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前的德国,面对破败不堪的中国,德国为何要伸出援手?


因为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被英法美俄等国围攻,最后惨遭失败。而在一战之后,所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非常的多,德国只能拥有10万陆军,军事方面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德国一直不甘心一战的失败,一直想着要复仇。

德国想要复仇,自然不能够单打独斗,一直想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盟友。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帝国主义复仇。一战时候的盟友奥匈帝国已经土崩瓦解,分裂成好多个小国,而且实力也不强。当时的苏联成立不久,遭到帝国主义的敌视和排斥,所以德国在初期和苏联的合作相当的深,德国的很多先进武器都在苏联开发训练。

除了苏联之外,东方的日本和中国也进入了德国的法眼,因为中国是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所以对帝国主义肯定有所排斥。而日本当时对英法等国有所不满,所以和德国的交往也比较深。当时德国帮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训练了好多军队,德国本意也是希望中国和日本同时加入德国的阵营,向西方帝国主义挑战。不过中国和日本的矛盾太大,最终无法同时加入轴心国同盟。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本身地大物博,拥有很多丰富的资源,而其中很多战略资源也是德国所想要的。最有名的就是中国的钨矿,中国的钨矿当时世界第一,对德国来说钨是制造坦克和穿甲弹的重要资源。所以虽然在军事上德国给予了中国一定的帮助,但中国也是用自己的资源换来的,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二战之前的德国,面对破败不堪的中国,德国为何要伸出援手?


我们知道,自清朝末年,我国就被西方列强欺负,最耻辱的就是八国联军对我国的侵略,烧杀抢掠,瓜分中国,直到二战前,中国一直备受欺辱。可以说,当时的欧美国家都想在中国捞取好处,但唯独德国面对破败不堪的中国却伸出了援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小编认为,德国也是曾经的八国联军之一,之所以帮助中国强军,无非也是为了利益。具体原因是:

一是因为两国同病相怜,有相同的政治目标。我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战败国德国的势力,除了割地赔款,还要限制军队数量,极大的压制了德国,虽然德国在军事压力之下只能低头,但思想上并不承认;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因为弱国无外交的原因,凡尔赛条约对我国也作出了不公平对待,在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也使我国放弃承认凡尔赛条约的合法性。在相同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德国和中国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所以德国要帮助中国强军。

二是德国为了赚取经济利益。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战败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打压和限制,国内经济几乎崩溃,战后德国赔偿了一大笔巨款,同时美国和英国还联合打压德国,德国面临的巨大危机就是经济问题。德国想要从战败的惨状中走出来,首要的是解决经济问题,当时德国鼓励大量的德国老兵去战乱地区赚钱,而那时我国是最为混乱的时期,所以德国就将目光对准了中国,这些德国老兵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强军,为的就是赚取经济利益。

三是因为德国在东亚没有势力,急需找一个盟友,便选择了中国。我们知道,德国在欧洲、非洲等地区,都有一些盟友,但是在东亚是没有任何势力的(当时日德还没有合作),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将青岛德军打败,占领太平洋德国岛屿的就是日本,当时日本实力很强,又有强大的侵略野心,所以希特勒非常清楚与日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相反,中国国力较弱,但潜力很大。以中国当时的国力,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和德国作对的。所以,中国作为德国在东亚的盟友是非常适合的。但作为盟友,想要互相支持,根据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差,德国不得不帮助中国强军,因为中国军事强了,对他们也有好处,当然了前提是不能超越德国。

