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37:許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35位


許姓,屬舜帝姚重華姚姓媯姓姬姓子孫衍生姓氏。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以後許姓大舉南遷繁衍於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廣東。明代福建人許沖懷、許申移居臺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臺灣遷徙,進而移居海外。遷至四川,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37:許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35位


姓氏來源


源流一:出自姚姓媯姓衍生的姬姓。


源流二: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


源流三: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文公之子姬其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源流四: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五:源於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六:源於姜姓,出自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許由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37:許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35位


得姓始祖


許由,字武仲,生於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詳。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堯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隱居箕山,農耕而食。後堯帝又請他作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他死後葬於箕山之巔,堯帝封其為“箕山公神,配食五嶽,後世祀之”,故後人稱箕山為許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許由活動於潁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故後世許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晉皇甫謐著《高士傳》亦有記載:“許由隱於沛澤之中,堯以天下讓之,乃而遁於中嶽,穎水之陽,箕山之下。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洗耳於水濱。”人們為紀念許由,在汝州西關南建有許由廟。與許由洗耳有關的還有一個巢父飲牛的故事。巢父與許由同為《高士傳》中所列七十二高士之一。巢父避世隱居,躬耕而食。正當許由洗耳時,巢父牽牛飲水。問明原因後,巢父深恐洗過耳的水再汙染牛口,就將牛牽往上游飲水。為紀念巢父,人們在許由廟旁鑿一水井,命名為“巢父井”。西城門外的洗耳河橋頭,舊有“許由洗耳處”石碑一座。


各支始祖


許必珍、許君枑、許通一、許覺富、許荊。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37:許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35位


郡望堂號


堂號


洗耳堂: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潁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汙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得仁堂:伯夷、叔劉在周滅商後,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孔子誇他求仁而得仁。許氏因以得仁為堂號。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誇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如今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後裔。


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後。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37:許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35位


宗祠通用聯


萬卷畢覽;五經無雙。

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許善心,字務本,少年時聰明,被稱為神童。在南朝陳曾任散騎常侍,入隋官至通議大夫。博學多聞,家中藏書萬卷,無不遍覽。接替父親許亨未完成的《梁史》續修。下聯典指東漢時期的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跟從賈逵學習,曾任太尉南閣祭酒等職。博通經籍,時人評論他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有《說文解字》,集古文經學訓詁之大成,為後代研究文字及編輯字書最重要的根據。又著《五經異義》,專主古文經學。


汝南世澤;二龍家聲。

全聯典指漢朝時期的許劭與兄許虔齊名,時稱“二龍”。


孝宣求劍;飛瓊鼓簧。

上聯典出西漢宣帝皇后許後,名平君,昌邑人。宣帝劉詢出生數月,其父母便因“巫蠱之禍”同時遇害,他被寄養在祖母史良娣家,生活在民間,而許平君也是民間女。當朝中公卿商議立皇后時,宣帝下詔要尋找原來舞過的劍。大臣瞭解他的意思,便奏請立許後。下聯典出傳說中的古代仙人許飛瓊,為西王母侍女,西王母常令她鼓震靈之簧。


系承炎帝;源出許昌。

全聯典指許氏的出處和源流。


評推月旦;緒衍箕山。

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許劭,字子將,與從兄許靖並有名。好評論鄉黨人物,每月更換其品題,俗稱“月旦評”。曾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大喜。下聯典出堯讓位於許由,相傳堯把君位讓給他,他逃到箕山下,耕鑿而食;堯又請他為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意聽到。


徹鍾泰岱;緒衍箕山。

全聯典指堯高士許由耕於箕山。


忠孝世澤;節義家聲。

全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許遠,與張巡合力拒賊,血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兵糧俱盡,城陷被執,不屈死。


魯齋道學;旌邑仙傳。

上聯典指宋、元朝時期的許衡,字仲平,號魯齋,河內人。與姚樞、竇默等人講程朱理學。曾任京兆提學,在關中大興學校。元朝建立,他與劉秉忠等制定朝儀官制,後主持國學,以儒家六藝(六經)為教學內容,對漢、蒙文化的融合及交流,起過一定作用。官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著作有《魯齋遺書》等。下聯典指東晉道士許遜,字敬之,汝南人,向吳猛學道。後舉孝廉,曾拜旌陽令,有感於皇室紛亂,棄官周遊江湖,傳說寧康年間在南昌西山,精修成仙,並且全家四十二口拔宅飛昇,雞犬也隨之昇天。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


