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仔豬的管理要點

斷奶仔豬的管理要點

斷奶仔豬是指從出生後4~5周齡斷奶到10周齡階段的仔豬。斷奶是小豬生活中的大轉折點,此階段由於從依靠母乳生活變為完全獨立採食飼料,又失去了母仔共居的環境,一系列的應激都會對仔豬生長髮育造成很大影響。這一時期若管理不當,小豬常會出現掉膘、減重、體質變弱、容易患病形成“僵豬”,甚至死亡。為此在實際生產中,要想養好斷奶仔豬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分群

仔豬斷奶後1~2周內由於生活條件驟變,往往表現不安,增重緩慢,甚至體重減輕,尤其是哺乳期內補飼較晚,吃補飼料少的更加明顯。為此在斷奶初期,要做到“三維持”,即繼續飼餵乳豬料,維持原飼料不變;採用趕走母豬,留下仔豬的辦法,維持原圈舍環境不變;原窩轉群,維持仔豬群體不變。斷奶仔豬轉群時,儘量不要把幾窩仔豬混群飼養,以免仔豬受斷奶和環境變化的雙重應激。如果原窩仔豬過多或過少時,需要重新分群,每欄容納10~15頭仔豬。

2、控制飼餵

剛斷奶的仔豬仍需用乳豬料喂一週左右,但不可讓它們吃的過飽,對仔豬要進行控料,限制飼餵,每次飼餵量不宜過多,以七、八分飽為宜,使仔豬有飢有飽,這樣既可增強消化能力,又能保持旺盛的食慾,並能有效地預防水腫病、下痢等腹瀉性疾病的發生。然後用乳豬料與仔豬料混合飼餵,逐漸減少乳豬料比例,10~14天可全部換用仔豬料,之後自由採食。

3、調教管理

剛並窩的斷奶仔豬吃食、臥位、飲水、排洩區尚未形成固定位置,是調教的最好時機。調教成敗的關鍵是要在豬群進入新圈時立刻開始調教,豬入圈前先把豬欄打掃乾淨,將豬臥睡處鋪上墊草,飼槽內投入飼料,水槽內裝入清潔的飲水,並在指定排便處堆少量糞便,潑點水,然後把豬趕入圈內。大多數保育仔豬會自行到指定地點排便,對少數違反規則的仔豬進行調教,當不在指定地點排便時應立即清除;在夜間定時驅趕仔豬進行排便,經過3~5天調教,豬就會養成採食、臥睡、排便定位的習慣。

4、保暖通風

斷奶仔豬對溫度的要求仍然很高,因此要保持豬舍乾燥,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冬季要防寒保暖,防止仔豬患感冒、下痢等疾病。由於保育舍內的豬隻多,密度高,在寒冷季節往往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圈舍溼度過大,嚴重影響豬隻健康,因此在保暖的同時要搞好通風,排除有害氣體,但要防止賊風侵入圈舍。

5、防疫保健

斷奶仔豬由於缺乏母乳的抗體保護和環境的改變,體脂肪減少,抵抗力降低,極易遭受疾病的侵襲。這個階段是防疫保健的關鍵時期,不僅要按免疫程序做好豬瘟疫苗、三聯苗、偽狂犬病疫苗等疫苗的免疫接種,同時還要為仔豬提供適宜舒適的環境,減少應激,並根據豬群實際,在飼料中適量添加促生長劑或抗菌藥物,提高仔豬機體免疫力。發現患病仔豬要立即隔離治療,以減少疾病傳播造成損失。

6、充足飲水

仔豬採食飼料後,需要飲用大量清潔飲水,若因供水不足,仔豬常飲用汙水、尿液,嚴重影響健康,而這一點常常被忽視。要注意經常觀察飲水設備,防止滴漏。


斷奶仔豬的管理要點


斷奶仔豬的管理要點


斷奶仔豬的管理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