四是因为中国与苏俄断交,急需找到新的靠山,并且蒋介石非常崇拜希特勒,两人神交已久。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与苏俄的关系随之断绝。因急于寻找新的国际力量来填补苏联顾问撤退所留下的空缺,蒋介石把目光转向了德国。并且蒋介石十分赞同学习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认真、勤俭、遵纪、执着”的民族精神,力主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作为中国的“指导原则”,促成中国社会的“军事化”。精神上的崇拜与现实的需要,使蒋介石坚定了他的联德决心。希特勒上台,蒋介石开始直接与纳粹政府展开交往,他曾经宣称“我们需要中国的希特勒”。并且蒋介石效仿希特勒,建立了特务组织“复兴社”即“蓝衣社”,以恐怖手段来维护统治。而登上总理宝座后的希特勒为了侵略扩张,大力发展军备工业,也迫不急待地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于是两位终生都未谋面的领导人开始了超越时空的交往,两人不但互通信件,而且互赠礼物以表示敬仰之意。可以说当时的中德关系渐入佳境。所以,德国要帮助中国强军。

五是德国帮助中国强军,其目的是在中国练兵,实践一些猜想的军事理论,为德国的强军备战做准备。当时的德国备受美英法等国的关注,虽有强军扩张的野心,但不敢表露,所以通过帮助中国军队强军,进一步实验、实践、检验他们的军事理论,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同时,有战斗就有消耗,大量的吸收中国的经济,用来购买石油,为二战军备做储备。

六是因为德国发展军事装备,需要中国的钨锑等矿藏资源,而中国则需要德国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培训,两者各取所需。我们知道,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忍辱负重,一直想一雪前耻,为此大力发展军工企业,但由于德国矿产资源匮乏,尤其是制造军火必需的钨、锑等战略资源急缺,基本上都要依赖进口,但受到美英法的限制,德国只能从中国大量进口,并且中国也拥有丰富的钨、锑等战略资源。而中国军事一直较弱,非常需要德国的强军之道,所以,德国为了换取钨、锑等战略资源,不但承诺蒋介石,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帮中国军队强军,提升军事素养。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小编认为,德国之所以帮助中国军队整军备战,充实军队中的德制武器,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中德建立在自身战略需求上的,并非德国对中国特别好心肠,双方可谓各有所需,都对对方有所需求,因此合作是互利的模式。


葛大小姐


说是援助,其实更像是一种交易,德国对华出售军火并不是为了援华抗日,而是为了换取其国防工业发展而不可缺少的钨砂等战略资源。当时世界钨产量的80%集中在亚洲,而中国又是亚洲的产钨大国。1932年至1938年间,中国的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而世界钨产量的一半都输入了德国,足见德国对于这一战略资源的极度需求。当时中国和德国一样都在大力的扩充军队,一个急需军火,一个继续钨等原材料,两国一拍即合,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开展大规模的经济贸易,有效的缓解了两国的外汇压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合作,而不是政治基础,所以这种合作是极不可靠的,一旦发生重大的政治变动,这种合作也如昙花一现,迅速的凋零了。


在希特勒的全球战略计划中,亚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不仅需要一个强大的亚洲国家来从东面牵制苏联,还希望一旦同英美爆发冲突,他亚洲的盟友可以牵制相当数量英美军队,而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只有日本,而不是中国,所以希特勒一开始就谋求和日本达成某种政治协议,希特勒崇尚强者,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和中国的结盟,即便在两国交往最密切的十年中也仅是限于经济上的来往。

之所以德国一直对华出售军火,甚至在中日战争爆发后仍旧没有停止军火的出售,首要因素就是对于钨等战略资源的需求。当然德国也明白为它盟友的敌人提供军火是如此的不合时宜,可能有如下的政治考虑,即希望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能够最终和平的解决,这样德国既可以保住亚洲的这位盟友,也能保住一个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德国甚至希望中国能够加入轴心国同盟,一起对抗苏联,但是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坚决反对,而随着德国军事援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严重,中国也开始主动和苏联接触,谋求新的军事援助。



随着中日之间的冲突已经没有了调停的希望,而中国又和苏联走的越来越近,德国的在亚洲的政治企图最终破灭,加之日本已经占领了许多中国的钨矿产区,希特勒认为中国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随即下令停止对中国的军事援助。所以我们要客观的看待这段历史,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许多帮助的德国军事顾问和友好人士,但是对于纳粹德国则谈不上感恩,这完全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


