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大結局:藍湛放魏嬰離開是為了讓他明白本心


《陳情令》大結局:藍湛放魏嬰離開是為了讓他明白本心


魏無羨若是有了另一種感情之後,反而是不大肯宣之於口,即使心裡明白。魏太大條,這樣做對藍湛有點渣,因為他表現出來的總是從不拒絕,也從沒認可過什麼。可是也合理,正常的男人,一般都不會想到自己情投意合得不得了的哥們竟然想成為自己的道侶吧?另外別忘了,經歷了這麼多的患難與共,他終於也想睡他的畢生知己了,可他太害羞,對藍湛他總覺得自己修了鬼道配不上他,何況是男人對男人,所以也不敢明說。觀音廟事畢,魏嬰應該是想著就這樣和他攜手餘生,一切盡在不言中吧。

所以才有了這樣精彩的大結局。

大仇得報,沉冤昭雪,但失去的已經失去了。如今的魏嬰,覺得什麼都不重要,除了身邊的人。所以兩人撇下眾人走了。魏高高興興地打算過二人世界,藍想著自己的小孩思追還沒有和他娘相認,不能一走了之。好在思追很快如他爹所願。相認後,魏藍對視,超級甜,超級開懷。然後思追與藍湛在邊上說話,應該是告知他爹他要和溫寧去冒險了。藍湛無後顧之憂,可以過二人世界了,肯定很開心。但他轉向魏嬰與溫寧時,卻是黑臉。只有一種可能,思追帶話,剛叔父說了讓他回來,他大哥閉關,無人主事,然後要他接任仙督,藍忘機不能陪魏嬰走天下了。

然後溫寧思追走了,魏開心地邁步擁抱二人世界時,藍忘機沒跟上來。藍忘機內心必然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

《陳情令》大結局:藍湛放魏嬰離開是為了讓他明白本心


正與我第一段所說的和魏嬰的想法相反,這樣稀裡糊塗地一直一起遊歷天下,藍忘機不行,他不可能不明不白地和魏嬰這樣再蹉跎幾十載的歲月,他要讓自己的這一份情有名份,他愛的太久,要的很多。 十六年前的含光君就可以說出《忘羨》的名字了(這何嘗不是告白?),經過了漫長失去的教育,十六年的相思無處寄的提純,中年藍忘機不會再犯第二次失去魏嬰的錯了。他對魏是超出友情的,想想胸口一模一樣的烙鐵,誰會去烙一個和好朋友一模一樣的烙鐵?(又不是紋身,沒那麼痛。就是紋身,也是情侶間的產物吧。)他又是懷著怎樣的後悔和痴戀燒穿皮肉的,痛失所愛必然已經大過身體上的痛了!想想他說“沒有那個意思就不要撩撥人家”,想想抹額,想想各種丟下魏嬰先行一步的吃醋,想想醉完酒第二天聽自己說過“我喜歡…”緊張得要瘋了,若心裡坦蕩,沒有喜歡的人,又緊張什麼呢?想想魏無羨昏迷醒來穿著紅睡衣時,藍湛眼裡的驚豔,以及被阿苑抱著喊爹哭時,抬頭看見魏嬰的深情!哪個朋友看他哥們這樣看?所以含光君,在魏嬰身上投入了半生所有的愛,是要一定把這個直男扳成道侶的。

他很明白魏嬰的大條,也很明白他得讓魏嬰自己明白,再告訴他。這首先需要失去,只有分離拉伸開時間,魏嬰才會去用心想他倆的感情。

加之大哥那樣,諾大家業不可一日無主。另外,魏嬰上一輩子因為仙門高位壞人的迫害,身敗名裂,香消玉殞。這一世在觀音廟之前,他藍忘機也是仙門的反叛,要想保護好魏嬰,保護好他倆鋤奸扶弱的信念,必須身居高位,手握權勢,才能漂白他倆,護好飛揚跳脫又耿直不怕得罪人的魏嬰,護好他倆的情意。想想得知金丹真像時藍湛那樣的人哭得多傷心,他50集所有的淚都是因為太心疼魏嬰,他肯定恨過自己無能為力,所以可以繼任仙督,一手遮天,護好他的心上人,藍湛沒有理由拒絕。

