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封樁庫”,大宋將會怎樣?

如果沒有“封樁庫”,大宋將會怎樣?

宋朝重視軍事理論研究,多刻印兵法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盞底銘文:內庫,說明這隻酒碗從宋朝宮廷倉庫“內藏庫”流出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清刻本《範忠宣公集》裡的範純仁畫像

如果没有“封樁库”,大宋将会怎样?

這兩隻穀倉罐是宋墓中的明器,據此可以想象宋朝糧倉的樣貌

所謂“封樁庫”,注意,是封樁庫,不是封椿庫,樁讀zhuāng,不讀chūn。根據字義,樁有固定的意思,封有封存的意思,所謂封樁庫,就是封存起來不能隨便動用的倉庫。根據大宋祖宗家法,封樁庫是專門用來為打仗做準備的軍需儲備庫,並不是普通的倉庫。各地方各機構如果想動用封樁庫,必須向朝廷請示,由宰相、參政(副宰相)、樞密使(國防部長)、三司使(北宋前期的財政部長,王安石變法後,財政大權改由戶部尚書執掌)等大臣集體會議表決,再由皇帝下旨。

開倉放糧,范仲淹的兒子犯難了

公元1077年,范仲淹的兒子範純仁被派往慶州擔任知州,一上任就遇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他必須迅速做出決定,要不要打開當地一座特殊的倉庫,把裡面的糧食和銅錢拿出來,賑濟當時正在一場自然災害中忍飢耐寒、嗷嗷待哺的慶州百姓。

慶州在哪兒呢?就是今天的甘肅省慶陽市。1077年,慶陽大旱,顆粒無收,老百姓急需救濟糧。可是,那裡距離京城開封實在太遠,如果把災情一層一層地彙報到京城,再等朝廷把賑災物資一站一站地運到慶陽,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到那時候,一定會有大批災民活活餓死。

好在慶陽當地建有一座倉庫,這座倉庫裡貯存著小麥、高粱和穀子,以及成捆的銅錢、絲綢和麻布。範純仁只要把倉庫打開,把財物取出來,賑濟慶陽百姓綽綽有餘,完全不用等朝廷發糧。

這座特殊的倉庫,名叫“封樁庫”。注意,是封樁庫,不是封椿庫,樁讀zhuāng,不讀chūn。根據字義,樁有固定的意思,封有封存的意思,所謂封樁庫,就是封存起來不能隨便動用的倉庫。

至少從北宋中後期開始,宋朝治下的絕大部分州府都開始建造封樁庫,並且每年都要往封樁庫裡貯存財物,慶陽有封樁庫,並非特例。

救災如救火,既然封樁庫是現成的,倉庫裡物資也是現成的,範純仁直接拿出來賑災不就行了嗎?有什麼值得猶豫的呢?

最開始,範純仁也沒有猶豫,他走馬上任第一天,就決定開倉放糧來著。可是他的前任,上一任慶州知州,一個名叫楚建中的官員,在交接大印時非常鄭重地告訴他:封樁庫千萬不可擅自打開,除非接到朝廷批文,現在災情已經上報,批文還沒下達,你得再等等,千萬千萬不要開倉!

楚建中之所以這樣告誡範純仁,那是因為朝廷屢下禁令,嚴禁任何機構和任何官員私自動用任何一座封樁庫的物資。

王安石當宰相時說過:“封樁者,祖制以應軍興,非泛支可比也。應有所用,必有司具數之,宰執聚議同奏,降旨下庫,始可支焉。”根據大宋祖宗家法,封樁庫是專門用來為打仗做準備的軍需儲備庫,並不是普通的倉庫。各地方各機構如果想動用封樁庫,必須向朝廷請示,由宰相、參政(副宰相)、樞密使(國防部長)、三司使(北宋前期的財政部長,王安石變法後,財政大權改由戶部尚書執掌)等大臣集體會議表決,再由皇帝下旨。

