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1.5歲已經嚴重依賴手機,天天長時間看動畫片,怎麼辦呢?

小小天一閣


現在市面上流行兩張看法:第一種有專家說孩子三歲以前不能接觸電視和手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習慣,我是沒有考察過這種所謂專家的看法對不對;第二種就是孩子看動畫片以及成為習慣,屬於完全沉迷的狀態,屬於吃飯也看,不給看的話就不吃飯,這種以及養成了習慣。

針對這個問題只做第二種情況的分析:這個問題提出深夜0點40分還在看動畫片,這個時間點按正常人的作息來看,已經進入了睡眠了,有很多醫生會建議我們要在晚上11點前入睡,這個時間是對人體各個器官都有好處。

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養肝時間,這個時候是肝臟的排毒工作,這個時間點呢,也應該是我們已經進入的深睡眠階段,深睡眠就是所謂的熟睡,這個時間段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回到問題中,從圖可以看出這個時間孩子看動畫看的正嗨,精神很亢奮,如果沒有估計錯的話,孩子在白天會呼呼睡大覺,出現了所謂的時間顛倒。

第二:就是前面提到的孩子有可能在吃飯的時候也必須要看動畫片,如果不給看的話,肯定會哭鬧不止,飯都不吃。

造成孩子依賴動畫片的習慣應該在於母親太早讓孩子接觸動畫片的緣故,也不用我多說,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孩子看了動畫片後,會安靜下來,沒有了哭鬧和依賴母親的緣故,孩子轉而對母親的依賴換成了動畫片。

這樣,母親就會輕鬆很多,也可以有很多時間做一些事情。就獲得了短暫的輕鬆感,帶孩子是很累的,尤其是對於母親來說,父親幾乎不起什麼作用。

那麼我們看看動畫片給孩子帶來什麼:

第一:我們哄孩子最有效的一個辦法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哭的很厲害的時候,我們會跟孩子說:看,前面有條小狗狗,我們跟他玩好不好?孩子的天性是喜歡玩耍,喜歡小動物(當然也不是全部),這樣孩子的哭鬧不止就會轉移到小動物的身上,或者是一邊揉著鼻子,就停止了哭鬧。而動畫片裡面呢,正是迎合孩子的這種天性好奇的心理,給孩子的心理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滿足,他會隨著動畫片裡面的情節苦笑,比方說有的孩子看《小豬佩奇》的時候,就會很喜歡水窪,看到水窪的時候會飛快的跑過去,像佩奇一樣,雙腳去踩水窪。這就是文化輸入,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那麼既然我們知道了動畫片帶給孩子什麼,我們也知道了解決的辦法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那麼我們怎麼解決孩子沉迷於動畫片這個問題呢:

其實還有很多事情比看動畫片有意思,不過還是要辛苦孩子母親了。

第一:陪孩子玩耍,我個人覺得看動畫片不是不好,反而可以從小讓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真善美,但是呢太過於沉迷就會出現大問題。在孩子心目中,母親比所有的人和動畫都重要,所以母親要付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陪孩子說話,瞭解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內心所想,然後撫摸孩子,安撫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母親對孩子的擁抱和撫摸是很重要的。

國外有人做過實驗,在我看來比較殘忍,對那些剛出生的孩子把他們和母親分開,孩子餓的就給吃的,渴了就給水喝,但是就是不給孩子撫摸和擁抱以及愛撫,後來證明這樣的孩子都活不了多長時間。所以愛是很重要的,對於嬰兒來說誰對他好,他心理很清楚,在他心理就有排名,對他最好的排在第一位,只要這個第一位在,孩子誰也不跟。

這個辦法是比較有效,千萬不要對孩子失去耐心。

第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既然這麼早就沉迷於動畫片,而且還是那麼的深入,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戒掉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你買一些玩具,讓他看一會動畫片,然後在讓他玩一會玩具,這個屏幕上顯示應該是《萌雞小隊》吧,那就買一寫此類的玩具,或者帶他去玩具店去看看,看一些此類的玩具,相信他會發出很驚訝的聲音,然後用小手去指著,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比動畫片好玩的太多了。

必過這兩點都需要母親足夠的耐心和陪伴。

養娃不易啊,多給孩子一些愛,孩子會帶給你不一樣的天地,有句話說的很好:陪伴孩子是一件很幸福快樂的事情,他在成長的同時,你也會成長很快,陪伴孩子的過程是人生中很難忘的開心的一段經歷。

