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后来为何不愿再追随故主马超?是因为马超的人品不行吗?

林延山


庞德原先是马超的部下,属于西凉军部的,不过马超的父亲和弟弟被曹操所杀,马超和马腾的兄弟韩遂反目成仇之后,马超从此孤儿一个,形单影只,彻底斗不过曹操了,最后马超只能选择投奔了刘备。



按理来说马超应该把他的旧将庞德带走一起跟刘备效力啊,庞德为什么跟了曹操了呢,甚至在对战关羽的时候还提着口棺材,以死报答曹操,做的比于禁都好呢?

为什么不追随马超?是因为马超的人品不好吗?

先来简单讲一下为什么有不少人会觉得马超的人品不行?曹操曾经跟他周围的手下说过,马超不减当年吕布之勇,不仅勇力不减,就连做人的方式也有点吕布的影子。

吕布大家都知道,先是为了投奔董卓杀了曾经的义父丁原,后来为了貂蝉,杀了第二个义父董卓,刘备本来好好对待吕布,真心想跟吕布结盟,最后换来的是吕布把他的的徐州给偷了,最后连心胸可以说是三国当中最宽阔的曹操,都不敢要吕布,直接把他给杀了,如此可见,虽然吕布武功天下第一,但是做人这一块,说他倒数第一也不过分。


那么马超当时都做了什么呢?曹操挟天子奉诏招马腾及马超的弟弟等其余宗亲进京,实则是扣押他们,逼着马超就范为曹操服务,马超的想法是,反正自己手握大军,就不顾自己一家老小被曹操扣押,直接要率领大军奔着曹操老巢许昌就来了,这曹操能惯的他,就直接把扣押的二百多口人都给杀了,这种为了一时爽快置亲情于不顾的这种行为,跟吕布比起来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有就是对韩遂的态度,演义上讲是马超和韩遂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反目成仇,咱们可以简单想一想,有句话叫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他俩本身没有问题,再怎么离间也没用对吧。

马超杀韩遂。其实就是以离间计为幌子,借坡下驴罢了,连亲情都不顾的人,跟韩遂反目也很正常。


上面说这么多,只是讲述了下马超人品确实不行,真的没有人情味。但是这是庞德不跟着他投奔刘备的原因吗?答案当然是不是。

作为一个部将这种脑洞并不大,事儿也并不多的下属,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抛弃自己的主公,无论主公有什么毛病,只要善待自己,都会统统效忠,有实例子为证的,比如张辽在吕布手下的时候,吕布都那么坑了,张辽也没说过要离开吕布。

那么有人问了张辽最后还不是在曹操手下了嘛?那也得看一下是什么情况,首先吕布死了,其次曹操对他是实打实的好,张辽被曹操手下抓了之后,曹操第一件事是松绑,第二件事就是跟张辽说,你可以走了,我想招降你倒是我曹操可能不配这么做,最后张辽是感动地瞬间就给曹操跪了。


所以说庞德不能因为马超人品不好,就不跟着他了。毕竟庞德那么能打,战斗力那么强悍,对马超来讲用处不小的,马超不会亏待他的。那么就是另有原因了。

马超当时不是孤儿一个了嘛,怎么都打不过曹操,没办法了马超也要生存啊,就先投奔了张鲁,后来马超觉得自己很张鲁玩不到一起去,就打算暗中投奔刘备了。

由于这个计划要求越快越好,马超也恨不得马上就把庞德给带走,可是万万没想到,庞德就在这个时候病了,病得起不来的那种,马超当时想法是,等庞德病好了再来找他,可更没想到的是,张鲁瞬间就投降曹操了,这个时候庞德还在张鲁这呢。

这下庞德就没办法了,真的走不了了,再加上,爱才如命的曹操,对待庞德也是真的好,一点都不在乎他是马超旧将的身份。


曹操对待武将的态度向来都是要多实在有多实在,而且是一点虚伪都没有的真心付出,你看看曹操怎么对待关羽的就知道了,也可以看看曹操手下的各种大佬,多半都是之前别人家的旧将,半路上给招降过来的,最后不都是死心塌地效忠大魏吗?