宋神宗專門下過詔令:“諸路保甲封樁錢物,非有朝旨而支用者,以違御筆論。”全國各地的封樁庫,必須經過聖旨准許才能動用,如不請示朝廷,以抗旨不遵論罪。

南宋法典《慶元條法事類》規定:“諸擅支借封樁錢物,徒二年;及雖應支借而於令有違,各已費用者,不以覺察舉去官赦降;原減未斷而還足者,奏裁。”凡是擅自從封樁庫裡借用財物的,處以兩年徒刑;即便某個官員確實有必須借用的正當理由,也會被治罪,不能被赦免;如果既有正當理由,又在借用之後及時歸還,則將案件交由皇帝聖裁,皇帝認為無罪,才能無罪釋放。

話說到這裡,您肯定理解了範純仁的苦衷。封樁庫就在自己管轄的地盤上,把倉庫打開,就能賑濟子民,範純仁之所以不敢貿然打開,是因為他必須請示朝廷。而前面說過,慶陽離京城太遠,如果非要等到朝廷批准才開倉,許多老百姓都會餓死。

開倉,老百姓得活,範純仁則會受到處分,甚至還可能被判刑;不開倉,老百姓餓死,範純仁身為一個有良心的父母官,心裡肯定痛苦萬分。到底要不要開倉呢?範純仁思量再三,下了決心:開倉!哪怕自己罷官,也不能看著百姓餓死!

於是,封樁庫打開了,糧食發下去了,老百姓得救了。後來範純仁有沒有受處分呢?沒有。

宋神宗以及朝中大佬對範純仁的做法表示理解:“擅發封樁粟麥,收恤流亡,多所全活。”雖然說違反了禁令,但是救活了百姓,犯了小錯,全了大節,值得肯定。

更重要的是,“民聞之,爭先輸官,比使者至,則已無負。”慶陽百姓分到救濟糧,熬過了災荒,等糧食打下來,爭先恐後將餘糧送到封樁庫。當朝廷派出的特使來到慶陽時,發現封樁庫裡的財物仍然充足,並沒有比以前短少。

所以,範純仁開倉放糧這段故事的結局是光明的。

攢錢贖地,宋太祖的小目標

故事講完了,現在我們不妨深挖一下,再對宋朝封樁庫的來歷多一點了解。

北宋官員王闢之跟範純仁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在《澠水燕談錄》一書中解釋說:

太祖討平諸國,收其府藏,貯之別府,曰“封樁庫”,每歲國用之餘皆入焉。嘗語近臣曰:“石晉割幽燕數郡以歸契丹,朕憫八州之民久陷夷虜,俟所蓄滿五百萬緡,遣使北虜,以贖山後諸郡;如不我從,即散府財募戰士,以圖攻取。”會上晏駕,乃寢。後改曰“左藏庫”,即今之“內藏庫”。

宋太祖滅掉南方几個割據政權,將人家的金銀財寶送到開封,藏在一座大倉庫裡,並給這座倉庫取名封樁庫。此後每年,財政如有結餘,也被存入封樁庫。太祖對親信大臣說:“後晉石敬瑭割讓幽州、燕州等北方土地給契丹,讓華夏百姓被異族統治,這是奇恥大辱。朕等到封樁庫裡錢財積攢到500萬貫那一天,就派使臣去契丹談判,用這筆錢把土地和百姓給贖回來。如果跟契丹談不攏,朕將用這些錢招募軍隊,向契丹大舉進攻。”遺憾的是,宋太祖壯志未酬,很快駕崩,他創建的封樁庫改名叫“左藏庫”,後來又成了“內藏庫”。

王闢之上述解釋,前面靠譜,結尾錯誤。宋朝第一座封樁庫確實是宋太祖在京師開封創建的,確實是為了收復幽燕。但在宋太祖死後,封樁庫並沒有改成什麼左藏庫和內藏庫,而是改成了“御前激賞庫”,用來貯藏犒賞軍隊和獎勵大臣的財物。

左藏庫歸三司管,是中央財政系統的常設倉庫;內藏庫歸宮廷管,是皇帝私人的小金庫。這兩座倉庫都不是從封樁庫演變而來的。事實上,內藏庫簡稱“內庫”,唐朝就有,比封樁庫的設立要早得多。

那王闢之為什麼要說封樁庫改成了左藏庫和內藏庫呢?因為宋太宗即位後,出征契丹,遭到慘敗,軍事上採取保守主義,覺得封樁庫裡沒必要封存太多錢財,於是把大批錢財調到了左藏庫和內藏庫。王闢之只當過基層官員,沒有在中央任職的經歷,對中央財政系統和宮廷財政系統的起源有所誤解,也是正常的。

