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机柄为什么要分随动不随动?各自有什么特点?

五行缺啥


拿最有名的两个枪举例子吧,AK(其实下边这个动图是56冲)属于随动拉机柄,打起来这个拉机柄是这样的

而AR15,也就是M4/M16属于不随动拉机柄,打起来是这样的

两者各有优劣,随动的拉机柄是一个突出的活动件。要是位置不对头或者手放的位置不好的话,来回运动的拉机柄会抽手,而且特别疼。

但它的优点就是,枪机周围很脏,弹膛也很脏,或者说复进簧不给力的时候,枪机会没办法推着子弹入膛,这事后,随动拉机柄只需要往前推,或者说往前踹一脚强行闭锁就行了。AK这招玩的贼溜

而AR15拉机柄不随动,虽然没有打手的问题。但处理无法闭膛就比较麻烦了,早期M16没有那个辅助推机柄,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反复拉拉机柄,求复进簧给点力,或者说老老实实清理机框和弹膛,后来增加了一个辅助推机柄,当出现闭锁不到位的时候,可以靠这玩意一格一格的把枪机推闭锁。


疯狗的轻武


把ak的拉机柄锯掉,枪机钻个眼儿,拴上个钥匙链。枪机运动时只会带动钥匙链,钥匙扣不动。

恭喜,随动拉机柄变不随动拉机柄了,不会再打手。而且是推拉一体的,上膛时往后拉,卡壳了往前拽,比m16强。

m16的解决方案就比较愚了,弄了两个柄,一个负责拉枪机,一个负责推枪机。

当然斯通纳大师是不会背这个锅的,人家原来只做了一个拉机柄。卡壳?那叫故障,你得拆开维修,哪能学毛子一脚踹在拉机柄上呢?

另外,m16的拉机柄位置实际挺别扭的,用抵肩姿势基本拉不了,得前送一下才好用力。好在空仓挂机和挂机解脱的功能很溜,第一发子弹上了膛基本就不用拉枪机了——卡壳除外。

就同时代而言,非随动拉机柄实际是一种小众设计。m16的同届,俄国ak,法国famas,德国g36,英国sa80,中国95,都是随动拉机柄。美国比较新的设计,除了hk416继承了m16的机匣,继续搞非随动以外,印象中scar和xm8就是随动拉机柄。

下一代班组自动武器选型的rm227倒是非随动拉机柄,不过无托结构也是另类了。

所以步枪的拉机柄的随动问题其实很随意,不是什么关键部件。斯通纳想用,就用了。卡拉什尼科夫不想用,就不用。有担心被拉机柄打伤的闲心,想想怎样别被子弹打伤吧。

倒是很多重机枪采用非随动式拉机柄,因为要把拇指粗细的12.7mm弹药从钢制弹链上拔下来,结结实实的怼到枪膛里,重机枪的枪机力道,真能打断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