战略论


二战之前的中国破败不堪,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更是比那个时候的中国更加破败不堪。两个同病相怜的国家开展贸易,互惠互利,哪里有德国援助中国一说。

德国这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很有趣。如果有人告诉你,德国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一直很好,你会相信吗?实际上,德国从晚清的时候,尤其是中国兴起洋务运动之后,就已经是和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

当年的李鸿章访问德国的时候,和德国首相俾斯麦惺惺相惜,德国报纸称李鸿章是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是西方的李鸿章。两个人关系密切,在双方的努力下,德国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帮助很大,同时也打开了德国军火商在中国的市场。

中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定远和镇远舰就是德国购置的。而李鸿章军队里装备的也主要是德国枪炮。至今,我们在一些清朝时建造的海岸炮台,还可以随处看见德国克虏伯大炮的身影。

在甲午战争期间,英国站在日本一边,而德国则站在中国一边。不明当时真相的人,有人吹嘘日本军队的武器先进。实际上,在陆军的装备上,淮军装备的武器要比日本陆军强。就拿炮兵来说,日本装备的是青铜炮,而中国装备的是克虏伯的钢炮。

日本企图向德国购买钢炮,德国依照和中国的协议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只单方面向中国出口。可是,淮军在战场上不堪一击,丢弃了大批的武器。日本马上将炮兵的火炮换成了德国的大炮。

因此,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可违背的公理。后来,德国也加入了瓜分中国的列强的行列,八国联军的统帅也是德国人。那段短暂的友谊就此夭折了。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了战败国,而中国却成了战胜国。为了德国在山东的主权问题,中国还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从德国得到了战争赔款,军阀张作霖还从德国购买了军工厂,成立了远东第一大兵工厂。

德国在这个时候,又想起了老朋友中国。当时的中国和德国同病相怜,都是贫穷的国家。德国为了自己的生存,急需贸易伙伴。而中国政府面对列强,这些国家一直把中国当做殖民地,根本就不给中国平定的地位。中国需要输出原料,换取工业品来发展生产。而德国需要输出工业产品,获取原材料。这样一来,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贸易合作。

中国和德国的贸易堪称天作之合。德国由于战败,需要支付大笔的战争赔款。因此,德国的外汇十分短缺。而中国也一样,中国的出口大部分是附加值很小的原材料,也换不回多少外汇。这样,双方就开始了以货易货的贸易。

1934年8月23日,由塞克特促成签订的《中德易货协定》则把中德军火贸易推向高潮。该协定的目的在于,以中国的原料与农产品交换德国的工业产品。中国的大批物资,尤其是钨、锰矿石成为对德国的主要出口货物。钨作为制造合金钢的重要原料可以说极为重要,大大提高了德国军工产品的质量。而德国的机器设备,工业产品,军事装备也成为中国进口的大项。

除了贸易方面的合作,中国和德国还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德国虽然在一战失败,但是,德国军队的名声依然如旧。当国民政府的主要军阀内战结束后,决定对军队进行整训,而军队的样板就是德国。

国民政府从德国进口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蒋介石还亲自向德国政府去信,邀请德国的军事专家来华,成立了德国军事顾问团。这个军事顾问团为中国编练著名的德械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军事顾问们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出谋划策,除了编练军队,他们还制订军计划,建造长江防线,为中国对日作战做出了贡献。

在中日战争中,有不少德国的军事顾问参与中国军队的指挥,甚至有的亲自持枪上阵,战死沙场。直到1938年,德国政府命令军事顾问全体回国,但是还是有个别军事顾问留在中国,在中国军队里参与对日作战。

中国和德国的合作首先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的,这是当时国际形势造成的。中国和德国之间通过贸易和各个领域的合作,都解决了各自的需求,这是难得的双赢模式。