所以说庞德真心被曹操的态度折服,后来并没有回去找马超,最后为了请求对战关羽,拿着口棺材出战不说,请战的时候给曹操磕头都磕出了血,最后虽然说败了,但是宁死不降,死也死的漂亮。狠狠地打了于禁一个耳光。


策神历史


忠臣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男!

庞德先随西凉后投曹魏,看起来确实有点儿反复无常的感觉。但事实上,这不能怪他,起先他庞德在西凉军中也是一员猛将,无论是在马腾还是其子马超帐下那都是一员虎将。

特别是后来马超起兵反曹,庞德也是冲杀在前,绝不含糊。即使是后来马超战败,投奔张鲁。张鲁对马超不薄,好生待他。但结果咱们都知道,马超后面和张鲁闹掰,投了刘备,首先姑且不说马超人品如何。仅仅是他这随意更换阵营就让庞德有了不跟随他的理由。毕竟马超和庞德不是关羽刘备,他们只是上下级,不是兄弟。

随了张鲁之后,庞德其实也算是张鲁阵营中的一员。而且马超复叛之时,他庞德正好在张鲁营中。显然,马超完全没有考虑部下的生死。而这也是马超的一贯作风,当年他父兄家眷全在曹操手中,他都敢造反,别说这一小小的庞德了。

所以,庞德和马超分开是没问题的。

而后张鲁投降曹操,庞德受到曹操礼遇,心中感激,自然也归入到曹操麾下。

曹操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拉拢人才方面可是一绝,只要来到他麾下,没有不服的。也就是关羽这样的人,能够抵住曹操。

而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庞德。庞德宁死不降,这也恰好说明了他的气节,他是个忠心之人,只是马超抛弃了他。

当然,庞德选择曹操还是有着许多的现实好处

第一:正统的朝廷还是在曹操这边。

无论是古时还是近日,我们做事情总要有一个合理的名义,不然这件事就不会被“天道”认可。

在马超所部失败之时,大汉朝廷是依旧存在的,虽然这时候的献帝是一个标准“傀儡”,但是在名义方面却是最为正统的。

汉朝在后期实力大大减少,不过它仍然是受大众承认的中央政权,就连曹操这样有能力的军阀都不敢贸然篡汉,足以看出汉庭的招牌还是有影响力的。

而对于庞德来说,如果跟随旧主投靠川蜀,那无疑是一种“叛国”行为,如果来到了曹操手下为官,那么自己仍然是汉朝臣子的身份,所以在权衡过以后,他还是选择了做“正统之臣”。

第二点:投降曹操地位会有所提高

此人在马超阵营中只不过是一个下属,在马超未投降之前,他的身份最多算是“二等手下”,可马超进入川蜀以后,他的身份会从“主公”降为下属

那么马超手下之人的地位也会跟着降低一级,成为标准的“奴下奴”,这对于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了。

可如果投降了曹操以后,由于自己“头上”没有更高一级的掌管,所以他的地位也可以跟马超持平了,地位的升高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他也可以在曹操帐下建立属于自己功勋。

