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3月4日,央媒《檢察日報》“法辯”專版下連發3篇長評,對孫楊抗檢事件做出了觀點評述。

其中“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兩個大字標題,更是徹底表達了官媒對此次事件的態度,而這一理性態度也被無數網友大加讚賞。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此番報道距離孫楊事件結果宣佈不過6天。

6天前的2月28日,雖然國際體育仲裁法院宣佈孫楊禁賽8年,但國內大部分網友仍對孫楊被冤枉堅信不疑。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而僅僅一個星期,事情就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從普通網友到官媒、主流媒體似乎也都悉數“反戈”,孫楊本人也親歷瞭如何從天堂墜至地獄。

難道真的如一些網友所言是“牆倒眾人推”嗎?思想前後,皮哥決定在這裡再次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一、孫楊事件的本質

1991年出生的孫楊今年已29歲。

不管過往成績再輝煌,但這一年齡都代表著職業生涯步入尾聲,不過按計劃他還是準備參加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也一度是中國奧運代表團旗手的熱門人選。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兩年後的亞運會將在他的家鄉杭州舉行,作為杭州的一張名片,孫楊應該要拼到亞運會結束之後才退役,屆時他的名字將和劉翔、姚明、李娜並列,成為21世紀中國最偉大運動員之一,以最為英雄閃耀的形象載入歷史。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可是這一切,在2月28日戛然而止。

儘管孫楊一方提出要繼續上訴至瑞士聯邦法庭,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想要翻盤幾乎不可能。

聯想到此前一年半時間中,從主流媒體到網友都一邊倒地宣揚“孫楊被冤枉”,現在國內的聲音在官媒的推動下回歸理智,也沒人去糾纏“孫楊是否真的服藥”,在這起事件中是否服藥從來都不是焦點,主要的爭議點在於孫楊“暴力抗檢”前後的一系列操作。

央媒三評中第一篇也提到了“無視規則”,這四個字是對孫楊“衝動性格”的概括體現,而這一性格問題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普通大眾對孫楊的印象是高大帥氣的奧運冠軍,可稍微瞭解孫楊的人就知道,拋開奧運冠軍的光環,場下的孫楊是個被慣壞的“巨嬰媽寶男”,他做的事常常“不靠譜”。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就說這次禁賽結果出來之前,都火燒眉毛了,孫楊依然自我感覺良好。

三個多月前他還志得意滿地參加綜藝《吐槽大會》,節目上拿抗檢事件開涮。

按照時間推算,孫楊當時應該已經參加完了去年11月中旬於瑞士蒙特勒舉辦的聽證會,從現在流出的視頻資料看,當時他和團隊的表現可以用災難性來形容,可他在綜藝節目裡儼然一副勝利者的姿態,讓人著實看不懂。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半個月前,他還開著賓利給檢查站送去了八箱牛奶、方便麵,儘管愛心不分貴賤,但相比別的明星幾十萬上百萬的捐款,他這場秀花費不到一千,讓人著實尷尬。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再往前推,孫楊幹過的“不靠譜”的事兒就更多了:

無證駕駛發生交通事故,動手打教練,領獎時拒穿贊助商衣服,和傅園慧搶隊醫,豆瓣上親自下場黑寧澤濤,私生子事件,綜藝節目上各種低情商言論…每個事件細說起來都能讓吃瓜群眾嗨翻天。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不過對於孫楊這個級別的運動員來說,這些黑料都是隔靴搔癢,畢竟運動員靠實力說話,孫楊參加了幾百場比賽,拿下過數十個冠軍,是無可爭議的華人之光。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可是這一次的黑料不同於以往,禁賽八年直接觸動了孫楊的根基,儘管孫楊被安的罪名是不配合藥檢,他過往的成績得以保留,但他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他嗑藥了,為避免身敗名裂,只能兩者相較取其輕,選擇了暴力抗檢;

