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絕地反擊的唯一機會是什麼?


孫楊絕地反擊的唯一機會是什麼?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昨天發佈“孫楊案”的審判結果,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充斥媒體的角角落落。作為案件主角,孫楊要在有限的30天內準備上訴,並獲得反轉的難度實在太大。可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能放棄最後博弈的機會。


這是一次極其艱苦的挑戰,機會稍縱即逝,一旦把握不住,從此再無泳池中奮鬥的孫楊。如何做好最後一搏,要看孫楊團隊的智慧和策略了,任何事情都是力量鬥爭的結果,就看如何借力打力,獲得最後成功。

處理這類問題,必須就事論事,來不得半點其他因素的摻雜。先要放下情緒上的糾結,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其次要放棄無效輿論的誤導,放下那些所謂的陰謀論、不平等論、歷史論,這些都不能起到任何有效作用。從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的判定結論來看,孫楊只是沒有完整配合興奮劑檢查控制,並沒有說到是否應用興奮劑的問題。那就要把一切不相關的干擾統統剔除,只圍繞檢查配合與否這個焦點去思考和佈局。

昨天孫楊媽媽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文字,可以看出,這件事關係到很多利益方,也就是很多利益方在博弈,已經形成完全對立的局勢,要調和是不可能的了,那麼只有通過相對的損失來獲得原則上的利益。區分同盟軍和反對者,才是這個案子唯一要考量的策略方向,否則太多訴求只會給孫楊帶來更多不利。

媒體上說到檢測人員不符合檢測資格的說法,都是一廂情願說法,起不到作為證據的支持,因為法庭的裁定是沒有完全配合興奮劑檢測控制,這就意味著只要有一個人符合條件,哪怕其他所有人都不符合都不能成為孫楊不配合的理由。這個認知一定要放下,繼續糾纏,對孫楊毫無益處。

那麼怎麼做,孫楊才有機會呢?

孫楊唯一可做的就是從利益方撤離出來,孫楊主動和國際反興奮劑組織從對立面變為同一體,這樣的話,反興奮劑組織起訴孫楊就等於起訴自己,構成自己打自己的局面,對錯結果都得有國際反興奮劑組織自己去承擔。由此從對立的外部矛盾變成內部矛盾,才能為反轉設定基本條件。

事實上,當時孫楊已經被抽取了血樣(說明孫楊意願上是很配合檢測的),後來為什麼沒有被帶走血樣,這是關鍵問題。只要說清楚不是孫楊的阻止,而是檢測人員自己的意思,問題的焦點才會發生轉變。從孫楊提供的視頻,說明孫楊根本就沒有堅決阻止對方(因為視頻中的確沒有出現暴力行為),沒有帶走血樣是檢測人員自己的立場出了問題所導致的結果。如果檢測人員認為孫楊暴力抗檢,就應該提供孫楊出現暴力的證據。

綜合這些思路,孫楊的律師團隊就應該在這個環節下手,不管孫楊當時脾氣如何,情緒如何,所提供的書面證據和視頻證據,都能說明孫楊的暴力抗檢不成立,檢測人員不帶走血樣是他們自己的決定。假如當時檢測人員堅持要帶走的話,難道會被孫楊攻擊嗎?(檢測人員為什麼不堅持一定要帶走血樣呢?)即便被孫楊攻擊,檢測人員也可以報警,讓警方出面來協調(在中國,只要有人打110 ,警方一定會前來保護和調查現場),而事實上並沒有出現這樣的場景,那麼所謂暴力抗檢(只有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證,才能被認定為暴力)的說法就不成立。至於檢測人員為什麼不帶走血樣,應該由檢測人員自己在法庭上說清楚,孫楊才有機會獲得反轉。

孫楊應該清楚,自己也是一位捍衛公平競爭的運動員,樹起反興奮劑的大旗,和國際反興奮劑組織站在一起,讓反興奮劑組織自己去調查監測人員的行為和動機,這才是區分敵人和朋友的關鍵。

孫楊放下自己利益,去維護大眾利益,和反興奮劑組織形成一個同盟,也許結果才能被反轉。堅持和國際反興奮劑組織頂牛,結果依然不會有任何變化,這才是核心。

但願孫楊的律師團隊釐清整個案子的思路,規劃絕地反擊策略,期待孫楊能夠獲得公平的結果。


教練心語:世上沒有真正對立中的贏家,只有放下利益,才是真正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