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对于天生爱动,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疫情一个多月宅在家,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不会闷出问题吧?

其实孩子的小心思父母不懂,他们有时候也只想一个人呆着,孩子也会想要独处的空间。

这几乎跟陪伴一样重要。

孩子一个人玩耍,就同成人的独处时光,而独处并不代表孤独。

在独玩时,可以轻松愉快地安排自己玩的步调,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在独玩时,不需随时在意大人的眼光,而能深刻体会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就如同成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喝茶、读书,不受到干扰,因为这是可以沉思的时刻。

当孩子独玩或独处时,他尽情且专注地与他的玩具交谈、互动,和他自己在一起。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彤彤,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她,因为彤彤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于是很关切地去问她,可彤彤却说“没干什么啊”。

妈妈真是不明白,平时那么疼爱彤彤,难道她有什么心事还不能告诉妈妈吗?而且彤彤这么小就喜欢“独处”了,正常吗,不会是“孤独症”吧?

现在随着“朋友式”家庭的出现,大人从心底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仍然有他们自己的“小秘密”,就像5岁的彤彤一样,大人再怎么关爱他们,他仍然保留了一块“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么去套近乎,他都会很策略地与大人保持一点距离。

这样的“独处”其实非常正常,因为“独处”决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也一样需要享受“一个人”的时空。而且,从情感发展而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孤独感”就是孩子5岁左右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情感。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孩子“独处”的好处

我向来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非常喜欢我。

有一年暑期回家,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来找我玩,一个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而另一个只有4岁。我将他们带去附近中学的体育馆玩,结果却发现两个孩子非常不一样:

7岁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个4岁的孩子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球”,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玩得不亦乐乎!

对于这两个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7岁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对孩子照料得非常细致,而且给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额外发展内容,从孩子4岁不到就开始学钢琴、学书法,这个孩子难得有“独处”的时间;

而那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比较“粗心”,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时候都让孩子一个人玩,顶多在必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孩子经常处在“孤独”之中。但从上面的故事中,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个4岁的“小鬼”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是的,这就是孩子“独处”的积极性:

1、 “独处”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不少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离开,一离开这孩子就不做功课,就思想开小差了。”

然而深入了解后往往发现,这孩子实在太缺少“独处”的时间了,而且从小就难得“孤独”。一生下来,周围就聚集了无微不至的大人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想方设法给他最好的照料,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大人们总是将他作为生活的“中心”,总是有人逗他玩耍。而且他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他一喊,绝大多数时候都会有人来帮助他……就这样,“这孩子”总喜欢要大人陪着玩耍,“这孩子”总是要大人“陪读”才行。

可见,没有独处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独立性,不仅缺少生活上的独立性,更缺少思维上的独立性。所谓“在独立中学会独立”,如果没有“独处”的练习,又怎么可能体验“独立”的乐趣,怎么可能习得“独立”的能力呢?

“独处”是孩子可以独立的时空条件,在独处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环境、解释问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玩耍、解决困难。而且没有大人在旁边的“独处”,更保证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这与“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2、 “独处”中的创造性

什么是“创造”呢?简单的说,就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见要想有创造,就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必须有“问题”存在。

“问题”是激发思考、激发创造的源泉。牛顿之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苹果总是向下落”。“问题”就是一种冲突,是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挑战,是原有经验无法解决的“困境”。有冲突才有挑战,有挑战才可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其二,必须有“独特性”存在。

所谓的“独特性”,就是“与众不同”,是新颖的、超越传统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从特别的角度来思考,能用特别的方法来解决。

正因为“创造性”需要“问题”和“独特性”,所以才更加强调“独处”。因为只有当孩子独处的时候,才可能有“问题”。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书,但他却不够高;他想去抓旁边的玩具,但他的手不够长……试想如果周围都是大人,都是帮手,他的愿望还能产生问题吗?多半是“孩子,想要这个是不是,来,妈妈给你!

“没有了“问题”,当然也就失去了创造的前提。

那对于孩子而言,怎样才可能“独特”呢,当然是在没有限制与指导的时候,才可能展现“独特”。否则,大人早将预定的答案给了孩子,孩子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还要什么“独特性”?

前面故事中的那个7岁孩子之所以做事一板一眼,思维定势——“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周围的大人太细心了,细心地连怎么玩、怎么动都规定好了,以至于这个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独特”了。相反,那个4岁的孩子,恰恰是“独处”惯了,至少是有充分的“思维上的独处”,也就有了太多可能独特的机会。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帮孩子练习“独处”

“独处”其实是孩子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自在,是孩子心灵自由的时刻,“独处的孩子并不孤独”。

心理学上有一种帮助人成长的课程叫“SOLO”,就是将当事人放在一个“独处”的情境中,没有人跟他说话、没有人跟他交流,让他独自待着。

结果发现,“SOLO”后的当事人思维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过程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思考与体验,给当事人很大的人生启发。

实际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独处”的需要与能力了,比如研究发现:1岁内的小婴儿就会自己玩,而且听着音乐能很愉快地独处。但因为小婴儿活动能力有限,所以“独处”表现并不明显;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可以主动选择“离开人群,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才被大人们特别地留意到了。

所以,“独处”并不是孩子们不正常,而是大人们不习惯而已。而且越是一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大人,越是不习惯孩子的“独处”,越是想让孩子100%向自己敞开心扉,越是想去占用孩子独处的时空。

因此,在这里,不仅要建议父母珍惜孩子的“孤独”,也要建议父母定期让孩子SOLO一下,让自己与孩子保持适度距离,给自己一个思考和历练的空间。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 鼓励孩子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自己一个人忙些事情。这个时段可以让孩子整理思想,反省自己。孩子如果总是处于人群中,会倾向于认同别人的意见,容易迷失自己,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独处可以使人深入了解自己,倾听发自内心的声音。尤其是在做重要决定时,独处思考更是必不可少。当然,这之前也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

  • 要练习独处,并不是说要孩子待在自己的房间或是将他隔离起来,您可以只是要求他在睡觉前留10分钟给自己,回想一下自己过的这一天,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这个独处时间可以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

孩子的独处或独玩时间内,父母的干涉或介入应减到最低限度。除非幼儿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例如爬到窗台,把玩利刃等),否则父母宜静静地在旁做自己的事。当幼儿独玩时,父母不需刻意地赞美或提醒孩子他的独立自主。不着痕迹的在旁欣赏或父母专注地做自己的事即是对幼儿独玩最好的称许及示范。

  • 您可以建议孩子在独处时做一些安静和轻松的事情,不影响思考的流畅,或是让脑子也放松一下:听古典乐、散步、躺在沙发或是吊床上、看看相册、写信或短诗、画画、弹钢琴、做雕塑、拼拼图或是做模型……很多事情都可以让独处变得有趣起来。

在独玩时间之后,父母可与幼儿一起分享各自在此段时间进行的事或活动,例如,告诉孩子:“你看,我把厨房打扫干净了,我很开心!”也可以问问孩子:“你刚刚在玩什么啊?”并聆听孩子的独玩经验。

孩子的小心思:爸爸妈妈,我有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

许多尽责的父母背负着协助孩子充分发展的任务,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因此,将孩子的生活以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填满,而造成父母与孩子皆身心疲累。

殊不知,匆忙的生活习性造成孩子失去沉思及冷静的能力;过多外力地干涉,过度地教导,剥夺了孩子自主判断的机会。虽然孩子能提早开跑,然而,人生是一段长跑的历程,需要的是孩子在每一段征程上,具备冷静、清楚地判断自己的步伐及施展自己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由孩子的独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