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善戰?

真歷史


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對於這個問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人們印象裡,大家會傾向於湖南,因為以毛主席為代表的很多老一輩革命家都出自湖南。但我今天要說的最勇武的這個省是四川的川軍。


川軍為民國時期四川軍閥部隊,四川軍閥長期混戰,自辛亥革命後自民國二十一年,四川軍閥混戰共約470次。在長達20年的軍閥混戰中,川軍各部人數雖眾,但是紀律極差,戰鬥力極弱,被世人稱為煙槍和步槍並有的“雙槍兵”,當時各界提起川軍都展示出不屑一顧的表情,認為他們百無一用,只會內鬥和欺壓百姓,毫無戰鬥力。就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認為:川軍習氣較壞,官長均視物質享受為當然,不能與士卒共甘苦,各將領間為省內長期互戰的結果,彼此均積不相能。


但這一切都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1937年7月10日,劉湘致電蔣介石,籲請一致抗日。8月7日,劉湘飛抵南京出席最高國防會議,26日,發表了《為民族救亡抗戰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川康軍民同仇敵愾,毀家紓難,奮起抗日,同時擔負起後方根據地的重任。


於是川軍22、23、27、29、30和36等6個集團軍,43、88兩個軍,1個獨立35旅共計40萬軍隊開赴中國各個戰區。他們轉戰7萬公里,涉及到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13省市,參加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安慶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共計28次大會戰,以及其他戰鬥。


尤其在臺兒莊會戰中,藤縣四晝夜的血戰,以武器之最劣、人數不過兩萬餘人的川軍,終能給數量巨大、高度機械化之精銳敵軍以重大的打擊,搗毀其直佔徐州之企圖,等待援軍主力到達,使軍事重鎮徐州得以轉危為安,這是我國抗戰史上最不可磨滅的一頁,師長王銘章英勇就義。


據《抗戰期間各省歷年實徵壯丁人數統計表》統計,抗戰八年,四川總計徵壯丁300多萬人,居全國各省之冠,為全國同時期徵壯丁的1/5。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1/5,即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人。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負擔經費4400億元,約佔國統區總支出的1/3。


川軍在八年抗戰中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英勇。正是抗戰烽火中,川軍實現了浴火重生,以生命和鮮血書寫了抗戰歷史,從而由“雙槍兵”、“爛部隊”,轉變為鐵血之師、正義之師。



要說哪個省的人最英勇善戰,當然非湖南省的人莫屬了。守土意識最重,為國家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什麼都不管不顧的,有團隊意識,並且不居功等等…如果這幾年我不是在手機上看到四川人那麼放肆囂張跋扈不知羞地自誇自己四川人怎樣怎樣,那一直低調隱忍的我們這些湖南人絕對不會表揚自己的。所以古人說,人貴要有自知之明嘛。


清風明月在心中A


川人對外最硬氣,抗戰爆發後,前前後後一共有350萬川軍將士出川抗敵,爆發了許多四川民眾送自家的孩子上戰場催人淚下的故事,安縣王建堂參軍出征時年邁的父親送其一幅出征旗。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死字,旗幟的右上方寫著給兒子的期盼“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份上盡忠”。而左上方的內容似乎抒發著老人家對自己年老體邁無法報國的遺憾和辛有一子代父出征的安慰“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匹夫有份,奈過年齡。辛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出征的川軍穿著草鞋揹著大刀裝備落後,其它戰區都不願接收,後來被蔣介石硬塞到了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在臺兒莊戰役中,王銘章的一二二師孤軍守滕縣。面對日寇的瘋狂進攻,王銘章知道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滕縣失守已成定局。面對危局王銘章對部下說道“我們身為軍人。犧牲原為天職,現在只有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不如此則無以對國家”。苦戰三個晝夜,日軍突破城牆,王銘章組織餘部與敵巷戰,最終寡不敵眾,全部壯烈殉國。 中條山戰役日軍突破國軍防線,國軍兵敗如山倒,所有部隊都在向後撤,只有川軍未退阻擊日軍。日軍被阻久攻不下,調來數門大炮,對著川軍猛轟。然而,川軍死傷無數,卻沒有一個人後退半步,至死都牢牢地站在那裡, 等到戰鬥結束後,日軍軍官才發現,原來川軍士兵們的腳都用鐵鏈子牢牢地固定在地上。日軍軍官讓翻譯問一個奄奄一息的傷兵,為什麼把腳鎖在地上。這個傷兵瞥了一眼翻譯,說:“老子是四川人,這叫血戰到底!”正如劉湘將軍生病奄奄一息時所說“餘此次奉命出川抗日,志在躬赴前敵,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光影之


