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没有娶苏麻喇姑?

是三幺


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是康熙深爱的女人,他们的情感纠葛也虐了一把观众的心。很多人疑惑:康熙是皇帝,两人有青梅竹马,康熙为什么没娶苏麻喇姑呢?

康熙与苏麻喇姑的爱情故事,其实在历史根本不存在的。苏麻喇姑出生于1612年,康熙出生于1654年,两人整整相差了42岁。


而且她比孝庄太后还大一岁,他们还能产生爱情的火花么?不过他们的感情很深是真的,不过那更多的是一种亲情。

苏麻喇姑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一个牧民家庭,后面跟随孝庄陪嫁到了后金宫廷。她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和圣祖4个朝代。


皇太极驾崩后帝位之争时,孝庄联手多尔衮扶持了孝庄儿子福临登上了皇位。当时他们的秘密联络就是靠苏麻喇姑完成的。

康熙出天花时得到过苏麻喇姑的精心照顾,这段康熙晚年做过描述:“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因为苏麻喇姑识文断字,通晓蒙满两种文字,所以孝庄安排她做了康熙的启蒙老师。


几乎是苏麻喇姑陪伴康熙长大,康熙对她十分信任,视她为亲人。孝庄死后,康熙怕她孤独寂寞,还把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可见康熙对她的感情之深。

我觉得在《康熙王朝》中他们二人的爱情戏部分,苏麻喇姑这个角色更多是皇后赫舍里去世后的影子,是康熙跟赫舍里爱情的延续。

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区谈论。关注花木童说史,我们一起品历史!


花木童说史


民间传说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恋,也是他一生惟一真爱过的女人,还说苏麻喇姑与康熙帝爱恋得死去活来。但康熙为什么没有娶苏麻喇姑?事实到底是怎么样呢?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我们可以看到,康熙是喜欢苏麻喇姑的,不过苏麻喇姑似乎并不喜欢皇帝,他对她有类似姐姐的爱情,她对他只有完全弟弟的亲情,那么苏麻喇姑真的没对康熙动过一丝真情吗?

其实苏麻喇姑心里很清楚,康熙是皇帝,她对他的爱只能发于情而止于礼,不能过分的深陷,这才是最好的状态,这已经是她的底线了。

苏麻喇姑对康熙皇帝的这份感情,只能出现在心里,不能讲出来,一讲出了就彻底没了,而且会毁掉两人之间的那种君臣感情。苏麻喇姑对康熙的爱,就像一汪涓涓清泉,细细流长却没有尽头。

当然,以上所说的都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小说和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编排了康熙和苏麻喇姑的感情故事,但又为了不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所以不能让他们结婚。

真正的历史上,苏麻喇姑和康熙是怎么样一种关系呢?其实跟电视剧里跟历史上的真实情况相比,区别是非常大的。

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清宫唯一一位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服侍孝庄、顺治、康熙、允祹四代,忠实可信、勤恳细心、竭尽心力、始终如一的老宫女。

苏麻喇姑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是科尔沁左翼中旗人,蒙古族。她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来自蒙古语Somal,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

苏麻喇姑年幼时因为天生美丽聪慧,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的贴身侍女。与她年纪相近的本布泰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年仅13的孝庄嫁给皇太极时,将苏麻喇姑作为随身侍女带到盛京沈阳。

在侍奉主子期间,苏麻喇姑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文化,而因她对主子的忠诚,孝庄也对她信任万分,经常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她做,清军入关后,孝庄成为了皇太后。为了让顺治帝安然当上皇帝,苏麻喇姑多次在孝庄的授意下与多尔衮见面,最终使多尔衮成为一个辅助幼主的“周公”。

孝庄寡居44年,身历五朝,饱经风雨,苏麻喇姑一直陪侍左右。

孝庄虽身为国母,位极至尊,但作为一位女性,不能没有可诉衷肠之人,而从小一起长大,聪颖伶俐、善解人意的苏麻喇姑,则以一颗在情感上同样欠缺的心伴慰着她,是孝庄可以无话不谈的闺密和知己。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比苏麻喇姑小40岁左右,从年龄上来说,他们应是祖孙辈分的关系。两人之间不可能有任何爱情的可能,不过康熙对苏麻喇姑非常敬重,这倒是不假。

