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我来九江就喜欢住在江边,因为站在窗前就可以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波澜和气脉。一艘艘穿梭于江中的货船组成了一幅新长江的航运画卷,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长江不仅哺育了亿万华夏儿女,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我此次来到的九江市,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留有许多名人轶事。在长江边,这栋三层的仿古建筑宏伟壮观,尤其是夕阳西照时,太阳的金辉将中国古建筑的屋檐翘角映衬的格外气派和辉煌,不仅是建筑本身的美,更是长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此楼叫浔阳楼,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好有印象的名字,我是在哪儿听说过?一旁的大哥给我提示到:“你读过《水浒传》吗?”我答道:“读过,就是时间太久远基本都忘了。”大哥问道:“《水浒传》里有一个叫宋江的你记得吧?”,我回答:“记得记得,后来在水泊梁山当了老大,再后来被招安了。”大哥又问:“宋江是因为什么去的梁山?”,“这个我可真记不太清楚了!”。大哥卖完关子告诉我:“是因为宋江在浔阳楼写了反诗后被衙门问罪才被逼去的梁山。”,原来如此,这浔阳楼也太有故事了,我的进里面瞧瞧。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九江市区不是很大,来浔阳楼也非常方便,从火车站乘5路公交车下车就是,门票20元,网上订购16元。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并非以前的老建筑,它是1989年在长江边重新修建的。重建后的浔阳楼占地1600平方米,楼高31米,外三层、内四层、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

在中国古建中,载入史册的名楼都没有幸存下来,因为那个年代的楼阁都是木建筑,无论是自然侵蚀还是非自然的破坏,一千多年是根本不可能保存的。因此,现存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滕王阁也都是后建的。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始建和损毁的年代已无从考察,据当代德宗贞元年间江州刺史韦应物写的诗句“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以及唐代诗人白居易(宪宗元和年间江州司马)和清代诗人佟法海(康熙年间兵部侍郎)记有浔阳楼的诗句看,自唐贞元年间到清朝1723年间浔阳楼还是存在的,且颇具规模。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的正门面朝西,走进园内,首先可见“遐迩流观”的匾额,两侧是楹联,九江不仅有美景诗情,委婉缠绵,也有不安躁动,侠气豪情。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来到一层大厅,东西两侧的墙壁上是依据《水浒传》“宋江发配江州”和“梁山好汉劫法场”章节创作的陶瓷壁画,30多年过去了依然色彩鲜艳,光彩夺目。这就是中国瓷的魅力。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大厅的正面墙是依据《水浒传》制作的忠义堂和一百零八将瓷雕像,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造型也是各有不同,雕像之生动、形象,制作之精美,数量之多,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展现了江西陶瓷的精彩和高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浔阳楼的看点之一。这些瓷雕像和墙上的壁画一样,色彩依旧,鲜艳依旧,证明了中国陶瓷永不退色的绝技。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按照《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的排序,中间的是及时雨宋江,右侧站立者是坐2把交椅的卢俊义,左侧的是坐3把交椅的军师吴用。水浒一百零八将是根据上位天罡星三十六星,下位地煞星七十二星来排定,其中天罡星和地煞星的说法见于《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开篇,而座次见于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水浒传》所处的年代是北宋年间,可谓民不聊生,外有金兵进犯,内有贪官掠夺,可谓内忧外患,所以才有了北宋的灭亡。出生在泰州兴化的施耐庵正逢元末明初的动荡年代,以张士诚、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泉,于是他以借用的手法,虚构了水泊梁山绿林好汉的故事,以抒发对农民起义反朝廷的支持。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当解说小姐姐用声情并茂的语音打开了我的水浒故事,打动了我记忆故事时,我也意识到《水浒传》只是一个小说,虽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但它的历史故事是虚构的,不是真实的。有关浔阳楼的渊源莫过于宋江在浔阳楼题写反诗的情节。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在二层的墙壁上,有一现代书法,据《水浒传》第三十九回记载:为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某日,(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酒后狂言意思是秃头虱子明摆着的:你皇帝老儿休要逼得我太甚。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在现在也可以定为妄议,于是乎被拿罪在所难免。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站在浔阳楼的最高处凭栏眺望,思绪万千。如果此行来寻古,那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浔阳楼的历史还在,九江人民在长江边把这个历史地标和符号已经高高地竖起。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悲的是,仅仅以宋江反诗来诠释浔阳楼有些荒唐,也有些肤浅,因为,大作家施耐庵的《水浒传》只是一个刻画入心的小说,是一段虚构的故事,它不是真实的历史呀!但是,一千多年来老百姓能把《水浒传》深深的喜爱,它的感动人心的章节就像宋江反诗能流传至今,这就说明的老百姓对《水浒传》的喜爱,对宋江这个小说人物的认同,以及对浔阳楼的感念。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真实的历史并非现在这么雄伟,它只是一座位于长江边的普普通通的酒楼,几栋靠近江边的屋舍,唐宋年间,长江这段叫浔阳江,由于当时水运交通便利,又是文化名城,自来也是文人扎堆的地方,现在的话就是网红打卡地。那年,苏东坡途径此地,多贪了几杯封坛老酒,结账时发现银两不够,于是唤店小二拿来笔墨,写下了“浔阳酒楼”四个字欲顶账,店小二拿着字匆匆向老板请示,不小心把“酒”字抓坏了,店老板一看是苏东坡的字那还敢要酒钱,这几个字是多少钱都求不来的。于是有心的老板就将“浔阳楼”三个字刻成了酒楼的招牌,从此,“浔阳楼”三个字就成为了九江城市的地标,成为了施耐庵小说的亮点,也成为了一个不是历史的历史故事。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其实,“浔阳楼”三个字有据可查的是出自大诗人白居易《题浔阳楼》的五言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江州司马任上。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开篇四句,诗人疑惑陶渊明和韦应物的诗句为何能高妙清闲;中间八句,写出是因为江州的山水美景赋予了陶韦二人创作高妙清闲诗句的能力;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因才情有限,无法将所见景物完美地表达,而愧对江州河山美景的自谦之情。这首诗诗人借对古人文采的思索,及对自己能力不够的自谦,来赞叹江州河山的美好。“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浔阳楼”历史还在,风韵还在,它已成为一个历史符号。浔阳酒楼早已脱胎换骨,江州私厨已承担了它的新的使命。“长江大活鱼、腊味糯米饭、锅巴粥”等等传统美食不知是不是传统的浔阳美食?但是,如果没有苏东坡给予的“浔阳楼”的名称,没有宋江的题反诗,今日的江州私厨永远也不会超越浔阳酒楼的历史影响。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我是来九江寻古的,我来过“浔阳楼”,尽管今日的“浔阳楼”已是一座仿品,我们会为岁月的无情而伤感,但是我们更会为长江的深厚的文化而欢欣。从施耐庵的《水浒传》到宋江题反诗,到白居易的古诗和苏东坡的传说,但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这不是历史,只是一个完美的虚构。就像今天的浔阳楼,它不是历史的遗存,但它是传承下来了灿烂文化。

浔阳楼寻古,宋江题反诗纯属小说虚构,真正扬名者要感谢苏东坡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