中國古代,最少不了的就是抗戰了,說到底就是為了保衛國家,而在古代,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善站呢?估計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認為的一個省份,其實最善戰的就是四川了,在古代,為國家提供最多人力就是四川。

國民革命軍中,有戰鬥力的部隊幾乎一半的人是來自四川,抗戰中傷亡的326萬人中有64萬是來自川軍的將士,在抗戰時期全軍戰亡的85萬人中,有26萬是四川的將士,四川將士的勇武善戰也是出了名的,在抗戰時期,四川可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宋朝末年和蒙古的戰鬥中,蒙古花費了數10年的時間才攻下了四川,只是因為川蜀之地的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再加上四川土著的奮力抵抗,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才取得獲勝,如果說人心渙散,哪怕是有著這樣險峻的地勢,恐怕最後的結局也是隻能夠讓蒙古大軍得逞。

在明清之戰中的四川,當時努爾哈赤進攻瀋陽,只在一天之內就攻下了瀋陽,又在渾河遭遇到1萬川軍的隊伍,最終掀起了著名的渾河大戰,當時在滿清入駐中原之後,到達四川巴蜀之地時,當地的老百姓拼命抵抗,發生了大規模的屠殺事件,後來又發生了“湖廣鎮四川”的事件,四川將士的勇武善戰也是聞名天下。

四川將士不只是在抗日戰爭中,在歷史上也是值得讓人敬佩的,他們為了保全自己的家園,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四川省自然而然成為了最勇武善戰的省份


加油吧少年6748


根據以往的事例個人感到排前三位的是廣西、四川、湖南。特別是廣西兵打山地叢林戰絕對非常厲害,人靈活、耐力足、勇敢、還有一點狡詐。總體認為從小在山裡長大的比在城市裡長大或在平原地區長大的善於打仗,以上都是相對而言。中國人擅長打仗,只要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犯你!


年青的時侯


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善戰

小編簡單的從三國時期論起,三國時期是英雄人才輩出的時代,簡單的將三國十大悍將列舉下: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而後馬騰入京被封為衛尉,馬超就統領了馬騰的部隊。


張飛: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典韋: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曾單手舉起牙門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率十餘人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黃忠:字漢升,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名將。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升任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改封后將軍,賜關內侯。


文丑(河北名將):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丑率五六千騎追擊曹操,進至延津。曹操採用荀攸的餌敵之計,以不足六百騎大破文丑一軍。文丑死於亂軍之中。


顏良: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 ,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而聞名。


綜上所述:內蒙1個。河北3個。山西1個。山西1個。安徽1個。河南2個。山東1個。


中國解放初期1955年被封為10大元帥名單如下:

朱德:四川人,生於1886年。

朱德23歲進入雲南講武堂,開始了軍事生涯。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朱德在黨內和軍內都享有巨大的威望。


彭德懷:湖南人,生於1898年。

彭德懷18歲進入湘軍當兵,逐漸萌發富國強兵思想。彭德懷半生戎馬倥傯,參加了工農紅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林彪:湖北人,生於1907年。

林彪18歲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成為黃埔軍校中軍事成就和名聲最高的學生之一。這一點,連他的對手蔣介石都不得不承認。蔣介石說:“我要表揚他(林彪),他是黃埔最優秀的將軍,因為他把他的學長和教官都打敗了!”


劉伯承:四川開縣(今重慶)人,生於1892年。

劉伯承19歲棄文從武,投入了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很快就成為赫赫有名的“川中名將”。劉伯承以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著稱。朱德讚譽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家不可多得的將才”。


賀龍:湖南人,生於1896年。

20歲時,年輕的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走上了革命道路。


陳毅:四川人,生於1901年。

陳毅18歲赴法國勤工儉學,兩年後,因參加中國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被武裝押送回國。在黨內,陳毅是少數與毛澤東有私交的領導。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愛好:詩詞創作。


羅榮桓:湖南人,生於1902年。

羅榮桓2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開始從事農民運動。羅榮桓1963年12月16日病逝於北京。毛澤東作詩《吊羅榮桓》給予高度評價。毛澤東一生寫了很多詩詞,懷念戰友和親人的作品卻屈指可數。

