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春节过去了,春天来了。


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在各方压力的威逼利诱之下,90后中的很多人走上了相亲的道路。


虽然今年不能出门见面,但这也不妨碍长辈们的“催婚“,微信上“云相亲”也是一种办法。


现在的90后一方面看上去越来越不想结婚,一方面又不断地迈入相亲大军,不过不管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相亲场上都有一套“潜规则”。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相亲,就要遵守这时代下的规则。所以,在变幻莫测的90后相亲江湖上,到底出现了哪些新规则和新故事。


今天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吧?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相亲“潜规则”之一:

少女胜过所有诗歌


相过亲的90后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想深入了解的,不联系我;联系我的,我有点看不上。


但有一点永远是相亲场上“铁的法则”:少女胜过所有诗歌,年轻永远有优势。


曾有一篇文章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位条件很好的88年姑娘,在2018年12月公开征友时还应者云集,那年她29岁。


但到了2019年1月再次发出征友信息,响应的男生就蒸发了80%,时间仅仅过了1个月而已。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相亲市场上不乏这样的女性,事业有成,独立成熟,有房有车,家庭背景也不错,年纪在30-35岁,却很难找到对象。


网友曾假设,如果在一个对晚婚横加指责的传统城市,大部分同龄人都结婚了,剩下的又能被你看上眼的他们的选择空间,假设不同年龄段,男女比例相同,优劣比相同。


27-35岁的人往下可选是20-33,可选择的空间永远是比30-35的人要多。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而一些能够结婚的早已经结了,剩下的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优秀的选择总是少一些。


那些什么都不缺、又见过大风大浪的女生,不找到能与自己匹配的人倒还不如安心地过逍遥的单身日子。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相亲“潜规则”之二:

最好有“明码标价”的条件


相亲和恋爱不一样,如果期望相亲和自由恋爱一样不讲究对方条件,一定会浪费很多时间。


有没有去过传说中的相亲角?那可是一排又一排白纸黑字的“明文要求”,符合条件的才能有近一步啊。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不要以为这样就很夸张!还有更夸张的。


一个来自房山的妈妈,要求女儿的相亲对象给出房子的明确信息,不仅要知道有几套,还要知道几平米、甚至具体到房间是什么朝向。


还有一个妈妈更是把自己女儿还是处子之身都写进相亲资料里,感觉相一回亲,就是要把整个人和家底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另外,作为男生,除了有房有车还不够,还要有年薪,如果男生的年薪太低,相亲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男生好年轻,女生好财产”这一铁律依然存在。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相亲“潜规则”之三:

原生家庭要“门当户对”


前面的“明码标价”除了是找人的标准以外,更多的家庭其实是想“门当户对”。


毕竟,在我们国家,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之前一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我们的目标是:不输给亲家》其中就阐述了这样的一个片段:


比如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不错的工作、收入水平相当、家境相差无几的两家人,生活品质和习惯却可能有天壤之别。看起来是门户相当,但骨子里却是大相径庭。


所以相亲除了家庭条件以外,还要考虑对方家庭的一些“软实力”啊。为人处世的态度,家庭成员的经历,去过哪里旅游,喜欢看什么书.......


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来说:看韩剧长大的岳母和看宫斗剧长大的岳母,气质上就很不同。


所以相亲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啊!看看这份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就知道了。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相亲“潜规则”之四:CPA


衡量男性,除了房车年薪以外,还有那些隐藏在学历中的高含金量证书。所谓的CPA就是一个概括,意指那些在各行各业中与CPA相当的证书。


知乎上经常有一个讨论:同时拥有CPA、ACCA、 CFA、司法证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个高票回答是,就是你去相亲的时候,一谈到同时拥有这些证书,什么985本科、硕士学历都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


为什么?其实别人看上的不只是一本证书,更多地是一种对事业的上进心,和对职场未来上升空间的期望。


简单地来说,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支“潜力股”,未来可期。


拥有这样的证书,已经相当于把一部分人都竞争了下去。


对于大多数的90后来说,在工作上还没有明确的提升,并不能让相亲的对方看到太多“可视化”的未来,而这些CPA就成为了评价“潜力股”的标准之一。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懂这些证书的用途,不然就是对牛弹琴。


90后相亲“潜规则”:有房有车,拆迁款过千万,为何没有对象?


90后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是外卖不好吃还是手机不好玩,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找对象。


虽然他们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强,但在生病的时候还是渴望能够有人为他们倒一杯热水。


不然怎么会有些人跃跃欲试地参加相亲呢?不过看了一些相亲标准,小新觉得这实际上是把婚姻当作是一种纯粹的现实利益交换,而与爱情无关。


用户口、房子、学历等条件来匹配婚姻,把每个人都标上价格,感觉与买菜没什么区别。


当然,90后这一代人,有他们独特的想法,想必在相亲上也会有所改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