所以在这样的考量之下,庞德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完成“创业”。

第三:分散家族势力,规避灭亡风险。

这个原因看起来就有点深度了,虽然当时的情况是曹魏实力稍强,蜀吴二国实力稍弱,但是哪一方才能够真正完成统一还是很不好说的。

那个时期的家族往往有很多的家庭成员,这些家庭成员想要在乱世中维护家族的发展,就必须采取一些规避风险的措施。如果一家人全部效力于一方势力,那么就等于把家族的命运“捆绑”到了一位军阀的身上,那么这位军阀覆灭以后,自己的家族也会跟着没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时有很多亲兄弟或者堂兄弟都选择了加入不同的阵营效力,这样一来无论是哪一方统一了天下,自己的家族都能很好的发展下去。这件事儿干得最好的就是诸葛亮他们家了,诸葛家族一门三杰,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他们虽同出一门,但分仕三国。诸葛亮塞蜀汉、诸葛瑾在东吴、诸葛诞在曹魏,个个位极人臣,被誉为“龙虎狗”。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在马超投降之后,庞德的家族成员有很大一部分跟随了旧主降刘,而庞德也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进而加入了不同的阵营。后来庞德被关羽所俘,关羽也曾用其亲人和旧主劝他归降自己,不过庞德却选择了守节而死。

不过在他死后,他的四个儿子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最后也都被封为君侯,庞氏家族也因此继续繁荣了下去。

综上所述,他投降曹操是具有很多现实意义的,不但给自己正了名声,还能提高地位以及维护家族的发展,从当时纷乱的局势来看,他的做法还是非常明智的。


白话历史君


庞德不愿追随故主马超投降刘备,原因有三说法,一个是因为当初马超决定离开张鲁投降刘备时,马超只带走了马岱,庞德却因病被马超抛弃在张鲁那里,后来张鲁投降,庞德归顺曹操,受到曹操的赏识,于是对曹操忠心耿耿。这个说法出自《三国演义》,当然有贬低马超,说马超不顾部下生死的嫌疑。




另一个说法是庞德和马超及庞柔在投降刘备的过程中走散,庞德为曹操所擒,曹操非常欣赏庞德,不但不杀,反而好言劝慰,庞德感恩不尽,从此成了曹操手下的一名忠心不二的将领。这个说法说明庞德投降曹操也是无奈之下的举措,与马超的人品无关。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自三国志,庞德之所以没有跟随马超投降刘备,只因为马超与张鲁意见不合,受到张鲁部下的排挤,秘密想刘备具书请降,刘备答应后,马超辗转投降了刘备,为了防止泄密,临走只带走了新腹马岱。这种说法说明不了马超的人品,却能说明马超对庞德的不信任,所以庞德在马超投降刘备后,跟随张鲁投降曹操也不为错。更何况曹操对庞德确有知遇之恩。

《三国志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中庞德自述,充分表达了庞德对曹操的感恩戴德之情:



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魏略曰:德从兄名柔,时在蜀。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



其实,庞德无论因为什么而投降了曹操,他的选择都是值得的。如果他跟随马超投降刘备,马超尚要在关张眼前受些委屈,更何况马超都下的庞德!而投降曹操,则可以独立自由的将军之身,率所领与曹仁共攻敌阵,更何况他在曹营深受曹操赏识呢。


萍风竹雨123



庞德刚毅果敢,光明磊落,忠义双全;

以庞德的性格,也许会瞧不起马超,毕竟马超连父母、兄弟都不管不顾;但这不是庞德不追随马超的原因,第一次不追随马超,是因为马超把他放弃了,马超投刘,并没有告诉庞德;第二次,庞德宁愿身死,也不愿投降蜀国,跟马超没多大关系;马超只是刘备手下一将,即便庞德投降关羽,跟马超也没有关系;他之所以宁死不降,是因为报恩,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早期的庞德,非常勇猛,在马腾的帐下,为第一猛将,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

早年的他,跟随马腾,平定羌人、氐人叛乱,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他又帮助马超抵御郭援、高干等人;庞德担任先锋大将,身先士卒,领军到处,无有不破,最终大获全胜,亲自将郭援斩首;

后来张白骑叛乱,庞德跟随马腾出军,在崤山之间大破敌军;

庞德每次出战,都能收获颇丰,总是冲锋陷阵,攻破敌营,击退敌兵;是马腾军中,最勇猛的将军;

同时,庞德还是马腾、马超方面的元老大将,从马腾起事,便一直追随马腾,杀敌斩将从不含糊;


那么!对马氏集团如此重要,又以“忠义”著名,宁死不降的庞德,为什么不跟随马超投奔刘备呢?

