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研一最应该做什么事情?

小卷奥特曼


因此对于研一的学生来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有很多事情需要尽快完成:


首先:认真学习领域基础知识

研一还是有大部分是学校是安排了课程的,一定要好好学习基础课程。期末考试也一定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挂科是一个非常让人难受的事情。

这个阶段也要多和导师交流,课题组组会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自己以后该如何规划实验和课题是相当有帮助的。这个我看了很多回答都没有提及到,但是参加组会是非常重要的。

认真阅读领域内大牛写的高分综述文章,这一点可以对自己的领域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帮助。近五年的高分研究型文章也要多多阅读,这样对自己的课题规划也是相当有益处的。

其次,学习实验技能,打好科研基础

对于一些需要做实验的同学,一定要多去实验室,尤其是在工作日没有课的时间,抓紧一切机会尽快上手。因为有些专业实验技巧繁多,要快速学会是相当困难的。

多去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或者实验室的技术员,学习实验技术,回去之后了解技术原理,为之后的科研道路做准备。

还要多和导师交流沟通,认真确定课题研究方向,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也要考虑课题组的现实环境条件限制,确定一个比较好的课题思路,并在实验技能学习得差不多之后,开始上手自己的实验。

再者,未来的规划和英语技能

研一的时候,对自己以后读博或者工作的大规划,要有一定的思考,但也不要偏执,毕竟到最后临时改变主意的学生也有很多。

如果准备转博或者考博,那么尽快上手自己的实验,在开题报告之前拿到较多的数据,不至于开题的时候磕磕绊绊,这样能在研究生阶段发表一篇论文,读博也会更有胜算。

如果准备出国,研一不要过早的准备雅思或者托福,雅思和托福证书的一般期限是两年,所以很有可能会出现过期的情况。研一就多背一背单词,毕竟也不是天天泡实验室,还是有一部分自己的时间,在研二开始之后认真复习雅思和托福才是真的。当然,需要一篇文章的话,所需要的的努力就更多了。

如果直接准备工作,个人还是建议先不要想太多,先做和考博一样的打算,到时候临时改变主意,也不至于太慌乱。

至于四六级没有过的同学,一定研一阶段要过掉,不然拖到科研任务比较重的研二研三,可能会有些吃力,当然研三最后一学期也可以拼搏一下。

最后,比赛、会议和社团活动

学术类的比赛,或者全国类的比赛,还是建议参加的,这些东西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学术会议有机会一定要去,见识到科研界的大牛,还是能够学到东西的,但是如果没有机会去,也不要失望,锦上添花的事情失去也没有太大关系。

社团和学生会建议不要参加,学生和社团工作容易让自己分心,而且研究生会的含金量已经没有那么高了,没有必要为了这些事情分散自己的精力。当然,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也是可以释放释放科研压力的,作为普通学生去也无可厚非。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小白学长LittleWhite


以工科为例,因为我是工科研究生,其他的研究生不清楚,基本都是三年,我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哪个工科读2年就结束了,

第一年基本都是上课,修学分,和师兄师姐门开开组会,老板也不会太关心你,毕竟他心思基本都在研二和博士生上,第一年就是上课,顺便帮师兄师姐做实验,熟悉仪器的操作方法。第一年还是比较轻松的

第二年开题以后就要疯狂做实验了,争取在研二这一年内做出好的数据,出成果,发一篇文章,达到毕业要求,这样之后就会轻松了。

第三年就是写写大论文,做简历找工作,如果研二达到毕业要求了,研三就能轻松一些,要是研二还没出成果,研三自己压力就更大了,老师也会经常督促你了,甚至有可能延毕。

总之,建议你研一课余期间多看看文献,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


材料研究僧


本人博士生,以个人经验简单的告诉你研究生第一年应该做的事情以及研究生三年的总体规划,仅供参考。

研一:一般学校的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设置成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主要事情就是要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所有课程,因此主要是学习必修课程。再次给你提个建议,研一的时候我们的主要事情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课程学习上,我们更正要的是为研究生后面打基础,(1)首先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文献,了解国内外与你们导师研究领域的科技前沿动态。(2)其次就是要多和师兄,师姐学习与导师项目有关的相关知识、软件和实验的操作学习。(3)还要是不是的和导师进行学术探讨,探讨你在看文献过程中遇到不是很懂的学术问题。这样可以给导师留下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好印象。

