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有些家长会抵制动画片《小猪佩奇》?有什么原因吗?

站在南窗望北巷


一名美国妈妈曾表示:"我从去年开始就不让孩子看《小猪佩奇》了,因为佩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的确,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给孩子选动画片时都越发谨慎了,因为孩子在成长初期,很多习惯都在慢慢形成,尤其是2、3岁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台复制机一样,在他们的认知里没有对与错,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很容易就学会很多,而《小猪佩奇》中,佩奇在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很多地方,其实真的不是好榜样。

一、任性,总爱发小脾气

动画片中,基本每一集,佩奇都会有她不太满意的地方,或是生气或是情绪低落发脾气,这是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时最怕的问题。

二、跳泥坑、坭坑里打滚

动画中,小猪佩奇最擅长的就是跳泥坑,在坭坑里跳来跳去,甚至是在坭坑里打滚,满身是泥,很多小孩看了后,看到小水坑就想进去踩,甚至是躺在里面,这是特别不卫生的,这也是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三、巧克力蛋糕

乔治最喜欢吃巧克力蛋糕,有的时候还很喜欢吃巧克力,但是按照动画片里乔治的年龄,应该不到两岁,这时候的孩子,巧克力和很多甜食是不可以吃的,这就给孩子造成一定的误解。


哈福HALFTOYS


早听过《小猪佩奇》被禁的消息,但没有在意,这部动画片挺受孩子们欢迎的,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玩累了就会看上一会儿,我家宝宝每天放学回来,也会看一二三集。

《小猪佩奇》禁播由来

我在网上查询了《小猪佩奇》的禁播由来,最早是一名美国妈妈在推特上表示:"我从去年开始就不让孩子看《小猪佩奇》了,因为佩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并联合其他妈妈一起劝说大家不要给小朋友看佩奇。

这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也很喜欢看《小猪佩奇》,但当她陪孩子一起看了几集后,却发现佩奇身上有不少不好的地方,怕引起孩子模仿,对孩子性格造成影响!

比如佩奇太过任性,经常为一些小事就发脾气、使小性子、跺脚等;比如佩奇太没礼貌,不尊重父母,给爸爸起外号“爸爸的大肚子”等。

可能是这位妈妈的呼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后来就传出了《小猪佩奇》在美国被禁播的消息。

《小猪佩奇》简介

《小猪佩奇》又称《粉红猪小妹》(英文名:Peppa Pig),是一部英国动画片,由英国人阿斯特利(Astley )、贝克(Baker )、戴维斯(Davis)创作、导演和制作的一部儿童动画片,主要面对2—5岁的学龄前儿童。英国E1 Kids于2004年5月31日发行首播后,现在已播出6季,先后在全球180个地区播放,受到诸多小朋友的欢迎。

它主要讲述的是一家四口,佩奇、乔治和爸爸妈妈的日常经历中的小故事。它简单、纯粹的情节,温馨的生活场景,不仅孩子们喜欢,不少成年人也喜欢。

《小猪佩奇》真的会对孩子们的性格造成恶劣影响吗

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小猪佩奇》清楚地诠释了这一点。在这部动画片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小缺点,2岁的乔治爱哭爱挑食,5岁的佩奇固执爱发小脾气,猪爸爸是个路盲、丢三落四还爱自吹自擂,猪妈妈则是有些争强好胜,猪爷爷和狗爷爷非常固执等等。

动画片在展示他们优点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小缺点,并且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受到了教训和固扰。由此来告诉孩子们,自己的家人也有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一家人在一起,靠得不是完美,而是爱和包容!

作为大人来说,想一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能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我们是否能像他们一样,耐心对待孩子,容忍孩子跳泥坑,释放自己爱玩的天性?是否能像他们一样和孩子们快乐地相处?

从孩子方面来说 ,《小猪佩奇》塑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像生活在身边的小伙伴一样,正因为此,孩子们才会喜欢它。对于它所展现的人物缺点,或许孩子们看的时候并不在意,反倒是大人把它们放大化了。或者,大人也可以趁此机会引导他们,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的,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部动画片就能教育引导孩子,更不能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就让他长久地看动画片,多抽出时间,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教导孩子,尽到父母的责任,这才是最重要的!


萌娃新学堂


动画片《小猪佩奇》已经家喻户晓,很多家长对动画片的内容都十分熟悉,在陪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融入了剧情,还能跟孩子探讨一二。但就算是没有孩子的人,谈到这个“社会猪”也会大声地表示:“我知道啊!就是那只粉色的猪,她还有个弟弟!”

为什么家长会抵制《小猪佩琪》?