  • 不是庞德不追随马超,而是马超放弃了庞德;马超准备脱离张鲁,于是偷偷写信给刘备,希望刘备可以接纳他;刘备同意了他的请求,令他率领大军,前往成都,包围刘璋等人;——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并没有通知庞德,所以不是庞德不忠义,而是马超把他抛弃了;
  • 由于马超的投降,庞德在张鲁阵营,日子一定不好过;他的老大投降了,张鲁对他,哪还有什么信任;除了时刻提防,无故猜忌,以及打压之外,还能有什么;可以说,庞德在这段日子里,肯定是备受煎熬;
  • 正在庞德最颓废的时候,他遇到了曹操;身为降将,曹操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加以重用,当面授予“立义将军”称号;
  • 此时的曹操,对于庞德来说,是恩人,是伯乐;是曹操把他从“谷底”拯救了出来;而把他踢下谷底的,正是他的旧主马超;

所以庞德不可能再度追随马超,他要做的,仅仅是报恩,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报答曹操的再造之恩;宁做国家鬼,不做贼人将!!好一个庞德将军,忠义无双,教人敬佩!!


爱尚文史


庞德因为与关羽一战,所以名声还是比较旺的,他先是与关羽交战,然后用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不过应该是指射中了关羽的头盔的额头,或者力道不足,没有贯穿关羽的前额,否则荆州之战就提前结束了。

庞德与于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于禁选择的是向关羽投降,而庞德选择的是誓死不降,他的一些部将打算投降,都被庞德给杀了。

庞德跟部将成何说:我听说良将不会因为怕死而句且,也不会因为想要求生,而毁掉了自己的名节,今天就是我的死期。

庞德落水之后被关羽俘虏,关羽对他说,你兄在汉中,我想让你为将,你怎么不早早投降呢?请注意,这时候说的庞德之兄,并不是指马超,而是指庞德的堂哥庞柔,当时就在西蜀。

而庞德骂道:竖子!魏王带甲百万,天下闻名,而刘备只是一个庸才,哪里能够相敌,我是国家之鬼,也不成为贼将的。

曹操听说庞德战死,而于禁投降,不禁感叹道,于禁跟我出生入死三十年,怎么到头来,反而还比不上庞德呢。

曹操封了庞德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继位的时候封了庞德的四个儿子为关内侯。

由此可见,庞德不降关羽,确实是因为他的忠诚,他忠诚于曹操,正如张辽一样,先从吕布,后从曹操。

庞德开始是跟随马腾的,马腾入京之后,就跟随马超,马超在潼关被曹操打败之后,就带着庞德投奔张鲁,而后来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庞德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有选择再跟随马超了。

但从三国志的记载,庞德应该不是因为马超的人品,否则也不会随马超到张鲁那里,而是他觉得到刘备那边没有啥前途,所以就没跟着,后来跟张鲁一起投降曹操,曹操对他确实不错,所以就效忠曹操的。

兴许三国演义的解释会更加好一些,庞德因病留在张鲁,而没有再跟随马超。


历史简单说


庞德不愿在追随故主马超的主要原因是他看不上马超,而马超也不重用他。

从襄樊大战来看,庞德是个难得的虎将,庞德差点就把关羽斩于马下,可见庞德是多么勇猛,就是关羽这么孤傲的人也说了庞德真吾对手,就在水淹七军后,关羽也想劝降庞德,奈何庞德至死不允,关羽无奈只能斩了庞德。