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家有射手寶寶


孩子1.5歲就嚴重依賴手機,天天看動畫片,這肯定不是孩子的錯,家長該自我反思了,這是家庭教育中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失誤,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家長不要說沒辦法,管不了這類的話,這是非常不負責的。孩子如果生病了,不吃藥打針就沒辦法痊癒,你會因為孩子不願吃藥打針就不給他治病了嗎?肯定不會。這麼小的孩子嚴重依賴手機,危害度不亞於生病,所以不管怎樣家長都要改變這個問題。

幼兒長時間看手機的危害。

1、影響孩子的語言功能。

孩子一歲半,但是現在還不會說話,這對於這個月齡的孩子來說,語言能力是有些偏弱的。

三歲以前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尤其是一歲——兩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語言最為關鍵的階段。說話的早晚,都與這個階段所接受的語言訓練有關。

想讓孩子說話,必須先有輸入才能有輸出。但是用手機或者電視看動畫片這種方式,只是單向的輸入,孩子只會聽,沒有說的慾望和機會。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家人跟孩子的溝通很少,就會導致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遲緩,這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2、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

三歲前,孩子的大腦處於飛速發展時期,這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需要外界視、聽、味、觸、嗅等多方面的感知覺刺激,才會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成天依賴手機看動畫片,孩子的感知覺是匱乏的,接受的信息也是非常閉塞,這會阻礙孩子的大腦發育,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3、嚴重危害孩子的視力健康。

眼科醫生的建議是,三歲以下的孩子儘量不要看電子屏幕,三歲以上適度看。

為什麼要嚴格規定年齡,是因為年齡越小,孩子的眼球功能發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受損傷。

孩子長時間看著手機屏幕,損傷視力,一旦發展成近視,就是不可逆轉的。

4、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長時間看電視,不運動不出門,這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是有影響的。適度的運動,尤其是戶外活動,能夠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對長高有利,也有利於保護孩子的視力。

一歲半的孩子半夜十二點多還在看手機不睡覺,會導致睡眠不足。睡眠對於孩子的成長髮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阻礙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身高。對大腦發育也具有阻礙作用。

如何改變孩子依賴手機的問題。

1、堅持原則,禁止孩子接觸手機。

家長必須下決心,即使孩子哭鬧,不許看就是不許看。把手機收起來,不要讓孩子接觸到。

現在不改,只會越來越嚴重。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孩子依賴手機也是長久的習慣,改正都需要家長有耐心。

2、家長管好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因為孩子已經如此依賴手機了,而且是受家長影響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先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工作沒有孩子重要,陪伴孩子的時候就放下手機。

3、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遠離手機。

很多喜歡看手機的孩子,也是因為缺乏愛。父母長期忽視,讓孩子只好在手機動畫片裡尋求快樂和安慰。

陪孩子的時候就用心陪伴,跟他們做做遊戲、玩玩玩具、一起看看書,天氣好的時候出去進行戶外活動。家長付出愛,孩子會感受到,有家長陪玩,他們也不會選擇手機。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咩小胖育兒


上密碼,帶她玩,清空手機裡所有東西,關掉網絡,有的是辦法。我家娃3歲前別說手機,電視都不看,後來還是一個親戚家孩子暑假來玩把我家娃帶進去了。不過也還好我每天給他看20分鐘手機,不超過半小時。今年過完年他的手機癮增加了,還不到5歲,總纏著我,偷偷摸摸拿我手機,後來我發火了換密碼,他不依不饒,最後威脅我,不給他玩手機就要砸手機,我沒等他說話自己把手機摔到地上了(我的當時買了6千的手機),我明確告訴他,如果你再鬧每天20分鐘都別想有,大不了我不用手機,他看到我扔手機他明白了嚴重性。我的想法就是,如果他依然執著於手機,我會毫不猶豫換老人機,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一個孩子。


輕紅釀白


小孩看手機真不是天生的,孩子是一張白紙,你塗上什麼顏色他就是什麼顏色。

我家娃3歲之前是姥姥姥爺帶帶大的,農村,老年人也沒有智能手機,連無線電視都沒有,只有一個早教機,偶爾看看裡面的東西,有幾集光頭強的動畫片,我一個星期回去一次看他,兩歲半之前基本是沒有看過手機的。