康熙登基后不久,生母孝康章皇后就死了,孝庄太后又怕以后再出个和顺治帝一样的,所以亲自教养。

麻喇姑聪明好学,心灵手巧,擅长女红。清初定冠服制度,她曾参与其事。她通蒙古语和满语,还写一手漂亮的满文,孝庄命她为玄烨“手教国书”。

康熙幼年的成长教育,苏麻喇姑几乎全程参与,并起到极其关键影响,也就是说苏麻喇姑还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再加上平时也是苏麻喇姑在照顾康熙,所以康熙对她是尊敬有加,对她的感情也是如母子的真挚情感。

苏麻喇姑终身未嫁,始终生活在皇宫大内,陪伴主人60余年。孝庄文皇后离世后,她又在宫内度过了18个春秋。

在孝庄太后死后,为了照拂苏麻拉姑的情绪,不使她过于悲伤,康熙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清后妃中嫔以上主位(含嫔),均可抚养皇子,苏麻喇姑抚养皇十二子允祹,是以嫔的地位行事。

苏麻喇姑先后照顾福临、玄烨、允祹三代皇子,长达62年,是清宫早期一位身份和地位都很特殊的宫女。那时宫中称苏麻喇姑为“额涅妈妈”(“额涅”,是满语“额娘、母亲”的意思,也可用来泛称年长的妇人)。还称其为格格、额娘、母姑,如同家人。苏麻喇姑的这几种称谓,体现出她同孝庄、玄烨及其儿女们之间的关系。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末,苏麻喇姑患“血痢”,日泻十余次,夜间五六次。康熙帝降旨:“著十二阿哥(允祹)日夜看护。”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苏麻喇姑以九旬高龄去世。

当时康熙帝出巡在外,当即下诏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后再亲眼看一看他尊为额娘的苏麻喇姑,向其遗体告别。

但后来他计算十五日才能回宫,于是再次降谕,让皇子们将苏麻喇姑遗体再留7天,等到他回宫。出殡那一天,所有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

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子们都要回去,唯独皇十二子胤祹却提出要求:“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康熙知道后十分欣慰,当即答复:“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

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宫女身份的人办丧事,纵观中华历史,从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

康熙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将她安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东南方向新城,其陵寝规格依照嫔的等级建造。

苏麻喇姑是清朝后宫最善良的女人,她卑微的出身丝毫不能掩盖她的高尚品德。她把一颗慈母之心献给了清朝皇室,先后侍奉了四朝主人,帮助孝庄文皇后培养了一代杰出君王——康熙大帝。这样的人是值得康熙帝敬重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提问者提出这个问题,想必是电视剧看多了,估摸着是雷剧《康熙王朝》的粉丝!康熙为什么不娶苏麻喇姑?本人只能回答“呵呵”了……



苏麻喇姑,又名苏茉儿,年龄与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相仿,是孝庄文皇后出嫁前的贴身侍女。天命十年,孝庄文皇后出嫁清太宗,苏麻喇姑作为陪嫁丫头,跟随孝庄文皇后来到了盛京,也就是今天沈阳那旮。伺候,苏麻喇姑陪伴孝庄文皇后走过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经历了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位皇帝,于康熙四十四年,以九十三岁高龄寿终正寝。



