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今年高一,现在施行了3+1+2的政策,她想考医学院,怎么选科?

小燃18


还是要看小孩的学习情况定的!高考的第一目标是考上985或211大学,那么首选的科目就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平常考试成绩较好的。虽说医生的诱惑力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分数没上去,什么都是假的。所以语数外必选外,你所要考虑的有以下几点:

一,物理和历史,你的孩子那科成绩好就选哪科,这就包括他是擅长背书还是擅长思维分析。

二,选好物理历史的时候,就在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学任选二科。

三,如果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选:

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化学生物

物理化学地理

历史化学地理


飞狐旅途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99年高考考入电子科大,别人又说,你介绍个屁啊。天天介绍。我不想知道你是谁,也不管你是男是女,也不想知道你是那毕业的。

其实我说,你是想听一个985重点大学毕业十几年人的意见,还是听一个没上过大学,或者上个二本大学人的意见?我说的可信度高点吧。

因为我站的层次高,身边同事全是清一色的名校,最低也得是211院校,而且我家4个211,所以给的经验绝对和别人不一样。

好了,废话少说。

这个高一就开始准备厉害,早不早?

不过我告诉你,你是对的。早做准备,早做功课,而不是晕着头别人咋干,咱咋干,别人选啥我选啥。从众心理千万不可有。

那到底选啥呢。其实高考还有两年,其中变数是比较大的。变数大。但是总有不变应万变。

到时候可能考不上名校医学院怎么办?那也得有备份啊。不能考不上清华咱就不活了是不是?要利益最大化。

我就以几个名校为例子进行分析。清华,北大 分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你如果只选择了物理,除了工科试验班(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外,你几乎都可以报考。


其中临床医学,是必须化学,物理都有,


然后其他所有的专业大类都是指名了:必须选考物理。


说明你选择了,物理,99%的专业,你是可以随便选择了, 如果放弃了物理。那清华大学99%的理工专业(不限专业那些都是人文艺术人物学科),你根本无法报考,你其他科目考的再多,也是枉然,所以必须选择物理。


为何啊?所有的理工科都是物理生出来的。物理是百科之父,数学是百科之母,化学嘛,其实是个半文科,或者也是物理分出来的一部分,生物嘛,我看就是个文科,天天就背背背,大学里面也是,博士也是,干的活,和普通民工没啥区别。

那北京大学呢? 从北大也可以看出来,几乎所有的专业都点名:物理,没有物理,你寸步难行。 就这样。 你选择物理,是很对的,我想也是很无奈的。


高中不学物理,那大学的理工科,基本都百分百抓瞎。最后一句话:生物化学那基本是文科。


看来必须学物理化学了。


高校专业那些事


女儿今年高一,在3+1+2的模式下,想学医学应该怎么选科。其实在3+1+2的模式下,学医的选科是最难的。下面我详细的分析一下。

一、仔细研读高校未来专业选科要求

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可以看到,这里面的几所高校,如果想学医学,那么在3+1+2的“1”选择当中一定要选择物理专业。选择历史专业是学不了医学的。

此外吉大、中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和兰州大学的药学、口腔、临床医学、法医、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精神医学都要求化学和生物必须同时报考。

换句话说一些985、211重点高校如果想学医学,必须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

在这张图片当中,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没有科目的要求。康复医疗、临床药学、预防医学、医学实验技术要求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门即可。

口腔医学、儿科、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基础医学这些专业都需要物化学、同时选择。

假肢矫形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要求物理和化学当中选修一门即可。

首都医科大学属于普通高校,也就是普通高校的学医,医学院的口腔、临床儿科这些热门专业需要同时物理、化学、生物同时进行。一些基础医学、药学、康复类的可以从中选一个即可。护理学不需选择。

二、根据自己的成绩和专业方向来选课

如果自己的成绩比较好,想冲刺名校,或者是想学习医学当中非常好的临床医学、口腔等这样的热门专业,并且有读研的准备。那么就建议报考物理+化学+生物模式。这样就非常有希望冲刺名校,读医学当中的比较好的专业。

如果成绩中下等,或者是未来想学习康复等专业,那么就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再加上其他一科。这样的报考范围也相对较大。我们看很多医学专业要求就是物理和化学必须学习,生物要求还差一些。

最后一项就是必须选修物理,如果想学医学物理是必须选择的。这是最基本的。

三、3+1+2模式和3+3模式的区别

在3+3模式当中,可以有历史加生物加化学的组合也可以学医,但是在3+1+2模式当中,如果没有选择物理是学不了的。所以在新的高考改革当中,家长和学生要注意这样的不同。

新高考的3+1+2模式和以往的高考都不一样,以往高考成绩分数出来之后,没有科目的要求,可以直接学医学,可以选院校选专业。但是新高考必须要先研究好某些学校的某些专业要求,然后才可以报考。这就要求在高一选课的时候就要有专业院校和专业的选择。然后进行倒三角的反推。这样才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新高考3+1+2模式,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参考,专业的报考其实在高一选科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家长们更要提前注意研究好,多方查找资料,并且请教专家,这样才能在高一的时候选好科目,决胜高考!