在这种合作中,双方是平等的,没有那种援助的涵义。到了中日战争爆发,德国召回德国军事顾问团,并中断中德贸易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德国在中国也不是不捞好处,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德国可一样也没少拿。

只不过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在中国的利益被收回后,自然也没办法继续欺凌中国了。

况且德国帮中国强军并不是免费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二战之前德国确实给中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资援助,大到像飞机、坦克、大炮。小到手枪手雷等物资都从德国进口,甚至还派遣了众多军官来中国指导。

可是这都是有条件的,不仅中国要花大价钱去买,而且得到的武器装备还是德国淘汰下来的一批,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全世界只有德国愿意与中国进行军备换物资,虽然明知道会被德国人宰一笔,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中国实力孱弱,国民政府纵使再不满意,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虽然这些军备在德国已经不入流了,可是对于当初的中国来说已经算是顶天的好东西了,有了这些装备的加持,国民党的德械师更是所向披靡。正是因为德军的援助,中国才有了与日本抗衡的资本。

像淞沪抗战时德军资助中国的三个德械师,四万日军的伤亡可以说有一半是他们造成的。要不是因为二战的阵营问题,因为日本不断施压,德国可能还是会一如既往的选择资助中国。但是奈何中国比起日本实在太弱了,在亚洲找盟友做二选一,德国只能选择日本这个强有力的国家作为盟友。

那当初为何德国偏偏要资助中国呢?

从国际形势上看,一战失败后,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被日本抢走,而法国和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并没有损失。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考虑在东亚多交一个盟友的战略需求,自然需要援助中国。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中国是矿产大国,这些矿产可以帮助德国造出源源不断的飞机坦克,这才是援助的根本,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驱使。

从国家利益看,一战失败后,德国面临国内战略资源紧缺和物资匮乏的现状。军官无疑成了利益交换点,因为《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军队数量不得超过10万,所以留下的都是包括军官在内的精英,好为二战积蓄力量。

那这些精英之所以是精英,不能只是训练,不上阵,批量“出口”到中国,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军事能力还能赚取一笔不小的外汇,何乐而不为呢?

在资源上,德国除了木材、煤以外可以说并不充裕,像石油、铁矿、铜等稀有金属物品全都是需要依靠进口的,而这些东西恰巧又是德国发起二战的必需品。纵使德国技术再高,可是缺乏资源,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欧洲,英法对于这个曾经的对手自然也是十分不放心,在金属资源上更是严格把关。像钨矿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更是丝毫不肯流入给德国。

于是德国只能另寻他路,恰好中国又是钨矿大国,于是合作就不可避免地达成了。我出货,你出钱,各取所需。

虽然中国在这场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可是不可否认,德国在那个时代几乎成了中国工业的领路人,帮助中国建造钨厂、钢铁厂、煤炼油厂等等,甚至得益于德国的工业援助,中国有了水冷式机枪,和迫击炮,这都在后来的抗战中成了资本所在。

这援助的背后,则是中国向德国输送源源不断的矿产和桐油为代价的。

而且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两国就有过亲密的合作,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定远和镇远两艘旗舰,虽然最后甲午海战失败了,可是定远号也是硬抗了日军两百余艘炮弹才沉没的,这质量也是杠杠的。

正因为之前有过精诚合作,所以两国能再次走到一起,这一点也不足为奇。

两国能走到一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阶段,不符合英美法等大国的利益,从1919年开始,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沙俄八国政府联合发布声明,对中国内战各方实行武器禁运,以利于促进中国国内的“和平统一”。

国民政府统一后,列强才停止了为期十年的武器禁运措施。在这十年中,德国、捷克、意大利这几个不参与禁运的国家,靠着向中国输入武器大发其财,德国武器是其中最为畅销的。


历来现实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受到一战战败的影响,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在欧洲的地位非常低,欧洲国家普遍都用敌视的眼光来看德国。当时的德国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获得足够的经济订单,将目光放到了亚洲的中国。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中国一直都处于军阀割据的局势下,由于欧洲列强通过一系列的条约禁止向中国出售武器,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一直都比较落后。