另一種是他蠻橫慣了,這次又任性了一次,暴力銷燬了樣品,也就是央媒說的“無視規則”。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但對於他這種級別運動員,即使生活裡再無法無天,對於藥檢這麼重要的事也不可能當兒戲吧,況且他在藥檢時還和隊醫進行了溝通。

所以不管孫楊這麼做的動機是哪一個,孫楊的性格問題都是無法避開的間接答案。

二、商業利益與國家榮譽

孫楊團隊顯然對這件事的嚴重性準備不足,一個運動員,只要實力在榮譽在,其他事都不叫事兒。

比如馬拉多納,吃喝玩賭樣樣都沾,但憑藉86年世界盃的精彩表現照樣是“球王”。

但一個運動員一旦和興奮劑沾邊就會遭遇滅頂之災,比如七屆環法自行車賽冠軍阿姆斯特朗,曾是抗癌鬥士被人傳頌,卻終因小小的興奮劑身敗名裂。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2月28日,當禁賽處罰出來時,孫楊團隊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他們極擅長煽動情緒,操縱言論,比如去年就活生生將孫楊抗檢事件變成了一場愛國事件,孫楊受辱就是中國受辱,霍頓拒絕和孫楊合影就是不尊重中國。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但這一次孫楊最擅長煽動的情緒卻最終反噬了他自己。

2月28日禁賽結果出來當天,整個中國泳壇沉默,只表示一直反對興奮劑的使用,連一向護犢子的央媒也只是支持孫楊繼續上訴,態度也曖昧許多。

那時微博評論裡大多數還是支持孫楊,“國外迫害論”還佔主導,孫楊當時若能及時對無視規則的“暴力抗檢”行為進行道歉或許還能挽回一些顏面。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可他蠻橫慣了,自以為即使事情發生了,過去煽動言論的那一套依然能奏效,於是微博親自下場和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硬剛。

一套操作下來,生生拔掉了自己的呼吸機,讓自己徹底喪失了呼吸權,也讓自己和媽媽淪為群嘲對象。

三、孫楊錯在哪了?

《檢察日報》第三篇文章提到了評判孫楊事件需藉助“三雙慧眼”,強調“公平競賽意識、規則理性和證據理性”,我們也將孫楊團隊事件前後的行為整理為四方面,客觀還原這一段時間孫楊方面在操作上到底有哪些不足。

第一,找錯了主戰場

微博上,孫楊尋章摘句,找了若干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力證自己的清白,卻被網友一句話懟回去了:這麼多有力的證據為啥不交給法官,卻交給網友?真把微博當法庭了?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幾天後孫楊參加聽證會的9小時視頻流出,在聽證會上,孫楊一方卻唯唯諾諾,答非所問,讓翻譯小姐姐幾乎崩潰。

孫楊方原本想利用信息不對稱爭取國內的同情,過去這一招屢試不爽,這次信息透明瞭,微博上和聽證會上兩張面孔讓人啼笑皆非。

第二,關鍵問題沒理清

《檢察日報》在第三篇文中提到“孫楊一方的事實和證據本身就不夠有利兼有力”,這是一個很客觀的說法,孫楊團隊應該也對此早就有了清醒認識,但就是在這樣的不利前提下,孫楊一方仍無法對一些關鍵問題做出妥善回答。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比如2018年的那次飛檢,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孫楊在不堵車的情況下晚了一個多小時,怎麼解釋?

檢查期間多次喝水小便,無視藥檢官阻攔,怎麼解釋?

孫楊之前接受了同樣的檢測多達60次,都未提出過異議,這次卻一反常態拒絕配合,還砸壞了樣品,怎麼解釋?

