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怎麼抓口,有的要等下頓口,有的抓頂漂,怎麼分辨?下頓口之前不是也有慢慢頂漂的嗎?

喜野釣


各位知道: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你讀懂了漂象,就相當於你有一雙眼睛在時刻看著水下面魚的吃餌鉤動作,這樣提竿中魚就全在你的掌控之中了。若看不懂漂象,也就不懂得浮漂所傳遞的“語言”信號,就等於是瞎釣魚碰運氣了,更談不上及時提竿中魚了。釣鯽魚時要能及時做好抓口動作,要弄清悟空回答的這個問題,關鍵在於弄清鯽魚吃口的頓口型漂象和上升(頂漂)型漂象的具體漂象表現,只要能分辨漂象的細微表現,《悟空問答》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再加上你平時實踐中的應用體驗,這樣你抓口的技術就會越來越高。

一、點動頓口型漂象。經常會出現以下五種的漂象表現:



1、一點一點的漂象,且是連續地點動,漂的動作很小,即“小頓口”動作。一旦出現這種跡象,其一說明鯽魚不算大;其二說明餌鉤已進入鯽魚口裡,餌鉤已吃穩的跡象明顯,可抓口提竿中魚了。

2、輕點輕觸漂象:當浮漂出現輕輕點動輕輕觸動的,這是鯽魚嘴靠近餌鉤,引發浮漂的動作,大多是鯽魚在做試探性動作,說明魚兒比較“猾”,此時,不能提竿,如果接下來再出現連點連觸的漂象,則可以抓口提竿了。

3、大頓口漂象:出現有力度的猛點動作,觀察到只點了一下,且動作大,接下來浮漂不下沉也不頂升,說明吃餌鉤的鯽魚較大,魚餌已吃到嘴裡,應迅速抓口提竿中大板鯽。

4、微微顫動的漂象:出現連續不停的微微顫動,動作很微弱,只說明魚兒在咬餌鉤了,餌鉤在魚嘴邊,是魚嘴的動作引發浮漂微小顫動的,此時,還不是抓口的時機哦,還應看有否進一步的浮漂動作才能判斷。

5、微微的連續顫動漂象:漂尾在水面上出現微微連續的顫動,且出現輕輕的下沉,或者輕輕的上送頂漂動作,是鯽魚在咬餌鉤了已進入魚嘴的明顯信號,應果斷抓口提竿。

二、上升頂漂型漂象,具體有以下四種表現:



1、微微上升又徐徐下沉的漂象:當出現微微的上升頂漂,上升幅度不大,然後又慢慢地下沉一目或半目,一旦出現這種漂象即可抓口提竿中魚。

2、漂尾微微升起的漂象:當漂尾出現微微升起,量小至多一目或半目,然後,浮漂就頂在那兒不動了,說明餌鉤已在魚嘴裡,魚正在品嚐餌的美味,所以,頂漂後漂尾在那兒不動了,應果斷抓口提竿。

3、先點動後上送(頂漂)漂象:點動很小很短,浮漂的主動作是上送頂漂,慢慢地上送上升。出現這種動作是喜事哦,越大的鯽魚上送動作越慢,吃餌表現越穩,此時立即抓口提竿可能就是一條大鯽魚。



4、乾脆的頂漂上升漂象:浮標沒有什麼跡象,也沒有出現下沉,直接出現頂漂上升的動作。往往是大魚已吞餌鉤入嘴了,可立即抓口提竿中大魚了。

釣友們,把以上五種點動頓口漂象表現、四種上升頂漂型漂象表現弄清楚了,釣鯽魚抓口不再那麼難了,有的要等下頓口、有的抓頂漂分辯起來也會變得容易;判斷下頓口之前的慢慢頂漂也會變得容易哦。

當然鯽魚漂象還有下沉型的、平移斜移型和特殊型等漂象,如果這些漂象表現你都弄清楚了,並在實戰中不斷體驗,那你釣鯽魚必然技高一籌了。

朋友們你對釣鯽魚抓口的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五星出方在此謝謝了!


