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為了學習攝影,最近經常瀏覽和參加國內的一些攝影論壇和攝影交流群,但總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無論什麼樣的照片,都有這樣的回覆: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看到這樣的回覆,總是覺得沒有營養,也沒有交流的慾望,更別說希望從交流中得到提升了。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當然沒錯!

適當的誇讚會讓作者增長信心,為了提高攝影技術更加努力!

但是,如果一個作者無論發什麼樣的照片都被大家稱讚,除了會讓人感覺評析之人觀點太大眾、太沒有營養,也容易讓作者因為太輕易獲得成就感而使得攝影技術得不到提高,最終可能毀了他的攝影愛好。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攝影師@Renato D'Agostin

其實評價就是溝通,禮貌與尊重就是溝通的基礎。但要知道,學會賞析攝影作品是攝影者的基本功之一,除了能欣賞,最重要的是能從別人的作品中吸收營養,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風景漂亮,人像漂亮、顏色豔麗、照片漂亮”之類的評價對於攝影愛好者的來說太大眾、太初級了。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攝影師@Renato D'Agostin

其實只要掌握好天氣,只要到了好的風景點,或模特長得漂亮一些,就很容易拍出好看照片的。

難怪一些導師不主張初學者多拍這樣的片子。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兩位“徒弟”,為了得到有用的評價都做了什麼。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Renato D'Agostin

Renato D'Agostin,1983年出生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直到2001年他才拿起他父親使用的相機探索自己的周圍事物,也就此跨進了攝影的世界。

Renato D'Agostin喜歡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找尋拍攝靈感,為此他的足跡遍佈西歐主要城市。

當著名攝影師Ralph Gibson看過他的作品後,只對他說一句:“你的作品還有提高的空間”。

之後Renato D'Agostin在米蘭待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索性直接搬到了紐約,成為了著名攝影師Ralph Gibson的助手。

而如今,讓我們一起來再來看看他的攝影作品: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下面這位可能大家都認識,20世紀享譽世界的人像攝影大師卡什,著名代表作:《憤怒的丘吉爾》

卡什當年16歲時就遠渡重洋,隨舅父喬治·納卡什避難到加拿大。剛剛逃離了血腥恐怖亞美尼亞的卡什,在舅舅手下學習人像攝影,很快舅舅發現沒什麼可教的了,於是對他說:

“你的作品已經很好了,但我的技術有限,我們之前看過卡羅的攝影作品,從他那兒,你也許會得到更多有用的指導和評價。”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卡什

第二年舅父就把他送到美國波士頓,進入攝影家約翰·卡羅的工作室學習。自此,卡什在這位啟蒙老師的幫助下,進步神速。

卡羅對他這位徒弟可謂是傾囊相授:不僅教卡什技法,還引導他獨立思考和觀察。

“你得清楚地知道自己追尋的東西,那麼當它出現時,留住它,藝術從來不靠僥倖。”卡羅說道。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攝影師@卡什

卡什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答案早已由他本人給出,那就是兩點:跟著一位好師傅入了門,給出正確的指導,然後就是自己努力修行。

我還記之前寫過一篇《我在橡樹攝影網待了7個年頭,這是我學到的東西......》的文章,裡面的實例舉證,老師正是因為得到很多老師的評價指導,才能成為現在如此優秀的攝影師。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除了誇讚,個人覺得,一條好的攝影評論還可以從下面這四個方面切入:

1、同類攝影作品分享

除了有足夠的經驗去評析別人的作品,還有就是共同分享類似的作品,一般是分享成熟攝影師的作品,這樣通過比較很容易給作者一些啟發或是靈感。

比如: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一張美麗的翠鳥,很多“打鳥”人都知道,用長焦掃鳥真的能給人一種打獵般的快感,尋找位置,漫長等待,適時出擊,按下快門。

打鳥最難的地方就在畫面結構的安排,因為很多時候樹枝都是很雜亂的,因此有時候畫面看起來就缺乏美感(各種枝丫橫生)。

那麼別人是如何避免這種問題的呢?這時候我們可以參考為拍一張完美翠鳥照片,花費6年,拍出72萬照片的攝影師蘇格蘭攝影師Alan McFadyen其中的精品作品: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攝影師Alan McFadyen和他的作品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攝影師@Alan McFadyen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橡樹攝影網@二指禪 《烏雕欲飛》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橡樹攝影網@渤海紅柳 《翠鳥捕魚》

