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得來覺己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重慶得來覺己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參加教研機構教育科研管理人員培訓的心得體會

教學研究室 張軍霞

茂木疊翠,綠葉堆青,池水含碧,草色盈盈。時值酷夏,擋不住我們去重慶“充電”的激情。8 月 5 日至 8 月 10 日我們陽信教研室團隊一行冒著酷暑,不畏炎熱去重慶參加了中國教育服務中心培訓中心組織的教研機構教育科研管理人員培訓,這次培訓歷時五天。

從培訓形式上看,有理論學習、有課程觀摩、有大會交流、形式多樣。從培訓內容上看,六場各具特色的報告、內容充實靈活。從培訓效果看,本次培訓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科研管理理論支撐、總結了一些科研管理經驗、切實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訓內容豐富,效果明顯。


重慶得來覺己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8 月 6 日開班典禮結束後,開幕式的主題講座是《教學關係變革與高質量學習》。重慶市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李大聖從環境、動機、知識、思維、教學五大系統的構建出發,強調課堂教學應激活課程教學全要素,實現從知識傳授到全面育人,經驗型到基於數據與證據,關注共性到關注個性、共性、可能性的轉變。在關於“如何轉”的議題上,李院長盛情點名了答問積極、陽光帥氣的我們學習團隊勞智勇老師,邀請智勇站上講臺“現身說法”,從解開襯衫衣領第一個釦子是風度開始,到解開兩個釦子是瀟灑,再到解開三個釦子是陽剛,最後大家想象解開全部釦子像吃火鍋喝醉了酒的小流氓,生動形象地闡釋了轉變過程中“度”如何把握的問題,智勇老師“型男”形象也由此成為這次培訓中大家難以忘懷的一大亮色。隨後,培訓正式拉開序幕,一道道精神佳餚款款而來。

第二場報告,羅生全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生導師作了題為《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的報告,報告中引用大量古典理論和事例印證了當前教育的核心素養的正確軌道。

當前,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區。新課程體系如何重建?教育科研如何有效開展?核心素養下教與學方式怎樣變革?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核心素養課堂如何構建?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如何進一步促進學校內涵發展與教育質量提升?這些問題越來越成為中小學校和教研部門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羅教授從“新時期課程改革深化的背景”“核心素養的多層解析與理解”“核心素養下的課程改革範疇”“核心素養下的課程改革思考”四個方面展開,使我們明晰了核心素養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師教學行為要進行怎樣的深度變革、新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受益匪淺,被羅教授的見地博學所折服。

第三場報告,重慶市教科院教育發展研究所鄧建中副所長在題為《基於常態和方法的中小學教育科研》的報告中,首先闡述了什麼是教育科學研究及其分類,明確指出“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的領航員和助推器,教育科研是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支柱”;傳授給我們“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及其運用”,科研方法有文獻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敘事研究法、觀察法,這七大科研方法對我們來說可以算得上乾貨,為我們進一步的教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撐。

最後從“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 ”做了具體操作性指導,特別是在“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 ”方面,結合規劃課題申報中存在的問題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闡釋。王所長語言幽默、風趣,在培訓中不時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與參培學員進行互動交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四場報告,邀請重慶巴川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巴川中學總校長郭洪作《“頂天立地”抓管理——以重慶市巴川中學為例》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我們認真學習領會講座內容,深入思考學校管理工作,增強責任擔當、勇於創新,抓好學習研究、明確學校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做業務型、專家型、學者型校長的重要性。

同時激勵著我們廣大教研員和教育工作者要繼續抓好教學業務和管理,立足講臺、甘為人梯,潛心從教、靜心育人。

第五場報告,重慶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龔雄飛做了一場關於學本課堂教學策略的報告,報告首先站在哲學高度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中國教學改革的四個階段,通過對中外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對比,引用一些教學視頻實例從“從傳統教學到學本教學的轉型”引發我們反思,提煉了一些有益的經驗,使我們認識到:核心素養下“學本式”卓越課堂,是一種探索性的教育實踐模式,它強調課堂定位於學生的“學”,基本思路是:課堂既要尊重教師的“主導”,又要擺脫教師的“控制”,要從教師知識灌輸型課堂向學生自主探究型課堂

轉變,激活思維,誘導自學,先學後教,不教而教,讓課堂迴歸學生的世界,讓課堂變成陽光燦爛、靈性生長、創新萌生、青春飛揚的舞臺。

最後是重慶謝家灣小學副校長羅鳳以《六年影響一生》為題,跟我們分享了謝家灣小學小梅花課程讓國家課程有效落地的實踐探索經驗,講述了謝家灣學校校長勇於探索,大膽嘗試,敢於創新,開拓出謝家灣學校的辦學理念“六年影響一生”併為了讓辦學理念和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義更加形象,具體貼近小學實際,綜合重慶的城市精神,通過實施“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主題型學校文化,探索讓師生獲得全體,全面,全過程的發展,展現出學校校長第一責任人的魅力,讓我們認識到學校的變化看校長,學校的發展看校長,校長要敢於擔當,學無止境,教育永遠在路上,只有敢於探索,繼續前進,才不愧於心。

在這為期一週的培訓裡,教授、校長、資深教育理論博士輪番上陣,震驚、感慨、歡喜、激動心情的交替讓我們五味雜陳,六場講座流光溢彩,別開生面。

我們學得過癮,學得歡快,學得酣暢淋漓。

同時,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也深深地感覺到了自身知識的睏乏,時時刻刻充滿著危機感。作為教研員的我們,必須要要通過不斷學習來充實自身知識結構,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教師與課堂教學,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活到老,學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