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革命之路》是理查德·耶茨的處女座。

這本小說後來被改編成電影,男女主角是《泰坦尼克號》裡Jack和Rose的扮演者。

但這一次,Jack和Rose的愛情,卻沒那麼浪漫……

《革命之路》裡的主人公弗蘭克,和一見鍾情的愛波相戀、結婚。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29歲那年,他們搬進了革命路的小別墅,一處中產階級聚集的地方。

有房、有車、有一雙兒女、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他們過上了“標準”的中產階級式的幸福生活。

或許這就是很大多人大半輩子都在追求的事情。

然而,他們看似完美的生活卻一步步走向崩塌,打敗他們的不是其他,而是日常的瑣碎和平庸……

讀《革命之路》時,總有種不寒而慄,因為它裡面的諸多細節,都是我們不得不面對,但常常在逃避的真實人生:

  • 我們要如何面對生活的平庸?
  • 我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 我們又為什麼不敢追逐自己理想的生活?

01 出現裂痕:敗給平庸的中產生活

年輕時,弗蘭克跟著軍隊去巴黎,繁華的巴黎,給了他極大的衝擊,他立志不要像父輩一樣平庸。

但與愛波結婚後,為了賺錢養家,他進入了父親工作的公司。

婚後不久,弗蘭克事業逐漸穩定,買房買車、生兒育女,過上了標準的中產生活。

從此,和大多數人一樣,他開始了日復一日地平庸生活:

弗蘭克每天要坐火車到公司上班,他覺得“坐在那裡,就像經受著一場非常緩慢、毫無痛苦的死亡”。

而弗蘭克能想到的唯一好處,是上班時可以放空,沒有人能知道自己的大腦有沒有運轉。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和大多數家庭主婦一樣,愛波的日常社交是和鄰居們聊八卦。

但想成為舞臺劇演員的她,並不甘心過這樣家長裡短的生活。

在一次失敗的舞臺劇表演後,她和弗蘭克大吵一架。

平日裡壓抑的情緒,瞬間爆發。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弗蘭克也受夠了這樣的生活,他開始勾搭公司的同事。

雖然弗蘭克曾說她不是個漂亮的女孩,但他還是出軌了。

一見鍾情的愛情,最終輸給了一夜情。

為什麼我會這樣?

在《幸福的陷阱》裡,作者路斯·哈里斯提到

經驗性逃避。

他認為,大多數人都會試圖去迴避、改變、消除那些我們抗拒的想法,雖然這樣做毫無益處甚至損失慘重。

而弗蘭克正是在通過出軌,迴避那些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女同事在他眼中,或許和酒精、尼古丁無異,只不過是麻痺神經,讓他短暫逃離現實的工具而已。

而弗蘭克也知道,出軌除了給婚姻添亂,沒有任何幫助。

但他還是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為了這短暫的逃避,付出沉重的代價。

02 重現生機:衝破單向度社會的巴黎夢

從女同事家離開後,弗蘭克和往常一樣,坐上了回家的列車。

打開家門,愛波一轉前幾日的冷漠,興奮地說:“我們去巴黎吧!”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愛波從弗蘭克年輕時的照片中,記起了他的巴黎夢。

她認為弗蘭克是為了自己,才不得不忍受這些愚蠢的工作。

所以她決定,一起搬去巴黎。

她去政府做文秘工作養活家人,而弗蘭克可以去做任意他想做的事情。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弗蘭克覺得這不切實際。

但在愛波的勸說下,他漸漸動心。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弗蘭克的婚姻,出現了久違的生機。

但他們身邊的人,卻難以接受。

愛波和房產經紀人說要賣房搬去巴黎,她一邊道喜,一邊卻轉頭就和丈夫說,愛波太讓她失望:

“現在所有結了婚的年輕夫婦的生活理應更加穩定,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社區裡。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以前我聽到的都是年輕夫婦千方百計想要在這裡安頓下來……”

弗蘭克也忍不住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同事。

同事無法想象弗蘭克每天無所事事,而她的妻子擠著地鐵去辦公樓的場景,於是問他去巴黎的打算。

弗蘭克討厭這個問題。

但有一瞬間,這種憎惡又變成了憐憫,憐憫同事永遠無法自由。

弗蘭克突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感和自由感。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或許,每個人的圈子中,都有一套生存準則。