随着家长对这部动画片的深入了解,很多人发现,这部动画片虽然能教给孩子一些好的东西,但是坏的方面也不少。所以,《小猪佩琪》的抵制者来了,他们纷纷表示,我的孩子不能看这些,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 文化差异

不少中国家长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觉得佩琪的父母太“扯”了,面对孩子一些“无理由”的,甚至的“荒诞”的要求,竟然能支持,并与他们真的玩到一起去。

可是,这跟文化差异是相关的。很多国外的家长,确实是在与孩子“做朋友”大过“居高临下地做父子”。而动画片中的表现,则是更加夸张化,因为这毕竟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动画片,要与孩子产生共情。

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父母却无法理解,包括有些那些当地的父母亦是如此。他们甚至担心孩子因为看这样的动画片太多,就会失去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确实,父母的“权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不可少,所以父母会抵制这部动画片,来保护自己。

  • 表现形式

每部动画片都有自己的基调与受众,《小猪佩琪》在大部分人眼中是比较“低智”的,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恐怕都不会喜欢看。但是这部动画片正好迎合了这些小朋友,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友谊和一些简单的知识。

比如大部分孩子天生就是喜欢水的,而孩子在年幼时也喜欢无组织的游戏,像是跑跳追逐,这类不限场合、离地的、自由的游戏。《小猪佩琪》中的“踩泥坑”就正中孩子的下怀,更是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踩泥坑,就是跟佩琪学的。

而实际上,就算是没有动画片的教授,孩子也会对这些游戏感兴趣,但是因为这类游戏杂乱无章,看似并不能给孩子带来益处,反而又脏又危险,所以家长普遍比较抵触。但实际上,无组织游戏会提升孩子的逻辑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孩子,我不想让你与小羊苏西做朋友,但我无法阻止你看世界

如果你问我,会不会反对孩子看《小猪佩琪》,我想我不会。孩子有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渠道,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去协助孩子走更合适的方向。不过,我想我会告诉我的孩子,尽量不要与小羊苏西做朋友。

在这部动画片的某一集,佩琪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要表演才艺,佩琪准备了很多种,并且在表演才艺前,将自己的准备告诉小羊苏西。这时苏西说自己准备了看电视,佩琪说这不是才艺。

可是前边的小朋友们,将佩琪准备的才艺全部表演过了,只剩下一项跳舞。结果苏西抢在佩琪之前,说自己准备跳舞,佩琪整个人都呆住了。最后大家一起望着佩琪,问她表演什么的时候,苏西高傲地说:“看电视可不是一项才艺哦。”

看到这里,我确定,我不想我的孩子与小羊苏西做朋友,即使她只是个孩子。但是,我却不能阻止我的孩子看这个世界,正如我们无法通过抵制一部动画片,杜绝孩子所有“变坏”的可能。

如果不想我们的孩子,向着我们不希望的方向前进,我们要做的不是切断这条路,除非我们有绝对的实力,孩子会善解人意地配合。身为家长,我们要在合适的时间,给孩子以中肯的建议,然后让她在实践中去结合,再去引发思考。

一部动画片,不足以直接带坏你的孩子,怕就怕我们断断续续地关注,让孩子无所适从。要知道,陪孩子看动画片,也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呢。


黑莓妈咪


其实不单单是国外的家长会抵制《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我国的家长也是有很多抵制《小猪佩奇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 小猪佩奇跳泥坑

《小猪佩奇》第一季第一集中,小猪佩奇和她的弟弟乔治跳泥坑,跳了泥坑还不够,还找到了一个大的泥坑在大泥坑里面打滚。还不只这些,当满身是泥的佩奇和乔治回到家之后,猪爸爸不光没有怪罪她俩,还让她俩赶紧把身上洗干净不然会被妈妈发现,这是不是对她俩跳泥坑的认可呢?这也就算了,当猪妈妈回到家之后,一家人全都去跳泥坑了...在孩子的认知中会不会认为跳泥坑就是应该一家人玩的呢?又或者是跳泥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二 小猪佩奇的房间很乱

小猪佩奇的房间很乱,玩具足球等等随地一扔,而猪爸爸猪妈妈来到房间后并没有指出房间乱,还和小猪佩奇等一起嘻闹。在孩子的认知中,会不会认为房间就应该是这样乱乱的?想想如果孩子模仿小猪佩奇把房间弄成这样,你怕不怕?

三 小猪佩奇任性

在吹口哨一集中,猪爸爸猪妈妈和小猪乔治都学会了吹口哨,而佩奇却怎么也学不会,心情不好的佩奇打电话给自己的好朋友求安慰,可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会吹口哨,当好朋友吹了口哨后,佩奇马上就生气的挂断了电话。看看这表情(如图)一副不爽的样子。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一点,就是怕孩子会模仿《小猪佩奇》中的情节,学习小猪佩奇中的种种行为,毕竟现实中还是有孩子因为模仿动画中的情节而发生的惨剧,虽然《小猪佩奇》没有太夸张的情节,但是也有一些影响孩子行为的内容。


柚子说动漫


有一些家长抵制看小猪佩奇,也会有更多的家长继续给孩子看小猪佩奇。


就像有些回答说的一样,不让看小猪佩奇的原因,是因为觉得佩奇很任性,又不会尊重爸爸妈妈,担心孩子学坏了,所以不给看。

实际上,这样能反衬出一个现象:如果爸爸妈妈害怕这样就让孩子变坏,正说明对自己给孩子的影响力,不放心。连动画片里的一些情节,都能让家长如临大敌,这得有多焦虑?

