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分為民風

民俗類:紅白喜事、做壽(含過生日)、起新屋上桁、迎龍燈、賈氏抬閣蹺;歲時節令類:過年、清明冬至、八月中秋、重陽廟會;生產商貿類:開新市。這“十大民間風俗”將列入義烏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大民間風俗”簡介: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1.紅白喜事舊時在義烏民間討老婆(娶親),是一件大喜事。一對夫妻的婚姻,從望儂、定親到迎娶,需要少則半年,多則三年的時間,讓女方製備妝奩。程序也較繁多:媒人做媒、望儂、定親、下禮(送聘禮)、送日子、挈果子(西鄉稱“擔拍粉”)、辭親、回贈、後代銀、起身酒、拜別祖先、迎娶、新娘上轎、拜天地、宴請、鬧新房(俗稱“討果子”)、拜見公婆、謝媒等,至今許多舊的禮俗仍在延續。義烏民俗重骨肉情義,講敬老孝道。家人有病,全力請醫診治,晝夜陪伴左右,侍茶水,適時進藥。給病人洗身體,勤翻身,隨時處理排洩汙物。勞不厭倦、苦不皺眉。百年之後,孝男孝女,孝兒孝媳,世代相傳,蔚然成風。20世紀末,義烏全面實行火葬,骨灰盒放於公墓。各地公墓多建於山區,喪葬禮儀,除不用棺木,一般都照舊俗。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2.過生日、做壽每年的出生日期,都作為一個人的喜慶,家人為他(她)慶祝,祝願健康長壽,吃象徵長壽的雞蛋索麵,全家共享歡樂。每增到十歲,慶賀規模比常年生日要大。60歲以上逢十為生日壽慶,尤其是百歲,古稱“人瑞”。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3.起新屋上桁

舊時建房,義烏人稱起新屋。需經選地基、破土定基等多個程序,還要選吉時,時辰要與房主的生辰屬相相生相合,不能相沖相剋。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4.迎龍燈義烏民間目前有400多條龍燈,多為板凳龍,還有調龍燈(竹節龍和布龍)以及珠燈、人物燈(如迎胡公、陳佰廿五相公)等。傳統迎龍燈主要在鬧元宵和清明時節,活動中人們“擺香案”,點上一炷或三炷香,手持行燈,向龍王叩頭跪拜,祈禱龍王施福人間,以兆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5.賈氏抬閣蹺洋川賈氏九世諒,唐貞觀乙末中進士,官御史,丙午(公元646年)回鄉探祖,建賈大宗祠於雙林寺大殿右角。每年正月十八都要舉行一次由義烏洋川賈氏各自然村輪流做大年的大廟會。這一天,義烏洋川賈氏村民除了要到自己村祠堂裡祭祖,還要到海雲寺拜佛。輪到大年的“值甲”村的村民,抬著一座雕工精緻的傅大士佛龕,近十臺或數十臺“抬賈巧”、龍虎旗、蜈蚣旗、清道旗開路,數十把火藥銃、成雙成對的大銅鑼有節奏地齊鳴,抬著百斤重的大蜡燭,敲鑼打鼓,到海雲寺主持這場一年一度的十八大會。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6.過年春節即過大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義烏十分看重年夜飯,吃喝講究:一是饅頭,預示新年大發,二是年糕,寓意為一年更比一年高。同時,魚也是必吃的。魚與“餘”諧音,象徵吉慶有餘。年夜飯也要多燒一點,吃吃有餘,預示著連年有餘。在通宵守歲時,人們還把每個房間的燈都點得亮堂堂的,預示著紅紅火火。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7.清明、冬至在義烏鄉間過清明節,家家門窗都要插柳枝。男女老少紛紛早起,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踏青”、“採青氣”。另一個習俗是到野外採菁,把菁洗淨搗爛,配之以糯米粉揉團,製成各種“清明餜”。清明節還有掃墓的習俗,“上墳”、“祭太公”、“拜祖宗”等。冬至致祭掃墓,類似清明,主要有上香、燒紙錢、衣物、添土和燃放煙花爆竹等習俗。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8.八月中秋義烏中秋節鄉俗有包粽子、炒粉幹、殺雞鴨、吃月餅等傳統習俗。晚上,各家用小方桌或團簸、米篩等安放在庭院供月賞月,又稱“拜月亮”。所用供品大多為石榴、棗子、梨、西瓜、菱角、香柚、文旦、香蕉等時鮮水果,還有月餅、粽子、麻餈等食品。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9.重陽廟會南宋以來,義烏民間在重陽時節興瞻拜胡公。農曆八九兩月,成群結隊上方巖朝拜胡公神像。重陽節前數日即抬胡公神像,至德勝巖赫靈行廟朝拜胡公神像。巖前曹村、義亭銅山岩、華溪祝公巖與尚陽胡公廟都興廟會,有胡公廟的地方還時興演戲。


義烏十大民間風俗


10.開新市義烏城區及農村集鎮的商店,農曆正月初一到初四除酒店、雜貨店等俗稱“長生店”的商店照常營業外,一般都要到正月初五接過財神後,才開門營業,俗稱“開新市”。這天集鎮上米市、柴市、家禽等市場,同日開市。“開新市”這天,村民需要趕集買賣,叫“趕新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