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国家的国库中钱粮是十分富足的,它象征着国家的经济地位和雄厚的财力。中国古代的国库就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财政收入。在国库里,自然应该有着大量银两、珍宝奇珍。这些大量的财产引得总有一些人想去获得,特别是正当改朝换代的乱世,更有些人急于打开国库去获得丰赡的宝藏。然而,在清代覆灭之时,袁世凯却打开清朝国库索取金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的事情。

两种国库

在古代中国,大家都知道是中央集权制度,最高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这就是皇帝,因此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享有无与伦比的待遇。就拿国库来说,也专门为皇帝一个人设置了一个,而另一个才是为天下黎民百姓所设置的。前者就是封建王朝时代的中国设置的两种金库之一,叫做私人小金库,而另一种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为国家发展所建立的、象征着国家权力的国库名叫公家金库。二者很不一样。

所谓公家金库,其实又叫做户部金库,一般就是由户部进行管理以及在遇到需要拨款的时候组织人员进行财政供给。一般在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或者饥荒、蝗灾等大规模的灾难国家就会打开国库拯救天下苍生。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而私人小金库则是供皇帝一个人使用,金库中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供其享受荣华。当然皇帝也会把自己的金库中的钱物送给自己宠爱的女子。

有时候,皇帝出宫巡游,或者参加祭祀等等就会用到这些私人钱财。

清朝国库虚空

清朝也是在我国历史上统治几百年的王朝,在王朝兴盛发展的时候,国家财力雄厚,国库充足,有着大量的珍奇珠宝、钱财银两,在王朝晚期,各种原因导致国库空虚这也是情理之中。可是,当清朝覆灭,袁世凯带领手下去开启国库想要从中榨取些宝藏珍奇时,却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在场的人都懵了

究竟是出现了怎样的一幕呢?原来,袁世凯打开国库一看,里面只剩下了几块银元,拿现在的话可以说就剩几块钱了。他拿起来一数,就只有十块银元。这就不合理了?历经几百年的清朝政府,怎么在退出历史舞台后只剩下这几块钱?我们将其中原因分析如下。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其中原因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最能享受荣华富贵的太后之一。同时她也是一个将皇权加以遏制而自己夺取实际统治权力的政治女性。今天我们不谈她的政治得失,就谈她对荣华富贵的依赖程度。在慈禧当权的时候,生活十分奢侈,可以用挥霍无度来形容。衣服一定要最好的质料,饮食也要吃最好最贵的补品,每天都佩戴着珍贵珠宝,称得上是珠光宝气。为了方便出行更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建造宫殿行宫,全部建造得富丽堂皇。

在慈禧身上,你找不到譬如勤俭节约、爱民如子的美德,除了奢侈还是奢侈。她这么衣食无度用的是哪儿的钱呢?就是国库的钱啊,这些本来用于国家社稷造福百姓的钱很多都被她用来供自己享乐。而在慈禧去世之后,又在陵墓中陪葬了数目惊人的珍宝物件,这规模惊人的陪葬珍宝也是从国库中得来的。所以清朝国库虚空的原因跟慈禧密切有关。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奢靡之风

清朝要花费大量国库的金钱去养那些所谓的满族八旗子弟。这群人拥有贵族的高贵身份,因为满族人的身份而享有高于汉族人的丰厚待遇。然而,在这部分人中,很少有艰苦奋斗、立身起家的人,大部分都是贪图享乐而且自己压根没有能力去建立功业,说白了就是靠着自己的满人身份而靠国家的钱却养着一大家人。而且这部分人也一点不珍惜国家的钱财,反而奢靡异常、挥霍无度,其程度令人咋舌。

清代流行的奢靡之风造成大量的金钱浪费,国库中的钱财被大批满旗弟子仗着自己显贵的身份权力而用来消费享乐。这部分人就成为清代朝廷的寄生虫,只知道使用国库的钱来玩乐却没有能力去经营,久而久之,供养这部分人就变成国家沉重的负担。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官场腐败

清代的官场风气十分污浊,腐败之风盛行。很多人都将公家的财产据为己有,这些风气在清朝末年十分盛行,久而久之,国家的财产就被这数目巨大的贪官群体被蛀空了。当时的官也不是正儿八经的通过寒窗苦读科举考试然后加入官场服务百姓,而是通过钱财去买官,当了官以后,就会结党营私,利用职权去榨取钱财,而不是去办公做事,为民造福。有这样的朝廷官员在,国库中的钱能不虚空吗?

签订条约赔款无数

清代末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同时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落后很多。这时,清代被欧美列强入侵,因实力悬殊太大而无法战胜敌人,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国大地的统治,不得不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苟且维生。这些条约造成国土分裂、丧权辱国不说,就是赔付的大量钱财也使得清朝国库日渐虚空。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南京条约》约定清政府赔给英国一千多万两白银,后来清政府实际赔付两千多万两银子;《马关条约》中日本人向清政府索要两亿两白银;《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则要求清政府赔款十亿两白银。清政府本来每年的国库收入约千万,根本难以供给这些高达上亿的赔款。而列强又要求支付的货币按照当时最贵的去算,因此清政府只能支付更多的钱去满足列强的要求。长此以往,清朝国库空虚也是预料之中。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银两还有多少?打开门所有的人都懵了

可见,清朝国库过度虚空致只剩下几块钱的原因,既有内部治理原因,也有外敌入侵的原因,可谓内外夹击,才造成了这样的历史悲剧。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可见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水平是多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