子張四眼看世界


鯽魚主要抓口分析:

鯽魚主要抓口主要有:到位以後的下頓口,冬季的下陰口。上頂動作主要抓:上頂以後得第二個動作,不管是下頓,停止或者繼續上頂,都是中魚率比較高的動作。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來解析:

一:頓口的出現原理

在你釣靈的時候出現的下頓口比較多,因為此時子線處於繃直的狀態,一鉤懸浮,一鉤觸底。在鯽魚吸餌的瞬間,浮漂表現為頓口或者下滑口(冬季下滑動作有時幅度比較小要注意觀漂)

二:頂漂出現原理

釣頓的時候,頓口動作比較少,大多都是上頂口比較多。,由於子線彎曲在魚吞下鉤餌是瞬間浮漂不會出現大的動作,因為鯽魚吃餌大部分是頭向下,尾巴斜向上,在魚兒把魚餌吃到嘴裡以後抬頭多數造成頂漂。此時抬竿中魚率比較高。

總結

問題說的下頓以前微微上頂,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下鉤躺底,上鉤輕觸底。餌料入水後由於餌料與水底的摩擦力。導致雙餌呈八字型分開。這時魚在接近或者碰觸上鉤時就會出現微微上頂,而接下來的頓口就是魚吃餌的動作。這種動作中魚率是最高的。至於實際垂釣的時候,由於個人調釣原因,主抓漂相會存在差別。這時你可以見口就打,總結經驗。根據實際中魚率,確定主抓漂相。【青峰手打】感謝閱讀,祝爆護。如果可以給個贊吧😄


漁人青峰


下頓,還是頂漂(也叫送漂,或上送)關鍵在於調漂。

先說說下頓漂相。雙鉛釣,傳統釣(笨釣)和跑鉛,基本都是下頓漂相。道理很簡單,因為鉛墜躺底,鯽魚就餌時拉動浮漂,故而漂相為下頓。

頂漂多是臺釣的漂相,一鉤貼地一鉤懸浮,鯽魚就餌時一般都是輕微下頓,但不很明顯,接著就是鯽魚抬頭。抬頭即頂漂之漂相,但也並非全是頂漂,有時也成下頓,那是鯽魚距離餌料有一定距離,吸力過大就下頓。

或是說,臺釣是否下頓或頂漂,就看你調漂靈不靈了。靈,多是頂漂。頓,則是下頓漂相。其實,臺釣的漂相很複雜,既與靈和頓有關,又與魚的吃相相關。

那麼,釣鯽魚該如何看漂相呢?這就看你對靈與頓的掌握了。再有,不同水域何不同天氣的漂相也有所不同,切不可墨守成規按圖索驥。經驗,自己的經驗才是重要滴。


高也飛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問題很簡單,只需要搞清楚頓口代表什麼,頂漂代表什麼,一切就迎刃而解。這個問題也算老生常談了,之前有過,回答得很細,今天就揀主要的說說吧。

頓口

意為向下且有力的漂相,向下但力道不足,我們稱之為下滑;力道非常輕,下行特別慢,我們稱為下陰。

頓口可以是魚吸餌入口牽動子線,也可以是魚急速擺頭,甚至是魚蹭線。調釣恰當的情況下,第一魚訊就應該是頓口,即便是魚涮餌,也是頓口,只不過動作慢了打不中魚。

頂漂

與頓口相反,任何向上的漂相,都稱為頂漂。當然頂漂也有快有慢,但頂漂快反而多數時候是小雜魚在胡鬧,緩慢頂漂中目標魚的把握較大。

明顯的頂漂(非雜魚)多數時候是魚已經吃實魚食,抬頭或遊離原位置的過程(繼頓口之後),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動作不會頓促有力的原因。當然頂漂還可發生於魚發現餌後“俯衝”向餌料而產生的緩流,走水時等。