我們看這些攝影師的作品,並不是一定要達到他們的水平,或者說完全模仿他們的作品。

畢竟我們很多人都只是把攝影當愛好,我們閱讀他們的作品,只是思考創作的一種可能性,增加一些攝影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2、提供更豐富的攝影信息

所謂更豐富的攝影信息,就是指為作者提供與作品相關的周邊信息,包括地理信息、路線信息、位置信息等等。

例如作者拍攝的是北京香山的自然風光,而你正好去過北京香山,你可以與作者分享一下你的拍攝經驗,例如在哪個地方更容易出片,走哪條路線更容易捕捉到壯麗風光等等。

比如: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這是一張在香港拍攝的建築照片,香港因為地少人多的緣故,導致香港的建築物密度和人口密度非常之高,因此又有“水泥森林”的稱呼。

攝影師Peter Stewart曾經拍攝過一組攝影作品:《Hong Kong Stacked》,也是用超高密度的樓房來體現香港這座城市的獨特之處,其中有很多經典的攝影機位,例如勵德邨、筒子樓等等。

如果是長期停留香港的攝影師,應該能夠提供更多有趣的位置,這些地方都可以給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如果以後想要再拍攝類似題材,就會起到相應的作用了。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為了學習攝影,最近經常瀏覽和參加國內的一些攝影論壇和攝影交流群,但總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無論什麼樣的照片,都有這樣的回覆:

另外類似的作品還有Daniel Reed的香港室內攝影作品,他通過另外一個側面來表現這個人口密度超高的都市。同樣的主題,不同的外殼,對於作者也算是一種啟發和思考。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橡樹攝影網@單眼縫 《香港市區》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橡樹攝影網@碧波帆影 《大澳漁村》

香港給人的直觀印象是街道狹窄高樓林立,它卻有很多棚戶屋群,上面是橡友的觀察。

3、前期和後期建議

這一個之所以放在後面,是因為每個人的審美取向不同,攝影水平不同,因此只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才能更好的在溝通之中相互進步,如果等級差距過大,即使是正確的建議也可能不會被採納。

在提出建議的過程中,建議的內容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你提出建議的方式。用平等的交流語氣、尊重對方的意見、不強加個人意志是網絡討論十分重要的基礎。

也不要動輒以居高臨下的態度“批評”對方,完全不在乎對方的想法和觀點是怎樣的,必須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真的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也不能帶給雙方真正的交流。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例如這張照片利用建築來風格畫面,利用飛機來表達離別之情,整體的意境和構圖都很棒。

但就是照片上方的電線有點煞風景,如果這是一個街區,是否可以移動到下一個十字路口避開電線拍攝呢?這樣可以讓畫面更加整潔。

但是因為我們不是作者本人,所以並不清楚實際的拍攝情形,因此我們能給的永遠只是建議,而不是命令。

我們不能評論說:果然是菜鳥啊,換個地方拍都不懂,這個電線實在太不應該了,或者至少應該後期處理掉啊!這樣的語氣我想誰都很難接受。

4、精神上的共鳴(攝影表達層面)

我們最開始羅列的評論雖然都是正向激勵的評論,例如“構圖優美,光影漂亮,清晰細膩,色彩自然,欣賞學習好友的精美佳作!”等,但因為沒營養,所以很難想學習技術的人從中獲得大的滿足感,也就很難產生交流慾望了。

真正的誇讚一定是精神上的共鳴,是你看到這張作品之後情不自禁的內心流露,是你記憶深處的某次感同身受,是你生活經歷的一次眼前再現。

因此,真誠的寫出你為什麼喜歡作者的作品,哪怕只有一句話,也遠比寫上一大段不走心的溢美之詞要好得多。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這張照片是在黃河第一灣拍攝的,近處河流形成的曲線與遠處的地平線相互呼應,看到這樣的景觀,的確讓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因此,在評價別人的作品之前,可以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1、我是否看過類似主題的高水平作品?

2、我是否能夠給他提供一些攝影行程或地點上的建議?

3、這張作品前後期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4、這張作品什麼地方觸動了我?

朋友們,評論別人的攝影作品時,一句“漂亮”可能毀了他

當你評論一幅作品時,你是在花時間幫助另外一個攝影師,是在幫助更多喜歡攝影的人。

但同時,你也會在與作者的交流中加深和具體自己的攝影知識體系,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和尊敬,所以你的評論和意見不是廢話。

說了這麼多,禮貌與尊重是溝通的基礎,但同時也是最多人忽略的點。

有營養的評價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幫助他人,互相受益,何樂而不為?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