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裙帶上位的德不配位者,總是把“關係”誤認為自己的“能力”

我們所生存的社會,本質上是一個關係社會。許多盲信“能力改變一切”的人,終歸會被現實的大耳刮子抽醒,只分來早與來遲。

而裙帶關係,無疑是眾多關係中較為緊密的一種。因為這種關係,可以讓利益同盟者親上加親。礙於種種原因,他們不得不互相迴護。所以他們所在的小圈子裡,每個人都有了雞犬升天的機會。

但是這些人忘了一點:通過裙帶關係上位的人,通常都會對殘酷的現實認識不足。若一個人習慣了文恬武嬉的生活,恐怕很難經得起殘酷現實的考驗。當考驗來臨,現有的一切利益可能就會灰飛煙滅,而且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譬如東漢末年的大將軍何進,原本是個宰豬的屠戶出身。因為同父異母的妹妹被選入了宮中,還得到了漢靈帝的寵幸,何進因此得以雞犬升天。憑藉這層緊密的裙帶關係。何進進入了朝廷的中央地帶。僅僅在四年之間,何進升官的速度像坐火箭一樣,很快便成為了當朝的大將軍。

靠裙帶上位的德不配位者,總是把“關係”誤認為自己的“能力”

在何進剛剛上位的前幾年,他還記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道理。在宦官,士大夫這兩股勢力之間,何進身為外戚,倒是可以維持幾股勢力的平衡。太平盛世之下,當然一切安好。當考驗來臨時,這個沒有經歷過殘酷鬥爭,便輕易坐上高位的大將軍,很快便在未來的變故中露出了馬腳。

何進的妹妹何皇后很爭氣,她生下了皇子劉辨。但在漢靈帝看來,這個孩子的資質太差,實在是不適合當皇帝。但何進一族的勢力龐大,他輕易又動不得。在這個時候,誰能為皇帝分憂呢?

宦官

朝中勢力最為龐大的三股勢力,便是宦官、外戚與士大夫。其中,宦官與皇帝的利益休慼相關。他們除了對皇帝一個人忠誠之外,幾乎別無選擇。所以這個任務,便落在了宦官蹇碩的身上。

但問題在於,蹇碩這個人根本不是何進的對手,所以被何進派人輕鬆幹掉了。在幹掉蹇碩之後,何進打算採納部下袁紹的建議,把朝中掌握大權的宦官通通都消滅掉。但何進的妹妹,卻極力反對何進這樣做。

忘了說了,漢靈帝在囑咐蹇碩後不久,便溘然長逝了。何進的外甥劉辨當了皇帝,何進的妹妹也成為了何太后。

何太后身為太后,她的利益與皇室綁定了,自然也和宦官綁定了。何進來動她的羽翼,她當然是一百個不樂意了。

在何太后的反對下,何進也沒有辦法,於是他選了一個昏招,那就是徵召四方諸侯入京。當何進宣佈這個消息後,何進的手下紛紛表示反對。他的弟弟何苗,也勸他與宦官們重歸於好,無論如何,這也比引入諸侯要強,但何進一意孤行,誰的話也不聽。

因為大家都知道,何進兄妹就是一對廢物點心。而外面的諸侯都不是省油燈,隨便進來一個,都能輕鬆碾壓他們。偏偏何進沒有自知之明,硬是把裙帶關係當成了自己的能力。他的敗亡,也就此進入了倒計時

因為何進籌謀的時間過長,做事情實在拖泥帶水,所以宦官們得到了消息,也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先找到何太后去請罪,然後趁熱打鐵,立刻假傳太后的旨意,把何進召集了宮裡,然後當場幹掉了他。

何進死後,宦官也沒能逃過清算。袁紹等人帶領著禁軍入宮,把這些宦官殺了個一乾二淨。但是何進頒佈的政策,招來了未曾預料的惡果。

西涼軍閥董卓,帶著自己的部隊入了京城,成為了京城中權勢最高的人。在此之後,何進的親族遭到了報應。何進的親外甥劉辨,原本已經登基為帝,但卻被董卓廢掉,何太后也隨之被廢掉,最終母子死於非命。歸根到底,都是何進的昏招惹的禍。

那些通過裙帶關係上位的人,沒有經歷過殘酷的鬥爭,當他們身居高位,志得意滿時,也會將關係錯誤歸結為自己的能力。但另一方面,這樣的人經不起任何變故的考驗。一旦前所未有的危機來臨,這些人便會慌成一團,最終在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中,丟掉自己手頭的一切,甚至連自己的親族,也會隨之萬劫不復。

德不配位的榮耀,宛如肥皂泡般五彩斑斕,無比絢麗,同時也脆弱得無以復加。歷史早已無數次給出了答案,而時至如今,歷史扔在一次次重演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