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这种手镯你们见过吗?其实,它的名字叫“贵妃镯

”,是唐朝工匠特地为杨贵妃打造的新款手镯。话说,杨贵妃对玉镯钟爱有加,因为她体态丰满,所以戴上普通的圆形手镯以后,整个手臂显得更加臃肿。后来,有工匠为了讨杨贵妃的欢心,特意设计了一款椭圆形的手镯,贴合手腕,杨贵妃佩戴上后,确实显得手臂纤细异常,随即吩咐工匠以后都按照这种款式制作手镯。后来,这种镯型传入民间,成了街头巷尾女子们追捧的爆款手镯。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一:贵妃镯的主人杨贵妃

杨玉环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她“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逝世,玄宗郁郁寡欢,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人入他眼。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将杨玉环纳入宫中。后来,杨贵妃恃宠而骄,惹怒了唐玄宗,随即被遣送回娘家。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杨贵妃与贵妃镯

对于贵妃回娘家一事,众说纷纭,野史《开元传信计》记载:“太真妃常因妒魅,有语侵上,上怒甚召高力士以辎送还其家。”不难看出,杨贵妃此次被遣送回家的“罪名”是“妒悍不逊”。杨贵妃所嫉妒的人很多人猜测是唐玄宗的另一个妃子——梅妃。宋《梅妃传》记载:“梅妃叫江采萍,比杨贵妃早19年入宫。”当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玄宗心中失落,宦官高力士便建议在全国选美。高力士来到福建,见到了江采萍,惊为天人。于是把她带回宫,献给了唐玄宗。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唐玄宗

江采萍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温柔典雅,很快便掳获了玄宗的心。江采萍自小喜爱淡雅,也喜欢同样淡雅的梅花。唐玄宗便将她封为梅妃,特地在后宫为她栽种了一片梅林。当梅花盛开之时,玄宗便携梅妃来到这里,赏花吟诗,恩爱无比。后来,唐玄宗又见到了杨玉环,便为她的风韵所倾倒,因为二人同擅长音乐,很快成为了知音。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梅妃

唐玄宗在千方百计得到杨玉环后,便日日与杨贵妃在一起,很快就把梅妃忘却了。梅妃擅长诗赋,一日,她写了一首《一斛珠》,托人带给玄宗。玄宗见诗,便想起了昔日与梅妃在一起的情景。于是,便召她入翠华西阁叙旧。不料,此事被杨贵妃探知,醋意大发,把玄宗和梅妃羞辱了一番。李隆基毕竟是皇帝,怎能让贵妃如此教训,一怒之下,命人将杨贵妃送回娘家。

二:贵妃镯的种类

贵妃镯也有很多种类,我们来介绍几种。

1、老坑和田玉贵妃镯

老坑和田玉,白度一级,柔情似水,玉质温润细腻,盈盈绿绿,如桑木之未落,其叶沃若,清风草香。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经典款贵妃手镯,扁圆柔美典雅,婉约隽永。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林身芳韵存,古典优雅不失风尚。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一弯玉镯于腕间,但赏清风与明月。

2、且末料贵妃镯

有品质的新疆籽料资源越来越少,即使出现也已不在普通人的消费之列。懂玉性的人不再一味地缘木求魚,而将视线投向高端的新疆山料。且末料便是新疆山料中的优秀品种,因其料性熟而细腻,它和九五于田一样多出好玉乃至羊脂。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这是一款肥肥的且末贵妃镯,料子紧致老熟、侧光不见结构,颜色种类白闪青;有两处糖色,一大、一小而淡,相呼应;凝脂而有丰饶肥美的韵味。美玉有瑕,外圏弧面处有一小截带状水线,位置刚好含在弧面折射光处,因此只在持镯观赏时从侧面特定角度才能看到,上手腕则看不到,无损整体美感。

3、天然玛瑙贵妃镯

半透明,表面光滑,蜡状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击碎。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三:什么样的人适合戴贵妃镯

贵妃镯的造型特点突出秀气、简约的风格,几乎符合所有东方女性的审美观点,和内心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贵妃镯适合任何年龄,任何身份的女士佩戴。相比之下,具有柔美、纤细或力求细节的女性更适合佩戴贵妃镯玉手镯。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高冰洒金贵妃镯

如果身体比较胖的女性佩戴玉手镯的话,最好选择贵妃镯的款式,因为贵妃镯呈椭圆型,佩戴在人的手腕上可以使手腕显得不那么胖。如果手腕比较胖还佩戴圆手镯的话,会使手臂显得更加臃肿,所以胖女士最好要避开圆手镯

它因杨玉环初次佩戴而得名,以水头为佳,适合佩戴它的人非常少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参考书籍:

《梅妃传》

《开元传信计》

《新唐书·后妃列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