研二:研究生二年级一般通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基本上就是正式进入导师的相关课题项目组,进行科研研究。这一年是最关键的一年,除了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项目,更重要的要出科研成果和为毕业论文积累数据和资料,有些院校研二下学期快结束时还要做一件事情,论文开题,淡然也有一些院校在研三刚刚开学。

研三:研三主要问题是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辨、找工作,考博。如果你打算读博的话,可以在研一就开始准备,看清楚学生的各项规定,为保博(硕博连续做准备)。这样就会少很多事情,当然如果条件不够的话,就只能等到研三开始复习准备博士考试。


学而思者


研究生一般读2~3年,以三年举例,其实三年的任务很清晰,研一要上课,空余时间阅读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逐步确定研究方向并制定实计划;研二没有课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做实验;研三的任务是写毕业论文,不读博的同学及时找工作。

与本科不同是研究生的课会少很多,研究生评奖学金也不单看学习成绩,相反学习成绩会被弱化很多。那么评奖学金看什么?看学术水平!量化指标就是论文,专利,影响因子,这些因素对评奖学金影响甚大。


写论文的第一步是看论文。研究生新生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狂妄自大”,这里打了引号。每个入学的新生都志向远大,我要推翻某某理论,把学术界的大佬统统打倒,我要发CNS,自己当大佬。但随着研究深入才发现能发表的东西都被别人发完了,而且人家做的还不错,现在只能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不要气馁,没有哪个理论是凭空出现的,从学生到到学者,不一定非要做到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创新,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创新也是你为学术界作出的贡献。

下面我们谈如何与导师相处。导师分两种,家长型和放养型。碰见家长型的导师事无巨细,每件事都管,一天在实验室见不到你就打电话催。碰见放养型的导师,半年见不了几次面都是正常的,指导更是谈不上。但导师毕竟是导师,就凭他读了研究生,又读完了博士,修炼到如今的教授,我们也该尊敬他。学术问题可以争论,对他指导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说,但事后你会发现导师往往是对的。最后切忌不要吓唬你的导师,有消息及时回复,不要玩失踪,大晚上发消息告诉导师“天台上风好大”,导师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考研小秘书


首先恭喜楼主成功上岸!!!

研一不同于大一,不能再简简单单的把自己看做是一名学生,虽然你的学生证还可以享受火车票七五折,但已经没了景区半价门票的优惠,所以首先要改变认知,不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看待了。

认知方面

研究生阶段,你可能更多的时候是在社会中,而不是校园里,研究生可以认为是一份低报酬,高产出的工作,所谓低报酬就是国家每月600(我们学校是)的助学金,导师每月500的科研补贴(每个老师不一样);而高产出,是这期间,你为老师带来的收益,和你自身能力的提高,你会发现,一年后你完全不同于研一刚入学的你。

所以研一首先要改变认知,积极融入实验室集体,恪守学习的本职工作。

首要任务

虽说研究生已不同于本科生,但研究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学习,研一很多学生都是被导师放养,不管不顾,研一的课程又有很多,加上经过半年痛苦的学习,重新进入校园,玩的太嗨,所以很多同学无奈挂了课,这是有些得不偿失的。

其次,本专业的课题一定要做好,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对你的能力有极大提高。研一多和导师沟通,确定研究方向,针对研究方向开始查找和阅读文献,建议核心及以上的论文越早发表越好,至少一篇。



当然有很多人不建议研究生期间参加社团,学生会什么的,但我觉得有精力还是有必要的。第一,越来越多的就业单位要求学生干部优先;第二,参加学生会或社团可以认识到不同专业的同学,研究生圈子比较狭小,在学校只有通过这种渠道才能结实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还可能脱单哦);第三,评奖学金加分。

建议

1、研一要明确目标,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往目标不断努力;

2、无论你是读博还是就业,都需要有自己的研究生成果,所以还是多学习,多阅读文献;

3、多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可以极大的丰富的思想,增长见识,还可以增加学术创作思维;

4、参加学生会或一个社团,结交不同专业的优秀同学;

5、如果你不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工科专业,强烈建议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无论对你做科研还是就业都有极大帮助;

6、当然,没有找到另一半的,可以在最后的校园时光,感受下爱情的美妙。

由于篇幅有限,只列举了部分内容,加油吧,朋友!