兩歲半左右的時候,公司組織旅遊,想著帶孩子出去開闊下眼界,帶上一起去了。路上怕他鬧騰,給了手機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住賓館的時候看了動畫片超級飛俠,以後就止不住了。我做的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為了自己省事把手機給孩子。

後來再回家看他,就知道要手機了。不給就哭鬧,然後控制不住。

三歲半接回來上幼兒園,老公每次把他接回家裡的時候,圖省事就給個手機看,那段時間真是手機不離手,不給就哭鬧。

後來有次老公出差,我狠下心來再怎麼哭也不給手機了,就陪著他,什麼時候不哭為止,反正手機是不給看了。好幾天才給糾正過來了。

後來就慢慢引導,偶爾會給看會電視,手機少讓碰,自己在他面前也少看手機。吃完飯睡覺前陪著一起讀書,多陪他玩。

小孩子行為習慣背後是家長作用的結果,你給他書就是看書,你給手機就是看手機。

我家孩子現在很少要手機了,在我面前是不要,和我在一起就是要媽媽給讀書或者陪他玩。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更多的是給予孩子陪伴,自己放下手機,孩子也會放下手機。

1.5歲的小孩,父母要做的是更多的陪伴孩子,多點耐心,不要讓孩子依賴電子產品,也不要把手機當保姆。


微笑de記憶


恭喜你,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

不用擔心,他想看就讓他看吧,什麼都不用你教,看著看著就能學很多東西,不但看動畫片兒,還玩遊戲呢?並且是遊戲高手。

我家小外甥就是一歲半開始玩手機的,開始是給他買的沒有屏幕,只有按鍵的那種玩具手機,可以聽歌,聽音樂,聽故事的,但是沒幾天就摔壞了。

第二個是給他買的一個假屏幕的,其實也還是聽歌聽故事的。又玩了一兩個月就不玩了,然後就搶大人的手機,開始也是讓他看看動畫片兒或者聽聽歌之類的,不知不覺的他就玩上了小遊戲。

之前玩過一個玩具貓,叫湯姆貓,有一天他在手機上發現了一個湯姆貓的小程序,這一玩上湯姆貓啊,一玩就是一年多,每天給它餵飯、洗衣服,做飯、洗澡、換衣服、帶它出國旅遊等。你還別說,還真的學了不少的東西,自己真的乘飛機旅行時還真的知道了不少的東西,比如過安檢接受檢查就很配合,過去安檢還幫助大人整理行李還很有一套的,儼然一個小大人。

不知不覺的現在已經4歲半了,遊戲早就成了高手,和國內有些小學生也有的一拼。雖然長期在國外生活,唐詩宋詞沒學會幾首,英語卻是厲害的很,每天看的動畫片全是英語的。

人家現在不但會玩遊戲,還會安裝和卸載遊戲,厲害的很啊。好多遊戲我們都玩不上來的。因為玩手機摔壞了兩個手機,開始的時候過不了關,問他爸爸,有時候他爸爸不在家,問我們,我們也不懂,於是一著急就摔手機,摔一次還不行,還要撿起來重摔。

其實啊,孩子想玩就讓他玩吧,也不是什麼壞事兒,手機裡可以學很多東西呢。只要每天給他規定一些時間就行了,不要連續玩手機超過一個小時,可以適當帶他玩些別的玩具。手機和玩具交替著玩就行。

另外定期帶他去醫院檢查檢查眼睛,不行的話家裡牆上貼張視力表,每天看看視力表,發現問題及時提醒他注意,久而久之,他就會主動去看視力表校對眼睛。發覺模糊了他也會主動不玩手機的。

這不,小外甥最近又迷上了健身和跳舞,沒有上過補習班,全是從手機上學的,抖音中的一些片段,人家能把好多各類跳舞的片段連接起來,自成一體,配上音樂還很像那麼回事兒呢!

現在是每天上午上半天學,下午健身房玩一個多小時,跳一會兒舞,玩一會兒玩具,看一會兒電視,玩一會兒手機,每天的工作自己安排,不用大人操什麼心。只是照顧孩子吃好喝好就行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我們那代人的童年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村村安裝有線小喇叭”。

我們的兒女他們那代人的童年是“電視機”“復讀機”,拼命學外語,“有個好爸爸不如會說外國話”。

小外甥這代人的童年是手機、電腦、世界各地跑。

未來還有什麼,我們也不知道。


預熱盛輝


孩子一歲半了已經嚴重依賴手機,天天長時間看動畫片,怎麼辦?