苏麻喇姑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前后,到康熙元年时已经五十岁左右了。康熙元年时清圣祖多大?八岁!清圣祖大婚时,苏麻喇姑五十三岁。试问,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娶一位五十三岁的老妪,您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又或者清圣祖口味太“重”了?!因此,所谓“康熙娶苏麻喇姑”纯属无稽之谈!苏麻喇姑是清圣祖“奶奶辈”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说什么清圣祖娶苏麻喇姑之类,无非就是苏麻喇姑去世后的“以嫔礼丧葬”。所谓以“嫔礼”只是说苏麻喇姑的丧葬规格是参照的嫔这一级别,并不是说苏麻喇姑是清圣祖的嫔!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就好比现在的所谓享受副处级待遇,并不一定就是副处职,甚至这个人很可能连副调都不是!清圣祖之所以在苏麻喇姑去世后以嫔礼安葬她,无非是感念这位老奶奶陪伴了自己祖母孝庄文皇后一辈子,终生未婚、孑然一身,也是感念自己幼年患天花时苏麻喇姑对自己的 无私照顾以及对自己的教导。清圣祖不想这样一个近乎是自家亲人的老奶奶仍然以“奴才”的身份入土,这才给予了嫔礼。



以嫔礼入葬,清圣祖无疑是将苏麻喇姑置于了自家长辈的位置之上,因为这个嫔并不是自己的嫔。虽然清圣祖没有明确指定是谁的嫔,但无论是清太宗还是清世祖,都是清圣祖的长辈。这个不确指的嫔,实际上就是为了抬高苏麻喇姑的地位和丧葬待遇,并不是说清圣祖纳了苏麻喇姑为嫔,更加不是帮祖父清太宗或者父亲清世祖纳了苏麻喇姑。至于为什么只是嫔,而不是妃、甚至贵妃,原因也很简单。苏麻喇姑虽然在宫中和清圣祖心目中地位崇高,可她名义上毕竟还是“家奴”。清朝保留了浓厚的奴隶制残余,奴籍是终生的,而且是世袭的,无论你官居大学士还是爵封一等公,相对于你所在牛录隶属的入八分宗室王公或者皇帝本人,你就是奴才!如果清圣祖过分拔高苏麻喇姑,置自己的庶祖母、庶母们于何地?因此,嫔虽然位分不高,却是恰到好处。可见,清圣祖在苏麻喇姑的定位方面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



综上所述,苏麻喇姑无论是年龄还是实际地位,都不可能和清圣祖发生爱情纠葛!她在清圣祖眼中,实际上就是另一位“祖母”这样的角色。所谓“康熙娶苏麻喇姑”,纯属子虚乌有、简直骇人听闻!希望提问者还是多看些正史,不要把电视剧当真实历史……


农民工歪说历史


受《康熙王朝》等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康熙同孝庄太后身边的苏麻喇姑年龄相仿,十分般配。但事实却是残酷的,历史中的苏麻喇姑要比康熙年长将40多岁,和康熙的奶奶孝庄太后是同龄人。

苏麻喇姑大约在1612年出生于科尔沁草原的一个贫困家庭。她原名苏茉儿,蒙语的意思是“长毛口袋”。因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她被科尔沁贝勒看中,成为府上二小姐的贴身丫鬟,这二小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1625年孝庄嫁给了皇太极,苏麻喇姑作为陪嫁丫鬟随孝庄到了盛京。在盛京,苏麻喇姑不仅很快就精通了满文,还经常帮助孝庄处理一些事务,深得孝庄的信赖。

皇太极驾崩后,孝庄和多尔衮合作,让自己年仅6岁的儿子福临(顺治)登基为帝。按制度,孝庄和顺治每月只能相见一次,为了指导教育顺治,苏麻喇姑就成为孝庄和顺治之间的信使,为两人传递信息。

1654年康熙出生后,孝庄命苏麻喇姑为自己照料孙子,可见孝庄对其的信任。苏麻喇姑悉心指导康熙,让康熙很快就精通了“国语国文”。后来皇宫突发天花,年幼的康熙出宫避痘。苏麻喇姑冒着危险每天去探望和指导康熙,无论风霜雨雪未曾间断,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康熙对苏麻喇姑是心存感激的。1687年孝庄病逝后,70多岁的苏麻喇姑备受打击,为了排解苏麻喇姑心中的苦闷,康熙破例把自己的皇十二子交给苏麻喇姑抚养。

1705年苏麻喇姑去世,康熙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按照嫔的等级为其修建陵墓,足见康熙对苏麻喇姑的重视。


