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说青岛】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却超过110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前几天朋友问,实验初中旁边的小房子还在不在?我回复他,这栋建筑还“健在”!而且这么多年了,功能一直没变过,现在还在发挥了余热。想想真是太不容易了,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谷子说青岛】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却超过110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栋房子就是德租时期修建的太平路辅助泵站,这是一座为排污系统修建的泵站。在这先普及一下青岛排污系统修建的大体情况。不像青岛下水道说的那么神,污水系统的建设完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德国人最开始并没有急于建设排污系统,只是采用人工搜集的方式足以应对。在经过长期的规划筹备之后,1903年才正式向德国公司发出工程委托,最终于1906年完成污水下水道建设。工程的承包商为来自阿尔托纳和汉堡的F.H.Schmiat广包公司。

胶澳总督府一共建设了三座污水泵站,一座位于广州路,这也是主泵站,将搜集到的污水通过大马力水泵输送到团岛海域排出。第二座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位于太平路4号的辅助泵站,他的功能是将欧人区的污水输送到主泵站。第三座的是位于维多利亚湾(今汇泉湾)的辅助泵站,由于当时别墅区的人口很少,德国人修建了一座靠风力发电机驱动的小型辅助泵站,将污水排到太平湾。

这栋小房子,形式很像德国当时的工业厂房的缩小版,清水砖墙采用一层丁一层顺的英式砌筑方法,花岗岩砌底及檐口、窗底线,异常的加固。立面局部抹灰,红砖砌筑尖拱与弧拱,造成假窗的装饰效果。顶部铺筑牛舌瓦,沿街顶部剥去一角,形成很有德式风格的“半山头”,比较奇特的是,从底部延伸而来的两个壁柱,在顶部继续出头,形成两个装饰柱头,很是小巧可爱。

直到今天,这里是青岛排水管理处太平路泵站,这座德租时期砌筑的建筑,至今还在履行着它最初的职责,堪称难得啊。好了,今天我们就到这,下期再见。

【谷子说青岛】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却超过110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谷子说青岛】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却超过110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