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的教育觀: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喚醒靈魂

面對疫災,領軍一線的是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兩位老人,他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讓中國在大災面前挺直了腰板,勇戰役災,勝利在望!

大災面前,大浪淘沙,必將淘去泥汙,讓善惡盡現。但我們也更要好好反思一下,南山之後,蘭娟開過,我們靠“誰”?

李院士表示:大災之後希望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大災之後,我們的青少年是否能覺醒,不再去痴迷那些花樣“美男”,不再去迷捧那些“娛星”!

讓那些愛國且有血性、有良心的科學家軍人及那些逆風而無名英雄成為人人敬仰和追迷的偶像!

如若如此,也是國之幸事。

誠然,我們這個時代的許多青少年,讓人無法樂觀,他們或是沉迷抖音、網遊,或是內心脆弱得可以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們相信,疫情終會被我們戰勝,而精神上的頑疾是難以在短暫的時間內被我們醫治的。這是李院士的憂慮,也是我們共同的擔憂。

李院士的話讓我們明白:現代的教育肯定在德育教育上有不足之處。這是在製造一個人類機器人,而不是在教育孩子。

“鍾南山”的教育觀: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喚醒靈魂

重視德才兼備的人才,而不是重視有才的人才

司馬光在《才德論》中他把才與德做了一個徹底的權衡與解析:德才兼備的是聖人,德才全無的是愚人,德勝才的是君子,才勝德的是小人。

從中,我們不難得出有德的重要性,也很清晰地認識到無德的弊端。

”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則上千萬的片酬“。在薪金問題上,確實存在這樣一個非常大的差距,一個科學家,或是經歷了20多年寒窗苦讀的學子,最後得到的果實,還不如一個”明星“在電視上吃頓飯、在電視上跑一跑、在媒體中露個臉掙得多。

現代的社會需要正能量,在這次疫情過後,我們必須反思,為什麼正能量的事,反而卻不如一吃二跑對青少年的影響大。一方面,跑跑跳跳就是個遊戲,有什麼正能量?在跑跳之中,偶爾查閱幾句經典語句,就能成為正能量了麼?至今,那些所謂的明星做了些什麼呢?

“鍾南山”的教育觀: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喚醒靈魂

驅除對青少年有不良影響的事物

所謂的明星,只是一角。那麼,還有些對青少年不良的事物,是否該驅除呢?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在這裡,我想起李院士的話,也相信我們民族的力量:這一點汙垢不驅,豈為華夏兒女?

另一方面,拿我們與青少年對比,青少年生機勃勃,朝氣十足——他們才是國家的未來。在這裡,我們只是一個輔助,一個澆水、施肥人,而且不能停止。

當一次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彰顯華夏兒女的智慧;當災難過後,則盡享社會的美好。我們要堅持,要努力,不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個赤子之心,把華夏文明發揚,把華夏展現給世界。

“鍾南山”的教育觀: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喚醒靈魂

真正的教育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現在的青少年一出生就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互聯網、新媒體、新的文化藝術形態,甚至新的消費形態……然而,他們並不具備識別信息背後動機的能力,互聯網上氾濫的暴力、色情、偏激等信息,對青少年產生很大影響,導致他們無法理性、客觀地看待世界,變得激憤、極端。

於是就出現,物質條件好了,但青少年心理和精神問題卻在增多。“現在的社會,青少年宅男宅女變多,而社交能力在下降,而且存在心理障礙的人不斷增加。人們感覺到空虛、價值觀混亂,沒有信仰,無所適從。”

精神世界的匱乏是可怕的,所以才有那麼多小學生沉迷網絡,喜愛低俗的文化,甚至還有很多中學生抑鬱自殺……青少年的精神建設、文化建設、美育建設,可以說已經迫在眉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之大計,教育為本。”一個社會的發展需要人,一個民族的昌盛需要人;但不是我們,而是青少年!大家一起呼喊:今天起,大家共同努力把德育教育重育重視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