明白了頓口與頂漂所代表的水下動作,題主的問題就不難了。

綜合分析

調釣恰當的時候,第一魚訊是頓口,對自己的調釣有信心,那就全抓頓口,頓口不中目標魚,那可以是釣靈了或餌大了。如果魚情需要,比方說猾魚、走水、跑鉛等被迫釣鈍,頓口出不來,那就抓頂漂。抓頓口還是頂漂,主要取決的是作釣方法,而不是魚。至於最後一問,“下頓口之前不是也有慢慢頂漂的嗎?”,魚“俯衝”向餌團產生的微頂漂只佔少數,所以不會。反過來,浮漂上頂之前應該是都有下頓的,只不過調釣的欠缺顯示不出來罷了。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江釣人狂龍


釣鯽魚所產生的信號可以說是所有魚種中最豐富的,而且任何一種漂相都有可能中魚。浮漂產生什麼樣的信號和魚的狀態以及調釣等因素息息相關,很難用文字非常詳細的描述出來,更多還是需要依靠釣魚人的經驗判斷,所以在這裡我只能說一個大概的輪廓,可以根據這個輪廓在實戰中慢慢摸索出一些經驗。

魚吃口輕重對漂相的影響

對漂相影響最明顯的因素就是魚的吃口輕重。如果魚吃死口,浮漂通常會出現黑漂以及大幅度快速頂漂的信號。如果魚的吃口比較輕而且不吃死口,浮漂的信號就會非常微弱,調釣過於遲鈍或者是浮漂、線組、魚鉤過大都幾乎沒有任何信號,如果釣組和調釣的靈敏度比較高,通常也只是很微小的頓口信號。

調釣對漂相的影響

調釣對漂相的影響有非常明顯的規律,這裡我分為三種調釣方式來講解。

1.調目高於釣目

例如調4釣2、調5釣3的時候,鯽魚把鉤餌吃進嘴的瞬間浮漂信號以頓口居多,但是調目不能比釣目高太多,如果採用調8釣2等很誇張的調釣,頓口的力度和幅度反而會減弱。

2.調目低於釣目

以調2釣2或者調3釣3為臨界點,如果繼續增加釣目頓口信號的力度就會逐漸減弱,最終變成下滑信號,下滑信號與頓口信號最大的區別就是下滑信號沒有明顯的力度,沒有頓口信號的那種彈性,你可以看做是一種小幅度、速度較慢的黑漂信號。在調2釣4、調3釣5等調釣中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信號。

3.鉛墜觸底

如果鉛墜觸底,例如釣跑鉛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就是頂漂信號。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只有釣跑鉛的時候鉛墜才會到底,如果使用加粗尾的浮漂,帶雙鉤調平水也有可能導致鉛墜觸底,所以調平水釣2目有時也會出現很多的頂漂信號。

總結

最後來回答你第二個問題,如果你的調目比釣目高,那麼小幅度的上頂信號就應該放棄,等上頂之後的下頓信號再抬竿。如果你的調目比較低,就可以抓上頂信號,哪怕是小幅度的上頂信號也有可能中魚。


眼鏡哥說魚


鯽魚是生活在水域下層的魚類,其覓食活動有時在水底,有時在離底的狀態。如在水底活動,一般就餌時浮漂的漂相是向下點動或者下頓,然後會上頂。下頓是餌料入口,上頂是魚兒發現餌料裡面有異物吐餌的動作,這時應該抓下頓的動作,如抓上頂的動作,中魚幾率比較低,跑魚幾率比較高。

但在鯽魚離底時吃餌狀態是頭下尾上,浮漂大多表現為上頂的狀態。然後會有一個輕微下頓的動作,此時上頂為餌料入口的動作,下頓為吐餌的動作。這種情況下,應該抓上頂的動作,抓下頓的動作,中魚幾率較低。


以上是在我們正常調釣下鯽魚在水底和離底時吃餌,浮漂所表現出的動作。但在我們的浮漂不同調釣下,鯽魚吃餌時的動作,也不盡相同。

我們調靈釣靈,比如調4釣2時,正常情況下,鯽魚吃食時出浮漂動作是先下頓,然後是上頂。此時應該抓下頓的動作,因為下頓是餌料入口時的動作,上浮是魚兒發現餌料裡頭有異物,吐餌時的動作。