繩其祖式;世澤綿長。

金門縣現有五個鄉鎮,三十七個行政村,一百五十七個自然村。但當地人民仍習慣以“鄉”做為村莊住民的認同體,這可能是受到明清時期的“都→保→鄉”地方層級舊制觀念的影響,因為當時的“鄉”,就是一個最基層的地方聚落單元。例如,舊屬十九都古賢保古坑鄉,就是指今日的古崗這一個自然村。金門與廈門過去同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管轄,當地方言都還能保留閩南方言古音,例如一般人都把“鄉”讀成“香”它閩南話讀音與拜拜所用的“香”相同。金門家廟多且密度高,更有幾個鄉是“一鄉數廟”的情況,例如瓊林就有蔡氏家廟七處,西園有黃氏家廟四處,北山也有李氏家廟四處,盤山有翁氏家廟三處。這些家廟除代表大宗、小宗之區分外,也代表當地姓氏家族的興盛繁衍景況於一斑。金門家廟大門之左右兩扇門板題字(板門聯),在後埔(金城鎮)是以題“祖德”、“宗功”者較為普遍,但在金沙鎮則以門神裝飾繪畫者較為多見。何培夫認為門神聳立寺廟大門,首當其衝而地位顯要,其設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厲、迎祥納福與安宅鎮殿。在民風古樸的金門瀏覽眾多家廟建築,能夠讓人同時欣賞到生命禮俗中的善與美,它涵括了各種傳統的、莊嚴的、親情的、藝術的、宗教的事與物。


孫支挺秀;祖德流芳。

臺灣省金門縣許氏家廟聯。


出岫且從龍;縈空寧觸石。

此聯採用唐朝禮部尚書許康佐《日暮碧雲合》詩句聯。


兄弟六登科甲;父子四為尚書。

全聯典指明朝巡撫許進,上聯說許進八子六登科甲。下聯說許進及子許誥、許論、許贊等四人,皆為尚書。


寶樹春回雙月旦;錦江瑞靄百花潭。

上聯典出東漢末汝南平輿人許靖及從弟許劭。下聯典出許靖,字文休,舉孝廉,任尚書郎。後入蜀漢,歷官廣漢太守、太傅。“錦江”,地名,在四川,流經成都市。“百花潭”,地名,在成都西郊錦江岸邊。


化日光天新氣象;清風明月舊襟懷。

全聯典指晉代文學家許詢,字玄度,高陽北新城(今河北徐水縣西南)人。幼年聰慧出眾,人稱神童。後司徒府召為掾屬,不就。曾為道士,隱居永興。早卒。有才藻,善為文。精名理,善清談。好遊山水,身體矯健,曾與王羲遍遊會稽名山。與孫倬同為東晉著名玄言詩人。簡文帝稱“玄度五言詩,可謂妙絕時人”,實際上則是以玄言哲理敷衍成篇,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對當時東晉詩壇影響極大。今存《竹扇詩》一首及《白塵尾銘》、《墨塵尾銘》等文。


掬泉洗耳辭堯禪;解字成文費段箋。

上聯典出堯予許由天下不受,又授其為九州長,憤而洗耳於穎水之濱。下聯典出東漢經學家、文學家許慎著《說文解字》,清朝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為其註釋,有《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古經典;山雨滿樓唐律詩。

全聯典指唐朝詩人許渾,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名句。


知人其能九德貴;聞過則喜百世師。

此聯採用清道光進士許信臣撰書聯。


訓詁傳經千古業;說文解字萬世師。

此聯採用河南省偃城許慎祠聯。


但有餘閒惟學帖;即逢佳客莫談天。

此聯採用清朝書法家許庚自題聯。許庚,字文恪。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應侯順德,貽厥孫謀。

此聯為福建省詔安縣南詔鎮許氏家廟聯。廟祀開漳功臣、昭應侯許天正。


摸索賢才,自明幽暗可識;品題才物,鹹惟月旦公評。

上聯典出唐朝大臣許敬宗(公元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今浙江富陽)。陰附武后,謀逐褚遂良,殺長孫無忌等。下聯典出東漢名士許劭(公元150~195年),字子將。汝南人。初為郡功曹,深受敬重。他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閩海敉平,翊黃宣威昭聖德;漳州建制,弘揚教化應民心。

此聯為福建省詔安縣南詔鎮許氏家廟聯。


入潁陽、守睢陽、令旌陽,赫赫神仙之府;漢太傅、唐右傅、明少傅,堂堂宰相之家。

此聯為安徽省績溪縣家朋村許氏宗祠聯。上聯典指許由、許遠、許遜。許遠,字令威,唐朝杭州鹽官人。安史之亂中,被玄宗任為睢陽太守,至德年間,遭安祿山部將尹子奇圍攻,他與真源令張巡協力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堅持數月,兵糧俱盡後被俘送至洛陽,安慶緒兵敗時被殺。下聯典指許靖、許敬宗、許存仁。許敬宗,字延族,唐朝大臣,杭州新城人。隋代大業年間舉秀才,曾在李密軍中任記室,後成為秦王(李世民)府十八學士之一。太宗時歷官著作郎兼修國史、中書侍中;又助武后趕走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顯慶年間任中書令,與李義府同掌朝政。曾主編《文館詞林》。許存仁,名元,字存仁,明朝金華人。太祖朱元璋親自任他為應天府教授,入宮教諸王子,歷官博士、國子祭酒,在明太祖身邊十餘年,從文化、歷史到人才選調,多參與議論。


萃子姓於一堂,緬先人祖有德宗有功,為烈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衍雲礽播諸代,願吾輩孫也賢兒也肖,能文能武,鴛班鷺序集南洋。

此聯為許氏南洋宗祠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