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猪场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等行为始终存在,而且发病率较高,不管使用什么产品,并不见好转。其实任何行为和疾病都来源于环境和饲养管理,如果改善饲养管理无效,那原因在于猪群生活的环境。

能够导致母猪便秘、肢蹄病的直接原因是母猪运动量太少,能导致母猪运动缺乏的根本原因是猪场限位栏空间狭小且活动空间有限。尤其是现在非瘟疫情难于防控,实体墙要定位栏,小圈饲养要优于成排定位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以下,定位栏的由来和改善措施。

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一、限位栏的由来

20年前,农村养猪盛行,由于国人对猪肉的偏爱,家家户户都有猪圈,“养年猪”和“杀年猪”是一个生活习俗。但是随着畜牧业发展,有些农民走上了养殖的道路,把个人家散养改为集约化养猪,从院里的猪圈改为猪场。为了节省建设投入,减少猪场占地,把群居圈养改为限位栏饲养。这种模式当时非常盛行,直到现在大多数猪场依然保留的限位栏饲养。

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二、限位栏的劣势

随着规模化养猪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原先推崇的限位栏,看似节省空间、高效、便于管理,实际上限制了母猪的活动空间,违背了猪只自然生长的规律。近些年我国育种工作飞速发展,但是PSY、MSY等母猪性能始终达不到国外的水平,即使完全引种国外的种猪。究其根本,是因为抗生素和疫苗滥用引起的猪群健康度问题以及母猪长期禁锢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目前国内养猪也没有充分考虑动物福利问题。

1、引起母猪便秘

便秘是运动不足和饮水不足的一个表现,限位栏的使用,导致母猪长期运动不足,母猪胃肠蠕动减弱,食欲不佳,粪便蓄积在肠道内,水分被吸收,形成排便困难和便秘。便秘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排便困难,会造成粪便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毒素,被肠道吸收后,进入母猪体内,威胁胎儿,形成死胎。如果是哺乳母猪,则会造成奶水带毒,小猪喝了后出现腹泻问题。分娩前后母猪便秘,加重难产几率。

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2、造成母猪无聊刻板行为

在养猪生产中,我们发现一部分母猪经常会出现空嚼、啃咬栏杆、吃土、摇头、撞击圈门、玩水等重复行为。这种刻板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猪长期封闭的固定空间内,出现的异常无聊行为,另外妊娠期限料,母猪产生饥饿感,出现心情烦躁和不安,会出现啃咬异物行为。

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3、肢蹄病、关节炎高发

母猪空间狭小,活动缺乏,运动严重不足,导致骨骼与肌肉发育不同步,形成肢蹄病的概率升高。长期趴卧的母猪,腿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母猪产后瘫痪的概率增加。限位栏水泥地面或者水泥漏缝地板容易磨损母猪蹄子,形成蹄叶炎。种种情况造成的肢蹄病加重了母猪淘汰的程度。

母猪排便、排尿后,身体后方多数是湿的,采食后,直接坐到粪尿上,长期潮湿,易造成关节炎和风湿疾病。

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4、产程加长,难产增多,母猪使用年限缩短

运动量少,心情烦躁,分娩母猪子宫收缩无力,导致产程加强,难产能多,助产次数增多,子宫炎发病率升高,治愈率降低,母猪淘汰率升高。

三、半限位栏设计要求

根据猪舍占地大小,尽量设置双排半限位栏,中间设置走廊为饲喂通道,每个猪一个栏,两侧为活动区。

猪栏规格:猪栏长15米,宽度5米,高度1米,容纳25头母猪。

半限位栏:每个猪栏设置25个半限位栏,长0.7米,宽0.6米

运动区:每个猪栏对应一个运动区,大小与猪栏相对应

密度(空间利用):平均每头母猪3平方米

地面倾斜度:1%左右,便于水和尿排出

饮水器高度:距离地面大约80cm

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四、半限位栏使用优势和注意问题

1、使用优势

与限位栏相比,半限位栏既能满足母猪一猪一槽,减少采食争抢应激,又能满足休息和运动时空间足够,母猪可以自由活动,增加母猪运动量,减少便秘、难产几率,母猪不必长期固定在水泥地板上,可以在活动区运动,减少了肢蹄病和关节炎发病率。同时克服了由于环境单一、狭小引起的刻板行为。

2、混群后掐架控制

虽然对于长期限位栏饲养的母猪在换成半限位后,可能出现个别母猪的掐架行为,争斗一般是在混群后前几天出现,可以观察一段时间,调整掐架严重的猪只,三天后,争斗逐渐减少,趋向稳定。因为猪是群居性动物,陌生个体在一起,一定要决定排名先后,尤其是采食,半限位一个猪一个定位采食槽,减少了采食掐架的几率。因此,饲养人员只需要观察休息时猪群的状态即可。

母猪便秘、肢蹄病、啃咬栏杆的根本原因原来在这里

猪场由限位栏到半限位栏的改变,是综合考虑了动物福利和母猪生产性能两方面因素,结合了小圈和限位栏的优势,提高母猪生产升级和生殖寿命。使用半限位栏混群后掐架是暂时的,毕竟猪是群居动物,适应环境后很少出现掐架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