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到"道咸衰世",大清王朝经历了什么困境?

经过康熙帝61年的辛苦耕耘,马背上建立起来的大清王朝终于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站稳了脚跟,康熙一生文治武功,为康乾盛世拉开了帷幕。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皇四子胤禛继位,年号雍正。雍正帝接手康熙留下的强盛帝国,苦心经营,守住父辈基业。而后雍正的儿子乾隆将父祖事业更加发扬光大,一举将大清王朝带向强盛的顶峰。从乾隆晚年到嘉庆朝则是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一段历史时期,再到"道咸同光宣"四代五帝的手里,更是越来越烂,饱受屈辱。到底是什么自身原因使得强大的大清帝国在列强的炮火下摇摇欲坠,先从盛极而衰的"雍乾嘉"三朝说起。

虚伪的皇帝-雍正帝胤禛

康熙帝有35个儿子,个个都是能文能武,国之栋梁,为何偏偏是皇四子脱颖而出,成为大清国的皇帝?

康熙最爱的孩子是皇二子胤礽,其母是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而死,享年22岁。康熙很爱这个皇后,无奈英年早逝,所以不由得把对皇后的思念和愧疚转化为父爱投入到赫舍里的儿子胤礽上。胤礽两岁康熙就将其立为太子,而后对胤礽在教育上竭尽心力,望子成龙这个成语放在康熙对胤礽身上可再贴切不过。无奈这个皇太子实在是不争气,仗着康熙对自己疼爱有加,结党营私、行为乖张,一点都没有一个做储君的风度。康熙对其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可胤礽就是烂泥巴扶不上墙,终不具备做帝王的资质。

图1 皇二子爱新觉罗·胤礽

除了皇二子胤礽外,皇八子胤禩是除了胤禛之外最具有争储实力的人。胤礽第一次被废后,是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事,他团结了一批兄弟骨干,包括皇长子胤禔、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四子胤禵,还有朝中很多大臣也都支持八阿哥。八阿哥自己也很自信,觉得自己最有望成为储君。但是康熙不乐意啊,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为了权利结党,尤其是威胁到自己的君位,于是他就对胤禩很生气,连带着对他那一伙的几个儿子也看不上眼。

但是四阿哥就不一样了,四阿哥想当皇帝吗?想啊,他跟其他兄弟一样,也对权利充满着渴望,但是他跟其他兄弟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会韬光养晦,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对皇八子集团不闻不问,既不巴结,也不反对,俨然一副远离红尘、寄情山水的姿态。对自己的父亲康熙做到诚孝二字,一下子就拉拢了康熙的心。作为一个父亲,康熙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体谅父亲的艰辛;作为一个君王,康熙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君权旁落,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康熙交代的事,胤禛都竭尽全力办好,深得康熙信任。对待自己的兄弟,胤禛也是友好相处、"真心相待",只是登基之后一个一个都收拾了。

图2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说雍正是个心机婊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政治还需要讲道德吗?再说了,只要你是个好皇帝,对于百姓来说,谁当皇帝还不都姓爱新觉罗。从雍正对大清王朝的贡献来看,他是一个好皇帝,只是他生活的时代夹在康乾之间而掩盖掉了他的光辉,若上天也能赐予雍正如他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那么健康的身体,相信他的功业也能彪炳千古,熠熠生辉。

文艺的皇帝-乾隆帝弘历

在乾隆之前,大清王朝的接班人要么是通过满洲贵族会议推举出来的,比如皇太极和顺治;要么是皇帝的遗嘱,比如康熙;要么是选太子,比如康熙的皇太子胤礽,虽然他最终没有成为帝王,但是这也是一种选皇位继承人的方式。到了雍正帝的时候,吸取了前面几位帝王继位的经验教训,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选储制度——秘密立储制,即皇帝在生前将传位诏书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在圆明园猝然长逝,皇四子弘历继位,是为乾隆。

