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最近“吹哨人”這個詞火了,在英文裡也有一個與之對應的詞,那就是“whistle-blower”。在《劍橋英語詞典》裡,對這個詞條的解釋是這樣的:a person who tells someone in authority about something illegal that is happening, especially in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or a company.

翻譯成人話,就是“揭發者”!

從昨夜到今晨,我周圍所有的朋友都在社交媒體上哀悼一位“吹哨人”,他就是第一個在朋友圈裡散佈疫情消息的李文亮醫生。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12月30日下午5點43分,李文亮醫生在同學微信群中發消息,稱華南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感染者。一小時後,他又補充說,最新消息是“冠狀病毒感染確定了,正在進行病毒分型”。

不久之後,李文亮醫生收治了一位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他由此被感染。1月10日,李文亮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2月1日,他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2月6日晚19點,李文亮因病情危急被送進搶救室。

2月7日凌晨03:48分,李文亮醫生所在的武漢中心醫院通過微博稱,李文亮醫生經搶救無效,已於02:58分去世。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無論是對於李醫生的家人親友來說,還是對於我們這些被包括李文亮醫生在內的所有醫療工作者保護著的大眾來說,這無疑都是極其悲痛的一件事。

但逝者已逝,活著的人仍需繼續前行。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記住這一切,並接過李醫生手中的接力棒,打好這一場抗疫之戰!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在這茫茫世間,總會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會有一種精神讓我們代代相傳。那些具有這種力量和精神的人,我們就可以稱他們為“士”,而其中的佼佼者,則足以擔得起“無雙國士”這個稱號!

無論是最早判斷並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的張繼先醫生,還是以84歲高齡奮戰在第一線,第一個揭開此次冠狀病毒“確定可以人傳人”的鐘南山院士,包括那些雖然心底也有牽掛、也有擔憂,但還是毅然決然選擇馳援武漢,到第一線抗擊疫情的醫療工作者們。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樑,都是中國的“無雙國士”!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很多人以為,所謂“士”,就是那幫整天高談闊論,儀表姿態風流瀟灑的“名士”,但這實在是對“士”文化最淺薄的看法。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士”,就相當於西方所說的“社會的良心”。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字眼中,卻帶有一種“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的肅殺之氣。

如果從孔子那個時代算起,“士”之傳統在中國,已經延綿了2500餘年,至今高風猶存。正是靠著一代代前仆後繼的“無雙國士”,中華文明才得以綿延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當中碩果僅存的古老文明!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1910年,中國東北,冰城哈爾濱,一場遠比肺炎可怕得多的瘟疫正在滋長蔓延——那是鼠疫,曾經殺死歐洲三分之一人口,帶走兩千五百萬條生命的死神!這種瘟疫,也被歐洲人畏懼地稱為“黑死病”!

據《東三省疫事報告書》記載,1910年10月25日,在中俄邊境的小城滿洲里,“兩名從俄羅斯回來的勞工在下榻的旅店內暴亡”,隨後,“同院居住的房東、客人等亦染疫身亡”。幾個死者的症狀相同:都是發燒、咳嗽、咳血,很快死亡,死後全身發紫——這就是典型的鼠疫症狀!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從那一天開始,死神開始瀰漫到一個又一個城市。10月29日,察漢敖拉染疫,11月5日,扎賚諾爾染疫,11月7日,哈爾濱收到了第一起疫情報告,此時,留給哈爾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假如處置不當,這裡將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死亡之城”!

1910年12月24日傍晚,一列火車徐徐駛入哈爾濱火車站,31歲的伍連德深吸一口冷氣,在凜冽的寒風中徐徐踏下月臺,這位年輕的醫生是以“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的身份踏上這塊土地的。此時的哈爾濱,正在死神龐大羽翼的陰影之下瑟瑟發抖,而伍連德即將成為這座城市、這場疫情的破壁人!

臨危受命的伍連德,就立即到疫情現場觀察,並令人捕捉老鼠進行解剖。在解剖數百隻老鼠之後,伍連德驚訝地發現,沒有一隻老鼠身上帶有鼠疫菌!基於解剖結果,伍連德大膽提出一個設想:這種鼠疫並非通過動物媒介進行傳播,而是通過飛沫進行傳播,據此,他將這種鼠疫命名為“肺鼠疫”。

為了防止醫療人員在救治患者時被飛沫傳染,伍連德設計了一種雙層紗布囊口罩,在兩層紗布之間內置一塊吸水藥棉,戴上這種簡易的口罩,就可以有效地隔絕飛沫,避免人際傳染。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隨後,伍連德緊急抽調陸軍軍醫學堂、北洋醫學堂和協和醫學院的醫護人員,以及直隸、山東等地的骨幹醫生前來馳援,並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佈各種防疫法規,還採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死者屍體、對疫區進行嚴格消毒等防疫措施。


就這樣,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裡,伍連德就撲滅了這場震驚中外的大範圍鼠疫,拯救了哈爾濱,拯救了東三省,也拯救了全中國——要知道,就當時中國的人口基數和衛生條件而言,假如這場鼠疫沒有被扼殺在哈爾濱,而是傳入到中國廣大腹地,那造成的可怕結果,恐怕不會比黑死病在歐洲造成的結果差多少!

鑑於伍連德的卓越成就,國際聯盟衛生組織授予他“鼠疫鬥士”榮譽稱號,而清廷也賜予他陸軍藍頂軍銜,並特賞其“醫科進士”這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尊榮頭銜!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1960年,無雙國士伍連德與世長辭。一個甲子之後的2020年,又一場瘟疫席捲中華大地!只不過,這次面對瘟疫,我們無所畏懼,因為一群新的無雙國士已經挺身而出,擋在我們身前:

在最危急的時刻,不顧自己已是84歲高齡,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參與抗疫,面對危急險情敢於對公眾說出真相的鐘南山院士。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憑藉專業素養和職業敏感,最早撩起疫情魔鬼面紗的武漢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在身患漸凍症重症的情況下,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帶領600多名醫護人員長期在醫療一線工作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最早判斷並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還有那些身懷大愛,奮戰在最前線的“抗疫戰士”們,在他們當中,有98後的胡佩、99後的梁順、98後的吳康倩、95後的張丹丹、00後的曹園園、95後的彭媛博、95後的甘卓、95後的王磊、98後的董紫茹、98後的鄭俊玉……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無論是84歲的耋耄老者,還是二十歲的有為青年,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從鍾南山院士到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這群身穿白衣的人,正是中國堅挺的脊樑!都是舉世無雙的國士!正是這場疫情的破壁者!


李文亮堪稱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和其他一線醫務工作者也是大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