云梦谈教育


新高考3+1+2的政策报考医学院选科思路

从部分答者的回答日期看,你提问的时候新高考3+1+2的政策尚未正式发布。而现在8省市已经正式发布确定采用“3+1+2”选考模式。我们先把政策规定陈述一下。

“3+1+2”模式与“3+3”模式相比,前面的那个“3”保持不变,仍然是全国统考直接卷面成绩计分的语文、数学和外语。变化在于多了一个限制性选择,即在除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后3科选考科目中,物理与历史2科中必选1科,然后才能在剩余的地理、生物、政治、化学4科中,任意自由选择2科。后三科从“3”变成“1+2”。

除了选科方式的变化,计分方式也有变化。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每科150分,采用全国统考,直接计入卷面原始分。选考科目中,物理和历史中必须选一科,每科100分,直接计入卷面原始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2科,每科100分,采用等级赋分原则计入换算后的分数。

“3+1+2”选科模式的变化还伴随着招生计划、录取方式的变化。“3+1+2”选科方案还根据考生2选1选物理还是选历史,把所有考生划分成了“选历史”和“选物理”两个群体,高校招生时也必须按“物理学科类”和“历史学科类”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所以这种方案非常类似是变相的文理分科。或者说原来的文理分科变成了史理分科。投档也变成以“高校学科专业组”为投档单元。

选科一般需要根据个人情况与高校专业要求相结合。考虑几个维度:第一是本人感兴趣的学科去匹配高校的专业,感兴趣的学科更容易学好;第二是本人的强项学科去匹配高校的专业,强项学科可以多拿分。由于你已经确定的要学习医学类专业,那么就要反过来思考:根据打算报的高校医学专业对选科的要求来选择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学科。


“3+1+2”模式考生选科可以有12种组合。


但是对于刚刚正式宣布实行“3+1+2”的8省市的考生来说,高校各专业在新的“3+1+2”模式下对考生选科的要求尚未出台。但是我们根据此前“3+3”模式下高校医学类专业对考生选科的要求大致可以做出估计,如果要求考生在物理和历史中2选1必须选一科,考生无论选择了物理还是历史,剩余4选2组合中的12种组合就只剩下6种组合了。多数医学类高校应当要求选择物理,而且根据以往“3+3”模式下选科的经验,选择了物理,就能报高校90以上专业。所以建议选报医科的同学选择物理,一般再报医科就不会有什么限制了。

剩下就是在一下6种组合中确定4选2的方案了:

(1)物理、化学、生物

(2)物理、化学、政治

(3)物理、化学、地理

(4)物理、生物、地理

(5)物理、生物、政治

(6)物理、地理、政治

我们分析一下选择各个组合的利弊:

第(1)组合就是原理工科要求科目的组合。从有利于学医角度分析,是最合适的。而且不排除部分优质医学院校会要求考生必须选化学才能报考。医科涉及到的化学和生物知识相对最多。但是化学是这4科中公认的最难的学科,拿高分困难。甚至有人预测“3+2+2”模式下可能出现“逃离化学”现象。

第(6)组合是相对最偏文科的组合。当一些医学院校对化学、生物没有必选要求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部分考生的热门选择。但是地理和政治学科与医学学习的相关性最弱。这种选科对今后的医学学习不利。

第(2)(3)组合适合报考某些对化学选科有要求的医学专业。

第(4)(5)组合适合报考某些对生物选科有要求的医学专业。

关于“3+1+2”模式下,本人对未来医学类院校/专业对选科的要求提出如下预测:

1、多数医学类院校/专业将要求考生必选物理。不排除出现部分不要求必选物理的医学类院校/专业,一定是担心完不成招生计划的生源极差的院校。

2、高层的优质医学类院校/专业在必选物理的前提下,可能还会要求必选化学。甚至会有极少数优质医学类院校/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化学、生物。

