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快來看看陽泉關王廟的神韻

白泉有座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修建的關王廟,是紀念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堂,人稱“老爺廟”

白泉鄉林裡村南面玉泉山的山腰上,有一座北宋熙寧5年(1072年)修建的關王廟,這是紀念三國時代名將關羽的廟堂,當地人稱之為“老爺廟”。老爺廟的主殿是我市現存最為古老的木結構大型建築,距今940餘年,是陽泉古建築中的極品。

鬼斧神工,快來看看陽泉關王廟的神韻

郊區林裡村宋代關王廟,是陽泉最早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廟在1990年落架大修

關王廟有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和不解之迷,讓人們津津樂道。最為知名的就是大殿的牆身尺寸,無論從外面測量還是在室內測量,得到的結果是“裡外一般大”。筆者在1974年冬曾遊歷此地,當時正值文革後期,鄉人尚無保護文物的意識。孤伶伶的大殿破舊不堪,殘垣斷壁,周邊的山坡被雨水沖刷下的泥土將大殿的多半個身子掩埋,殿內堆滿了稻草之類的農作物杆節,屋架上不時看到飛進飛出的野鴿子。在大殿的後牆上,還可清晰地看到有人物壁畫,內容似為關羽手下的周倉,雙眼圓睜,表情生動,潦潦數筆,便勾畫出人物的性格。

鬼斧神工,快來看看陽泉關王廟的神韻

北宋時期(公元1100年)建造的關王廟正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五鋪作雙抄計心造

關王廟的木結構屋架,是宋代最為典型的“抬梁式”結構,通俗地講就是內柱、外柱一般高,屋脊的陡起是靠一層一層的木樑碼垛起來的。中國古代人很早就懂得三角型的穩定原理,但在木屋架中偏偏使用方方正正的矩型結構,一層一層碼跺起來,形成高聳的屋脊,(除了屋面椽子作成斜坡以利流水)這裡有著很複雜的文化心理在起作用。宋代與明清兩代的建築結構完全不同。因為明清的木結構是內柱高於外柱,用材節簡,受力合理。雖然從外觀上看,都有斗栱結構,但在內核的結構上是完全不同的。關王廟的斗栱是“五鋪座重栱出雙抄計心造”(古建術語),在當時來看,屬等級較高的廟堂。

1990年,關王廟落架大修,筆者曾請教工程主持人杜工程師,為什麼有“裡外尺寸一般大”的傳說,杜老師的解答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原來,宋元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築,都有一個特性就是所有外圍的柱子都向中心傾倒,古建築術語叫“側腳”,類似人站在地上“稍息”的樣子。上世紀70年代以前,廟外山坡上雨水沖刷下的泥土圍埋住廟牆之外,堆積的很高,遊人圍繞外牆參觀時,因為怕屋簷碰頭,只好彎腰行走。所以測外圍尺寸是測的柱子的頂端,測內牆時,又測的是柱子的底端,因為柱子都向內傾斜,所以測得尺寸非常接近,於是渲染誇張,成了“一樣大”。此外還有刨花柱、亂勘椽等建築施工上的神奇傳說,其實這都是民間百姓對關老爺神奇靈性的一種善意的誇張。

鬼斧神工,快來看看陽泉關王廟的神韻

1990年大殿落架大修,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

關王廟或關帝廟是我國數量最多的廟宇,幾乎遍佈每一個村鎮,僅清代的北京城就有百餘座。宋徽宗曾封關羽為“昭烈武安王”,所以“關王廟”是宋金時期的叫法。在明萬曆時期關羽被加封為“協天護國忠義帝”。清順治皇帝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所以明清又改稱“關帝廟”了。


我國最早的關王廟,出現在關老爺的家鄉山西解州,是隋開皇9年(公元589年)創建的,宋代和明代均進行了擴建和重修。今天的解州關帝廟是康熙51年因失火而重修的,總面積達到18000平方米,是全國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關帝廟。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是關老爺淋水磨刀的日子,一般情況下在北方地區那一天一定會下雨,這就為久盼雨水的農耕鄉民帶來希望,諺語有“久旱不過五月十三”,這既是農時節氣的總結,又附會了關老爺的神奇顯聖,難怪每年我們去林裡村趕廟會,總會被陣陣涼爽的雨水帶入一種田園般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