有三大利,而唯一的弊端是藍湛至此沒有了自由,可對於從小就沒有自由,後來又超脫得大自由的藍忘機,這並不是難事。唯一不好的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就是在魏嬰想明白之前,魏嬰會傷心,他也不好受,但為了他倆這無法割捨的衝破性別的曠世情誼,現在這些生離是值得的。所以藍湛決定,放開一下魏嬰,繼任仙督。

《陳情令》大結局:藍湛放魏嬰離開是為了讓他明白本心


魏嬰的反應如他所料。他先是酸楚委屈傷心的差點哭了,冷靜下來想明白後(在雲深不知處彈琴的時候換衣服了,說明至少是第二天了),他佩服藍湛,為了鋤奸扶弱,匡扶正義,寧願套犁拴韁,比他這種遊俠犧牲的大,惠澤的人多。他是由衷地佩服和愛戴藍湛。可他應該是還沒有明白藍湛的其他心思。

所以他為藍湛敲打了潛在的對手聶懷桑,但卻不敢說要留下來。因為沒有捅破窗戶紙,他倆還是好友。這世上哪有餘生一直和好友在一起生活的,只有夫妻可以好不好!他沒有信心,藍湛又沒主動開口挽留,他只好走。

這就有了山頂送別的精彩心理戲!魏無羨盼望藍湛主動留他,畢竟重生回來,是人家主動在幫又窮名聲又臭又人人得而誅之的自己,現在幫完了,自己還賴著,太不知羞了。藍湛希望魏無羨主動說留下來,這就說明他真正想和自己共度餘生。可直男魏無羨啊!你活該沒錢沒人疼沒地方去!你不該慫的時候怎麼慫了呢!其實夷陵老祖骨子裡依然是個純情小男,對於心上人他也自卑的很。

你看,魏無羨先說“我走了”,再表明“不知道去哪裡”,再到最後都吹定情曲了,就差直接說我要留下來一直和你一起了。說明魏無羨是真的捨不得藍湛。但是藍湛看著他這樣,就清楚以魏無羨的性格,他還是沒明白自己的心,感情的事上還是稀裡糊塗,所以不能留,不然自己一輩子都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結果就是魏嬰失望,藍湛也失望。只好一個硬著頭皮走,一個狠著心送,雖然一個都酸楚得要哭了,一個在背後深情地凝望,聽到笛聲忍不住停下來了。

還有笛音解讀很有意思:

魏嬰:下次見面,你要想好這首曲子的名字啊!(其實就是魏嬰最後的努力,藍湛,我還想和你見面啊)

藍湛:我早就想好了。(結合玄武洞藍湛已經說出了名字是《忘羨》,說明藍湛早就認定了對魏嬰的感情了,可你還沒弄清你自己的心)

然後最後一幕山頂吹笛來了。魏嬰換了衣服,注意看魏嬰的神情,說刻骨相思不為過吧,至少是難過的。看所處環境,是當年他倆分離的山頂吧。所以得出結論,魏嬰漫遊歸來了,分離將感情過濾提純,他明白藍湛的感情了,選擇勇敢的回來面對。但同時他又擔心傷藍湛太久,藍湛放他走是不是心累了不再要他了。所以他在雲深不知處山頂上吹笛,看看藍湛會不會來找他,就像百鳳山尋著笛音來找他告白一樣。(那是他倆對彼此感情最坦白的時候,卻竟然是藍湛主動,果然大總攻在感情一事上比直男羨通透多了。啊,魏無羨你果然就是天然撩,糊塗地靠近靠近再靠近,卻其實不開竅的純情渣,真想打醒你!)

然後藍湛叫他“魏嬰”,我靠,藍忘機的春天終於到了!看魏無羨不可置信地轉身,再擔憂地凝視,再到確認後相視一笑,那一笑內容太多了,有弄清感情的坦然,有眉梢未去的想念,有累你單戀多年的愧疚,有失而復得的喜悅,有餘生有你的安全感,肖戰演的太好了!接下來,仙督和他道侶一道,鋤奸扶弱,攜手興旺仙門的故事正式開始!


《陳情令》大結局:藍湛放魏嬰離開是為了讓他明白本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