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数学家:我有一个绝妙的证明,但空白处太小,我写不下

费马数学家:我有一个绝妙的证明,但空白处太少,我写不下

我们都知道世界有三大猜想,分别是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这三个猜想除了哥德巴赫猜想还没有完全破解出来,其余的两个猜想已经分别被人类和电脑成功证明,而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成果是由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取得,这三个猜想题面简单,但内涵却深邃不比,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不断去探寻和钻研,今天我们要说一下费马猜想被破解的艰难历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费马数学家:我有一个绝妙的证明,但空白处太小,我写不下


皮耶·德·费马,法国人,1601年8月17日,出生于法国南部图卢兹附近的博蒙·德·洛马涅,家里很有钱,父亲在当地开了一家大皮革商场,所以费马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富二代,母亲出身穿袍贵族,14岁进入博蒙·德·洛马涅公学,之后在奥尔良大学和图卢兹大学学习法律。

费马数学家:我有一个绝妙的证明,但空白处太小,我写不下

当时的法国男子学习法律十分之时髦,不过当时“卖官鬻爵”的行为十分普遍,费马还没毕业就已经买好了“律师”“参议员”的职位,所以等他一毕业回到家乡,就立马当上了图卢兹议会的议员,他的全职律师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过,虽然身为一名全职律师,但是费马在业余时间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他心爱的数学。

早在童年时期,在父亲请来的家教的熏陶下,费马就对数学有着极高的热情,他死后遗留下许多有关数学的手稿,不过费马的一个习惯却导致他成为后代数学家们最讨厌的人之一,费马也被称为最欠揍的数学家,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呢?

费马数学家:我有一个绝妙的证明,但空白处太小,我写不下

原来费马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他往往只会在手稿中写出推导之后得到的结论,至于推导过程他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去逃避书写,简单点说就是懒,懒得写,比如说他写出一个推导结论然后会在草稿上说出诸如“我可以证明这个结论,但现在我必须去喂猫了。”“我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我要去洗头了。”“我能证明这个公式,但我必须要去遛弯了。”这类令后代数学家抓狂的话。

不过他这个坏习惯导致了整个数学界为此持续了350年的接力推论长跑,他的一个没写推导过程的猜想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费马猜想,这个猜想是这样的:当整数n>2时,x^n+y^n=/=z^n没有正整数解。这个结论写完之后,费马在公式的后面写下:“我有一个绝妙的证明,但是空白处太少,我写不下。”

费马数学家:我有一个绝妙的证明,但空白处太小,我写不下

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导致了后代数学家为了证明它花了350年,1753年欧拉作出了当n=3时的证明,十九世纪初的女数学家热尔曼证明了当n和2n+1都是素数时费马大定理的反例,1825年德国数学家德利克雷和法国数学家勒让德分别独立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在n=5时成立。

1839年法国数学家拉梅证明了n=7时费马大定理成立,1844年库默尔证明了当n等于所有小于100的素指数时,费马定理成立,此后无数的数学家为此绞尽脑汁证明,悬赏金额也一度被抬高到10万马克,直到1993年,英国数学家怀尔斯才在剑桥牛顿学院的学术会议上做出了证明,不过由于当时的证明还有些缺陷,直到1994年的10月25日11点4分11秒他终于成功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大家对于赖得写推导过程的费马怎么看,也可以在下方进行留言或评论,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点一下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