图3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帝是继康熙以来,又一颗大清王朝帝国的明珠,从他的在位年数、历史功绩来看,都可与他的祖父康熙相媲美,甚至更加优秀。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当皇帝在位60年,当太上皇在位3年零3天,享年89岁,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之所以当了60年皇帝不当了,是因为自己的祖父康熙在位61年,他不想掩其祖父的光辉。乾隆帝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乾隆帝用武力统一整个新疆,完善治理西藏,巩固并扩展了祖宗打下来的江山,维护和加强了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

乾隆帝是一个文艺青年,跟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一样,乾隆帝也是一位喜爱写诗的国家元首。乾隆皇帝的诗总共有42613首,与《全唐诗》所记录的唐代2200多位诗人共计48000多首相差无几,恐怕乾隆的业余活动就是作诗,只可惜其诗作几无可堪流传的,数量最多,然皆不为精品。

乾隆皇帝一手将大清王朝带向强盛的顶峰,却也悄悄地种下了日后衰落的种子。我们来对比一下乾隆在位60年,西方国家在干些什么:

1英国。乾隆三十年(1765年),英国第一台纺纱机诞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2美国。乾隆四十年(1775年),波士顿莱克星顿一声枪响,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第二年,《独立宣言》面向世人,美利坚合众国宣布成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获胜;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美国国会在纽约召开;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美国总统;两年后,通过《人权宣言》。

图4 美国独立宣言签署

3.法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封建帝制的最大受益者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正当西方国家开始加快自己的脚步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乾隆皇帝还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国"强盛的泡影中。西方国家开始建立现代化的新式学堂,中国耄耋老人还在考八股文。南方白莲教、京师的天理教此时也蠢蠢欲动,似乎要着急揭开帝国太平盛世的表面下那腐朽衰败的真面目。这一切,乾隆都不管了,反正他退休了。正如刘慈欣在三体中说的:"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碍,傲慢才是"。大清王朝注定要为自己的盲目自信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平庸的皇帝-嘉庆帝颙琰

乾隆当了60年的皇帝之后,怕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所以选择禅位。不过虽然乾隆不是名义上的皇帝了,却仍然把持着朝政。在当太上皇的三年里,乾隆说东,嘉庆不能说西。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嘉庆帝骨子里缺少满洲骑士的血性。

嘉庆帝本来叫永琰,当上皇帝后,为了避讳,乾隆将其改为颙(yong)琰。清朝不是每位皇帝都避讳,避讳是从康熙开始的,玄烨的"玄"字避讳时不写最后一笔,胤禛的"胤"字不写最后一笔,并且其他兄弟改成"允",弘历(当时是弘歷)的"弘"字避讳时不写最后一笔,"歷"字改成"暦"字。所以到了后面的皇帝的名字有些不认识就是因为避讳这个原因,所以改成很复杂的字。

图5 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帝36岁登基,在位25年,这25年是清朝从康乾盛世向道咸衰世过渡的时期,清朝积累了180多年的社会矛盾开始在嘉庆朝逐渐显现。

乾隆晚期盛世面具下隐藏的社会危机只要处理得当就能及时止损,可惜英明的乾隆尚且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傲慢之中,平庸无才的嘉庆又怎么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呢。嘉庆皇帝留给后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惩治和珅,乾隆皇帝一驾崩,嘉庆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抄和珅的家。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嘉庆帝有一个做法我觉得还是很有智慧的,就是和珅被诛后,嘉庆没有过分追究其党羽,只"勉其悛(quan)改,咸与自新",一下子控制住了局面,颇有当年康熙智擒鳌拜的风范。

图6 王刚饰演的和珅

嘉庆帝平庸的地方体现在"不能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采取制度上的改革"。和珅贪了,我就把他抓起来,令其自裁,却不对为什么会产生和珅这样的人进行深思,而只是作为一个个别案例处理,并不采取什么措施遏制这种事件的发生。所以后面陆陆续续一系列社会危机爆发,例如"南方白莲教造反"、"京师天理教造反"、"钱粮亏空"、"鸦片流入"等等,嘉庆都当成个案处理,出来一个,解决一个,但是他没有理解的一个道理是:只要滋生腐败的制度土壤存在,危机的种子总会萌芽,甚至会茁壮成长成一棵参天危机大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