信任,但是不可否认,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后来更是以身殉国,表明了自己的一腔忠肝义胆。真真算是一位英雄人物。

诸葛瞻、费祎达成共识

诸葛瞻并不是单单针对姜维这个人,而是他太清楚蜀汉的情况了。虽然说不得不北伐,可是连年征战,蜀汉的损耗有多严重,他是明白的。所以,他看不惯姜维如此用兵的方式。他不是不赞赏姜维的用兵才能,只是和自己的父亲比起来,姜维实在是差了一点火候。

姜维对内对外都没有诸葛亮能够带来的影响深远,所以,他坚定的完成诸葛亮的遗志,很容易导致蜀汉最终走向不好的结局。

所以,诸葛瞻和费祎对于这种用兵的方式都十分的不满,二人达成了共识,控制住姜维的用兵数量。防止出现更坏的结局。

费祎之死与姜维上位

费祎后来被曹魏的降将郭循行刺身亡,他死后,姜维得到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力,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他。姜维终于可以完成当年答应诸葛亮的承诺了。不过可惜的是,北伐失败了。

结语

总的来说,诸葛瞻不是讨厌姜维,毕竟他确实是忠臣良将。只不过站在国家存亡的利益上来看,他对姜维的做法感到不满罢了。或许他和姜维不是这样的制衡关系,蜀汉的命运会有改变也未尝可知呢?


草木皆史


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进屯绵竹,埋人脚步而战,父子死焉。

先看下诸葛瞻说出这句话的背景,在景耀六年,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军队前往抵抗,诸葛瞻到达沛县后犹豫不决,未按照黄崇的建议占据战场险要位置,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邓艾大军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不得已退守锦竹,但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仍拒绝了邓艾的招降,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

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授命,于是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最终绵竹之战诸葛瞻父子二人皆战死。

诸葛瞻所说三罪,第一点黄皓乱政,未能早日除去,第三点在最后绵竹战以前的一战未能听从黄崇建议守住红油。第二点讲的就是未能在朝堂之上制衡姜维,让姜维权力过大,频繁发起战争,空耗了蜀国国力,实际上史书《华阳国志》对姜维评价也指出了这点,

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

书中指出姜维有些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意思,多次出岐山都未能成功,但要知道即使是被三国演义捧上天的诸葛亮六出岐山也是无功而返,所以并不能说是姜维能力不行,而是这条路本来可能就是错的,翻遍历史评论也未有半分指责他未对蜀国尽力或是不忠义的话,所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姜维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在三国之中绝对是名列前茅!

最后提一句,当时诸葛瞻和姜维算是政敌,可能有点乱扣黑锅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