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到2019年电商对实体店有多大的冲击?实体店经济收入是怎样的?

毛妞888客服


从2010年至2019年,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做,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这几年随着电商的兴起,实体店的销售额和销售毛利大幅度下降,而后者的下降对实体的打击更为致命。

第二、房价的飙升,大幅的推高了实体店的房租成本。在很多地方,租期续约时,房租直接跳涨的现象屡见不鲜,是压垮很多实体店的重要原因。

第三、员工工资的大幅攀升,成为压垮实体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长沙2010招聘一名普通营业员,工资加提成不超过1500元,而到2019年这一数字达到3500元以上。

在前有电商阻击,后有房东加租,而内又不得不提高员工的工资,这三个方面共同夹击下,实体经济终于从2010年之前的红红火火走到了今天的步履艰难。


磨镜无名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看大多数回答都是从电商冲击实体充满了抱怨。就来捋一下电商对实体的冲击。

电商确实冲击了很多实体。10多年前,在淘宝没有兴起的时候,如果家里有钱,给媳妇弄个店面卖牛仔裤,是既轻松又赚钱的活。但是网购兴起以后,这类相对于淘宝来说款式少,价钱贵的店铺。就难以生存了。其他还有很多的例子。

但这并不是国家放任电商野蛮发展的责任,而是社会发展自然的选择。就像工业的发展抢了搬运工的生意。汽车的发展抢了马车的生意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历史淘汰。

电商的发展,确实消灭了很多中间环节,但是这些中间环节的被抢,并不是电商太狠毒,而是它们被取代的门槛太低。前几天,著名的法国大超市品牌家乐福被苏宁以48亿人民币的价钱,收购了家乐福中国200家门店的80%的股权。如果说电商抢了实体所有的生意,为什么在电商发展这么强劲的时候,中国的永辉超市,大润发超市和苏宁超市这些实体经济,反而变得更加强大,甚至抢了列强手里的名牌呢。

这是因为,无论电商如何发展,快消品市场,线上和线下都是平分秋色,各占50%的市场,正是有了电商的存在,在房价相对2010年,翻了5到6倍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保证了制造业的繁荣。要知道,电商只是消灭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它可是没有消灭生产环节啊,反而随着电商的发展,对生产环节的促进作用。比他消灭掉的中间环节要大的多。并且现在中国向中小企业放水,依靠银行的传统模式可放不了那么多,只能依靠电商模式的供应链信用金融。电商虽然消灭了很多岗位,但是也诞生了很多岗位啊。

仅在2010年一年,淘宝就诞生了100万家宝妈店。如果没有电子商务。这200万个宝妈都去租店做实体生意,有那么多的本钱么。

至于有人说,电商的发展的,导致了利润的消失,致使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电商的发展,只是使消灭的中间环节那些从业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低。可没有让所有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低。以平台的价格来说,现在京东3C数码的价格,比有些线下数码广场的价格还高。但是消费者就是爱买。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也没有降低啊。至于线下数码广场的从业人员因为生意不行而降低了生活质量。你怎么不说当年没有电商的时候,你们的暴利有多高。在03年的时候,卖一台IBM的笔记本,能赚几千块的时代呢。

就像电影“神鞭”里主角讲的那样:“你算说错了!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鞭’剪了,‘神’却留着。这便是,不论怎么办也难不死我们;不论嘛新玩意儿,都能玩到家,决不输给别人。怎么样,咱俩玩一玩?”

