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养猪人越来越难了?

草莓味屠夫


这就如同做饭,几个人的饭菜不好做,但是几百个人的饭菜就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养猪也是如此,中小规模的养猪场是高不攀低不就,成本难以控制,疾病防控也力所不能及,同时它们又星罗棋布,所以一旦出问题就是成片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保证猪肉供给,个人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实现规模化。在那些适合大规模养猪的地区建立大型养猪基地,规模在数十万头以上。这样一来基于规模效益,它们就可以实现封闭式管理,从饲料制备,种猪繁育再到生猪饲喂乃至生猪宰杀仓储都能独立完成。这些基地的间隔至少在百公里以上,彼此互不交叉来往,都是进出两条路。全国如果建立几十上百个这样的基地就可能在根本上保证生猪供应。就算其中有几个出问题,那也能就地解决不影响其他单位。从国家层面来说只要盯住这些基地就行了,监管力量集中使用效果就更好。

至于农民自家养几头猪根本不用管,只要他们不在猪场的隔离区内就行。

总之就是“抓大放小”。这么作的好处就是既能保证猪肉供应安全,又能实现那些地广人稀适合养猪的地区发展“猪肉经济”,为当地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兵临城下5280


我就不生二胎


实话实说难听


应该说中小规模的养猪人越来越难了。没猪时鼓励,但也只是口头上的。见不到实质的扶持。猪多时打压,环保,国土。等好多部门等着你。技术更新很难跟上,猪农基本上一年到头不是必要的情况下都在猪场,因为防控条件跟不上。只能选择尽量减少外出。现在很多猪病也是出的五花八门。很多小的养殖场相关技术信息跟不上,很多疫病都防控不了。规模小,饲料,兽药都要比大场更贵。卖猪的信息也没大场来的快。所以说中小养殖场越来越难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