我們的浮漂調釣比較頓,尤其是在釣跑鉛時,鯽魚在就餌時經常會出現上頂的動作,因為較鈍的調釣方式,魚兒入口時的動作不明顯,緊接著魚兒發現餌料裡面有異物,進行吐餌,導致浮漂上頂。在調釣比較鈍的時候,抓有力的下頓和上頂的動作。釣跑鉛時,只要浮漂有動作,均可揚竿。

我們在作釣時,必須要了解目標魚的生活習慣和進食規律,才能做到有目的的對浮漂進行調釣,然後根據浮漂的動作進行有選擇的揚竿刺魚,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魚獲。

釣無定律,我們還要在具體作釣過程當中,根據當時的水情,魚情、溫度、氣壓等各種相關因素來合理的調整我們的垂釣方式,才有可能獲得比較滿意的魚獲。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釣方式,請在下方回覆,謝謝。


悠然小釣


鯽魚怎樣抓口,是上頂還是下頓這和很多情況有關。先說一下臺釣吧。一般情況下,先把魚漂調整到合適的目數。我是13目調7目釣2目或3目開始,不管是多少目的漂都是從一半開始調,釣再找一半。如果是生口鯽魚用鉛墜找到底後向下拉浮漂子線的長度,這時子線基本上是一鉤輕觸底一鉤懸空或 一鉤輕觸底和一鉤躺底。這時抓下頓比較靈,中魚率比較高。如果浮漂翻身下行頂多是接口,或小魚鬧漂中魚率不高。如果是滑口魚用一鉤躺底一鉤輕觸底,或兩鉤都躺底比較好。抓下頓和小下頓中魚率高。上頂多是假信號中魚率低。傳統釣七星漂下沉過程中上頂,多是鯽魚接口或者是小魚鬧漂。 下沉過程中突然加速下沉都是鯽魚搶食和小魚鬧鉤。七星漂到底以後再緩慢上頂多是大鯽魚所為。總之釣鯽魚臺釣多以下頓為主,傳統釣多以上頂為主。


用戶6322786698785


關於如何抓鯽魚口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比較簡單的,首先我們要了解鯽魚吃餌時的姿態:

一般情況下鯽魚在吃餌時,姿態為腦袋朝下、屁股朝上,與水底呈45度左右的夾角,如圖:



有很多時候明明看見浮漂有動作,但是提竿總是空竿!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沒有把握住提竿的時機!

下面就來說一下幾種鯽魚吃口的漂相:

一、浮漂經典動作:

頂漂然後再下頓 這個動作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了,當鯽魚吞下魚鉤後會慢慢抬頭,這時浮漂呈現出來的動作為頂漂,幅度不會很大,一般為0.5目-2目之間,這是頂漂!越是緩慢證明魚的個體越大,小魚則會比較快速的頂漂。在這時候提杆是可以的,中魚的概率比較大。如果發現空竿的概率比較大,可以調整一下策略,繼續讓它吃一會,先讓子彈先飛一會兒!頂漂後繼續等待,一般會出現下頓的動作,鯽魚吃到了餌,轉身走時浮漂就會出現這個動作,這時提竿中魚的概率也非常大,出現這種動作時,魚鉤基本上已經在鯽魚的嘴巴里面了。

二、截口:

當我們拋竿入水後,浮漂還沒有到達我們調整的釣目,這時如果浮漂不再下沉,然後突然緩慢頂漂或下頓,這種情況下提杆中魚的幾率也比較大,這就是所謂的截口

三、黑漂: 一般釣鯽魚來說這種漂相不太常見,但也不是沒有。如果調釣方式為離低、而又剛好魚兒上浮,這種情況下鯽魚吃口的話就會出現黑漂;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出現黑漂:當魚鉤躺在水底時,浮漂緩慢上升1目左右,然後突然黑漂,這種漂相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鯉魚!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特別是在野釣時,能夠碰到一條大魚非常幸運,千萬不要錯失良機!

希望我的回答卡可以幫助到你,如有不容見解請回復。


非漁不可


憑個人經驗吧 ,每個人釣法不同,所看漂像也不同


besos1521


鯽魚無論上下,頓口,最好是提竿,因為寧可殺錯不可放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