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中的重疾包括哪些疾病?

国康医养管家


重疾险原理很简单,就是被保人患有符合合同约定的病,保险公司就会赔付一大笔钱。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让我教大家读懂重疾险


一.什么是重疾?

目前行业对病种主要分成 “重疾” 和 “轻症” 两大类:

在 2007 年,保险行业协统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对各大保险公司疾病进行了统一。所以无论是 80 种重疾,还是 100 种重疾,前 25 种病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


而这法定的 25 种重疾,在所有理赔的案件中,已经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 95% 左右,可以说是重疾险的核心。


二.如何挑选一款重疾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卖保险,我只卖点子。让我教会大家如何向保险销售员夺命追魂五连问。


1.轻症保障需要齐

一般重疾险的保障都包括重疾和轻症,每款产品都会有法定 25 种重疾,已经能覆盖 95% 的重疾赔付。但是,业内对于轻症病种是没有强制要求的,所以各家公司可能会存在差异。


下面是几款市场热销产品的高发轻症统计:

可以看到,各款产品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这些病种中,又要特别关注最高发的 3 种:极早期

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梗(或介入术、微创搭桥术)。


2.法定重疾也有门道

虽然说几乎所有重疾险都包含了法定 25 种重疾,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不少门道,其中 有 6 种疾病的理赔年龄是可以自行设定的。它们分别是:


  • 双耳失聪

  • 双目失明

  • 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 严重帕金森病

  •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 语言能力丧失

以 X 银人寿的重疾险为例,在“严重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疾病理赔条件里有这么一句话:

我们只对被保险人 在 70 周岁前被确诊患有本病承担保险责任 。


我们知道 70 岁前后正是这个疾病的高发期,如果 70 岁之后就不保了,我觉得保险公司不太够意思咯。


3.大而全不一定好

现在很多保险越做越复杂,就算我这种保险界耆宿偶尔也会被绕晕,何况普通消费者。


有一些产品号称除了重疾和轻症,还有一大堆的保障。但需要注意,很多保障都是共用保额。

例如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只要赔了其中一样,其他就不再赔付了。


这类保险难以对比其他产品,定价不透明,一般价格都不菲。这类产品就没有高杠杆性,失去了以小博大的作用。


身为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我们要学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买保险不要贪大求全,先把保额做大再说。


4.返还型保险不一定划算

有些朋友啊,一听到保费可以返还,就双眼放光了。你再会算,能比得过保险公司精算师吗?


保险就是一种金融产品,我们买保险就是一种消费,我们会享受到保险带来的保障,但不能占到保险公司的便宜。以天安爱守护(可以附加两全险)为例,看看返还和不返还到底有什么差别:

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在不同年龄返还,保费相差非常大。如果要在 66 岁返还,每年保费要比不返还多交 6550 元,折算下来增加 52%。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是:我们多交了很多的保费,然后保险公司拿去进行理财,几十年后把其中一部分返还给我们,而且收益并不高。

5.健康告知随便填

很多时候为了促成签单,一些销售人员会告诉我们:只要没住过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保险法》规定过了两年就一定赔。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保险法》是怎么说的:


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就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如果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承保决定,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成立超过两年的,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看到,《保险法》确实有相关的规定,但这条法律设立的初衷是: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帮助消费者骗保,把明明不应该赔的变成可以赔。我也接触过一些案子,被保人恶意隐瞒身体状况,即使两年后,双方对薄公堂,保险公司依然胜诉。


没有如实进行健康告知,最后受伤的自己。毕竟我们要理赔找的是保险公司,而不是卖保险的业务员。


三.闲聊几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阶段。病来如山倒,一场重疾不仅会压垮身体,也可能会让一个家庭负重前行甚至崩溃。每个人对此都应心存敬畏,而不是侥幸地想这都是别人的故事。


