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高度保密,一张废纸都不能留



周令钊,1919年生,1948年应徐悲鸿先生聘请任教北平国立艺专。

在他八十多年的美术生涯中,代表作有:

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五一游行队伍的美术设计;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设计,为国徽、团徽设计;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设计《韶山》湘绣画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历史油画《五四运动》。民族宫建筑艺术设计等。参加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并获多项荣誉。

今天让我们聆听这位年近百岁的国家巨匠,讲述自己与人民币背后的故事。


神秘任务

1950年的一天,中国人民银行的两位领导敲开了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工柳的家门。

他们告诉罗工柳,中央决定要设计新的人民币,请他参加,但是要严格保密。罗工柳很快就答应了,并向他们推荐了国徽的设计者周令钊。

当时的周令钊是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青年教师,早在一年前,他就为开国大典绘制了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

这位擅长图案设计的青年才子接到任务后,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高度保密的设计过程

设计人民币是非常保密的事情。

接到任务后,周令钊瞒着夫人陈若菊,住进了北京印钞厂,专心设计。

“这个任务非常保密,家里人也不知道我画钞票去了。好在我爱人根本就不问。”回忆起当年接到任务后的情景,接近百岁高龄的周老先生依然神采奕奕。

周令钊回忆说,“设计过程非常保密,哪怕是一个小的纸角,都要交公,交到保卫部门,他们都会登记好。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有一张废纸,所以打草稿的时候要尽量在一张纸上多画点,画足它。”


每一处创作都一丝不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