神鞭原来是玩拳的,大清朝进来了。留头不留发,他就玩鞭子。大清朝灭了,鞭子要剪。他就玩成神枪手。

所以与其抱怨电商冲击了实体经济 ,不如与时俱进。比方说服装店开不成了。开一个菜鸟驿站,不是一样赚钱,成本少还旱涝保守,生意越来越好。


下乡知中


电商的冲击太大了,因为电商模式有天生的缺陷,他资源太集中只有前几页才能成交限制了太多中小卖家的发展,这种网页模式商品成交必然集中在首页附近,抢占首页附近的成本已经是天价了,这种模式个人小成本创业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你根本付不起推广费,在就是中国太大网购对资源的分配不能做到平衡,电商基本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周边,资金通过网购快速汇集这些大城市让内陆中小城市失血严重经济活力下降严重。中小城市的实体店必然纷纷倒闭将出现无商可务,全面萎缩才是刚开始,而各电商户为了争夺市场抢站网站首页资源投入的费用越来越大,前期有网络红利大家投入费用就有收入,现在流量红利到顶加上其他平台如拼多多的分流,各商家投入费用产出比会大幅下降,各家还不敢停,加大投入成了商家的生死出路,这模式不光中小卖家撑不下去,价格战更是让背后的制造业倒闭连连,实体店人工房租都在历史高位客流却被电商分流下降基本不能再开了。做电商的成本几乎已经高过实体店且竞争激烈九死一生。太透明的商业环境可以肯定是没有好做的生意,不是高科技必然价格战,过度竞争必然降低材料成本以次充好,最后大家都没利润,在加上人工和其他成本增加,后面的路将充满荆棘,大家自求多福!


A股至尊宝


电商确实冲击了实体,其实是对传统实体销售渠道的一次“洗礼”

第一、电商最致命的就是减少了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很多朋友都只知道电商冲击了实体店,但是怎么冲击的?却不清楚,简单跟大家分享下,过去我们一件商品以服装为例,其流通渠道是这样的:厂家——总经销商——区域经销商——各地代理——门店。有些品牌的产品其中的经销渠道很多,从省——市——县等至少是3级,也就是说过去传统的一件商品从厂家出厂后到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过3个渠道,当然每经过一个渠道就要被加费用,我们按照每个渠道加价10%来计算,那就是到消费者手中已经被加价了40%;电商的销售渠道很简单厂家——总经销(或者没有)——消费者。因为本身不需要投入实体门店进行销售,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其价格一般要比实体店便宜40%以上是正常的。这也是为什么电商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商品的价格要比实体店低的主要原因。

第二、减少销售渠道环节后,很多中间渠道商要么转型,要么倒闭。这也是为什么电商刚开始冲击的时候,很多门店不得不转让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只要这些门店拿不到一手的货源,那么价格优势就荡然无存,自然生意就没得做,毕竟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价格还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从2010年到2015年这几年时间电商的冲击是直接的,在这种渠道优势下,很多实体门店无法抗衡。在这种趋势下,以马云为代表的电商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电商将取代实体经济。甚至于王健林等下了赌注,电商会占据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销售额的50%以上。但是实际情况是截止到2018年底,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距离50%的零售总额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面对互联网电商的冲击,实体门店已经不是那么不堪一击了

如果说2010-2015年是实体经济被互联网电商吊打的5年,那么进入2016年之后到现在可以说实体经济已经找到了机会,而且有时候还能够进行僵持。个人觉得目前的电商和实体经济之间已经很难区分彼此了,正在步入互相融合的阶段。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消费品都能够在网上进行交易的,电商的局限性还是有的。目前来看发展了接近10年的电商,交易的商品大多集中在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等为主,家电方面有所涉及,但是对于其他的一些大的物件,比如: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等等大宗商品是无法涉及的。而我们日常相关的家电类为例,如今很多家电巨头他们线下与线上的销售价格基本一致,这就使得电商不具备多少优势了。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厂家都喜欢电商渠道的。尤其是一线国际大品牌,他们更喜欢通过实体店的体验式方式来售卖自己的商品,尤其是以化妆品为甚。包括服装品牌也是如此,经过电商摧残后的服装零售业,如今已经诞生了一批以优衣库等为代表的性价比极高的服装品牌。足以说明了一个问题,作为传统实体来说,只要掌握了关键制造技能,那么面对电商并不是毫无抵抗力。

第三、互联网只是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辅助实体经济,这点要明白。前几年一直炒作的:互联网+,其根本就是要在当今时代,传统渠道为主的小实体经济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工具来为自己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而实际情况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实体已经意识到并且在做这些事情,很多的品牌厂家都有自己的官方电商平台,餐饮为代表的实体也在充分利用美团、饿了吗等平台拓宽自己的销售。个人觉得,时至今日,电商要取代实体已经不现实,更多的是两者融合协调发展,不分你我。