石头说历史


咱们就事论事啊,因为有些朋友列举了史实,说苏麻喇姑和康熙年龄相差太大(祖孙辈的差距),这个一点儿没错


但是,我们光是就这个《康熙王朝》谈谈:

《康熙王朝》里面,有两个女人,对康熙的影响都是极大的,一个是康熙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而另外一个呢,就是这个苏麻喇姑了

顺治末年,天花横行(清朝正史说顺治就是因为天花而暴毙),玄烨也染上了天花,天花在那个时候是绝症,医生无法治愈。这个时候孝庄偶遇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天资聪慧,见到孝庄就喊“婆婆”,孝庄就把她带在身边,让她照顾玄烨,赐名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指出玄烨得的就是天花,因为苏麻喇姑的村子就是因为天花,全村人死的死,逃的逃,她“命硬”,得了天花,却活了下来


是苏麻喇姑找到草药,让玄烨的病能够痊愈,她救了玄烨的命

但是孝庄把她留在身边照顾玄烨,给她的要求是把玄烨当做自己的亲弟弟来照顾,玄烨永远是她的主子!这些话在苏麻喇姑少女时代就深深埋藏在心里,所以很难有非分之想;另外一个是苏麻喇姑看惯了宫斗,不想被深宫大院锁住了自己

有人会说,苏麻喇姑喜欢伍次友,而“丑拒”康熙的追求,其实苏麻喇姑对伍次友只是深深的崇拜,之所以想让伍次友带走她,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康熙长相厮守,过普通人家的生活。所以她选择了逃避,包括她带发出家也是一种逃避,一种深爱却不能说的逃避

康熙的肩上挑着大清的江山,为了江山可以牺牲一切


康熙亲政噶尔丹时,苏麻喇姑烧掉的那封未寄出的信就是最好的证明。



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看月光


苏麻喇姑,她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在规矩深严的清宫内,她以宫女的身份享受到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抚养皇子的资格,死后更是在帝陵清东陵附近以嫔礼资格下葬,传闻中她更是康熙大帝喜欢的女性。给大家造成康熙和苏麻喇姑之间有恋情的另一个理由,是她一生未嫁。

《清史稿》载: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

那么,康熙大帝为什么没有娶苏麻喇姑为妻呢,是因为身份还是有其它方面的因素?今天,我们便一起来讨论一下,为何康熙没有和她在一起。

大帝和苏麻喇姑剧照

一、苏麻喇姑和康熙大帝不存在爱情的第一个因素:年龄

1625年,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苏麻喇姑便以侍女的身份一起到了盛京,布木布泰便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1654年5月4日,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我们的另一个男主角康熙大帝出生了,而此时,

苏麻喇姑42岁。

苏麻喇姑

康熙大帝和苏麻喇姑的交际便从此刻开始,孝庄下令让她“赖其训迪,手教国书”,负责教导康熙大帝,苏麻喇姑便担任起了大帝的启蒙教育。不久之后的一场意外,使得他俩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刻起来。

二、苏麻喇姑和康熙大帝不存在爱情的第二个因素:亲情

那时,天花还是一种极难治疗的疾病,这也就使得皇室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是否长过天花,也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一岁多的小康熙便和所有没有得过天花的皇子一起送到了避痘所,苏麻喇姑便当起了康熙的老师和类似家人的角色。

康熙: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剧照

1661年,顺治帝患痘,病危,此时渡过天花的康熙便凭借这个优势被顺治立为继承人。在康熙的童年里,苏麻喇姑的角色担当如同老师和亲人的结合体,弥补了康熙童年的孤独。

《清史稿》里的康熙,对于这位奶奶辈的女性,称呼是“额娘”,也就是母亲的意思,可见其在康熙心中尊贵的地位。

三、苏麻喇姑和康熙大帝不存在爱情的第三个因素:信仰

苏麻喇姑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在她的生命中,《啸亭续录》载: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苏麻喇姑平日里,便为这个和自己有着深厚情感的皇家拜佛祈祷,是清宫里一位非常无私伟大、善良的女性。