那么在关羽都提了马超是你故主的情况下庞德为什么还不降了吗呢,要知道这是关羽给庞德留的台阶,庞德只需说愿去投故主马超就可活命,可庞德却说马超庸才尔,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庞德在马超部下过的并不好,马超乃是有勇无谋的人,马超虽然说也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可终究没成功,而庞德武艺可以说不逊于马超,庞德完全可以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马超可能不信任他,在马超部下庞德没有机会独挡一面,这也伤了庞德的心。

其实庞德的遭遇并不奇怪,当年张辽在吕布部下也这样,不同的是张辽后来遇到了曹操,一身才华才得以施展,而庞德的机遇不好,当时天下已经三分,而曹操也老了,所以庞德没有张辽的机遇,只能说遗憾了。


天宇的文史情怀


为何说庞德后来不愿意追随故主马超呢?说的是襄樊之战的时候庞德不肯投降关羽吗?若是那个时候庞德投降关羽了,全家必定会被朝廷所杀,自己也会落一个卖主求荣的恶名。因为庞德此时已经是曹操手下的一名悍将,和马超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再者说庞德从未放弃马超,庞德投降曹操是马超放弃庞德导致的!至于马超的人品就见仁见智了,小编是认为马超人品有问题。


庞德是被马超遗弃的

庞德多次战争的表现都是勇冠三军的,即便是和马超比起来也并不逊色的,在和关羽打仗的时候和关羽斗智斗勇,并用箭射伤了关羽,大戳关羽大军的士气。庞德虽然勇冠三军,却并没有见到过马超重用庞德的信息,可以说马超是把把庞德给埋没了,或者说马超忌惮庞德,不敢重用。

面对这样的主帅,庞德肯定是很不得志的,就仿佛韩信在项羽军中一样,明明是一匹千里马,却把他当病马用。但是庞德并不像韩信一样背投他主,庞德是被马超给遗弃的。马超被曹操大败之后就投靠了汉中的张鲁,之后又反投刘备,而且马超并没有带上庞德,所以庞德是被马超给遗弃的。不管什么原因吧,马超绝对不是庞德的好主公,正是马超的遗弃才让庞德屡建功勋,并且最终青史留名!


马超人品确实有点差

马超的父亲马腾早年到朝廷当官,而且曹操也赏赐给了马超官职,但是马超并没有到任。人各有志,这也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父子俩的志向不同。但是后来马超竟然在几百口家人在曹操手下的情况下攻打曹操,最终马超全家被屠戮殆尽,这不是为了自己的功业卖掉自己的全家吗?

而且韩遂曾经反对马超攻打曹操,因为马超的父亲在朝廷当官,韩遂的儿子也在朝廷当官,为了亲人韩遂不愿意得罪曹操。但是马超却说出了无耻的话,表示自己以后就是韩遂的儿子,韩遂就是自己的父亲。这真的是卖父求荣哇!世人都知道吕奉先背信弃义,马超其实也是这样的人!


庞德没有追随马超和马超的人品没关系

上面已经说到了,那边的人品确实有点差,但是庞德和马超失散和马超的人品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能说马超不重视庞德吧。谁都有不待见的人,虽然庞德勇武,但马超不待见他,这并不能说马超因为人品不好的原因,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吧。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呢,欢迎在下方留下不同看法哦。


唐朝的长老


何为忠义?何为不忠?简单的说,忠心于眼前的主公就是忠义,这一个方面来看,庞德算是一个忠义之人。他既没有出卖故主,也没有嫌贫爱富,抛弃落魄故主,转投有权势的新主。

很多人过于关注庞德的主观意志,而忽视了当时的客观环境,事实上,庞德是迫于无奈才投降曹操的。



庞德原本是马腾手下的骁将,在马腾进京作官后,庞德就跟随马腾的长子马超,马超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成一个忠义之人,只因为他反对曹操,事实上,马超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人品低下,他反抗曹操就是为了一已私利。

曹操第一次借道关中之时,马超等人认为曹操有染指关中的意图,于是联合西凉及关中十部军阀反叛曹操,这就是一场军阀之间为了争抢地盘和利益的战争。



由于这场战争是曹操主动挑起的,在击败马超之后,曹操并没有对马超留在邺城的族人进行迫害,但是仅仅一年之后,马超卷土重来,杀死曹操任命的地方官,占据冀城作为反抗曹操的基地。

如果说马超第一次与曹操对抗还有被迫的成份,那第二次则是马超主动对曹操在关中的势力发动进攻,马超明明知道曹操手中握有在邺城当人质的族人二百多人,还是擅自发动了对曹操的战争,马超图什么?