比如弗蘭克所在的中產階級圈裡,就覺得結婚後就應該穩定下來,不要亂折騰;覺得男人就該賺錢,女人該待在家裡。

如果不按這套法則來,周圍的人會覺得他們是異類。

赫伯特·馬爾庫把這樣的社會,稱為“單向度的社會”。

在單向度的社會里,只存在這單一的價值取向、單一的評判標準,人們過著標註化的生活,以此來獲得世俗的成功。

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是“單向度”的人。

他們只會一味認同現實,“不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

弗蘭克的同事、鄰居,都是如此。

所以巴黎的計劃,似乎從誕生之初,就阻力重重……

03 巴黎夢碎:一邊追求自由,一邊卻在逃避自由

果然天意弄人。

搬家前夕,弗蘭克升職,愛波意外懷孕。

弗蘭克不想放棄升職的機會,他以孩子為由,安慰愛波過幾年再去巴黎也可以。

他們為此又大吵一架。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愛波,似乎看清了弗蘭克。

她知道,不會有以後,他們永遠也不可能去巴黎了。

痛苦至極的愛波,選擇偷偷打掉孩子,卻因流血過多,離開了人世。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為什麼弗蘭克明明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離這無聊的生活,卻在關鍵時刻退縮,最後釀成悲劇?

是因為升職加薪嗎?

我想,這只是一個藉口罷了,他內心或許壓根就不想去巴黎。

理查德·耶茨在書裡這樣形容弗蘭克:

“他選擇了一份無聊至極、毫無前途的工作,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跟任何一個有家的男人一樣可以負起責任;

搬進一間價格過高的高檔公寓,是為了證明自己信奉有序和健康的生活;

要了第二個孩子,證明第一個孩子不是個錯誤;

在郊區買下一處房子,因為那是一般人生活軌跡裡下一步應該採取的行動,而他則證明了自己也有能力這樣去做。”

所以,本質上弗蘭克和他的鄰居、同事一樣,也是個單向度的人。

他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的,只是因為大家都擁有這些,所以也努力追求。

只是愛波的鼓勵,給了他一絲衝破平庸的勇氣。

但最終,他還是在自由和平庸中,選擇了後者。

心理學家埃裡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裡寫道:

自由可以讓人擺脫精神的束縛,但它卻會讓人失去原先的安全感,從而感到孤獨和無能為力。

弗蘭克以前的生活,雖然無聊、壓抑,但公司、革命路上的人,都是這樣生活,至少他還能找到歸屬感。

但是當弗蘭克要掙脫這樣的生活,追尋自由時,他就和這些人都變得不一樣。

而唯一能理解他們這個決定的,是房產經紀人的兒子——一個精神病人。

《革命之路》:為什麼我們一邊掙脫世俗束縛,一邊卻在拒絕自由?

所有“正常人”都不理解他們,只有一個“精神病人”懂他,或許在常人眼中,他和“精神病人”沒有區別。

弗蘭克為此感到惶恐、孤獨。

埃裡希·弗洛姆說,當人們無法忍受這種不被理解的孤獨時,一種人會向前

他們會發展內心的力量和創造力,完善自我人格,實現以獨一無二的自我為基礎的自由,並在這個基礎上和世界建立新的關係。

我想,愛波是屬於這一種。

而另一種人會選擇後退,其中一種後退方式是“機械趨同”

也就是把自己變得和大多數人一樣,一樣的品味、一樣的看法、一樣的夢想。

當自己和周圍的人都一樣,也就不會有孤獨和焦慮了。

而弗蘭克,恐怕就屬於這一種。

追尋自由時的差異,也直接讓愛波和弗蘭克的婚姻,結出了苦果。

04 為什麼我們還要重讀《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是上世紀五十年年代的作品,為什麼現在還值得一讀?

美國作家諾曼梅勒,曾經這樣形容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社會:

“一股恐懼的臭氣從美國生活的每一個毛孔中冒出來,我們患了集體精神崩淸病。人們沒有勇氣,不敢保持自己的個性,不敢用自己的聲音說話。”

細細品來,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呢?

比如最近頻繁曝出來的996,沒有人想要,卻少有人敢反抗。

如同奇葩說裡薛兆豐教授說的一樣,“你不願意996,有的是人願意996,你不996,你談886的時候也沒有議價權。”

於是我們一邊想要掙脫,一邊卻機械地工作著,成為單向度人中的一員。

最後被世俗的眼光束縛,活成了別人認為的“成功”模樣。

這,不就是一個又一個在單向度社會中逃避自由的弗蘭克嗎?

而那些深夜還在追劇、玩遊戲的年輕人,或許不是有多熱愛。

而是白天高壓的生活,讓他們報復性熬夜,以此來逃避現實,取得片刻的歡愉而已。

這,不就是一個又一個,在“經驗性逃避”的弗蘭克嗎?

我們熬壞了身體、熬空了錢包,卻對當下的生活,沒有任何改變。

也許,時間久了,你會告訴自己,“這樣的生活,有什麼不好呢?”

但,這真的是我們的追求?還是一種無法掙脫後的自我麻痺?

看看《革命之路》吧,也許你會更理解,此刻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