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在安徽的馬鞍山有一處景區與唐代大詩人李白頗有淵源,這裡有著全國建樓最早、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文物藏品最多的李白紀念館。可以說李白的大多數詩篇都是在這裡而作。同時當代草聖林散之的紀念館也是在這裡,“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這個景點。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採石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旅遊區,一處以詩仙李白為靈魂,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為底蘊,以“翠螺浮大江”的山嶽型自然景觀為特色,以文化欣賞、自然觀光和休閒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風景區。採石磯片區以偉大詩人李白為靈魂,以“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景觀為特色,以李白文化欣賞和江磯攬勝功能為主,戰爭文化和宗教文化欣賞功能為輔的觀光遊覽區。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三臺閣秀麗的採石磯就像一組如畫的屏風矗立在長江下游的江岸上,而聳立在翠螺山至高點上的三臺閣則像一粒珍珠鑲嵌在山巔。三臺閣始建於明崇禎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清朝的時候被毀掉的。據康熙時太平州州守楊霖在《採石三臺閣記》中記載:周文襄公,即工部右侍郎周忱提升為大中丞時,捐俸買下了松蒔山。光祿公曹履吉也自願捐三千金建閣于山巔。建好後,以“三臺”為名,以祀“文昌”之意。當時閣的東西各有三楹,以居黃冠。由此可見,“三臺”是星官的名字,為大熊星座的六星。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曹履吉建三臺閣不只是為了觀星象,而是兼有觀天時、地時、水時之用。曹履吉身為當塗人,在外做官後回到家鄉,“念採石要地,患巨測”,乃“自建高閣翠螺之巔,假風水署‘三臺’,實閱江防飛渡也”,希望藉助文昌帝君來保護一方的平安,此為一說。也有人認為,曹履吉在京都為官多年,用了一生的積蓄建三臺閣供奉文昌君,是想以此激勵鄉鄰賢士認真讀書,將來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傳說曹履吉的後代果然不負眾望,其中一個叫曹忠文的被欽點中了狀元,並且也為家鄉做了不少好事。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大自然造化了採石磯,採石磯挽住了李白,李白吸引了林散之。為了紀念這位當代傑出的書法大師、詩人、畫家,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決定建立林散之藝術館,並於1991年10月15日在馬鞍山採石風景區建成,了卻了先生“歸宿之期願與李白為鄰”的心願。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林散之先生是我國書法藝術一代宗師,有詩、書、畫“三絕”之稱。林散之先生,祖籍是安徽和縣,出生於江蘇江浦,自幼聰慧,六歲入村塾,習詩文、聯語,同時臨習顏柳楷書,又喜歡塗抹繪畫。13歲到南京從張青浦那裡學習人物畫,16歲師從範培開那裡學習書法,18歲向清代進士張粟庵學習古文詩詞,32歲拜國畫大師黃賓虹為師並立志遠遊。此後,先生歸居鄉里,潛心藝事。公務之暇,發憤自礪。自稱60歲始學草書,古稀之年後仍悉心變法,使其書法藝術日臻完善,進入全盛階段。他的草書入於古人,於筆法墨法,多有新創,既有清新飄逸之姿,又有雄強恣肆之氣,為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繼二王、懷素之後的又一高峰,故有“當代草聖”之譽。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太白樓始建於唐元和年間也就是公元806至820年間,原名“謫仙樓”,宋元時期均有修葺。明正統五年即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視江南時重建。清順治十四年,知府胡季瀛重建,改名為太白樓,又稱“唐李公青蓮祠”。後來在戰亂中被毀。清光緒三年也就是1877年,兵部尚書彭玉麟捐錢重新修建了太白樓。太白樓位於翠螺山南麓,依山而臨江,樓高18米,三層兩進,前樓、後閣,有左右迴廊;歇山屋頂,筒瓦滴水,鱉魚走獸,飛簷翹角,非常壯觀。尤其是祠堂正廳供奉的一尊楠木雕李白站像,揹負雙手,昂首挺胸,神態瀟灑飄逸,十分傳神地再現了詩仙的風韻。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太白樓一直就有“風月江天獨一樓”的美譽,它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長江著名的“三樓一閣”。 太白樓從唐代到現在,留下了元稹、白居易、陸游、文天祥、李鴻章、郭沫若等名人足跡和歷代文人吟唱的大量詩作,平添了太白樓深厚的無形財富,它們同太白樓建築群的有形財富一道為國人呈現了淳厚無比的文化積澱。為紀念偉大詩人李白,弘揚李白詩歌文化,1986年,太白樓東側一組清代建築改建並與太白樓合璧,由此構成了全國建樓最早、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文物藏品最多的李白紀念館。館內還陳列著一尊楠木雕李白臥像和古代文物字畫及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李白全集、當代名人書畫、李白研究專著等。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當代草聖與唐代詩仙,在此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