最后,祝楼主研究生期间学习顺利。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海之靓子


这个问题不能笼而统之来谈,需要参考专硕还是学硕,个人发展目标而定。

学硕学制三年,专硕学制两年。从时间上而言,学硕相对于专硕要更为充裕。

以我观察而言,专硕学硕,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学历镀金的意义要大于学术追求的意义。



基于此,如果你没有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那么专硕第一年,尽早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及早着手准备毕业论文是你最需要关注的重点。

为何如此说呢?

因为专硕学制2年,第一年基本都是满课状态,学生在这种状态之下,根本不能心有旁骛,比如去做兼职打工什么的。专硕第一年一般就要把所有学分修够。第二年基本就是写论文和工作实习。

一边要工作实习,一边要应付论文,同时把这两件事做好一般很难,尤其是如果你毕业论文选题迟迟不能敲定,毕业论文资料准备不够充分翔实的前提下。



我曾经遇到过好几例工作已经敲定,但毕业论文迟迟无法通过的情形。

所以,对于专硕而言,第一年最关键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充分利用好在校学习这段时光,未雨绸缪,提前确定论文选题,提早准备,这样,到第二年,你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实习和就业上来。毕竟,对于很多人而言,考研最重要是为了就业。

对于学硕而言,时间可能相对宽裕,安排也就相对可以更从容一点。但与专硕相比较,学校对于学硕的论文要求会更高一些。所以我的建议是学硕也需要充分利用好在校上课的时光,广阅读,厚积累,多读书,尽早确立论文方向,术有专攻也很有必要。



当然,如果想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话,对学术积累的要求会更高,研究生阶段时间的高效利用更显必要。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研一该做什么,这是个好问题,却不怎么好回答,主要因为每个人基础,志向,目标各有不同,研一最好能够想清楚自己三年后要干什么再决定最该做什么?我简单分一下类吧

一,比如自己打算三年后继续读个博士,那研一最该做的就是利用课余时间考了托福和GRE,然后就是发论文,最好英文期刊,对于想读博这个情况,最最重要的就是托福和GRE考试,研一有且只有这一个目标,其他都不重要(最后送上陈琦的那句话,千万千万别在国内读研,千万千万别在国内读研,你这情况应该是别在国内读博了)

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出不去,那就想想是打算踏实工作还是三年后开始去准备创业,流浪,或是其他,比如自己还未实现的什么梦想或者留下什么没来得急做的遗憾之类,后面的给不了你建议,工作的话,现在的工作只有三类:It,金融和其他,要想待遇好,工资高,就往金融和IT靠,如果专业不是这两类,还没有着手准备转行,以后工作,待遇之类的基本上只能看命好不好了

三,研究生阶段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读研的人一般都二十四五的人了,终身大事也是人生关键的一环,找一个适合的对象能在未来少奋斗十年,给你举个例子,一个朋友的朋友,清华本硕博之后继续又搞了个博后,在清华的园子里关了十二年论文科研小有成就,人生刚刚迎来发力时候媳妇儿掉链子了,要他在北京买个学区房,为了孩子以后上学,没钱就哭就闹就离婚,辛苦奋斗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后,研一确定好目标,为梦想多努力,静下心来好好搞科研,把基础打牢固,打铁需要自身硬,无论以后干什么,研究生三年的基础大概率来说对未来发展很重要,最好至少在研究生期间精学五本国外经典专业教材

祝好


张东5533


研究生一般都是三年毕业,以理科为例,说一下研究生每年都应该做些什么吧。

研一时,需要上研究生期间的所有课程,修够学分。但不是除了上课,其他什么都不做了,应该经常去实验室,熟悉实验环境,学会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跟着研二和研三的同学一起学做实验,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也要多读文献,参加组会,充实自己。

