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硬化整洁的村内道路,家家户户门前的垃圾回收桶,院内干净的水冲式厕所……走进坊子区坊城街道霸王泉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乡村美画。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近年来,坊城街道围绕坊子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根据《潍坊市农村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积极创新机制体制,对辖区全部41个行政村,9302户农户,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开展环境整治,实现了辖区乡村如画的华丽蝶变。

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四级联动,抓好环境综合治理

为切实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坊城街道实行科级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巷、党员干部包户的四级联动机制,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整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加快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2019年,我们多渠道筹集投入资金55万元,硬化主次大街和背街小巷25条共8300平方米,实现了大街小巷硬化道路全面覆盖。栽植绿化苗木3600株,完成墙体彩绘80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坊城街道嵇家村党支部书记嵇克仁向笔者介绍说。

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坊城街道把“美丽庭院”示范创建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除棚改之外的36个村,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行动,选取4个村、783个庭院进行示范打造,通过示范村创建、示范户带动,进一步改善家居庭院环境。同时,该街道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组织各村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动用机械车辆7440辆次、人工1.7万个,共清理村内“三大堆”5550个,小菜园175个,清除卫生死角135个,清运各类垃圾4.3万方,拆除私搭乱建269处,整理街巷620条,拆除村内破损牌匾、耳朵广告、乱贴乱画等1350处,硬化道路7600平方,栽植绿化苗木1.2万株,安装和整修路灯815盏,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

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完善管理,保障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

“我们组织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评审小组,开展“星级评定户”评选,每月对群众庭院、房前屋后进行打分,符合条件的在村委“星级评定户”公示栏上张贴星级标志,并进行物质奖励(笤帚等小物品);同时,在街道组织“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时,优先从“星级评定户”中推荐,通过这些活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被调动起来。”坊城街道侯家村村主任侯国朋说。

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坊城街道指导各村成立环卫一体化考评小组,根据各自实际,每月或者每季度开展一次全村环境卫生大检查,按照总户数20%—60%的比例评选出文明卫生户,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并进行物质奖励,增强村民的荣辱感,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动手、户户共建的良好局面。

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为切实维护城乡化为一体化成果,实现该项工作的长效运行,街道成立了环卫所,面向社会招聘了5名环卫管理人员和80名保洁人员,实行划片管理与街道统一管理相结合,每月考核奖惩,做好日常环卫保洁。各村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发挥村内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体村民自觉缴纳环卫费用、搞好庭院及房前屋后卫生,改变村民家庭卫生观念和生活习惯。

健全机制,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我们落实了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组织河长、河道管理员实行常态化巡河,今年按要求完成了辖区内虞河、土楼子河、凤翔河、孝妇河、白浪河等5条河流、30公里河道内的136个问题整改,清理清运建筑和生活垃圾3000余方,拆除违章建筑物94处,铲除影响行洪的土堆土坝25处,维护好河流周边的村庄环境。”孝妇河街道级河长刘霞说。

村庄美起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坊城经验”

近年来,坊城街道持续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建立机关干部“五包”责任制。落实机关干部包靠企业“五包”责任制,及时了解企业情况特别是安全隐患和污染排放问题,跟踪督促企业整改。对辖区内手续不全、带病生产的“散乱污”企业,坚决关停取缔。扎实推进农村旱厕改造、污水整治和“户户通”工作。对解家片8个村农户旱厕改造工作,逐村逐户进行了复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白浪河库区生态环境。同时,积极做好其他28个村的旱厕改造工作,目前已经完成2362户农户的“一体化旱厕改造”,前宁村503户实现管道入污,3564户农村污水排放整治工作全面完成。20个村高标准完成“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3500余万元,硬化总面积33.5万㎡,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环境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