德国恢复实力之后,急需要一些军事订单来缓解经济,而中国恰恰又需要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因此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变得越来越多。三十年代初期,德国提出要帮助国民政府建立一批德械师,并且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新式武器的图纸。我国依靠着德国提供的图纸,仿制出了中正式步枪,二四式重机枪等武器,这些武器都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为了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我国在仿制德国装备的同时,也从德国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当时我国有几十个德械师,很多部队的头盔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德国在帮助我国发展军事实力的同时,也从我国赚取了大量的钱财。一直到了七七事变爆发后,我国还从德国下单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只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对,德国没有按照约定交货。

德国在二战前帮助我国发展军事实力,其本质目的是为了从我国赚钱,当然德国对我国提供的军事援助,也在我国抗战前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淞沪会战时期,我国凭借着精锐的德械师抵抗日军三个多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只能说二战前德国对我国的军事援助是各取所需,我国依靠着的德国的援助得到了发展军事实力的机会,德国得到了足够的金钱,双方都在援助中得到了好处。


军武小咖


说伸出援手显然是不对的,但两国关系比较友好,政治、军事、商业的交流和贸易活动比较密切,倒是真的。比如,德国向中国出口了大量武器,并帮助国民党训练军队等等。这除了与德国那时的国策有关,当然还与希特勒特别看重的资源有关,尤其是国防资源。

德国的统一到1871年才完成,此时其周边的诸多强国,如法国、荷兰、意大利、以及稍远一点的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和英国,早已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地遍及全球。所以铁血宰相俾斯麦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制订的国策是,发展经济、暂缓扩张、友好睦邻,搞定欧洲。

俾斯麦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殖民地是一个累赘。当然,俾斯麦当政的后期,他的殖民政策有了明显的改变,在非洲包括我国,有了几块小小的殖民地或租借地。但在那时,德国的国际关系,实行的是联英、盟奥、坚定地抗俄抗法。在亚洲及远东,德国与我国和日本的关系,都不错。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德国的资源并不好,又缺乏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资源输入。尤其是希特勒时代,他要大规模扩张,要占领欧洲,支撑工业、经济、国防军事的各种资源,尤其是矿产和金属资源,就显尤为重要。而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比如锡、钨等矿石,在全世界的占比非常高。

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大市场。日化产品德国不占优势,但军工产品,如枪炮坦克等等,德国的很有竞争力。所以,用产品换资源和金钱,双方急需,一拍即合,德国何乐而不为?


世界真的很大


这个世界所有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二战前,德国对于中国提供了很多武器装备,还派来了很多技师做指导,看起来德国真的是个大善人。真的是这样吗?

德国不是免费提供的,是来赚钱的

德国在二战前对于中国的支持,不是免费的,而是有偿的。说白了,人家是来赚钱的,不是搞慈善来了。

当时的德国,因为一战中大败,所以不得已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忍受其它欧洲国家带来的不平等政策。一战后,德国不仅赔款割地,夹起尾巴做人,而且军队的数量不能超过10万人,生产的各种装备,欧洲人不愿意交易,英法等国也不同意德国和中国进行交易,用意非常明显,担心中国崛起后“报那八国联军侵略之仇”。

但是,德国要发展经济,要搞活民生,实在顾不上欧洲其它国家的限制了,开始悄悄的和中国进行交易。关键是,德国人卖给中华民国的装备大多是淘汰了的产品,并不是最新的产品。在德国人看来,他们是赚了。

但是,积贫积弱的民国政府,真有能力全额支付军备物资的钱吗?