有这样考虑的家长,有很大可能,一是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平时都是让孩子看电视看动画片。这时候,他就需要考虑这个用来监管孩子的电视,是不是放一些“健康向上”的内容,免得自己的孩子被带歪。孩子如果长期被电视监管着,什么样的动画片都不会有益的。这就不是佩奇该背的锅。


二呢,用自己的标准去筛选,帮助孩子挑选节目。实际上,这样的出发点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标准定得很严格,把动画片里的内容,用放大镜来仔细研究。这是一种抱着“为你好”的目的,帮孩子把关,内在来说,要注意的一点是,是否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这类代替孩子做决定的事情也不会少呢?

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是一个常数,家长做得多了,孩子就少了很多动手的机会。反之,家长放手,让孩子有更多自己体验的机会。

三,任性也好,不尊重也罢,会让家长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觉得孩子变坏了,一定是小猪佩奇搞的鬼。这里也要替佩奇叫个屈,真正的原因,家长还是得从自已身上找找原因,不懂孩子的心理和想法,不会与孩子沟通,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理念。恐怕这些,才是问题最后的关键!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也看明白了,我们什么时候,能让孩子少看些动画片,多些亲子的陪伴和相处,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佳方式啊。


庭爸谈育儿


其实我觉得家长可以陪着自己孩子一同看,发现剧中有什么不对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指出来,并教孩子真实的做法是什么,并不需要用抵抗看这种方法。一些家长抵抗,可能是怕剧中佩奇一些不好的行为影响到孩子。

比方:佩奇很任性。

佩奇常常由于一些小事就发脾气,跺脚,爱使小性子。在学吹口哨那一集,一向都没学会,但一直找借口;而当看到其他朋友很简单就学会了,由于嫉妒愈加不高兴了。再比方,佩奇的弟弟乔治在动画片里不爱吃蔬菜、挑食,妈妈给他吃蔬菜是,他就会回绝说“难吃”!却老是爱吃巧克力蛋糕。

比方:佩奇没礼貌,不尊重爸爸妈妈。

有一集咱们都在树屋里玩,所以佩奇想出了一个暗号:爸爸的大肚子。可是很明显猪爸爸不喜欢这个暗号,可是佩奇的坚持,猪爸爸只好接受了这个暗号。去爸爸办公室观赏的时分,没经过大人同意就随意拿起兔子先生的印章在文件上乱盖,强行玩猫女士的电脑,最终把办公室弄得杂乱无章,而在如此胡闹后,作为猪爸爸居然也没有责怪,还在一旁笑呵呵。

不管怎么,动画片不可能替代家长教育孩子,在发现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时,爸爸妈妈不应该推卸责任的怪到看电视上,而20分钟的动画片不可能一会儿改变孩子的价值观,对孩子影响还是离不开爸爸妈妈的以身作则,而动画片仅仅是教育孩子的辅助工具。


左养右学育儿


我不建议孩子看动画片!近几年出品的动画片,不但没有什么教育意义,而且,还有一些不良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影响学前儿童。

看电视本身就是被动教育,孩子看了伤眼睛。老人看了容易患老年痴呆。一个让人退化的东西,少看为好!

在古代,学前儿童已经学会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有的还学会了《大学》。现代有的孩子只会学小猪佩奇,光头强海底小纵队的语言和动作。不但浪费孩子的最佳学习年龄阶段!还学会了一些坏毛病!


自由自在爱生活


1.小猪佩奇有轻微的不良行为令家长们反感(如踩泥坑等),这些行为猪做比较合适,而孩子们正处于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会给家长们带来麻烦。2.小猪佩奇把成人的世界简单化,而把儿童的世界真实化,其中真实表现出的情节(如佩奇和苏西的塑料姐妹花等情节)虽然真实,但不是小孩子学习的榜样。3.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关。(在小猪佩奇中的“世界日”一集中,佩奇和伙伴们扮演了各个国家,甚至有荷兰、日本、韩国等,但是没有中国,这事情还上过热搜,而国外的一些家长可能也会遇到类似问题)


gjmmas


动画片其实挺好看的,孩子小的时候一直陪着孩子看,也能吸引大人,尤其《狮子王》,《蓝精灵》《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光头强》还有好多我都看了好多遍,反正女儿看我就跟上看,特别有意思。


朱燕芳452


我觉得,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来抵制这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的设计团队定位的是学前儿童,无论是从情节还是节奏都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动画片里的猪爸爸猪妈妈的做法可以说是科学教养的典范,可以说是将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养方式汇聚于一身。——社会人佩奇,这是反对这部动画片最有力量的一种说法,认为动画片里的佩奇有很多缺点,有心机,自私,这实在是没法评价,因为孩子就是这样的,国内的动画片也不可能把孩子演绎成无私的伟光正人物。关键不是孩子自私,而是孩子自私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做。你不承认这种自私的合理性,将来会出问题的。承认自私的合理性,不等于承认自私的行为是对的。搞不明白这种关系的家长,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小孩子,有自私的想法,被否定,被攻击,会怎么样,会不会变得没有自信,总是心存愧疚?有自私的想法不丢人!但别总是表现得很自私。个人的权力不能凌驾社会公德,但个人有权力去捍卫自己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