在苏麻喇姑的心目中,她一生未嫁便是出于一位打算终身礼佛的虔诚佛教徒的诉求,而非是出于对康熙的爱恋,这是一个美好的误会。

剧照

苏麻喇姑的养子爱新觉罗·胤祹在她死后,自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得到了康熙的支持。并且康熙表示,要为苏麻喇姑自己心中的“额娘”举行七日的祭礼再入馆,好让自己可以见她最后一面。

苏麻喇姑是一位伟大而善良的女性,她或许没有高贵的身世,却凭借自己的良善获得了皇室几代人的尊重。即便到了今日,她的事迹也能够让我们钦佩。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清史稿》(《啸亭续录》清太祖第二子代善之后昭梿著)


脑洞趣味历史


向敬之

电视剧《康熙王朝》把苏麻喇姑和康熙帝弄成了青梅竹马,且安排了少年康熙在祖母孝庄的支持下,欲纳苏麻喇姑为妃而未成功的情感戏,所以就用不少人疑问,为什么康熙帝和苏麻喇姑为何没有走到一起。

把康熙和苏麻喇姑安排为青梅竹马,这与史实严重不符的。苏麻生于1612年,比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都要大一岁,更要年长生在1654年的康熙42岁。即便有人会说爱情没有年龄差距,但要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皇帝娶一个年近花甲而且早已绝经的老女人,这不为礼法观念所容许。

《康熙王朝》中的康熙与苏麻喇姑剧照

她初名苏沫尔(电视剧《孝庄秘史》用此名),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她通晓蒙满文字,是康熙的启蒙老师之一。。清崇德元年(1636年),参与设计清朝开国冠服。老年时,又抚养康熙序齿的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苏麻喇姑以九旬高龄去世。康熙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其实,《康熙王朝》中是苏麻喇姑,对应的该是另一个历史原型,即康熙真正的青梅竹马,那就是后来的慧妃。

《皇清宗室谱系四种》记载:慧妃自幼“待年宫中”,即童养媳,尚未成婚。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三等台吉阿郁锡的女儿。阿郁锡,是康熙祖母孝庄太后的堂叔额德的儿子,即堂弟。慧妃与顺治的孝惠章皇后是姑表亲,因此她是康熙关系不远的表姑。

《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一个康熙纳姑为妃的故事,其来源可能即是慧妃之事。

按现在的说法,康熙与慧妃,是乱伦,但他那时似乎不忌讳这一点。他的祖父皇太极不也娶博尔济吉特家的一姑二侄吗?皇太极因此还下了禁令,但很快被康熙打破,而且得到了孝庄太后的默认和支持。

《孝庄秘史》中的苏沫尔与庄妃

慧妃被自幼养在宫中,应该是孝庄的安排。她是要培育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堂侄女,与孙子康熙两小无猜的感情,她曾经临时安排两个博尔济吉特氏侄女与儿子顺治成婚,致使了两桩政治婚姻的不幸。

她要从长计议,从娃娃抓起。

这样看来,孝庄最初给康熙安排的皇后,应该是慧妃。若非鳌拜弄权,政治危机使然,孝庄要争取首相索尼的全力支持,而不得不在康熙四年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慧妃极有可能在政治婚姻制度下成为皇后。

慧妃死得太早,甚至生前有名无分,身后才得慧妃的追赠。

《皇清宗室谱系四种》记载:慧妃在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去世,五月初九日追赠为慧妃。

好一“慧”字,足见她在康熙心中是聪慧的女子,青梅竹马,情意纯真。遗憾的是,她死前,年轻的康熙先是被四大辅政大臣架空,到后来才借助于索尼父子的势力,铲除鳌拜,逼退遏必隆,真正亲政。慧妃死时康熙已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二人还是相敬如宾的蜜月期。