3、会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类院校/专业在必选物理的前提下,要求化学和生物至少选一科,另一科随意。

4、医学类院校/专业在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前提下,一般不会要求必选生物。而宁愿规定化学和生物至少选一科。

5、医学类院校/专业在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前提下,不会对地理和政治提出必选要求。凡是选择地理和政治的考生都是在满足高校规定的化学或生物要求下,允许任意选的。

6、不排除有少数医学类院校/专业要求必选历史。例如部分中医药专业,需要研究传统医药历史文献。过去文理分科的情况下就有部分中医类专业招收能阅读古文、有文史功底的文科生。


晨雾


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同时宣布:从2021年开始,实行3+1+2的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有以下12种选择。

想学医选科必须选择物理。 如果是学霸,则最好再选择化学、生物。


一、不选择物理而选择历史的后果。如果不选择物理而选择历史,那么你想学医,就只有选择护理专业、中药学专业,其他“西医”方面的专业你就不要想了。

二、学霸才选择化学。由于化学在高考中是采用赋分制,3+1+2的高考模式,采用赋分制的科目有生物、化学、政治、地理。选择化学的学霸多,一般的人和学霸PK,赋分就低;选择生物、地理的“学渣” 居多,一般人在“学渣”里,赋分会高。

三、以临床医学为例,看看高中应该选择哪些科目。以下11所大学,要报考临床专业,其中有6所大学除了必须选考物理,在物理、化学两科中,只需要选考其中一科即可;其中有3所大学要求化学、生物都要选考。



因此,要想大学学医,如果是学霸级的学生(985、211),要想学医,最好选择理化生;如果是一般的学生,最好选择物理、生物、地理。


平淡是真oymlq


一、什么是3+1+2?

第一个3就是语数外三科,1就是物理和历史任选一门,2是从政地化生4科里面任意选出2门。 其中,语数外每科还是150分,三科共计450分,需要注意的是,语数外三科就按照卷面分计入高考成绩,但是,另外三科中物理或历史也是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满分100分,其余两科要进行等级赋分,把最终赋分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二、学医可以选择哪些学科?

3+1+2一共有12种组合,学生可以随便选,但是,要是想学医有些组合就不能选。有些可以选但是医学里面的某些专业可能不能报考。

比如说像政史地组合与学医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想学医的同学,这个组合尽量不要选。

如果选了能学医的学科,另外再选择政史地也是可以的。 哪些学科直接跟学医有关呢?那就是物理、化学和生物。

比如,可以选物理化学或者生物这三科中的任何一科或两科,再加上政史地中的某一个学科。这样的好处是少了一门或者两门理科,可以减少学习的难度。

当然,如果理化生成绩都非常好,最好的选择就是理化生。

选择了物理学科90%以上的专业都可以报考,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绝大部分医学专业。

化学和生物是给人感觉学医最接近的学科。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有很多医学专业,比如临床医学,是要求都必须要选物理学科的。如果你选了化学,生物和历史这样的组合,有些医学专业就不能报。

重点高校尤其像985高校对医学专业的选课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物理学科。

医学专业跟化学学科关系也非常大,我们平时买药看到里面很多说明,都是化学专业名词,有些还有化学公式,所以,学医一般得选化学这一门学科。

反倒是生物学科很多高校医学专业要求不高,基本上选了物理和化学都可以报。

总结:孩子选什么组合除了上面一些科学数据,还得结合孩子具体情况,物理明明很差也不能硬选,因为高考最后是赋分的,如果排名很靠后最后赋分很低,不划算。


教师老李


3+1+2高考模式:

其中“3”是指完全确定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目,“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指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

3+1+2”:具体如下:

3: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从物理、历史中任选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2: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如果报考医学类生物必考,选科为:

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

2、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政治。

3、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地理。

4、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生物、化学。

5、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生物、政治。

6、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生物、地理。

一共有六种组合,如何组合,那就看你其它学科最擅长的科目组合。


智博文化


临床医学(类)

3+1+2选科:目前,1是确定选“物理”,根据不同院校的要求2的选择呈现四种情况:① 必选:化学+生物 ② 化学必选 ③ 生物必选 ④ 化学或生物任选一门。第③种情况涉及院校仅有一所赣南医学院,因此考生可以重点考虑另外三种情况。其中,④化学或生物任选一门的选科院校占比近大于55%,①化学+生物必选组合占比在24%左右,②化学必选占比约20%,因此如果考虑此专业,想在之后的学校上面尽可能考虑全面,建议:物理+化学+生物是“万金油”,其次可以考虑物理+化学+X,最后是物理+生物+X。

