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泰來縣,農業特色產業全,江橋抗戰馬占山文化藝術曉全國

導讀:魚米之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農業輕工特色產業全,馬占山江橋抗戰遺址,文化藝術曉全國。

在399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20個民族32萬人口的泰來縣轄8鎮2鄉。泰來縣是黑龍江省古代建制最早的地方之一,泰來縣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一個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地處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交界處,有“雞鳴三省”之稱。

泰來可謂是魚米之鄉。米稻雜、畜禽魚、瓜果菜,為主的特色農業,還有花生、白瓜、烤煙生產。盛產東北優質大米、玉米、大豆,盛產鯽、鯉、草、鰱、鯿、鱖等67個魚種。

魚米之鄉泰來縣,農業特色產業全,江橋抗戰馬占山文化藝術曉全國

泰來縣年農業年總產值實現過1.4億元人民幣,大牲畜存欄8萬頭,畜產品產量達2.9萬噸,其中肉類年總產0.9萬噸,年產鮮魚0.85萬噸,全縣造林面積4.5萬畝。典範的以農林牧漁第一產業生產的大縣。

泰來縣已形成了建材產業、造紙及蘆葦產業、羽絨製品產業、食品加工產業、機械製造和修理產業等5大支柱產業,全縣鄉及鄉以上,輕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321萬元,更探明泰來縣境內,嫩江沿岸石油儲量500萬噸,天然氣7億立方米 。

全縣重大科技項目40項,取得科技成果21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5%。 泰來縣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曾被國家和省定為半農半牧縣、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細毛羊和商品牛基地縣、果樹基地縣、中國綠豆之鄉、中國花生“四粒紅”之鄉、中國種子集團成員單位和黑龍江省玉米特種基地縣。泰來縣還是國家首批群眾體育先進縣之一。

泰來縣名由來,泰來之氣,吉祥如意之意。清朝末期,“泰來氣”是科爾沁蒙古十旗之一的扎賚特旗的一個小村落,這裡曾經住著一位蒙古喇嘛,為附近的村民施醫“栽花力,預防天花發生。天長日久,人們出於感激之情”便稱此地為“他拉戲”,實為蒙語“栽種”之意。

由於蒙人開放,漢族人不斷遷入定居,蒙古族居民逐漸西遷,人們誤依“他拉戲”的諧音稱之為“泰來氣”。1913年,在泰來設治局,啟用泰來到如今。

泰來縣交通四通八達。G231國道貫通泰來縣南北,平齊鐵路穿境而過,齊泰高速是聯結黑吉蒙三省(區)交通的重要公路。縣城距瀋陽鐵路局最北端戰略裝車點11公里,距齊齊哈爾市110公里,距齊齊哈爾民航機場105公里。

泰來縣境內有石器時代宏升東翁招山遺址、遼金時期塔子城古城遺址、馬占山江橋抗戰遺址、東方紅林場自然保護區及98 年抗洪期間,災情的紀念地——洪生新村地窨子等旅遊資源和旅遊勝地。

近年來,泰來縣綠色環保創意,稻草搖身變塑雕。福稻泰來稻草文化旅遊,在江橋鎮江橋抗戰景區,稻草藝術園展覽。

魚米之鄉泰來縣,農業特色產業全,江橋抗戰馬占山文化藝術曉全國

中國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滿族,也有漢族一說,1885年11月30日生於吉林省懷德縣,祖籍河北省豐潤縣。陸軍中將加上將銜,被世人稱作“抗日英雄”。

馬占山出身於綠林,發跡於奉系。早年任清軍哨長:後任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和黑河警備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馬占山在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

他指揮的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槍。1932年2月詐降日軍,4月通電反正,任黑龍江救國軍總司令,重創日軍。後在日軍進攻下退入蘇聯境內,1933年6月返回上海。

1936年參與張學良、楊虎城發動的西安事變。馬占山在“七七事變”後,重上抗日前線,堅持武裝抗日。解放戰爭期間,他又為和平而奔走,對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立下了功勞。

1950年6月初,毛澤東主席派人電邀馬占山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一屆二次會議。馬占山因患肺癌,不能行動,未能出席。1950年11月29日,馬占山病逝於北京寓所,終年65歲。

魚米之鄉泰來縣,農業特色產業全,江橋抗戰馬占山文化藝術曉全國

泰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泰來縣城東側,三面環城、一面靠山,旅遊景區。泰湖溼地國家公園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白琵鷺、豆雁、白額雁等野鳥。

塔子城古城遺址位於嫩江支流綽爾河畔,泰來縣城西北45公里塔子城鎮,城外有磚塔,故名。為遼代(907-1125年)泰州故城,金初屬上京路管轄,仍稱泰州。元代繼續沿用,清代稱綽爾城,是黑龍江省西部規模最大的古城。

文章整理編輯原創,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特色輕工農業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