如果慧妃能及时生育儿女,康熙定然会给她一个更高的封赏。


以礼观书


去年热播的《延禧攻略》中,有一个不显眼的配角引起了很多80、90后观众的回忆,她就是饰演傅恒母亲的演员茹萍。

茹萍饰演的傅恒母亲

说到茹萍,她可是饰演过很多经典的荧幕角色的,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得数《康熙王朝》中,康熙的侍女苏麻喇姑了。在《康熙王朝》里,苏麻喇姑是和康熙一起长大的侍女,两者有着若有若无的情愫。在真实的历史上,苏麻喇姑也是一位传奇侍女,她终生未嫁,死后却以嫔礼下葬,备受皇室尊崇。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苏麻喇姑的故事。

一、生于贫苦 为人侍女

苏麻喇姑,蒙古族人,大约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贫苦牧民之家。少年时取名“苏茉儿”或“苏墨尔”,意为“毛制的长口袋”,传说她出生时恰好身边有此物,便以此命名。顺治十三年(1656年)之后,她改名苏麻喇,满语意为半大口袋。

因为生活穷困,10多岁苏茉儿便入科尔沁贝勒府当丫鬟,被分给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做贴身侍女。这位二小姐就是后来人人皆知的孝庄太后。

布木布泰出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与苏茉儿年龄相仿,两人情投意合。而在电视剧《康熙大帝》中,苏茉儿只比康熙大了几岁,是康熙的姐姐,是很不准确的,完全出于编剧的想象了。

宁静版的布木布泰

大概苏茉儿永远也想不到,自己服侍的这位二小姐日后会名震天下,成为清初最有权力的女人,而自己也踏上了成为传奇的道路。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刚满13岁的布木布泰在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进入盛京与皇太极成婚,苏茉儿也随之陪嫁到了盛京。在后金的宫廷中,苏茉儿与布木布泰互相陪伴,共同学习满语,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慧,她不仅掌握了满语,而且满文写得也非常漂亮。

不仅如此,苏茉儿还擅长女红,心灵手巧,对服饰尤为钟情。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着手制定冠服制度,苏茉儿也参与其中。作为一名侍女,她能够参加如此重要的工作,其能力绝非一般。

《康熙王朝》中茹萍饰演的苏麻喇姑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年仅六岁的福临在孝庄太后的筹划下顺利继位,实权却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皇位,孝庄和福临都非常小心。当时制度规定母子每月只见一次,其他时间,苏茉儿便充当了他们的“秘密信使”,在中间传递消息,从无差错。

二、追随入关 抚养皇子

1644年,满族入关,苏茉儿跟随孝庄太后进入紫禁城。在宫中,她认真勤勉,尽职本分,十分低调,深得孝庄太后信任,也受到后宫众人的喜欢。

顺治十一年(1654年),玄烨出生。他出生前,据说有龙绕身。等他降生后,孝庄太后非常高兴,对他也寄予厚望。

后来,宫中天花肆虐,玄烨尚未染病。为了保护他,孝庄太后便将他移到西华门外的宅邸居住(即后来的福佑寺)。康熙晚年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可是,他仍然没有逃脱天花的魔掌,还是染上了天花。

后宫众人害怕天花,不愿意照顾他,苏茉儿自告奋勇,每天都往来于宫中和玄烨的住处,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玄烨竟然痊愈了,只在脸上留下了一些小麻子。

有意思的是,这些小麻子虽然稍损天颜,顺治在选立继承人时,没有选择二皇子福全(因为他没出过天花),还是让玄烨继承皇位了。

若是没有苏茉儿的细心照顾,玄烨很有可能早就一命呜呼了,或许中国历史上也不会出现创造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康熙大帝了。苏茉儿可谓是玄烨的生命守护神和幸运天使。

幼年康熙

为了让玄烨接受良好的教育,除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苏茉儿还担任了他的启蒙老师,“赖其训迪,手教国书”,手把手教他学习文化知识。玄烨也不负所望,不仅满语学得好,写得也很好,这从现存的一些康熙墨宝中可见一二。

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0多岁高龄的孝庄太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苏茉儿备受打击,想当初,孝庄在世时,苏沫儿是她的影子,现在孝庄去世了,苏茉儿又不曾婚育,无人承欢膝下,心情难免抑郁,闷闷不乐。