從宋太宗到宋英宗,這幾個皇帝在位時,都沒有廢除宋太祖的封樁庫,不過也沒有將封樁庫擴大化。直到宋神宗即位,王安石變法,君臣兩人野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北取契丹,西滅党項,要求州府大建封樁庫,將封樁制度推廣到全國。從此以後,直到南宋滅亡,封樁庫一直是宋朝特有的軍需儲備庫。

封樁家底,黃庭堅的舅舅來報賬

宋太祖首創封樁庫,有一個小目標:攢夠500萬貫,就要收復幽燕。這個小目標有沒有實現呢?沒有。但是從宋神宗開始,封樁庫裡的財物迅速增加,很快就超過了500萬貫。

宋神宗元豐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神宗手詔戶部:“詔司農寺趣諸路提舉司,起發常平並坊場積剩錢五百萬緡,輸元豐庫。”當時處於變法時期,“司農寺”是與戶部並列的財政機構,“諸路提舉司”又是司農寺的下屬機構,“常平”是地方常設物價穩定與賑災系統“常平倉”的簡稱,“坊場”是各種國營廠礦的統稱,“元豐庫”則是神宗在位時京師封樁庫的別名。宋神宗這道詔令意思是說,讓司農寺催促諸路提舉司,將全國各地常平倉的盈餘和國營廠礦的利潤,總共500萬貫,全部運到開封,集中存放到京師封樁庫。

你看,僅僅是1082年這一年,僅僅是元豐庫這一座封樁庫,進賬就多達500萬貫。如果再加上地方州府的封樁庫,加上其他年份的進賬,早就遠遠超過了宋太祖當年提出的小目標。

事實上,1082年京師封樁庫的進賬遠遠不止500萬貫。查《宋會要輯稿》食貨52之14,在這年農曆十月,宋神宗又讓京東、淮南、兩浙、江東、福建等十二個省級行政轄區往京師封樁庫裡輸送財物,總共又輸送了800萬貫。

《宋會要輯稿》同一章節還記載,兩年以後,也就是1084年,春節剛過,宋神宗又讓地方往京師封樁庫裡輸送了“諸路積剩錢”100萬貫。

宋神宗駕崩後,宋哲宗即位,這位少年皇帝在軍事上的野心不亞於神宗和太祖,他更加努力地籌錢備戰,除了要求地方上繼續將財政盈餘送進封樁庫,每年還從自己的內藏庫裡省出50萬貫,為封樁庫添磚加瓦。如果哪一年節省的銅錢不夠50萬貫,他就用絲綢和金銀代替,必須湊夠數目才甘心。

宋哲宗在位時,有一位財政大臣李常,是蘇東坡的好友,也是黃庭堅的舅舅,他在奏摺中寫道:“昔先帝勤勞累年,儲蓄邊備,今天下常平、免役、坊場積剩錢共五千六百餘萬貫,京師米鹽錢及元豐封樁錢一千萬貫,總金銀谷帛之數復又過半,邊用不患不備,此臣所以敢辭大計之責,而願守邊也。”當年先帝勤於政務,憂於邊事,想方設法充實國庫。現在呢?全國財政盈餘多達5600萬貫,京城封樁庫的銅錢多達1000萬貫,儲備的金銀、絲綢和糧食比銅錢又過半。國家如此富裕,封樁如此充足,何愁外患不備?何愁邊疆不靖?所以,微臣願意辭去財政大任,去邊疆報效,擔負起守土報國的重任。

李常寫奏摺的時間是1087年,擔任戶部尚書已有一年,他管著全國財政,當然清楚左藏庫和封樁庫的家底,所說數字當然是可信的。如他所說,京城封樁庫銅錢有1000萬貫,“金銀谷帛之數復又過半”,這後半句的語義不夠精確,可能是說金銀、糧食和絲綢等實物價值相當於銅錢0.5倍,也可能是說實物價值相當於銅錢1.5倍。按照前一種理解,京城封樁庫財物總值在1500萬貫以上;按照後一種理解,總值則在2500萬貫以上。但不管按照哪種理解,此時封樁庫的家底都是宋太祖初創時的好幾倍。

若儲備不足,大宋歷史將改寫

您可能會問,封樁庫這麼有錢,裡面儲備的財物都是從哪兒來的呢?