以上建议适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眼视光医学(不包括眼视光学)

医学技术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包括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 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3+1+2的“1”有两种情况,①物理 ②物理或历史,“2”则只要求必须化学。

综上:无论是暂时还没有确定具体方向,还是一心想学习临床等医学专业,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对于学医的考生来讲选择性是最广的。如果已经有心仪的院校和偏科情况,则建议尽量能顾及到物理+化学或者物理+生物。但无论如何,物理都是必选科目。

高考志愿木子老师


志愿学习医科必须首选物理,再选科目优先考虑“化学+生物”组合,因为国内高水平医科院校,几乎都要求选考物化生组合。

第三批高考改革试点地区(湖南、广东等八省市)施行3+1+2方案,“1”是在物理、历史两个科目间二选一,作为首选;“2”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个科目中任选二。这一选考方案,矫正了浙江等前期试点地区弃考物理的现象,也能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方向性指引。这一方案不足之处在于选科范围变窄,局限了学生的选科空间,同时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小“文理分科”,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困扰。



到底怎么选科才最妥当呢?

一、根据理想愿景选科

本问题中的高一女生想学医科,一定有一个做白衣天使的梦想,这就是根据理想志愿选科。学医科最好选择理化生“全理”组合,因为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几乎都有硬性的“全理”组合选科要求,二流、三流的医科院校条件相对宽泛一点,但也得要在化学、生物间二选一。

理想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时具有战胜一切的力量。我经常告诫学生:“我想”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两个字,当你不是随便想一想,而是真想的时候,所有的目标都可以实现。理想愿景会化作强大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进步。



二、根据学科优势选科

现实中有个误区:我就要选物理,因为物理选择面广。这种说法对吗?不尽然。我曾向身边的大学生做过一个简易的调查:高考理综你那个科目花的精力最多,收效如何?普遍的答案是物理花时间最多,收效也不很好。

物理属于高中阶段比较难得学科。学好物理,勤奋是必须的,天赋的前提更重要。现实中,男生在物理学科的领悟力显著强于女生(当然,女生也有物理学霸),这是性别导致的天然差异。因此,对于高一学生,尤其是女生,我建议理性地评估一下自己在物理、历史这两个首选备选科目的学科优势,一定不要死磕。选择历史作为首选科目也挺好,以后选一个全文或者偏文的专业,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三、根据赋分优势选科

再选科目的四选二,按照赋分制记分。什么意思?简单讲,就是决定你再选科目高考成绩的,不是你的卷面原始分,而是一个根据全省排名,采取一定规则“赋予”出来的分数。

打个比方,某生高考政治卷面分78,分数绝对值不很高,但在全省排名前12%,属于A等偏好的,按照赋分规则,他被赋分到了90分;再有一位学生,高考化学85,分数绝对值说的过去,但在全省排名到了20%,按照赋分规则,他只被赋到了78分。

赋分制其实就是“田忌赛马”,在认清自己的同时还要认清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建议高一学生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次大考,及时掌握孩子相关学科的赋分有、劣势,扬长避短。


青蜜成长


医学院也有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护理专业,一般不限制选课要求,也就是说即便你选的是政史地组合,同样可以报考护理专业!

一、“3+1+2”模式有哪些组合?

在“3+1+2”模式中,3是指语数外,1是指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2是指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意两科组合。所以,“3+1+2”模式一共有以下12种组合。

二、医学院对选课的要求

因为“3+1+2”模式还没有正式宣布实行,在现在实行新高考的省份,都是实行的“3+3”模式,所以,暂时无法或者“3+1+2”模式对选课的要求,但是从大学的角度看,选课要求和“3+3”模式的地区,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完全可以参考。

我们以首都医科大学在山东的选课要求为例,来看看医学院对选课的要求:

护理学不提要求,口腔、儿科、临床、基础医学、精神医学等专业,要求物理和化学必选才能报考;假肢矫形和生物医学是物理或化学人选一门即可报考;康复、药学、预防医学、医学实验技术要求理化生任选一科即可报考。

由此可见,医学类不同专业,对选课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选择一些专业要求高的专业,那么就要选择“物理+化学”的组合,如果选择一些像康复这样专业性比较若的专业,只要能选择物理、化学或生物中的任意一科和其他进行组合就行;如果想当护士,那么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学科就行,护士需要的爱心和责任心。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