這孩子真的好聰明,小小年紀就開始玩高科技了,我家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只會對著一堆積木和玩具感興趣,在他的世界只知道手機是用來打、接電話的。而且你家孩子深夜0點40分了既然還在看手機的動畫片,天呀!我家孩子這個時間點,早就做了好幾夢了。

如果你繼續玩手機,那麼不可否認的是你的孩子天天用手機看動畫片是非常正常的,這不?連睡眠時間都開始配合你了。

我還在一歲半的時候,帶回老家的,老家有個堂嫂的孩子和我家孩子年齡相仿,我們在一桌吃飯的場景是這樣的,堂嫂一隻手拿手機,一隻手用勺子喂她孩子吃飯,這個孩子呢?兩個手拿著手機在看熊大熊二。勺子擋住孩子的眼睛看手機了,孩子一手就把堂嫂的勺子打掉了,而且孩子又哭又鬧,一邊撿勺子一邊哄孩子,外人說孩子吃飯就不要看手機嘛!堂嫂說:孩子還小,不給他看又哭又鬧,道理孩子聽不懂。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不知道說什麼好?現在堂嫂的孩子不到6歲,就戴眼鏡了,小小年齡戴眼鏡,孩子還覺得戴眼鏡很好看,這就是讓孩子看手機的後果。堂嫂還經常在我們面前誇他孩子玩手機有多麼聰明,玩遊戲大人都玩不過他之類的話,這麼說話的意思就好像,我們家孩子都是笨蛋,沒有多餘的手機給孩子玩一樣。

如何讓孩子不玩手機?

第一、大人請放下手機。

不管是帶孩子出去玩,還是在家帶孩,只要孩子在請放下手機,我覺得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比孩子更重要,陪伴孩子就只有這幾年,時間過得很快的,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有很多這樣的新聞,就是因為大人看手機,孩子被拐走,如果你在帶孩子的時候,就是因為看手機,孩子被拐走了,到時候你有多傷心、多後悔,所以要想孩子不玩手機,請大人放下手機。

第二、6歲以下的孩子並不喜歡玩手機。

有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坐地鐵,剛開始孩子和媽媽一起玩遊戲,可是孩子的聲音太吵了,吵到身邊的人,媽媽沒有辦法,就只好拿手機給孩子玩。孩子拿著手機可開心了,可是滑來滑去孩子玩累了,不想玩了,繼續問媽媽一些關於地鐵的問題,媽媽不耐煩的回答孩子,孩子不開心,只好低下頭玩手機。

有研究表明,6歲以下的孩子,更喜歡和大人玩耍,他們對手機並不感興趣,就像這個媽媽帶著孩子坐地鐵一樣,孩子更喜歡和媽媽玩耍。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缺少大人的陪伴,孩子才會戀上玩手機,愛孩子請多陪伴孩子,孩子喜歡和你玩耍。


幼小的孩子玩手機有很多危害:

第一,影響視力。

就像我堂嫂的孩子一樣,孩子小小年紀就戴眼鏡,戴眼鏡真的不舒服,我以前視力好,不戴眼鏡,後面視力差了以後,天天戴眼鏡。特別是做飯的時候,一片霧濛濛的,運動的時候,眼鏡很容易掉,摘下眼鏡,15米內雌雄不分。

第二,影響孩子的想象力。

手機的動畫片多姿多彩,看的孩子眼花繚亂,小小年紀的孩子,大腦正在發育的時候,天天看手機,一些固定的畫面已經刻在他的腦袋裡,以後的創新思維很難發展。

第三,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

就像題主問的一樣,每天給孩子看手機,孩子根本沒有語言交流,很多話還根本說不出來。而且有研究表明:長期接觸手機的孩子,患自閉症的可能性更大。

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危害,讓孩子長期玩手機傷害很大。

總結:

愛孩子請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孩子需要你的陪伴,多帶孩子戶外活動,多帶孩子和同齡的孩子交流,祝願每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月愛八月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可以很果斷的告訴你:孩子迷戀手機就是大人的原因。