有這麼幾個渠道:

第一,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府每年都有固定的賦稅徵收指標,如果年底超標完成了徵收任務,則將超額的部分存進封樁庫。

第二,朝廷新開礦山、茶園、酒廠、鹽場、官渡的收益,以及廣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明州市舶司、密州市舶司等四大海關每年從香料奢侈品中得到的利潤,會被存進封樁庫。

第三,宋朝冗官冗兵,開支巨大,財政系統掌管下的左藏庫經常告急,需要從封樁庫裡調撥錢財,每次調撥都要支付利息,這筆利息也是封樁庫的一項收入。

第四,除了宋徽宗以外,宋朝皇帝過日子相對節儉,內藏庫裡的錢花不完,有時候會拿來補充封樁庫。前面不是舉過宋哲宗的例子嗎?他每年都要從自己小金庫裡省出50萬貫來充實封樁庫。

第五,宋朝禁軍有定額,軍餉由左藏庫發放,在和平時期,禁軍如有減員,減員者的軍餉要定期撥到封樁庫,將來萬一開戰,這些錢可以用來招募新兵。

大家又可能會想,宋朝封樁庫為備戰而創建,制度這麼嚴密,儲備這麼充裕,為什麼還能混到積貧積弱的局面呢?為什麼一再被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政權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呢?

其實我們需要反過來琢磨:契丹那麼強大,被女真滅了;女真那麼厲害,被蒙古滅了;中亞、西亞和東歐那麼多國家,都被蒙古大軍用幾個月或者幾天時間秒殺;宋朝號稱積貧積弱,卻能在強敵威逼下延續三百多年,卻能在蒙古圍困之下堅守半個世紀,這正能說明宋朝最能抗折騰啊!

為什麼宋朝最能抗折騰呢?

有一個並不唯一但是卻非常關鍵的原因——宋朝有錢,有儲備,有遍佈全國的封樁庫。

下面舉幾個例子,說說宋朝封樁庫是怎樣為軍事防禦做貢獻的。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五月,為了防禦西夏侵略,陝西轉運司(相當於省級財政機構)從封樁庫裡動用12.7萬兩白銀和1.7萬匹絲綢,為當地駐軍購買糧草和修造兵器。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臘月,為了抵禦遼國侵略,河北轉運司從大名府封樁庫裡動用8.7萬貫銅錢,為駐軍購買小麥、小米和黃豆。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臘月,西部邊疆告急,陝西轉運司又動用封樁錢300萬貫,撥給環慶、涇源、秦鳳三地修築城牆和堡壘。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臘月,陝西轉運司再次動用封樁錢300萬貫,為前線駐軍購買糧草。

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九月,京城封樁庫派人往陝西運送銅錢400萬貫,讓前線駐軍購買糧草。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四月,朝廷從江淮封樁庫裡調撥銅錢200萬貫,用來犒賞北方將士。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大將張俊在江南招降叛軍,朝廷撥付封樁銀5000兩、封樁絹5000匹。

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五月,大臣李綱在湖南與金兵鏖戰,朝廷撥付封樁錢40萬貫、封樁米20萬石。

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十一月,宋高宗為了安定軍心,從封樁庫裡拿出37萬貫,撥給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的軍隊各10萬貫,撥給岳飛的軍隊5萬貫,剩餘2萬貫用來安葬死去的士兵。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六月,四川宣撫使(戰區司令)鄭剛中犒賞將士,朝廷撥付封樁錢100萬貫。

上述事例足以證明,封樁庫對擴軍備戰、安定軍心和激勵將士來講有多麼重要。沒有封樁庫做支撐,宋朝堅持不了三百多年。沒有封樁庫做支撐,在兩宋之交戰亂之際,朝廷必然養不起軍隊,岳飛、張俊、韓世忠等統兵大將不得不自籌軍餉,於是又會陷進唐朝藩鎮割據的泥潭,朝廷無力約束將帥,大小軍閥尾大不掉,南宋小朝廷既要對付外患,又要對付內亂,必然像南明小朝廷一樣迅速消亡。如此一來,宋朝歷史就要改寫,三百年曆史就要打五折,只剩一百多年。文並供圖/李開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