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忍!在我的老家,人是去豬圈上廁所的

不能忍!在我的老家,人是去豬圈上廁所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書單“返鄉觀察”系列的一篇,作者是我的朋友一夫。


從農村進城已十幾年的他,今年想在老家開展一場“茅廁革命”,以實際行動提升父母的生活質量。沒想到,滿滿的熱情被潑了冷水。其中的原因,有幾分無奈,幾分惋惜,或許也能引發你對農村落後現實的幾分思考。



1


我的老家在重慶市墊江縣白家鎮。長期在外工作的我,已連續4年春節沒回鄉了。

但今年春節,我不僅決定回農村陪父母過年,還準備幹件大事——請師傅給家裡做一間像樣的廁所和浴室,來場

“茅廁革命”

你可能不解:茅廁有啥可革命的?


這就不得不吐槽了。我們那裡因為偏僻不發達,各家的廁所都是直接建在豬圈邊上的,名叫“茅屎坎兒”:一個大糞池,上面擱一排長石條,四周用木條或石條一圍,便是豬圈,人“如廁”的蹲位,就是在豬圈糞池的石條上打一個石洞。


我小時候上廁所,總是要讓大人把豬看著,不讓它們靠近。否則,上茅廁有被豬“拱屁股”的危險。


生活條件稍好後,農民的豬圈越圍越嚴實,被豬拱屁股的可能性小了。但這些年來,在我們那個鄉鎮絕大部分鄰居家裡,依然是在豬圈邊上上廁所。

我曾有過好幾次怪異的“場景體驗”:

在豬圈邊蹲茅房,我一邊用手機看許知遠的《十三邀》視頻,一邊聽到豬躺在我身後打鼾、放屁。節目的講述聲與豬的鼾聲、屁聲交雜一起,既魔幻又現實。


不能忍!在我的老家,人是去豬圈上廁所的

▲我家鄉的典型茅廁


在我心中,廁所標準應向城市看齊:便池/馬桶+熱水器+洗手檯。這樣,即使子女遠離家鄉,父母仍能享受跟城裡人一樣的衛生設施。也由此,當我在2017年下半年看到政府提出農村“廁所革命”時,那一刻心生共鳴。農村人如今不用愁吃穿,差的是舒適的居住環境。


2

臘月二十九的晚上,我回到了老家。第一時間便去看我家的茅房,豬圈還在但已經不養豬了,那蹲坑還是4年前的樣子。我想著怎麼說服父親我來出錢,他只需要找到匠人便可以修建一個寬敞、明亮、衛生的廁所。


要說服一個思想保守的人,有難度。回家前我就得知,整個村裡90%的農戶已安裝天然氣,不再燒柴禾煮飯。而我家因為父親不明智的“節約”,錯失裝天然氣的機會。


實際上,在我看來凡是應把城裡複製到農村的現代設施,他都曾反對過。包括玻璃大窗、網線、環保照明燈⋯⋯一個5瓦的廚房電燈泡,他可以偏執地用將近10年。


為了從對比中找出差距,我先拿農村安裝天然氣來舉例。


我說:爸爸,你看,鄰居家安裝了天然氣,都用上城市的設備了,你還成天燒柴火。你沒有追求高效率煮飯、保潔灶房的想法嗎?我指了指頭頂那十幾年被煙燻得墨黑的土瓦,試探他的想法。


不料,他的回答簡短又直接:柴禾便宜,不花錢。


不能忍!在我的老家,人是去豬圈上廁所的


我追問:你做一頓飯要花一個多小時,燃氣灶做一頓飯30分鐘,哪個效率高?哪個清潔環保?


他答:“我不需要啥子效率,農村不就是這樣。”


見遊說不動,我把母親也拉入了戰壕。她比父親開明,說:“也是,你看別人城裡什麼都收拾得規規矩矩,你爸爸是農村‘懶人思想’,什麼都不想改變。”


逮著這個機會,我給父親講鄉下茅廁的落後:北方有旱廁,南方有茅廁。管它什麼廁,衛生大多亂糟糟。夏天蚊蟲亂飛,冬天堵塞糞池。你看城裡的衛生間、高速路的服務站廁所,要都像農村這樣搞簡直不敢想象。如今政府提倡“廁所革命”,條件好了,該改善的應當改善。


兩人勸,勝一人辯。爭取了2個多小時,父親做出了讓步,說可以搞,但不要做太奢華。我答,就做城市標配版,費用控制在3萬以內。我天真地以為,終於可以施展拳腳了。


3


沒想到大年三十,哥哥從城裡回家的那天,直接否決了我的“茅廁革命”。

他的理由有三:


第一,父母年紀大了,維持他們一直以來的習慣最好;

第二,改造要花錢,這錢不如直接給到他們還開心一些;