這些關鍵問題,孫楊一直沒有正面回答,他的樣子像極了沒寫作業被老師發現努力尋找藉口的學生。

第三,對尿檢員的身份的質疑

孫楊質疑對方身份更是吹毛求疵,一個尿檢員,說白了就是看別人尿尿的,需要什麼資質?除了出示身份證,還要出示看尿證不成?《檢察日報》文章中也評述孫楊這一理由“很難獲得理性的認同”

更讓人憤怒的是,這個尿檢員還是孫楊的小迷弟,為了幫助孫楊,又或是出於其他原因,不惜作偽證,寫下證言,稱自己只是個建築工人,不具備相關資質。可後來官方文件證明這個建築工是完全具備驗尿資質的。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孫楊是怎麼樣讓建築工自己打臉寫下證言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直接把證言發到微博上,連建築工的身份證號都不打碼,讓對方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同時還陷入到被人肉暴力的風險中,這一招高低不論,但著實不雅。

後來所有一線證據全部透明後,孫楊團隊意識到自己玩脫了,才很快將為自己辯護的微博刪除,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操作讓他徹底失去民心。

而諷刺的是,孫楊對尿檢官的資質各種挑剔,卻在聽證會上臨時換翻譯,新翻譯連資質都沒有直接衝進了法庭,驚得法官說出了guy這種口語詞,只得當即宣佈休庭。

第四,孫楊母親“捅了馬蜂窩”

孫楊母親的一系列發聲,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事件給孫楊帶去的負面影響。

她在媒體前大吐苦水,說庭審官不給自己時間陳述,可事實上她在法庭上完全自說自話,和買菜大媽吵架差不多。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庭審官只讓她回答是與不是,她卻絮絮叨叨,又是說孫楊訓練如何辛苦,又是扯他為國家如何爭光,說不到點子上去。

如果說孫楊母親在聽證會上表現失態是因為經驗不足,那她之後的表現才真正把兒子推進了火坑。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禁賽令發佈後,孫楊母親發佈了朋友圈,她完全破罐子破摔,直接捅出了孫楊14年服用禁藥被禁賽幕後的事,這是要扯掉中國泳壇的底褲啊,這條朋友圈被外媒引用,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也就是這一波操作,讓官媒決定放棄孫楊,這對奇葩母子,拔出蘿蔔帶出泥,誰知道還會捅出什麼事兒來!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所以本週三《檢察日報》連發三篇文章斥責孫楊,既可以認為是事件“意外”進程下的必然發生,也可以說是孫楊自食其果,不過皮哥更願意將其視作輿論理性的迴歸。

不管過程如何,但可以確定的是,孫楊已經徹底從寵兒淪為了棄兒。

如果說之前網友的倒戈是將孫楊推進了棺材板,央媒的這次發聲就是給棺材板釘了許多釘子,孫楊想要翻身幾無可能。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一堆質疑聲中,依然有人為孫楊鳴不平,他們仍覺得這不過是牆倒眾人推,今天罵孫楊的人明天一定會向他道歉,“不要聽風就是雨,想想當年的劉翔!”

但皮哥覺得,孫楊和劉翔不具有可比性,當年劉翔退賽是受了傷,是不可抗力,他受傷退賽沒錯,他錯的是不該為了商業合同隱瞞不能比賽的事實,但這些過失相比他的榮譽而言不足掛齒,況且劉翔也是局中人,很多事他不能做主,他職業生涯獲得的冠軍是清清白白的,所以才能在民眾恢復理性後得到翻案。

而孫楊這次卻很不一樣,前後操作都是自身主導,他很難撕掉“暴力抗檢”這個標籤了,多年後誰想替他翻案,只要放出那場聽證會的錄像就得沉默,他的榮譽簿上的汙跡想要擦去,除非有對他實質有利的新證據被曝出。

再評孫楊事件,千萬別讓“理智”成了嘴上的擺設

從2018年9月4日抗檢衝突發生至今,已過去了1年6個月,中間的曲折即使開了天眼或許也不願相信。

皮哥內心很複雜,如果說孫楊抗檢事件是一部電影,這本來應該是一部光偉正的愛國主義主旋律電影,孫楊是匡扶正義的英雄,霍頓是第一大反派。

可演到最後卻來了個大反轉,反派開始“逆襲”,而過往的英雄也似乎將要落個身敗名裂。

好看的電影,可悲的現實。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千萬不要讓“理智”的思考,成了擺設。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