购买保险和挑选合适保险同样重要。不要冷眼看待排斥保险,也不要盲目迷信保险万能,正确认识它,才能享受到这项人类伟大发明的收益。

更多关于重疾险的知识,请点击我头像,私信回复:重疾险。

深蓝保


我们常常说的重疾险,千万不要有误解,是真的对身体有很大危害、并且治疗费用巨大的疾病才能被称作重疾。有的人买了份重疾险,就以为什么毛病都能保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先给你看一下某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所保障的重疾有哪些:

在这些重疾里,恶性肿瘤(俗称癌症)、脑中风后遗症(俗称脑梗)、急性心肌梗塞(俗称心梗)是重疾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三种疾病,占比85%-90%以上。

有的人担心,这些疾病我们作为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坑呢?

的确,1995年我国开始有重疾险之后,并没有对重疾的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规范,重疾险是由各家保险公司自行定义的,普通投保人根本搞不清楚里面的细节,因此容易“着道”,也引发了多起理赔纠纷案件。

为了纠正这一现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在2007年颁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和使用规范》,对最高发的25种重疾进行了统一的定义,所有保险公司在设计重疾险产品时,都必须遵照这一规范,不得有任何文字的删改。

而这25种重疾就涵盖了所有重疾的95%以上,可以说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大病风险了。

而除了这25种重疾之外的病种,就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定义的了。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重疾病种的多少并非投保的主要考虑因素呢?正是因为上述原因。除了统一规定的这25种重疾之外,其他重疾发生的概率已经极低。保险本来的意义就是防范重大风险,小概率的病种有还是没有,根本不会有太大影响。

而且有了这个统一规范定义,普通投保人也不用去担心病种定义有没有坑了,因为这25种重疾已经是由国内最权威的机构制定的定义。

随着重疾险的发展,后来又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重疾赔付的门槛太高,要达到很严重的状态才有得赔。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保险公司开始推出带轻症的重疾险产品了。

那么什么叫轻症呢?

还是以刚才那款产品为例,其定义的轻症有以下几种:

所谓轻症,虽然带个“轻”字,但并不是说是不严重的疾病哦。

比如极早期的恶性肿瘤,就是原位癌,尚未发生转移;轻微脑中风也是脑出血、脑栓塞、脑梗塞的状况,只是尚未达到脑中风后遗症的程度;不典型心肌梗塞也是尚未达到急性心肌梗塞的程度,但是某些指标已经达到了合同标准。

总结来说,轻症也属于重疾,只是程度没有定义的重疾那么深而已,对人体的伤害还没有重疾那么大,花费的治疗费用也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轻症的定义保监会并没有统一,仍然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定义的。但是只要涵盖有极早期恶性肿瘤、轻微脑中风、不典型心肌梗塞这三种轻症的产品,都可以算的上是好产品。因为这三种轻症恰好对应了最高发的那三种重疾,同样属于高发轻症。

而且购买带有轻症保证的重疾险,还有个好处就是普遍会带有轻症豁免保费条款,一旦被保人罹患重疾,在获得轻症保险金赔付的同时,可以豁免后期的保费,但保险合同依然有效,重疾保障仍然存在。

最后,再说说重疾险的意义。虽然保障的病种并不多,但确都是一旦罹患,就可能长期失去继续工作能力、需要支出大量金钱用于治疗、康复,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巨大。因此,和投保医疗险相比,投保重疾险更能体现每年支出少量金钱来覆盖最大健康和财务风险这一思想。

这,就是重疾险存在的意义!