换句话说,马超明明知道自已的反抗会给家族中人带来灭顶之灾,却依然为了自已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等不切合实际的利益,放弃了家族中人的性命,马超的所作所为是什么?

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在东汉末年,世家大族兴起,马超也是出身将门世家,算是大家族,当时尤其重视家族利益,甚至为了家族利益放弃国家利益都大有人在,但是马超偏偏毫不在乎家族利益,在以孝治国的东汉,是不可想像的。



马超在临死前曾给刘备上了一份文书给刘备,算是作为马超的遗言,马超是这么说的:

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请将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马超到死也没有弄明白,他家族中人为何而死,马超到死也没有搞清楚,何为孝?何为忠?两汉以儒家治家,儒家讲三纳五常,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马超又做到了哪一条呢?



而且马超还不是第一次抛弃家人,在冀城之战失败后,马超就南下投降张鲁,在张鲁处得不到重视,又因为受到刘备的邀请,因此马超再次南下投降刘备,并且这一次马超投降刘备时,只带了从弟马岱一起,其他人,包括自已的妻子儿子和庞德都留在张鲁那里。

换句话,马超就是再次抛弃家人还有部分部下,其中就有庞德,自已投靠刘备去了,后来曹操攻打张鲁,马超留在张鲁那的庶妻改嫁,儿子被张鲁所杀,旧部全部投降曹操。



现在回过头来看庞德,何时主动离开过马超,马超与曹操打潼关之战,庞德跟随,马超打冀城之战,庞德跟随,马超战败投降张鲁,庞德跟随,马超反攻关中失败,庞德还是跟随。

虽然不敢说庞德有多么的忠心,但是庞德在马超最低落的时候,起码没有背叛马超,如果庞德想背叛的话,任何一场战争都能背叛,如果庞德想自主离开的话,就不会跟随马超到汉中投降张鲁。



是马超将庞德抛弃在张鲁那里,至于什么原因,目前也无法得知,也许是马超让庞德保护家小,也许是马超根本不在乎家小与庞德,总之,马超走了,没带庞德。

身在汉中张鲁处的庞德举目无亲,又是败军之将,能往哪里去?要不投靠张鲁,要不投靠攻打张鲁的曹操,难道还能穿越重重山川险地南下去找马超不成?



况且,庞德目睹马超的一切,知道马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马超是一个只顾自已,不会顾及家族和属下的人,再跟着这样一个人,有何前途可言!任何人在庞德这个位子,也肯定会投靠曹操而不会继续跟随马超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庞德,在三国里面也算是一名名将,不过可惜遇上了关云长,一招水淹七军,就俘虏了曹操的五良将之一的于禁和西凉猛将庞德。本以为乞降的会是刚投降曹操不久的庞德,可没想到剧情颠倒,跟随曹操多年的于禁竟然怕死,摇尾乞降,而庞德却是忠贞不屈,最后被关羽处斩。可惜一员猛将乎!


话又说回来,其实庞德投降关羽,也不会有人说他背主,毕竟他也是入曹操帐下不久,前一任主公马超还在刘备效力,对了还有庞德哥哥。按理说,他应该和旧主在一起,可是事实上并没有。早在马超投奔汉中张鲁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分道扬镳了。

这是怎么回事?