我家女兒今年四歲,平時會控制她看電視和手機的時間,說看幾個動畫片,看完之後她會主動關電視機或者把手機還給我,就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在家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從來都不會當著她的面看手機和看電視。我們身為家長,不能自己在看手機,還要求孩子不看,這樣是不可能的。尤其孩子還小,他這個階段就是模仿階段,看什麼都模仿和好奇。你試想一下,我們成年人幾乎都控制不住玩手機,別說是一個孩子了。

綜上所述,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一、都這麼晚了,孩子不睡覺。影響他的健康呀,他這個時候是要多睡覺,深度睡眠才能對讓大腦好好發育,對身體各個器官都好呀,孩子是不能熬夜的。

二、如果說是自媒體,已經影響到你的家庭,甚至教育孩子,那麼我建議要不放棄,要不看手機的時候不能讓他看到。

三、用別的方式引導他,不要看長時間迷戀手機。親子閱讀、出去玩、做遊戲等等…

四、採取強制措施,不要認為你家孩子會打很多遊戲就很聰明,你別忘記了她這個年齡眼睛還沒發育好,對眼睛傷害是極大的、不可逆轉的。

作者簡介:清和,前中國500強企業任職行政管理,後期為了便於照顧孩子,投身教育行業,任職書法教師。已錄製教學視頻,歡迎大家觀看。一手帶娃、一手執筆,分享生活、記錄感動。感謝大家關注。


清和育兒


那就是家長的錯呀,難道這麼大他還知道放動畫片?肯定家長有時想省事直接給他放動畫片,長期下來造成了依賴。

我家孩子也快一歲半了,我們在他醒著的時候電視都很少看,他要玩手機我們也不會打開,他拿著個手機打不開玩兩下就沒興趣了。

還有就是基本上小孩子你帶他出去玩比在家好,小孩子都很喜歡在外面玩的。在外面多活動對性格發展也更好。這麼小就天天玩手機,以後會越來越愛玩的,到時你要想關注他都不行了。

最重要是對小孩眼睛不好,他現在正處於發展時期,長期這樣肯定眼睛要變形的。

而且12點過了還在玩手機,作息太不好了,我們家寶寶一般都是10點之前我就陪著他睡覺了,燈一關,隨他在床上翻滾,翻著翻著就睡著了。基本上睡眠時間在9-10點,偶爾週末帶他出去玩會晚一點。


風策111


第一,家長以身作則,在小孩面前少玩甚至不玩手機。

第二,用心陪伴孩子,給他講故事,陪他做遊戲。

我自己有一個小孩,平時我上班的時候是我媽給我帶的,每次我回家媽媽都會給我反應說小孩拿著手機就不肯放。但是,每次我到家裡,只要我說,兒子,把手機放下,我陪你玩,他馬上就把手機放下了,渴望的眼神看著我:媽媽,你陪我玩吧。

所以,我覺得孩子是因為太孤獨,沒人陪他說話,陪他玩,而手機是他能接觸到的最好玩的東西,他自然就會玩起興趣來了。但是,如果家長願意拿出時間和耐心,孩子是完全可以不用玩手機的。

我家小孩現在已經3歲了,到現在為止,都是這樣,只要我們大人一說,放下手機,我陪你玩。他馬上就過來了。

你可以帶他出去玩,看風景認識小動物等等代替他玩手機的時間。

第三,小孩來到這個世界,完全是一張白紙,怎麼描繪這張紙,真的全在父母。


一棵小菜


我覺得家長要自我反省一下吧,小孩子怎麼知道手機可以看動畫片的,不是自學的吧。不能帶小朋友出去活動,拿些家裡的玩具到戶外玩玩,天氣實在太熱就去商場或者超市。我家小孩兩歲半,看動畫片只有週六和週日,爸爸放假休息的時間,並且一天只可以看兩次,每次時長一小時,到店自己就去關了。週一到週五早上8點半或者九點出門活動,一般玩到11點半回家,洗澡吃飯,剛吃完飯不想睡覺就學習一下,現在數字從1到20都認識,漢子認識五個,唱唱歌畫畫,然後1點半睡覺,一般睡一個半小時,起床以後戶外活動,騎自行車啊溜滑板車啊,或者天氣實在太熱就去商場裡的淘氣堡,我辦的年卡。總之,家長可以帶小孩子玩,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樂趣,我也是一個人帶孩子,要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合理安排一下,儘量陪伴小朋友,而不是假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