综上,互联网电商刚兴起的那几年,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两年来看,实体经济基本上已经回过味了,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起码个人觉得,小实体守住目前的“阵地”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实体经济学会利用互联网工具为自己的实体门店增加收入,那么相信,实体经济收入也不会差。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马云说,电商是穷人逆袭的平台,但事实是:再好的产品,没有高昂的推广费,你只能被大海淹没,逆袭平台还是坑都不一定。电商龙虾混杂,也在击毁一些名优产品。一个国家的民众幸福指数,我认为有一个指标应作为重点,那就是中产阶层的占比率。在许多欧州国家,商铺是绝大多数中产阶层的收入源,所以欧州许多国家对电商持平视态度。在我国,电商在正在击毁实体经济,中产阶层正逐渐减少!行业经济逐渐寡头化,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用户绵阳阿润设计


我做了十八年的生意,从来不敢卖假货次货,就怕砸了自己的信誉。而且客户有售后服务的,都是第一时间上门服务。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有一定的毛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两年电商冲击,对于一些喜欢网上比价的客户,我们就跟他说明白,如果所有的条件跟网购一样,那么我可以比网上再便宜一块钱卖给你们,但是,但是以后有啥问题你们也别来找我,或者我们将收取正常的上门以及其他费用。哎!都让电商给搞乱套了。


缙云百盛建材TOTO科勒卫浴


本人经营饮食业有十二年,个人认为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是巨大的。就来我的行业来说都快坚持不下了。原因有几点:一外卖冲击把价格搞得乱七八糟恶性竟争,二房租年年涨翻了几翻,三进的食材价格翻了几翻,例2012年干尤鱼进价十八左右,现八十左右,四城管,夜宵店外面摆桌子每月必需交保护费有行动题前通知,不交收你没商量,这也是不小的支出费。五人工费用影响不大,只要生意好,房租便宜。总结,钱都到电商么子头哪里去了,孙正义一年分红几百亿白拿去日本,假如没有电商平分给经营实体店老板,都会去消费,一消费整个行业就带动了。电商真的把国家实业搞乱了,个人观点。


民民天下


1电商增加了企业垄断,白手再难起家,2再好的产品没有推广费没有人会知道你的产品,3所有人为产业链上游打工,没有利润,企业不再支付市场推广费给个人,都付给了天猫.4廉价的物流推动了网上购物,一台对开门大冰箱,配送费才200元,4个人送货,一人不到50元,平台还要抽成,5所有物流送货员应要求加工资,一单才1元配送费,太低了


武汉创业同盟


传统的销售模式是生产厂家→批发商→经销商→消费者,这样的销售模式中间环节太多,销售成本提高,10元的成本到消费者手中也许要20元才能成交。电商的销售模式是厂家→电商→消费者,少了一道环节的开销,10元的成本15元就能买到,未来的销售模式是厂家→消费者,性价比就还会有所提高,相同10元成本的东西13元就够了,因为是厂家直销,相应的就节约一大批的人员,说得好听是提高社会效率,将会有一大批的人员失业,造成的社会影响绝对会相当的大。也许你会认为厂家→消费者这种营销模式还不就是直销吗?见得多了,都是骗人的。错!如果是传统的直销那只能九死一生,生的还是个骗子!如果谁能做好厂家→消费者这一环节的对结,那么今天的门店就是电商的明天。


用户4109209619212


从国家层面对外关系角度看,马云赚钱才能有创新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有更大的创新,从而形成与外国巨头抗衡!

从普通百姓层面来说,电商价格优惠让百姓得到实惠,另一层意思是原来有钱无处买,现在购买太方便,形成了过度消费,而且穷人购物比富人更恐怖因为穷人闲时间多爱购物,富人赚的是穷人的钱,互联网就象一张巨形蜘蛛网,穷人就象是苍蝇与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