说来话长,庞德可以说是马超的少时好友,跟随马腾父子几十年,多次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即使后来马超起兵为父报仇,庞德也是不离不弃,甘愿追随到底。可是万万没想到,到了汉中后,两个人理念就产生了分歧,等到马超奉命南下的时候,庞德就托病不出,从此主仆二人分道扬镳。


你们说是因为马超人品不行,我看不是。毕竟马超和庞德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虽然明面上一个是主公,一个是臣子,可平时就是生死兄弟,那可是上过战场的交情。

我在想,可能是因为两人的三观,也就是理念不同了。马腾在时,马超并不掌权,事实上,马超只适合做一员征战沙场的猛将,至于做主公,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太合格。从他因为一封书信,就怀疑老爸的兄弟韩遂,并且不分青红皂白地断了韩遂的一条胳膊,这等于是自己亲手将盟友推到敌人身边啊。也正因为这样,马超才兵败的。

到了汉中后,渐渐两个人就产生了分歧,毕竟还是西凉人,投奔到汉中张鲁,说不出来的别扭。加上马超太容易中了张鲁的奸计了,名义上派他去打刘璋,实际上是消除西凉军的实力。庞德屡劝不听,只能托病不出,可能是因为待在汉中,至少也能给马超断后。可天算不如人算,曹操大军来了,张鲁逼他出战,完全不把他当做自己人看,而反观曹操,却对其欣赏有加,武将嘛,能有一个这么看重自己的主公,也算是不枉来世一遭了,如此一来,庞德投降曹操是必然的。至于曾经的旧主马超,也只能再见了。



可惜,如此忠勇的猛将,最后也没个好下场。你能怪他不识抬举吗?也不能。


青史回声


大凡人生于世都很自私,都有功利思想,都想让自己有个好前程,落得个富贵荣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如此方能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三国时期的庞德庞令明,先追随故主马超,后离开马超,投靠了曹操,违背了“忠臣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男”的祖训。虽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之说,然马氏对庞德有知遇之恩。当年庞德穷困潦倒投奔马腾,马腾好心收留,才使得庞德有了用武之地,因其跟随马氏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才得到了马腾的不断提拔重用,从一般兵卒,相继提拔为校尉、中郎将、都亭侯。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成事干一翻事业,不但他自己要有才能本事,更关键的是他能不能遇到有赏识提拔自己的贵人。很显然,庞德生命中的贵人就是马腾父子,正是马氏父子成就了庞德的名声地位。然而庞德却是个不知感恩戴德的人,最后竟投靠了马氏的仇人曹操,之所以会这样,在于庞德是个非常自私的势利眼小人。马超投靠汉中张鲁后,曹操征伐张鲁,张鲁难敌曹操,只好投降,马超因和曹操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就出逃益州,投靠了刘备。虽然马超有不顾父亲弟弟在朝,发动叛乱,致马腾及弟弟等家族二百余口被杀的惨祸,但马超一直都是把庞德作为心腹爱将善待重用的;作为庞德,即使对马超的不孝行为不满不屑,想离开马超,也不能去投靠有害死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恩人的仇人曹操。庞德不顾忠义毅然投靠曹操,正说明庞令明是个势利眼小人。在他看来,曹操当时是最有实力最能统一天下的人,刘备、孙权之辈都难成事,什么忠君忠主,什么道义诚信,什么以怨报德,在自己前途名利面前都不算什么。这从他能投降曹操,以后被关羽俘虏却不愿投降蜀汉更突显了他是势利眼小人。故主在蜀汉,他却宁死不愿归降,说明他一方面担心在曹魏的家人被害,另一方面更在于他根本就看不上蜀汉和故主。

庞德为了个人前途,毅然离弃旧主,是谓不忠;投靠害死恩人之人,以怨报德,是谓不义;唯个人前途名利是视,不辨是非曲直,争杀故主所在之国,是为不仁。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之人,竟被一些人冠以“忠勇”,真是可笑至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