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皇太后

康熙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早已将苏茉儿视为自己的恩人,与祖母一样重要的人,非常担忧苏茉儿的身体。为了缓解她的心情,便将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她抚养。

苏茉儿明白康熙帝的苦心,便认真教导皇子胤祹。在她的指点教育下,胤祹处事为人低调谦逊,没有参与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即使到雍正帝即位后,他也活得优哉游哉,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他还被封为亲王,高寿而终。胤祹能够如此,苏沫儿功不可没。

胤祹

或许为了排遣晚年生活的孤寂,苏茉儿晚年信佛,并坚持吃素。她有两个无法被人理解的特殊习惯:

1.常年不洗澡,仅仅在除夕当天用少量的水擦拭身体,过后还把这些洗澡水喝掉,“以为忏悔”。

2.坚决不吃药。不管病情多严重,也绝不服药。这样的生活习惯现在看来如同天方夜谭,即使如此她还活到了90多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女人之一,堪称“健康生活”的反面教材。

三、子虚乌有的爱情

在《康熙王朝》中,苏茉儿对康熙的爱让人十分动容。她原本被赐予康熙为妃,却坚决不嫁,并断发明志,要求出家。在临终的时候,她才承认自己爱了康熙一辈子,可是没法嫁给他,因为她看够了宫廷中的尔虞我诈,不想过那样的日子,只愿意以丫头、姐姐的身份守护他。

陈道明版的康熙帝

除了康熙,《康熙王朝》中还虚构出一个伍次友与苏茉儿相恋,后来也没有修成正果。

事实却是,苏茉儿一生未婚。她比康熙大了42岁,是祖母孝庄太后的侍女,两人根本不可能产生爱情。若说有什么感情,那也只是纯粹的祖孙情,绝非男女之情。

再说伍次友。康熙有满、汉很多老师,却唯独没有一个汉人老师伍次友。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更不会与苏茉儿相恋了。大概是因为她终生未婚,人们不忍心这样一个优秀聪慧的女子孤孤单单,便为她编造了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

善良温柔的苏茉儿一生经历了太祖、太宗、顺治、康熙四朝,她扶助孝庄帮顺治上位、精心照料教育康熙,晚年教导康熙皇十二子胤裪,使他成为唯一没有涉及皇位之争的王爷,安享晚年。

苏麻喇姑本尊

苏麻喇姑是清初所有重大政治事件的见证人,她的卑微出身丝毫掩盖不了她的高尚品德,她为清朝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毫不逊色于孝庄太后,是当时最重要的女人之一。正因此,她得到了清朝皇室的极度尊崇,被尊称为苏麻喇姑。死后,她以嫔礼被下葬,灵柩与孝庄太后置于一处。雍正年间,孝庄太后正式入葬昭西陵,苏麻喇姑也被葬在不远处,永远陪伴着她的主人。

文史君说

最近几年来,影视剧行业特别热衷于拍摄所谓的清廷“大女主戏”,前不久结局的《延禧攻略》更是掀起了一股全民追剧热潮。仔细想想,这些影视剧仅仅是打着“女性励志”的幌子,核心仍然摆脱不了讨好男人的底色。苏麻喇姑则不然,她凭借一己之力,在权势熏天的清廷中不卑不亢,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是真真正正的“大女主”。

参考文献:

李文:《传奇侍女——苏麻喇姑》,《北京档案》1994年第3期。

杨珍:《苏麻喇姑与康熙帝》,《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1期。

陈晓东:《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历史教学》2002年第9期。

本文的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


影视剧中的苏麻喇姑
在二月河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苏麻救过年幼时出天花的玄烨,从小陪康熙长大,康熙七岁称帝,所以年幼的康熙需要一个信任,理解,说的上话心思细腻的侍女,苏麻也极为了解康熙的性格,所以,虽为侍女,更是知己。按律像苏麻这样的贴身侍女,最后是会成为康熙的女人,当然,康熙对苏麻的信任也是无人能比的,在电视剧中,李光地倒霉的时候曾经找过苏麻,希望能得到康熙的再次重用,但聪明的苏麻喇姑几句话就让李光地彻底明白了像康熙这样的帝王,绝对不是其他人美言几句,就能让他改变心意的。