1955年,羅榮桓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徐向前:山西人,生於1901年。

1924年4月,21歲的徐向前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在黃埔軍校期間,蔣介石曾約徐向前談話。由於徐向前生性靦腆,蔣介石問一句他答一句,沒有多的話說。他的山西口音也很重,蔣介石聽得不太清楚,很是著急。徐向前離開後,蔣介石對部屬說::“不可用也。”


聶榮臻:四川江津(今重慶)人,生於1899年。

聶榮臻也是黃埔軍校出身,任政治教官。新中國成立後,聶榮臻主抓國防科技,在他的主持下,中國成功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

1955年,聶榮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主管軍工生產和軍隊的裝備工作。


葉劍英:廣東人,生於1897年。

葉劍英20歲進入雲南講武堂,算是朱德“學弟”。葉劍英素有“儒將”之稱,每臨大事有靜氣,能在歷史關頭明斷是非,果敢抉擇。毛澤東為此誇他“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1955年,葉劍英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


綜上所述:四川4個。湖南3個。湖北1個。山西1個。廣東1個。山

概述:隨著年代更替,驍勇善戰的省份也是會隨之而變得。


小木影視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故意來挑撥地域的。

其次,回答區很多馬上開始胡亂發揮的,都是瞎說八道。比如有人貶損兩廣,你知道首次鴉片戰爭時候廣州附近幾個縣的農民就打出了英軍在鴉片戰爭中傷亡第四的三元里戰役麼?有人說浙江不行,你知道戚繼光訓練軍隊專門找浙江義烏的山民麼?

中國歷史數千年,王朝更替,人口流轉頻繁,所謂各地的民風、文化甚至血統都有不少更替。比如春秋時期湖北的楚人是“蠻夷”彪悍善戰,但到戰國時候的楚人反而變得文弱,甚至被廉頗鄙視;吳越之地(今天蘇杭)在春秋時候極為勇猛,但到近代又成為文質彬彬的代名詞;四川人在宋朝之前都不太能打仗,但抗戰時候川軍戰鬥力雖弱,勇猛血性是強悍的。雲南軍隊好像一般不被現代人重視,但滇軍改編後組成的50軍在朝鮮戰場和美軍對拼也不落下風。

所以,撇開具體的時代和具體的場合,除開指揮、裝備和具體戰爭環境,單獨去說哪個省最勇武,純屬看熱鬧不嫌事大。

即使我們把具體時間場合限定下,比如說,設定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十年,假設在指揮、裝備、訓練、戰術等差不多的情況下,能否得出哪個省的兵源最好呢?同樣很難。

因為實際上根本不存在一種科學的考察方法,能把這些省份的兵源進行公平的比較。我們能看到的戰例數據,都是附加了外在因素的。既然有不同的外在因素,那麼以此來比較就不公平。

比如說,僅以南方數省為例,一般來說表現的戰鬥力,粵軍、桂軍、湘軍較強,滇軍、次之,川軍又次之,黔軍墊底。但是這並不反映各個省的戰鬥力。川軍和黔軍顯然是因為窮造成裝備落後,以及缺乏訓練;而湘軍戰鬥力來源於其從清末開始的軍事傳統,粵軍來自於國民黨的早期營建。桂軍除了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軍閥的有效整合,一定程度上確實與廣西人本身的彪悍有關,但這彪悍似乎也談不上碾壓餘者。到一定層次的戰術上,過於彪悍可能反而成為短板,如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將帥評價桂軍戰鬥力其實比中央軍還是要弱一些,不僅僅是裝備。

歸根結底,現代化戰爭並不是街頭群架,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和哪個省兵源的關係微乎其微,看的是有效的統率、訓練、裝備和指揮機制。這遠比甲省乙省打嘴仗要有意義得多。


巴山夜雨涮鍋


如果指街頭鬥毆逞兇鬥狠,東北河南齊名!如果打仗英勇不怕死桂軍湘軍可以排前列!如果是指保家衛國為國捐軀,川軍永遠第一!不接受反駁[酷拽][得意]


呦呦鹿鳴35569953


話不多說,上圖



遊戲人生1554374


這個題目是錯誤的!