有时候,还真的没有那个实力,于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德国人愿意和民国政府以物换装备

德国人和中华民国的交易,一是为了赚钱,二是为了能购买中国的资源。当时的情况下,中华民国的资源数量还是比较多的,铁矿、钨矿、桐油、猪鬃等还算丰富。

除了用钱购买中国的资源,德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贫穷,于是同意用资源换军事装备,这点特别让民国政府高兴。

随着德国军事装备的引进,生生地提高了国民军的档次和等级。

德国人做事还是很用心的,卖了装备,就派售后技师来了,手把手教如何使用那些“先进”的军事装备。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因为德国和日本是盟友的关系,所以德国中断了和中华民国的交易。

即使如此,那不多的全副武装的精锐德械师,在淞沪会战中还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硬生生抵抗了日军三个多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如果中华民国全部配备了德国装备,那日本人投降或撤退的时间会大大提前,对中国广大地区的伤害也会大幅度减少。

虽然德国人走了,德国的装备没法子继续购买了,不过还好,1941年后,美国的支援来了,这让民国政府长出一口气,就此有了长期抵抗的资本和信心。

整体上来看,二战前的德国需要发展经济,出口武器和装备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中国大地恰好需要那些装备,所以两个国家的交往频繁了起来,贸易多了起来。


蓝风破晓


可能正是因为德国曾经帮助过中国,所以现在有不少国人的二战德国有一股莫名的好感吧,甚至还有人给这帮取了个名叫"德棍"。其实至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开始到民国,中德一直存在着军贸关系,中国军队从北洋军、北洋新军、再到后来的德械师都是以德为师,武器装备也是以德制为主,所以中国和德国的关系一直都是算友好的,且有着悠久的军贸传统。也许有人会说"中德之间是单纯的贸易关系,德国只不过看中了中国的资源……"。但是但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唯独德国卖武器给中国,难道这还不算爱?

日本鬼子在南京屠杀了近30万人,但是你知道吗。那面在欧洲被人视为魔鬼的"卐"字旗却在南京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德国人拉贝在南京拉起的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旗(也被成为纳粹党旗)建立了人道主义救援区,保护了近25万中国同胞免遭杀害,虽然我们要反对纳粹独裁,但是也希望国人能铭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德国人。

其实德国的确是被中国的资源给吸引了,德国看上了中国包括钨在内稀有金属矿石、桐油等资源,稀有金属矿是炼高质量钢必备的东西,但这玩意整个欧洲都缺乏,但中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稀有金属矿。当时全球大部分范围内的石油和橡胶都被英国控制,石油德国想其他办法解决,但盛产橡胶的东南亚在英国手里,所以德国就必须找橡胶的替代品,也就是桐油(这玩意老一辈人可能会知道),而当时中国也是全球桐油生产大国。所以中国缺工业生产出来的武器,而德国缺资源,所以两者一啪即合。

而德国诚意也满满的,直接给了中国毛瑟M-1935型步枪(也就是后来的98k)、德制MG-08重机枪全套生产图纸和技术,以及出口各种口径的火炮、坦克、潜艇等等装备,而德国出口的所有武器都是欧洲国家禁运的,也就是说所有欧洲国家都不卖东西给中国,唯独德国卖。当时中国想买捷克式轻机枪的技术,但是捷克死活就是不卖,所以中国只能逆向反测,导致性能有所差异。所以以军贸交易为核心搭建起中国和德国直接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帮助中国。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为了利益

德国虽然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和英法相比,德国资本主义化的程度不高,时间也远不如英法长久,因此当英法和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完全瓜分了世界后,德国已经没有占领的殖民地,但是德国要发展,必须得到新的血液,新的资源,一战爆发其实也有这个原因。

前面说到,当时的世界已经没有了可供瓜分的地方,而正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自然是德国最好的选择

德国平等对待中国,其实是在进行一种战略出资,是符合他们本身的利益的。咱们都知道,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现已完全失去了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租界和权利,并且他还和西方国家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现已失去利益蛋糕的德国,在这一方面和中国现已是没有冲突的了。

并且《凡尔赛和约》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德国的发展,适当所以给德国的套上了一个紧箍咒,而咒语刚好就掌握在那些西方国家的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在中国进口自己需要的战略物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