如果有价值欢迎转发!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保险观察”,持续为大家输出干货知识哟~

保险观察


重疾的种类

合同中前25种重疾每家都一样

2007年8月1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我国首部《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这个规范一共规定了25种重大疾病的名称和疾病的定义。

但凡叫重疾险的保险产品,必须包含规范前6种疾病;而且使用后19种,名字、定义、顺序都不能改变。25种外的疾病,才可以保险公司自己定义,但是必须和这25种区分开。

所以购买重疾险时,这前25种疾病你根本没有必要去比较好坏。

除了这25种统一规定的病种之外,保险公司还可以自行增加病种,可以理解为25种重疾的产品是标准品,25种以上的都是非标准品。

所以,让我们先记住这个概念:

重疾险的疾病 = 6种必保疾病(行协统一规定)+19种其他重大疾病(行协统一规定)+其他疾病(保险公司自定义)

重疾险理赔重要性分布

说完了概念,再来看一下数字,从上文你应该可以看出哪些疾病在重疾险中地位更高,那么具体的比重是如何呢?

一般来说市面上的重疾险理赔是这样的:重疾险理赔(100%)=恶性肿瘤(约70%-80%)+其他疾病(20%-30%)

或者:重疾险理赔(100%)=6种必保疾病(约90%-95%)+其他疾病(5%-10%)

或者:重疾险理赔(100%)=25种必保疾病(>99%)+其他疾病(<1%)

疾病种类多≠患病的总概率

现在市面上病种在“100+”的重疾险产品并不少见,100-135种不一而足。但是,所谓的100种,并不是代表包含了100种重大疾病,而是将重疾病种和轻症险种进行了叠加,部分产品还添加了“儿童特定疾病”等。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编制报告》(简称为《发生率表》)

“发生率”是指重大疾病的经验发生率。“死亡占比”是指在包含重大疾病保险责任的人身保险产品中,因患重大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比率。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

(1) 年龄越大,得重疾的可能性越大。

(2) 1万个25岁的女生中,有5.4个人会得前6种疾病,有6.51人会得25种疾病。

(3) 上面两个数字相减可得,1万人中只有1.11个人得的是后19中疾病。

前6种疾病的患病概率远高于后面19种疾病的患病概率,这也是为什么要求所有重疾险都必须包含前6种疾病的原因。

重疾种类日益增多意义何在

1、不是种类多就是忽悠。毕竟有些病虽然发病率极低,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2、疾病保障种类的增加是保险行业激烈竞争的产物。保险公司的产品想要卖得好,就要有所不同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3、满足客户的客观需求。有的客户认为25种疾病的保障范围太小,需要更多的保障,因此超过25种保障的产品需求也很旺盛。

4、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当你看到身边朋友的重疾险保障范围有130多种疾病,而你的只有可怜的25种时,你的内心就会不踏实。于是开始张罗着增加保单。

我们买保险,是要转移风险,保障了25类疾病,其实就已经转移了大部分的风险了。

而保险公司自行增加的疾病保障功能其实并不能为我们转移风险带来多大的概率。所以疾病种类仅仅是影响你买某个产品的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其实重疾险保25种重疾与100种重疾的差别并无很大的差距,一些保障病种多的产品可能在其他方面的保障会更加全面一些。

但这些保障究竟是不是自己所迫切需要的,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如果保费贵了很多,那更没必要了。


慧眼看保


您好,每款重疾险保障的疾病并不完全相同,但是行业有规定,任何一款重疾险前25种重大疾病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

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 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瓣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Ⅲ度烧伤、 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

当前市面上的重疾险可以保障的疾病种类甚至高达上百种,除了保监会规定的前25种,剩余的由保险公司自己设定。


慧择网


行业统一定义了25种重疾。关于这25种重疾的定义各家保险公司都是一样的,一字不差。

前6种是必须有的,否则不能称为重疾险;后19种为可选项。但是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都会把25种囊括。

重疾险的理赔不是大家认为的只要确诊了就可以理赔,大致分为4类

1.确诊即可理赔(代表是恶性肿瘤,不包含部分恶性肿瘤的早期阶段)

2.手术完成后理赔(代表是冠状动脉搭桥术)

3.持续重疾状态一段时间后理赔(代表终末期肾病)

4.其他

根据你的描述,你朋友的诊断结果估计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早期阶段(非浸润),还没有达到理赔条件。