研二时就该开题,并且投入自己的实验,这一年非常关键,做实验不可能都是非常顺利的,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经验,不断改正,争取在研二时完成全部的实验内容。

到了研三,就要开始写小论文和大论文,如果实验没有全部完成,还要继续补做实验。如果研究生毕业准备直接工作的,要做好简历,不断参加面试,如果想考博士,就要好好复习。

总之,研究生三年转瞬即逝,希望你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在三年里收获满满。


liulijie


按照你的研究生时长来划分。研究生一般为两到三年。

情况一,两年要读博。那你的情况比较简洁明了,研一主要有研究生的课程,除了上好本学科的课外,还应该阅读大量文献,尽早动手做实验。尽量在研一结束时就可以动手写小论文,方便研二拿到读博的名额。读博很看着你的学术成果,但你只有两年的时间,所以开始的功夫要下的深,研一会比较吃紧。尽量多出一些学术成果对读博有帮助,另外有些学校对六级分数有要求,如果没过研一要尽快过,过了分不高的,研一也可以刷一下分数,对申请博士有帮助。

情况二,三年要读博。基本和两年要读博要做的事差不多,不过,你时间多一年。所以研一的安排相对可能轻松一些。留有更多的时间出成果。研一你的精力可以多放在学习上,把成绩单学的优异,没有坏处。

情况三,两年要工作。既然要工作免不了研二实习找工作等环节。所以研一应该把毕业相关的要求达到,若学校只要求毕业论文,应该累计足够的数据文献量,保证毕业。大致研一要做的和两年要读博的情况类似。不过建议你在读研二之前就达到毕业条件,可以安心准备研二各种招聘,留有实习时间。

情况四,三年要工作。同样的,时间充裕了,压力会小点。研一一定要把成绩单学的漂亮,找工作有时候有用的。六级研究生课不是很多,花时间好好弄弄。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看看有什么能考的证可以考考,不要浪费时间嘛。研二搞学术,研三找工作,完美。

情况五,两年或三年制但没有规划的。可能你读研目的不是很明确,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读博,还是工作。我建议你研一上学期的时候可以接触实验,看看自己对科研是否感兴趣,毕竟读博是要做科研的,如果不适合没兴趣做科研,读博会痛苦的。想清楚自己要啥,在去用后边的时间去实现,完成。

祝你好运。


骑着乌龟去找猫


研究生三年经验总结:

关于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看,第一:近期目标看,为了三年以后的毕业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应该设置三年的学习计划,当然这个计划除了遵循学校的安排之外,更为重要的目标是要围绕论文来进行,研究生三年最重要的是毕业,尤其是翟某某事件出来后,教育部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审查变得十分严格,无法毕业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个人头上。

因此,建议大家从研一开始,咨询自己的学长学姐,对于论文的选题方向和写作流程有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当然能结合自己的兴趣是最好的,写起来比较轻松,本人便是如此。大家不要认为研一开始可能过早,三年时间并不十分充足,及早着手准备,对你百利而无一害。

一旦确立了这样的方向,围绕着你的大概研究方向,广泛阅读资料,积累成果后,在此过程中你会逐渐明晰自己的选题范围和大致的逻辑,当然资料的阅读出了书籍之外,历年论文和期刊都是必须涉猎的,它能让你掌握你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适时调整自己的着力点。

还有就是读书期间,必须要写论文,这是与毕业大论文区别的小论文,也是必须见杂志发表的,这是毕业的基本要求,像我们当时毕业就是2篇以上的省级刊物,这些都是要在三年内完成的目标。也是保证你能顺利毕业的前提。

第二:远期目标看。为了就业和后半生生存而考虑,那就要在拿到毕业证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倾心的职业来充实自己的能力,各类的资格证依旧据需求掌握,参加各类的比赛也是丰富自己简历的一种方式,总之,相较于自己专业内必须掌握的以外,最好培养一个兴趣专业,艺多不压身,在以后的工作中总会用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