第三,農村都是這個樣子,不用勞神勞力去做那些。


總之,維持舊狀,將就過。

一句“將就過”,是我聽到最不思進取的藉口。我試圖反問:那你們為何有時,也覺得家裡環境衛生堪憂卻不做出行動?畢竟是兄弟親情,我委婉地說這錢我出你不管。


哥哥卻回答我:“弟娃兒,真沒必要搞啥子廁所革命,他們老了,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你看我曾給爸爸買的新皮帶讓他繫褲子,可他非要系褲腰帶繩索。”

我記得這件事,父親說褲腰帶方便實用,皮帶麻煩。比如在田裡耕地,他總是嫌皮帶限制行動,犁起田來牛不聽使喚。


不能忍!在我的老家,人是去豬圈上廁所的


可是,改善廁所難道不實用嗎?我困惑不已。

年後第三天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在老去的父輩身上,看到了一些明顯的思維缺陷,我把它稱為“將就主義”,即人們很難有新想法,自我革新思維較少,不思改變現實。

我們鎮裡,無法外出務工的人都喜歡種植榨菜,這是純粹的辛苦活,父親在家裡種了大概10噸。限時收割時,極其缺乏人力。在離鄉的前兩天,為幫助父母收割,我加入了勞動大軍。但父親不讓我花錢請人幫忙,說除去僱人的錢後沒有“賺頭”,而我在家的時間又只剩兩天。

他不允許僱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自己“將就”辛苦點,也可以幹完,錢不能讓別人賺了。無法說服他,我只能拿出一個三十歲年輕人的力氣與幹勁,在田間地頭來回猛幹。然而,在人力收割最為緊張的一天,父親卻為去撿田裡的鵝蛋,專程跑去而耗掉了半個多小時。


我以玩笑的方式跟他對談:爸,你去撿一個鵝蛋,這個蛋能賣多少錢?

答:不到兩元。


接著再問:如果我不在家又不得不僱人收割榨菜,這半個小時要花多少錢?


答:可能幾十元吧,但我曉得鵝蛋不去撿可惜了,會被別人撿走的……


我說:“你這是沒看到時間和效率的可貴之處,就好比你害怕燃氣貴而不願安裝來提高煮飯的效率一樣,也好比你認為廁所革不革命都一樣,反正是農村。”


不能忍!在我的老家,人是去豬圈上廁所的


當然,我不可能以批評的語氣去對待我的父親。只是感慨,生於閉塞的信息環境,人們對效率和品質的追求,有種母親所說的“懶人思想”,也就是將就主義。我父親如此,哥哥亦如此。我能做的,便是清醒地認識又反觀和警醒自己。


4


在正月初六離開老家的那天,我短暫參觀了一位鄰居新修建的平房。年逾四十的他,外出打工近二十年,一直在工地上幹活。他在三間臥室均配備了沖水馬桶,也安裝了熱水器。我們各自點上煙,聊了起來。


我問:“三叔,你是我們院子農村廁所向城市標準靠近的第一家典範,其實你也可以建成豬圈那種嘛?”

他吐了一個菸圈,答道:“我在外面晃了這麼多年,除了能掙錢和講究衛生,沒覺得外面有什麼好羨慕的。我的想法跟一些農村人不一樣,能改善為何不改善?講究是一種享受,屙屎被豬拱屁股的這種髒兮兮的年代,遲早會被淘汰。”

農村人的自我革新思維,從哪裡來?我想,不外乎視野的開拓和進取心刺激。


不願“將就過”的精神,也正印證了我們那個偏僻鄉鎮的另一個突出現象:能“衣錦還鄉”的,往往是頭腦靈活、勤奮肯幹、擁有冒險精神,所謂“膽兒肥”的人。但另一面,年逾四十不能娶的單身漢,卻成日閒逛在田間地頭。


在回城的路上,我想起一位好友跟我分享2010年她在貴州山區學校實習時的奇聞:當地政府建設新農村,給每戶安裝了自來水。結果,很多農民仍然不願在自家上廁所,而是提著褲子往山上地裡跑。

為什麼呢?一是他們要把大便拉到自己的地裡去。二是,自家的廁所上了以後要衝水,而一噸水要幾塊錢。這就是一些偏僻之地農村的現實。


敲下這些字時,我想了想老家的那個豬圈茅坑,不由得感慨:在城鎮化的大趨勢下,有多少好的生活方式,能被高質量地吸收進農人的思維?


比如,像我的父親,他何時樂意接受改變?


書 單 君 說

一次失敗的“廁所革命”,讓一夫感受到了“將就主義”的誤人之處。


其實,“將就主義”又何止存在於農村,我們每個人的心裡,多多少少都會在某些問題上固執己見,不肯讓思維跟隨形勢的變化有所更新。


這從反面證明了“開放”是一種多麼優秀的思維品性。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只有思維和頭腦開放的人,才會跟上變化的腳步。


物理學上講,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一個人能與外界的變化同頻,他才能活得更輕鬆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