我相信題主的本意是想得個是非因果,在所有省份的戰鬥力比拼中找到位榜首的那一個,但是世間的甚多東西是沒有高下對錯之分的。

我以抗日戰爭為例,抗戰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抗爭史,我們集合全民族的能量,帶著巨大的民族犧牲和各個省份的奉獻去完成這個神聖且艱難的事業。

在此之中,全中國的每一位公民,每一個省份都是崇高的存在,都為了共同的事業發光發熱,可能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每個省的力量有大小之別,除此之外你還能以一個未參與者的角度去評判誰是貢獻最大的,哪個省的人是最勇武善戰的嗎?

不,沒人能去評判!

所有為抗戰犧牲的力量都是值得敬畏和崇拜的。

國家危難

我敬畏先輩的奉獻和犧牲,所有獻身和參與的人都是榜樣。

我僅以四川為例,來回顧這個血性的省份和血性的先輩們!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中國軍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時間長達14年之久,在這14年間,中國人民在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戰場浴血奮戰。

九一八事變

日本法西斯企圖以野蠻武力手段征服中國,實現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以滿足其侵略世界的野心。給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抗戰中,國共兩黨合作抗戰,踐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凝聚全民族四萬萬同胞的人物財力同法西斯勢力殊死搏鬥。

最終以日本人的無條件投降宣告抗戰勝利,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極高的代價。

戰績

在整個抗戰中,中國軍民共死傷2183萬餘人,其中死亡約1110萬餘人,佔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總死傷人數的40%之多。

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摺合起來高達時價1000多億美元。

14年抗戰中,中國軍民殺傷、俘獲的日軍,據日方的統計共261萬餘人,其中死亡人數為133萬人。

在全面抗戰的8年裡,中國軍民共殺傷、俘獲日軍150萬餘人,接收投降日軍128.3萬人,此外還殲滅偽軍118萬人,接收偽軍95萬餘人。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給予日軍最大、最持久的打擊,使二戰中的日本侵略者損失總兵力的65%,並對日軍的軍械裝備、軍用物資和軍隊建制體系給予重大破壞,讓日本經濟、社會極度緊張甚至崩潰,作用巨大。

大後方一一四川,川人之威

作為大後方的四川,擔負起救亡大任。

廣大四川百姓自願出人,出錢,納糧,出力,修路,忍辱負重,救亡圖存,傾盡所有。

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八年間:

四川總計出壯丁300餘萬名,而當時四川總人口不過4000餘萬,壯丁數佔比約為全省人口總數的7%,佔全國壯丁總數1400餘萬的20%以上。

相當於把全洛杉磯的人搬去戰場。

南北戰場上國民黨軍隊的主要來源就是川人,川人參戰之眾,以至於當時有所謂“無川不成軍”之說.

川軍的血性不僅體現在四川派出的人,川軍將領也是鐵骨錚錚。

  • 饒國華,川軍第145師師長。因為自己的屬下臨陣脫逃,丟失陣地,悲痛欲絕,憤而自殺謝罪。饒國華雕像
  • 王銘章,122師師長。王銘章奉命駐守滕縣,日軍主力坂垣師團猛攻滕縣不下,以重炮和飛機猛轟,炸燬城牆。王銘章寧死不屈,跳牆殉國。王銘章殉國後,所部官兵抵抗戰至最後一人,城內傷兵不願做俘虜,以手榴彈與衝進來的敵人同歸於盡。
  • 王銘章影視形象


這就是川人的氣節。


八年抗戰,國家總計支出法幣14640餘億元,四川總計貢獻了約4400億元,以一省之力,負擔了全國抗戰總支出的近1/3。

在抗日最困難時期,四川一度負擔了全國總支出的50%以上。

除了財政,四川支持的糧食也是最多的,在全國主要糧產區被日軍佔領後,全國各地貢糧困難,在這種處境之下,這個“天府之國”在揹負著本省4000萬人口的同時,又亦然成為前方將士和後方城市居民所需糧食的主要供給地。

因此這個歷史上“水旱由人,民不知饑饉”的糧食富庶之地,曾一度出現嚴重的飢餓恐慌,甚至由政府出面號召民眾“實現一日兩餐”,遇到欠收之年,老百姓不得不“日以苕藤菜葉及雜糧充食”。

但是為了支援前方的抗日戰爭,驅逐日寇,老百姓寧願忍飢挨餓,也心甘情願捐輸納糧。


這就是川人的血性。


以上類似的事蹟不勝枚舉,這種事情不僅出現在四川,各個省份都有湧現。

總結

為什麼在抗戰中,我們的英雄如此之多?

我想了想,大概就是我們民族不服輸的精神和共御外敵時同仇敵愾的氣魄吧!

致敬先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