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的拐点

李存孝

我的那篇拙文《遥远的马家洼》发表后,有很多老学生来信问我:“后来怎么样了?”“那么艰苦的岁月,你是怎么当上老师的?”实在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因此,我再次提笔,为大家讲述另一段难忘的往事……

一九七三年腊月初,我高中毕业,一个雪后初晴的早晨,我走出了宁县一中的大门。(那时,从春季到冬季年底,算一个学年度。)回家放下书包,首先是去看望驻守马家洼的父亲,我告诉父亲,从今天起,我和您一起挣工分,咱家的日子会好起来的。父亲在给牛铡草,没有抬头,半晌就说了一句:“”这就念完了?念到顶了?我听出了父亲的未尽之意,我理解了父亲对我的期望不只是念完高中,更不是与他一起务农。但那时国家没有恢复高考,城市的毕业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的毕业生则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也有个别上大学的,但是一定要有“腿”,就是亲属中有当官的。

铡完草,赶羊下山,又从沟底为父亲挑了一担水,然后向父亲告别:“您晚上早点儿休息,把门顶好,平时注意身体,当心安全。”我转身走过两个土畔了,才听到父亲的自言自语:“念完了,和我一样了!”父亲的无耐和不甘心,激起了我心底的阵阵涟漪,西斜的太阳照耀着脚下的皑皑白雪,泛起刺眼的光芒,使我越发迷茫,三九天,我仍感到浑身燥热,心情沉甸甸的。是啊,我的农民生涯从今天开始啦!

人生路上的拐点


傍晚,我去老队长朱大叔家,告诉他我毕业了,从明天起参加劳动,老队长说,按规定,高中毕业就是全劳动力了,每天可以挣10个工分,但你一直念书,重体力活你可能干不动,我见过你家大门上的对联,从明天起,我派两个社员伺候你,你把咱大队里的所有墙上,房后面,改土造田打的地埂上都写上标语,这事大队里催了多次了,苦于没人写,这事推到现在,你正好把这事完成吧。

我农民生涯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谁也料想不到,这竟是我人生路上的重要拐点。我从大队的报纸上摘录了一些口号“农业学大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等等。上初中时,我学过仿宋字体,这回正好用上了,因为在不平的墙面上,土埂上写楷体,行书写不好,写出来也不好看。仿宋字体,横竖都是直笔,显得有力,醒目。我用生产队自产的麻做了一个大笔头,用一丈长的树枝做笔杆,两个社员抬着白石灰桶“伺候”着我,全村能写字的地方都写上了紧跟时代的标语,就连生产队伺养室的墙上也写了“精心喂养,寸草三刀也上膘”,生产队的沤粪池上也写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总之,倾我所能,极致发挥。其他生产队也请我去写标语,响午还管饭,有白馍,这是我最心满意足的事了。

人生路上的拐点


一九七四年早春时节,中小学刚开学,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生产队打谷场边上有九间厦房,房背向东,正是进村的大道口,我站在凳子上,每一间墙面上写一个大字,约有三米高,两米宽,非常醒目,一里多远都看得清清楚楚。当时的清华初中李校长出来散步,见我正在写标语就走了过来,先问了我的年龄,姓名,并上下打量了我一遍,突然问我,你想当老师吗?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想啊!”他说:“好!”话说完就转身走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第二天大队支书来告诉我说:“中学李校长看上你了,明天你去学校当老师吧,仍然是每天10工分,每月15元钱工资,好好干吧!”这辈子,我要感激的人很多很多,朱大叔、田支书、李校长都是我难忘的恩人。

人生路上的拐点


年轻的朋友们不知道对于一个像我高中毕业了还没有穿过袜子的人来说,15元钱有多大的诱惑力,那时小麦每斤1毛2分半,玉米每斤8分,时兴的的确凉布料每米1块2毛钱。

进入学校以后,我虚心学习,勤奋工作,严谨教学;带两个班的语文课,兼任教学干事,为了读书方便还主动承担了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一九七八年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他们后来出了一名大学教授,两名局级干部,十几名和我一样的普通教师。还有几名基层干部,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现在也都年届花甲了。这一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专门为我这样的社请教师设置了考场,我以庆阳地区文科第6名的成绩,考入国家正式编制教师队伍,以后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文凭。

写到这里该停笔了,年轻的朋友们,人生这条路说它短暂也很漫长,你眼前绝不可能天天都是鲜花遍野,莺歌燕舞,心想事成,一帆风顺;道路崎岖,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的路段也有可能就在眼前,我们都是普通人,永远不要相信什么运气,什么时来运转,天上掉馅饼之说,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只有踏踏实实做事,正正规规做人,任何岗位都能发光发热,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为社会做贡献。

李存孝2020年2月16日书于清华家中

李存孝老师书法作品

人生路上的拐点


人生路上的拐点


人生路上的拐点


人生路上的拐点


李存孝: 男,早胜清华村人,早胜初中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长期从事教育及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爱好音乐,书法,文学。

源自:庆阳人在他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