影视剧中的苏麻喇姑最后的结局是成为出家人,常伴青灯,原因并非康熙不娶,而是苏麻不嫁,自幼在宫中长大,察言观色,看了多少女人得宠,失宠,苏麻知道按照她的出身,只能当个低等嫔妃,并且当了皇帝的女人,就离不开争宠,一辈子的喜怒哀乐和皇上密不可分,这正是她所逃避的,所以,她选择了出家,断了康熙的念想,也给自己留了个清净。

当然这只是影视剧中的故事而已,那么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

真实的苏麻出生于普通蒙古族牧民家庭,是孝庄的陪嫁侍女。

凭着刻苦努力和聪明的头脑,精确地掌握了满语,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并提高了整体文化素养。以致后来能担任康熙的启蒙老师。在孝庄去世之后,苏麻喇姑受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此时的苏麻喇姑已经是70多岁,长此以往对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为此,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康熙帝晚年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康熙帝幼小在宫外避痘,到皇父逝世前不久,出痘痊愈,重返皇宫。所说的“保母”,就是苏麻喇姑。所以苏麻喇姑对于康熙来说,更像是母亲班的存在。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苏麻喇姑去世,康熙极为悲痛,按嫔妃之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将其合葬于孝庄太后墓中。


北音执念1014


这里是史河奇谈,古今那些事儿皆细谈献诸君。

《康熙王朝》的热播使苏麻喇姑这个角色走进人们的视线,其与康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却没有在一起,这段“孽缘”可以说令人相当揪心,楼主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估计也与许多观众朋友一样感到特别惋惜。

那么康熙为什么没有娶苏麻喇姑呢?电视剧中是因为苏麻把康熙当主子、弟弟看待,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她知道皇帝的感情无法仅仅属于一个人,她知道做皇帝的女人是幸运也是最不幸的,所以她宁愿带发修行,青灯古佛相伴一生。

现实中的原因又不同,历史的真相是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奶奶级人物,比康熙足足大了四十多岁,两人的关系是亦师亦母,是不存在恋情的,接下来为大家全方位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苏麻喇姑:

明万历四十年间,苏麻喇姑出生于蒙古大草原,随着时间飞逝,长大后的苏麻喇姑进了贝勒府,伺候府上二小姐布木布泰,这位二小姐不是旁人,正是后来的孝庄太皇太后。

后来二小姐嫁给皇太极,苏麻喇姑作为陪嫁丫鬟随行前往盛京。入宫后,苏麻喇姑凭借着刻苦努力与自身的语言天赋掌握了蒙、满、汉三门语言,后来由于精通女红,还被孝庄推荐参与清初冠服诸制的制作。

顺治十一年,玄烨降生,孝庄把自己的孙儿康熙交给苏麻喇姑照料,她不但“手教国书”,在康熙得痘期间也忙前忙后照顾,不是其母更胜其母。几十年的朝夕相伴,苏麻喇姑与康熙帝建立了浓厚的主仆关系,皇室上上下下都对她十分敬重,但是苏麻喇姑从不以此逾越规矩,始终以下人自称。

苏麻喇姑一生历经了清初皇室数个时期,皇太极驾崩时她陪着孝庄从政治的大风大浪中走过来,见证了顺治帝的崛起,又帮孝庄养育教导了康熙。孝庄去世时,康熙不忍苏麻喇姑沉浸于悲痛中,又将自己的皇子胤祹交给她抚养。

康熙四十四年,90多岁高龄的苏麻喇姑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追随孝庄而去,一个侍女的去世,却让皇室上下弥漫在悲痛之中,感其恩情,康熙帝按照嫔妃的规格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葬于孝庄陵侧,让她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为伴。

拙见一答,感谢翻阅!欢迎在评论区探讨指正,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