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獲1.73億美元C輪融資,由德國博世集團和光速中國領投

36氪獲悉,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今日宣佈完成C輪融資,由德國博世集團和光速聯合領投,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啟明創投、德同資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

融資總額1.73億美金,是國內激光雷達行業最高的單筆融資記錄。

禾賽科技在2012年12月成立於美國硅谷,2014年10月落戶上海嘉定,主要研發和製造用於機器人和無人車的激光雷達。目前,該公司在中美兩地設有兩個商務中心、兩個製造中心和一個禾賽研究院,員工超過600名,在全球擁有專利364項。

禾賽科技告訴36氪,他們自主研發的Pandar64、PandarGT(微振鏡固態激光雷達)和Pandora(多傳感器融合)等產品自從2017年上市以來,已經銷售遍佈18個國家和地區的68座城市,有超過60%的產品出口到歐洲和美國。美國加州DMV公佈的65家獲得無人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的公司中,超過50%都是禾賽的客戶。目前,他們已經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获1.73亿美元C轮融资,由德国博世集团和光速中国领投

禾賽科技的過往融資歷史(圖源:天眼查)

針對本次投資,光速中國表示,2018年,他們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禾賽科技的早期融資,並在之後的輪次持續追加投資額度,此次C輪的單筆投資金額達到5000萬美元。目前,光速已是禾賽科技最大的機構投資方。

除了機構投資者以外,禾賽還通過本次融資引入了產業合作伙伴。本輪領投方德國博世集團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是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和氣囊控制單元等駕駛安全系統的頭部公司。而本輪跟投方之一的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主要研發汽車ADAS和自動駕駛圖像傳感器芯片,是該領域的頭部公司之一。可以想見,這兩家公司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禾賽打通自動駕駛產業鏈、盤活更多激光雷達的應用場景。

根據禾賽提供的資料,他們曾在2017年參與博世在中國的汽車人工智能加速器項目,並在2019年5月獲得“開放博世獎”(Open Bosch Award),該獎項代表了博世與初創企業開放式創新合作成果,全球只有兩家初創企業獲獎。

禾賽科技官網介紹稱,其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孫愷本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機械系和電子系,在斯坦福大學期間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激光器和新型探測技術搭建超快、高靈敏度、適用於極端惡劣條件的分子測量系統,應用於化學反應動力學的研究;CEO李一帆擁有清華大學本科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學位,是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專家,曾擔任美國西部數據集團首席工程師,作為首席設計師設計的Pandora系列產品曾獲德國“紅點”設計獎;CTO向少卿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碩士畢業於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系,曾在蘋果美國總部負責電路系統設計,曾任職三星全球總部研究中心,負責下一代消費產品概念研發。

(封面圖片來自禾賽科技)

————

我是36氪記者王藝瑾,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煩請備註公司+姓名+職務+來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