刘舟13771747551


这个问题简直不好意思在临床工作者面前班门弄斧。

我国对重疾险的“重疾”内容有基本定义。请百度《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和使用规范》即可。这文件是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行业准则。也即凡冠名“重大疾病”的健康保障产品必须遵守这个文件的要求,哪怕疾病的顺序排列、名称、诊断指标都必须一致。

有个别例外的,不过也是既成事实,没人说什么。至少从现在来看,那家公司的产品的疾病定义前25种的排序并非按照前述《规范》要求排列的。题外话,就不延展了。

当然您还能看到很多产品都不止25种疾病,常见的是50种,80种~100种的屡见不鲜。而这类超出《规范》要求的病种都是个保险公司自定义的,既然是自定义,就存在个性化。因此若要纠结25种外的疾病保障内容,就往往是在这自定义产品中去扣字眼了。

但总的说来,还没出现过“倚天剑和屠龙刀”,每家都各有所长,也自有短处。对于第一份商业保险而言,不建议过分沉溺在产品中(这其实是为自己挖了一个坑,然后还义无反顾的跳进去了),而是从基本保障出发,最低的费用换取最高额度的保障就是适合自己的产品(前提是健康状况符合保险公司承保要求)

综上,希望能帮到你


眼哥险话连篇


1.各家公司的产品会有这区别,具体要看合同。

2.虽然各家都有所区别,但前25种疾病几乎都是一样的,这25种是中国保险行业学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研究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给出了统一的定义的疾病,所以,一般情况下,各家的重疾险,前25种都是一样的,且定义也是相同的,据不完全统计,这25种重疾占到了总体重疾发病率的90%以上,所以,也没有必要一味选择重疾病种多的产品。

3.在上面说的25种当中,前6种是要求必保的疾病,所以,各家公司的重疾险肯定会包含这6种疾病。

4.除以上说的,各家公司的产品各有不同。


狮子座保险规划师


不同保险公司,重疾种类有所差别,下面是某保险公司的重疾种类。






保险保


每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前25种重大疾病都是一样的,后面的有的多,有的少。其中,保监会规定的前25种重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 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瓣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Ⅲ度烧伤、 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

所以,重疾险保什么病,除了前25种,其他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要结合具体的产品条款来看。不过病种定义都十分专业,一般人看不懂,可以找保险同城网代理人咨询,提供专业的建议。


花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重大疾病的定义:

重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引自百度百科)。重大疾病有两个要素:1、花费巨大;2、长时间影响正常生活,所以重疾险只保障那些对一个家庭带来巨大打击的疾病。


为了防止各家保险公司对重疾责任不统一,保监会对6种重疾、25种重疾都有明确的约定,如下:

1、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前六种为重疾险种必含有的

7、多个肢体缺失------完全性断离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2、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3、双耳失聪--------永久不可逆

14、双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瘫痪-------永久完全

16、心脏瓣膜手术-------须开胸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18、严重脑损伤---------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9、严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20、严重111度烧伤----------至少达体表面积的20%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有心力衰竭表现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23、语言能力丧失---------完全丧失且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5、主动脉手术-------须开胸或开腹手术

据统计:前6种重疾的发生率最高,发生次数占所有重疾的80%以上,25种重疾的发生次数占所有重疾的95%以上。


超过这25种的重疾责任,保险公司是可以自主定义的,但这些其他的重疾发生率已经很低了。在25项保障责任之外,如果仅仅增加几项重疾责任,就明显增加保费,这样的保险是不值得购买的。

当然,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尽量购买更多的保障责任。毕竟,是否会患重疾,会患什么重疾,没有人可以预料。

除此以外,购买重疾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这可以有效防止代理人对你进行误导销售。如果你觉得条款太多,AI保推荐你可以主要看“保障责任”和“免赔责任”,它可以直观地告诉你“保什么”和“什么不保”。


如果你也认同我的看法,请在左下角随手帮我点个赞,关注我你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保险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